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者 >

第233节

穿越者-第233节

小说: 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更好地采集影像,刘彦直跨过排水明渠,一个人走在中间的宽阔大道上,可是感觉行人的目光从好奇变成了怜悯,仿佛自己是个智力不足的傻子。

    一辆马车在侧路上和他齐头并进,车厢里探出一个中年人的脑袋,以一种带四川口音的长安官话冲他喊叫:“傻子,走御道是要砍头的。”

    刘彦直道:“我赶时间。”

    中年人笑道:“有意思,傻小子,你上我的马车来,你赶时间去哪儿,我送你去。”

    刘彦直还就真上了他的马车,车里三个人,除了中年人之外还有两个白衣女子,妖娆妩媚,这位大叔左拥右抱,好不快哉,他问刘彦直:“傻小子,你姓什么,哪里人?这衣服是谁的?”

    “我姓刘,刘彦直,反正不是长安人,衣服,你管我哪儿弄的。” 刘彦直毫不客气的回应。

    中年人脸色一动,姓刘的年轻人,而且行为乖张,这估计是皇亲国戚吧,不是长安的皇族,那就是分封外藩的王的儿子。

    “彦直兄,你打算去哪儿?”中年人笑问,语气中少了几分戏谑。

    “我打算长安城四下里转转,然后上林苑走走。”刘彦直道,这确实是他的计划,如果是夜间,他就直接飞越未央宫了,但是大白天怕被人当成神怪,只好步行游览长安。

    “好,我带你游览一番。”中年人哈哈大笑,吩咐车夫前面左拐。

    长安除了五座庞大的宫殿组群,还有九市,一百六十闾里,八街九陌,道路笔直宽阔,路两旁种植着槐、榆树、松、柏等树木,马车行走其间,令人目不暇接,中年人热情而详细的介绍着街道两旁的景物,渐渐地马车进入了皇宫区域,这儿是普通百姓禁止入内的,但是马车长驱直入,行驶在铺满石板的广场上,不禁令人心潮起伏。

    历史上著名的汉武大帝就是在这儿生活的吧。

    “右边是未央宫,左边是长乐宫,前面那是武库,储藏着十万套铠甲兵器。”中年人指着前方介绍着,左右两边各是庞大的宫殿群,武库是单层建筑,但是体量也极其惊人,其中一座库房就有数百米长,五十米的进深,这样的库房有七座之多,外面有穿玄甲持长戈的士兵值守,魁梧彪悍,想必是传说中精锐的羽林军。

    “王侯们住在未央宫北阙,那片地方成为北阙甲第,想必你不少亲戚都在那儿住。”中年人呵呵笑道,“没有皇帝的旨意,未央宫是进不去了,咱们去上林苑走走。”

    上林苑是长安城外的皇家园林,纵横三百里,又放养了大量的野生动物,供皇帝狩猎之用,景色优美,空气清新,刘彦直坐在马车上走马观花,不知不觉已经中午,大家都觉得腹中饥饿,中年人带他们去了一处酒肆,要了酒和鹿肉,分而食之。

    汉代实行分餐制,吃饭的时候每人面前一个小桌子,席地而坐,餐具以漆器和早期瓷器为主,形制上还带着青铜器的痕迹,比如粗瓷做的鼎之类,大家正准备动筷子,门外一群骑兵路过,掀起阵阵尘烟,骑士们的帽子上插着鲜艳的稚鸡翎子,腰挎横刀,身背长弓,踏歌而行,不可一世。

    “是执金吾,不用管他们。”中年人道,“被皇帝惯坏了的一帮贵戚子弟。”

    刘彦直没言语,低头喝酒吃肉,酒水并非寡淡的米酒,而是浓烈的发酵马奶酒,刚一入口就呛了嗓子。

    中年人捋着胡子大笑:“没喝过吧,这是胡人的酒。”

    刘彦直这才注意到,当垆卖酒的是个美艳的胡姬,褐色头发白皙皮肤,鼻梁高高,难不成匈奴人长这个样?

    中年人酒量很好,连饮了数杯,起身做赋:““且夫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

    一番吟诵后,刘彦直昏昏欲睡,他几乎一个字也听不懂,中年人大有对牛弹琴之感。

    “司马大人,我也送您一首诗吧。”刘彦直道,中年人并未自我介绍,那俩个歌姬一直称他为司马大人,刘彦直也跟着这样叫了。

    “哦,且听彦直兄赋诗。”司马大人来了兴趣。

    刘彦直干咳一声,迅速想到了一首短小精悍的七言诗,虽然差了时代,但非常应景。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一首数百年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少年行》吟诵完毕,司马大人就傻眼了,在他听来这不过是最简单的白话文,与华丽的长赋不可相提并论,但怎么听来就是那么的精悍,那么的贴切,那么的美呢。

    这哪是傻子,分明是个扮猪吃老虎的当世大才子!

    “拿我的琴来!”司马大人兴致大发,随行女子急忙回车里取来琴匣,擦拭桌子,摆上古琴,琴体漆黑,隐约透着幽绿,宛如藤蔓攀附着古木,司马大人试试琴音,开始即兴弹奏,摇头晃脑唱着刚才刘彦直剽窃的《少年行》,唱了一遍又一遍,刘彦直听的头昏脑涨,别人却都甘之如饴。

    刘彦直施了一礼道:“司马大人,谢谢你的款待,我该走了,咱们后会有期。”说罢不等对方回应,径直去了。

    待他走的远了,司马大人还在回味这首诗,通篇都能理解,唯独五陵二字不解,他当然不会明白,五陵指的是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长陵,安陵、阳凌、茂陵,平陵,都在长安左近,此时还没建全,当然没这个典故。

    “彦直兄……”司马大人正欲求解,哪儿还找得到人。

    刘彦直独自在上林苑游玩,其实此时的上林苑规模还不够大,只是在秦朝的旧苑基础上刚开始施工建造宫室而已。

    走了半个时辰,先前那队执金吾再次呼啸而来,这回看的清楚了,数十名黑马骑士中只有一匹通体雪白的神骏,马上骑士英姿勃发,头戴金冠,手持猎弓,马鞍下挂着野兔、狐狸、稚鸡等猎物,年轻的骑士瞥了刘彦直一眼,眼神没有停留,纵马扬鞭疾驰而去。

    刘彦直利用剩余的时间游遍了长安,他游的心不在焉,一心念着卫少儿,他不敢相信霍去病的诞生和自己有关,史上说卫少儿与平阳县衙的小吏霍仲孺私通生下了霍去病,平阳县的小吏不可能在长安的公主府出现,也许这是以后的事情,昨夜仅仅是露水姻缘罢了。

    他心乱如麻,尽力说服自己,他在清末留下林素母子,已经够牵肠挂肚了,再在西汉留下一个私生子,而且这个儿子英年早逝,二十四岁就去世了,作为父亲,怎么可能熟视无睹。

    在纠结中,刘彦直踏上归途,在四十八小时的期限内飞回了翠微山,穿越小组的成员们正在野炊,刘汉东猎了一匹狼,党爱国给他们做了一道《楚辞》中描绘的周代菜肴,网油烤狗肝,没有狗肝就用狼肝代替,烤的外焦里嫩,香气扑鼻。

    见刘彦直回来,众人顾不上吃野味,急着询问他此行经历,刘彦直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汇报一遍,听的大家咋舌不已。

    “这么说……霍去病这么厉害不是因为龙珠里的DNA,是因为遗传了你的一些超能力。”党爱国凝神皱眉,陷入思索。

    众人看着刘彦直的眼神变得怜悯起来,有个绝世英雄的儿子并不能让做父亲的感到欣慰,因为尽不到一天做父亲的责任,连姓也要冠别人家的,而且儿子早亡,这说明刘彦直的基因有问题,寿数也不会长。

    姬宇乾岔开话题道:“对了,你后来遇到的那个人,应该不是什么司马,汉代的大司马是非常高的武职,所以此人应该姓司马,他念的是《上林赋》,弹的是绿绮琴,所以他一定是司马相如。”

第六十四章 三国群英传() 
对于穿越者来说,一个司马相如已经不足以引发心理震撼,刘彦直都成了霍去病的生父,他们的世界观早被颠覆,见怪不怪了。

    再说刘彦直心里有数,他在上林苑见到的那个白马骑士,搞不好就是汉武大帝刘彻哩,与之相比,听过司马相如吟诵上林赋,弹奏绿绮琴就不算什么了。

    西汉时期的任务已经完成,下一站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时期,刘彦直心有不甘,想再见一面卫少儿和霍去病,被党爱国劝阻。

    “以后会有机会的,我们还有使命。”党爱国拍拍刘彦直的肩膀道,“人之常情,我理解,但这次不行,会影响到我们的计划。”

    刘彦直只得同意,大家收拾行装,抖擞精神,进入穿越舱,准备前往历史上最激荡人心的三国时代。

    上次穿越,党爱国在宋代的汴梁城购买了一些书籍,从其中一本书上看到了关于东汉末年陨石雨的记载,加之汉末是道教兴起的年代,著名的黄巾起义就是太平道教主张角发动的,三国时期更是充斥异人术士的诡异时期,南华老仙、于吉、张角、管辂、左慈等,所以党爱国怀疑汉末有一大批龙珠降临地球。

    加之姬宇乾的游戏机需要的素材,所以时间锚点定位在东汉建安十三年秋,也就是公元208年,这一年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合战胜了曹操八十万大军,是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无数文学影视作品描绘了这次战役,所以是必选的时间节点。

    ……

    抵达时间锚点,坐在最外侧的刘彦直正要打开打开舱门,忽然听到外面有敲击的声音,大家顿时紧张起来,上回穿越到清军营地的心理阴影依然没有散去,东汉末年战乱频繁,搞不好外面又是一群军队,大家纷纷准备好武器,枪械打开保险,刘彦直念道:“一,二,三,开!”

    舱门打开,一张惊愕的面孔呈现在他面前,是个穿着破衣烂衫的男子,满脸菜色,手里拿着一根削尖的树棍,显然被舱内的人吓到了,愣了半秒钟,丢下树棍转身就跑,远处有一群同样衣衫褴褛的人,也跟着逃散了。

    大家急忙出舱查看,翠微山顶的树木远不如西汉时期那么繁茂,而且树皮都被剥光,露出白森森的树干,茅草倒是一人多高,往下看,是赤地千里,荒无人烟。

    茅草丛中似乎藏了人,雷猛拿了自动步枪出来,打算扫上一梭子,刚扣动扳机,枪口被刘彦直一把抬高,子弹都射向了空中,巨大的枪声回荡在山谷间,茅草丛中的人落荒而逃,跑得更远了。

    “一帮流民而已,构不成威胁。”刘彦直道。

    雷猛悻悻然收了枪,巧合的是,流民们逃跑的方向正是无路可走的悬崖,党爱国便说抓几个人过来询问一下情况。

    刘彦直带着雷猛过去了,五分钟后回来,对党爱国道:“教授,你最好亲自去看看。”

    党爱国不明所以,过去一看,悬崖边的茅草丛中居然藏满了人,其中老弱妇孺就占了一半,足有上千人之多,刘彦直说的没错,这是流民,但不是一帮,而是一大批。

    流民们神色惶然,惊恐中带着麻木,妇女们低下了头,小孩子们止住了哭泣,青壮男人们虽然手上有镰刀、木棍和少量的猎弓,横刀,但没人敢站出来说半个字。

    党爱国沉默了,他不知道如何应付这个局面,如何帮助这些可怜的人。

    “救救他们吧。”身后传来关璐微微颤抖的声音,“还有吃奶的孩子呢。”

    战争频繁,十室九空,这些流民流离失所,靠树皮草根为食,隆冬将至,他们衣衫单薄,再下一场雪,这千把人至少要死一半。

    人都有恻隐之心,何况是来自于文明社会的现代人,党爱国叹口气道:“把食物分一些给他们,起码让老人和孩子吃一顿饱的吧。”

    关璐道:“吃了这顿,没了下顿怎么办,救人救到底,我们应该帮他们重返家园。”

    党爱国就让雷猛去将这批难民中的长者找来问话,片刻之后雷猛就带来了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党爱国和他们进行了一番沟通,得知这些人是从近江郡逃出来的,三个月前曹军大举进犯,近江郡是属于荆州牧管辖下的区域,首当其冲面对曹军兵锋。

    刘表死后,次子刘棕在母亲蔡氏一族的支持下主持荆州大局,不战而降,偏巧近江郡的郡守是个铮铮铁骨的硬汉,不愿降曹,带领全城军民抵抗曹军月余,最终粮尽矢绝,郡守自尽,百姓突围逃难,被曹军追杀了一路,几万人只剩下这一千余人。

    “仙人,救救我们吧。”三位老者颤巍巍下跪,他们把穿越小组的成员们当成了仙人下凡,东汉末年仙人遍地都是,不稀奇,老百姓见到离谱的事儿也习以为常。

    这下党爱国犯难了,曹军已经进驻近江城,难不成靠这几个人打下近江,就算打下来,那谁来防守?早晚还是沦为案板上的鱼肉。

    唯一的办法是迁移到安全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