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者 >

第315节

穿越者-第315节

小说: 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党爱国辩解道:“爱情的力量,你们不懂的。”

    众人七嘴八舌的一阵痛骂,可是就算把党爱国骂死也改变不了事实,刘彦直道:“既然如此,是我们理亏,还是选择第二条路,我们走。”

    “不能走,凭什么是我们走。”刘汉东怒道,“可以让党爱国一个人走,我们继续留下。”

    刘彦直道:“那就是第一条路了,把反对我们的人全部干掉,你计算过要杀多少人么?”

    “杀一两万就差不多了。”刘汉东道“听说你今天在码头露了一手排山倒海,干掉几百个人。”

    “一两万,就算是蚂蚁,你得烧多少壶开水才浇的过来?”刘彦直道,“那可都是无辜的性命啊。”

    “不可妇人之仁。”党爱国道,“该出手时就出手。”

    “我出不了手了。”刘彦直道,“那只是情急之下施放出来的大招,平时放不出来。”

    此言一出,大家都泄了气,那就只能走第二条路,离开流求另谋生路。

    ……

    朝廷忌惮刘彦直的神力,明知道他们在砖窑聚会,也不敢派兵围捕,反而将杨太后和小皇帝秘密转移到了船上,防止八妖挟持天子,文天祥以枢密使的名义命令陆秀夫和张世杰回避,自己一个人去见刘彦直,要用大义劝说他们归去。

    临行之前,文天祥将陆秀夫交到一旁嘱咐:“我若有不测,你当代掌枢密使之职,张世杰一介武夫,不可深信,大宋复兴的重担,就在君实兄肩上了。”

    陆秀夫无言哽咽,目送文天祥离去,大有风萧萧易水寒之感。

    文天祥单刀赴会,只身来到砖窑外,守卫砖窑的是一支特殊的部队,这百余人乃是深山中的生番,与世仇部落为争夺狩猎场大打出手,因为人数不占优势,被仇敌杀的快要灭族了,是进山伐树的刘彦直救了他们,还帮他们报仇雪恨,杀了仇敌的头目,于是这个部落全数投靠了刘彦直,把他当做神明膜拜,无限忠诚于他,生番生长在深山老林之中,靠捕猎为生,体魄矫健无比,再兼血腥残忍,虽百余人之数,战斗力堪比十倍禁军。

    生番通禀文天祥驾到,刘彦直以礼相待,在砖窑中与大宋朝右丞相会谈,事到如今也什么藏着掖着的了,文天祥承诺,只要八仙离开流求,什么条件都能答应。

    “要船,要人,要钱粮,只要拿得出的东西绝不会吝惜。”文天祥坦诚无比的说道,这确实是他的心里话,请神容易送神难,只要送走这八尊活神仙,就算要他半条命都值。

    刘彦直忽然想到党爱国刚才的话语,“爱情的力量,你们不懂。”便道:“我要杨太后跟我们走。”

    党爱国在一旁听到,暗挑大拇指,低声道:“好哥们,你懂我。”

    文天祥断然拒绝:“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刘彦直道:“此言差矣,杨太后又不是今上的生母,留她何用,不如放他们鸳鸯双飞,也算一桩功德,对外只需说太后暴病而亡即可。”

    文天祥依然不同意,太后是先帝的后妃,怎可改嫁他人,这是做臣子的底线。

    党爱国干咳一声,抚摸一下自己的肚皮,刘彦直会意,附耳对文天祥说道:“如果太后有了身孕呢?”

    文天祥脸色剧变,半晌才道:“此事从长计议,还需太后本人首肯。”

    刘彦直道:“另外我要五十艘快船,愿意跟我们走的人,你们不能强留,军器所的物资器械,我们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成交!”文天祥终于松了一口气。

    一场危机终于兵不血刃的化解了,双方的诉求基本得到满足,用温和手段解决问题是大宋朝的老传统了,从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到檀渊之盟,到年年不断的岁币,再到各种招安纳降造反的草寇、乱民,只要能花钱解决的,大宋就不动刀兵。

    高雄府内,一片凄风冷雨,得知八仙要离去的消息后,万民空巷,都到港口来挽留,百姓们顶着香炉,捧着酒水,密密麻麻跪满了码头,文天祥见此情景不禁后怕,得亏八仙理亏,不然真较劲起来,就凭民心所向,自己都斗不过他们。

    虽然老百姓跪满了码头,但真心愿意跟随八仙出海漂泊的人却不多,除了那几百生番之外,就是一些常年跑船的水手了,拢共连五十艘船也坐不满,但是文天祥依然给足了五十艘,连带干粮饮水、火炮弹药,刀枪弓弩铠甲,额外还有十万两白银,就算是分手费吧。

    美中不足的是,杨太后不愿意跟党爱国走,党教授起初以为是文天祥从中作梗,强烈要求面见太后,文天祥安排了一次秘密会面,一对野鸳鸯在船舱里见面,太后凤冠霞帔,高高在山。

    “哀家毕竟先是太后,然后才是女人。”杨太后淡淡道,“党郎,别怨奴家,这本是孽缘,断了对你我,对朝廷都好。”

    “那我们的爱情结晶怎么办?”党爱国质问道,对这段感情,他是认真投入的,也真心想带着杨太后浪迹天涯,可是对方毕竟是国母之尊,被赋予了太多的责任和道义,床上的海誓山盟都是过眼云烟,做过皇太后的女人,是不可能为了爱情去做平凡的荆钗布裙民间女子的。

    “宫中最不缺的就是堕胎药。”杨太后面无表情的说道,她说的没错,宫斗的激烈程度不亚于政治斗争,她的丈夫宋度宗就是怀胎时被人下了堕胎药但是没打下来,却导致大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于常人。

    “既如此,就相忘于江湖吧。”党爱国毅然转身离去,在舱门口停顿了一下,终于还是没有回头。

    一滴珠泪从太后的粉面上滑落。

    “党郎,别了……下辈子再做夫妻。”杨太后的呢喃被涩涩的海风吹散在空中。

第四十九章 元寇() 
高雄港外,船队扬帆起航,渐行渐远,直到帆影消失在天际,杨太后才移驾回宫,这是她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场合,自此以后,杨太后被剥夺了抚养皇帝的权力,打入冷宫软禁起来,皇帝赵昺的教育和成长由大臣们负责。

    宋朝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海船造的颇大,这五十艘船上满载着粮食饮水武器弹药,还装备着党爱国制造的六分仪和罗盘,绝对算得上世界上一支举足轻重的水师了,而公元十一世纪的地球,大航海时代还没开始,澳大利亚、南北美洲都未被欧洲殖民者发现,无穷无尽的领土和宝藏等着他们去征服和攫取,只要他们愿意。

    但穿越者们并没有取代哥伦布、麦哲伦的雄心壮志,他们依然心怀故国,把精力放在如何回到基准时空上,因此船队离开高雄后一路向南,穿过巴士海峡,就是菲律宾的吕宋岛,现在这个地方叫做麻逸,还是一片未开化的土地。

    数日后,船队抵达麻逸,在吕宋岛的东部,天然的优良港湾内下锚停泊,登陆建立基地,第一个登上陆地的是刘汉东,他手持一面大宋旗帜,将旗杆插在海滩上大声宣布:“从此以后,这里就是大宋的领土了。”

    大宋虽然已经被蒙古人逐出中原,但依然是汉家正统,穿越者们没有建国的野望,依然以宋人自居,对此大家并无异议。

    麻逸当地土著民族尚处于野蛮状态,无力与殖民者抗衡,只好任由他们在海边伐树烧砖,建造房屋和城堡,慢慢扎下根来。

    这一批新移民人数只有一千五百,男性占了绝大多数,女性只有屈指可数的三十八人,其中番人妇女就占了三十人,关璐、甄悦以及绿竹等宫女是第二大女性阵营,剩下的寥寥几人是海盗们的老婆,男多女少带来一个严峻的问题,移民难以高效的繁衍后代,扩充人口。

    当然办法是有的,最简单的就是和麻逸当地土著通婚,但东南亚人种矮小黑瘦,生出来的混血也不会好看,实在是勉为其难。

    一座城堡迅速在海边落成,党爱国命名此处为新汴京,他是一名优秀的穿越者,拥有海量的古代生活知识,不管到任何朝代都能迅速改善生活条件,正所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这一点都不带吹牛的,党爱国可是历史系教授,他通读四书五经,能背诵历史上有名的诗词歌赋,能默写各个朝代科举考试中头名状元的殿试文章,更写的一笔精美的蝇头小楷;他会造水泥、会炼钢冶铁,会建造欧式的三桅船,会烧制玻璃,也会制造蒸汽机和铁甲舰,假以时日,他能征服地球。

    可是现在的他,却陷于相思之苦。

    人是会随着环境改变心境的,基准时空的党爱国是个钻石王老五,身边从不缺女人,他也很少对谁动感情,都是逢场作戏,各取所需罢了,睡杨太后的初衷也不太纯洁,只是想满足自己心底小小龌龊的想法,睡一个身份尊崇的女人而已,流亡朝廷年轻貌美的太后就是最好的选择,起初他认为自己不会动情,离开高雄的时候他也觉得自己会很快走出来,但事实却是只要闲下来,脑海中就会出现杨太后的身影。

    杨太后,闺名杨婉怡,是宋度宗的妃子,一个失去了丈夫和孩子的寡妇本来就够可怜的了,连余生的幸福都要搭进去,这是何等的悲哀,党爱国觉得自己没用,会炼钢会烧砖会造蒸汽机又如何,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还算什么男人。

    ……

    流求,高雄府,右丞相文天祥在砖窑港口视察,砖窑的排烟孔被炉灰堵住,一炉十万块砖全都报废了,这是党爱国离开的后遗症,虽然他毫无保留的传授技能,那些工匠们也学会了怎么操作,工却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不出事儿则罢,一出事儿就摆不平。

    烧砖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大不了放弃红砖,继续烧青砖青瓦即可,但是军器所的工作出不得半点差错,尤其是火炮的生产,那是大宋复国的杀手锏,党爱国走后,军器所的各项工作也陷入半停顿状态,炼出来的钢质量不好,下游的生产全部受到影响。

    这时候文天祥才意识到党爱国的重要性,他不禁哀叹:“天不助我大宋啊。”

    淅淅沥沥的冬雨飘落,流求的冬天也是寒冷的,凄风冷雨中,文天祥摆驾国子监,书声琅琅,这儿恢复了圣贤书的教学工作,什么数学格物统统不再学。

    文天祥站在校舍外听了一会儿学生背诵百家姓,忽然若有所思,如果说国子监能培养出替代党爱国的人才来,岂不是解决了一个大麻烦,那些数学格物的教材有大用场啊,他赶紧找到国子监祭酒,问他八仙编纂的教材在哪里。

    “全部送去填炉膛了。” 祭酒大人鄙夷道,他是正儿八经老学究,朱熹的传人,对歪理邪说最为反感和憎恨。

    文天祥急忙来到国子监的厨房,从炉灶下面翻出一些残卷,不禁痛心疾首,可废除数学格物的命令是自己下达的,只好打掉牙齿合着血往肚里咽。

    从国子监出来,文丞相的车驾又去了高雄港, 党爱国制定的工业品换粮食的计划还在进行,从占城贩运来的廉价大米养活了高雄三十万人口,城外的庄稼地里种植的也是高产的占城稻,随着耕地的增加,再过几年就能自给自足了。

    海上起雾了,彤云密布,文天祥收回思绪,看着港内一艘奇形怪状的三桅船,这是党爱国设计建造的战船,还没正式完工,虽然有图纸,但没人能照着施工,这艘战船如果舾装完毕的话,能装三百门火炮,将会是海上的巨无霸。

    文天祥好言抚慰工匠们,让他们尽力想办法把战船造好,献计献策者有重赏,但是看工匠们的愁眉苦脸,怕是千金之下也难见效。

    海风将水手们肆无忌惮的嬉笑怒骂声传来过来,坐在轿子里的文天祥侧耳倾听,听到他们在说八仙去了麻逸,并在麻逸打着大宋的旗号开荒屯垦,开枝散叶。

    “如果不是秽乱宫闱,他们倒也算得上是忠臣良将。”文天祥想道,可是和太后私通实在是大忌,通融不得。

    文天祥正要回府, 忽然听到轿夫的惊呼:“大人,海上有船!”

    海上有船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高雄港每天不得有上百艘的海船入港,文天祥脸一沉,掀开轿帘正要呵斥,手却僵住了。

    雾气笼罩的海面上,天的尽头,有一片桅杆和风帆的影子自西向东而来。

    莫不是八仙回来了?文天祥隐隐竟有些欣慰,可是疑窦又起,如果是从麻逸来,应该是来自南方而非西方。

    他拿出来千里镜,这也是党爱国的发明,一种用天然水晶磨制的单筒望远镜,能看到极远地方的情形,海战中最为有用。

    镜头中,桅杆如林,旗帜猎猎飘扬,赫然是一个“元”字。

    海雾散去,阳光灿烂,海平线上一支极其庞大的舰队显出真身,这些战船的造型非常奇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