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者 >

第114节

穿越者-第114节

小说: 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就行。”党爱国侃侃而谈道。

    老林明白这种原理,但是他不能相信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冶炼无位错铁的科技,如果真的存在这种技术,那么不可能不得诺贝尔奖,以中国政府和民间对诺奖的渴望,都不会刻意隐藏这个秘密,唯一的可能性是,这个穿越舱并不是当代的产物,而是本身就来自未来。

    他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党爱国并不直接回答,而是说在漫长的旅途中我们会有很长时间探讨这个问题,而且我也想听听关于蒙托克计划的趣闻轶事。

    刘彦直听到他们之间的对话,忽然意识到,或许这是一个交易,党爱国和老林互相交换秘密,老林带着穿越的秘密永远留在1969年,党爱国把蒙托克的秘密用在翠微山上,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咱们到了。”党爱国说,解开了安全带。

    没有任何不适反应,此次穿越已经完成,舱盖自动打开,外面鸟语花香,天空蔚蓝,这是1969年9月的翠微山,他们已经回到了四十八年前。

    除了老林,其余人都是资深穿越者了,他们有条不紊的收拾着装备,将穿越舱用枝叶隐藏起来,只有老林无比激动,喃喃自语,恨不得跪下亲吻1969年的土地。

    愿望达成后的巨大满足感让老林似乎年轻了十岁,短暂的失态后他恢复了常态,随同众人一同下山,六名解放军打扮的穿越者排成一列,走在六十年代末的碎石公路上,毫无违和感。

    初秋的季节,气候宜人,公路两旁有浓密的树荫,使得长途跋涉更像是一场闲适的远足。

    “教授,现在您可以告诉我了吧,穿越舱是不是来自未来?”老林问道,他步履矫健,丝毫不慢于别人。

    “当然。”党爱国边走边说,“这个穿越舱来自未来,来自已经毁灭的世界,我们只是利用者,而不是发明者,我和你的目标实际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阻止我们的地球家园被一帮邪恶的野心家所毁灭,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确切的说还有两年零一个月。”

    老林并不吃惊,世界毁灭说在西方很有市场,大量的好莱坞电影都反映了这一情结,人类不珍惜自己的生存环境,大肆污染,研发病毒或者智能机器人,亲手毁灭这个世界,他本人也持这种观点,此刻从党爱国口中说出来,只是让他更加确信而已。

    “我想冒昧的问一句,您是来自未来的人么?”老林道,他研究过党爱国的资料,对他传奇的身世和经历很感兴趣。

    “我不是。”党爱国笑道,“但是我们的团队中有来自未来的人,所以我们才会如此坚定的走上人类自我救赎之路,有了时光隧道,改变历史,改变未来,一切都成为可行,只是需要我们付出努力,甚至生命的代价。”

    老林点点头,党教授的大道理他深以为然,但是对于细节方面更感兴趣,他问道:“我注意到穿越过程毫无痛苦,这是蒙托克计划中突破不了的技术难关,请问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党爱国说:“你知道中国古代有一种穿墙术么?”

    “嗯哼。”老林做出洗耳恭听的姿态。

    “时光穿越就等于穿越,人类的血肉之躯怎么可能穿越砖石砌成的墙呢,除非这个人化成鬼魂,也就是虚无不可见的分子结构,但那样人就不存在了。”党爱国说,“时间是不可逆转的,除非有虫洞,翠微山上恰好有这么一个,再加上未来科技用无位错铁制造的穿越舱,可以经受虫洞中的高温高压,我们就可以顺利穿越了。”

    负责殿后的刘彦直听到这些话,不禁有些气恼,他开始穿越的时候可没有什么穿越舱,而是直接躺在土坑里,经受烈焰折磨,党爱国明明有穿越舱,为什么不早拿出来,后来他和关璐一起穿越,乘坐的是双人舱,现在大家组队穿越用的又是六人舱,明明都是新制造出来的,党爱国却说什么来自未来,真是睁眼说瞎话。

    老林奇道:“据我所知,虫洞是无处不在,转瞬即逝的,而且极其细微,比最小的夸克还要小,翠微山上的虫洞怎么可能如此之大而且长期存在,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党爱国说:“未来科技,和你说也说不明白。”他站住,招手,后面一辆运送物资的卡车停了下来,司机师傅热情的探出头来问道:“解放军同志,你们去哪儿?”

    ……

    穿越小组靠军装和无懈可击的介绍信,顺利买到了前往祖国北京的火车票,特快列车上一多半都是军人,剩下的也以公职人员为主,只有一对抱孩子的夫妻看起来是去北京探亲的。

    穿越小组买的是硬座票,正好是相对而坐的两排座位,这样就能避免和其他人有交集,发生不必要的麻烦,这个年代的车速较慢,单调的车轮撞击铁轨间隙的声音让人昏昏欲睡,窗外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村落、农田、树林、电线杆,还有土墙上的红色标语都带着明显的时代烙印,每到一站都会停留许久,供旅客们休息,在站台上采购食品。

    隔着过道另一侧的座位上,坐着四个蓝裤子的空军干部,他们拿出花生米和二锅头来,边喝边聊,谈的是怎么打苏联的逆火轰炸机,这玩意超音速突防,我军的战斗机和防空导弹根本够不到,军官们愁眉苦脸,闷头抽烟,全然不顾车厢里还有女人和孩子。

    关璐忍不住想出言阻止,被党爱国以眼神制止,气的扭头窗外,远处是一座突兀的平顶山,没有任何树木。

    “好奇怪的山。”关璐说。

    老林给他解释:“那是工程兵堆积的人造山,华北平原无险可守,总参就想办法自己造制高点,这样的人造山有几十座,通常山上会放一个装备130加农炮的炮兵营,用来压制方圆几十里内的敌军,实际上这只是一腔情愿,苏军的直升机可以轻松解决这些炮营。”

    他的话引起了邻座几个空军干部的兴趣,一个人拿着烟过来分发,问他们是哪个单位的。

    “保密部门。”党爱国很客气的打消了对方的攀谈期待。

    旅途继续鼓噪乏味,直到抵达北京。

    1969年的红色首都正处在暴风眼的中央,中苏战争的阴云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火车站广场上空荡荡的,只有几辆老式汽车孤零零的停着,旅客们鱼贯出战,穿越小组的成员们没有走远,直接去售票处购买前往乌兰察布的火车票。

    去内蒙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坐火车,早在九年前北京就开通了到乌兰巴托和莫斯科的国际列车,虽然中苏关系紧张,火车还没有停驶,党爱国凭借北京军区司令部开具的介绍信,顺利买到了六张车票,而且还是软卧。

    这次穿越的时间卡的很准,国际列车今晚出发,党爱国严格命令组员们不许节外生枝,所有人留在候车室不许出去乱逛,难熬的八个小时过去了,他们再次登车,目的地内蒙古。

    国际列车的硬件设施明显优于普通列车,软卧车厢更加高档,而且没人打扰,社会主义国家的等级制度更加森严,有资格坐软卧的至少是地市级领导或者同级别军队干部,乘务员巴结还来不及岂会打扰。

    列车广播正在播送越南主席胡伯伯和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此时胡志明已经去世,全球共产国家的领导人正奔赴河内祭奠,历史正按照轨道滚滚前进,岔道口就在前方。

    黎明时分,列车抵达乌兰察布站,六名军人下了火车,站在寒冷的晨露中。

    本书首发来自17k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作者有话说editorbyjack2014…09…19……>;

    #ent/6/3236";<;!……二维码广告start……>;。g{float:left;}。argin…bottom:5px;padding…top:14px;}

    关注微信公众号“17k”(微信号_17k);《穿越者》最新章节随时随地轻松!连续签到即可获得免费特权;更多精彩活动敬请关注!<;!……二维码广告end……>;

第六十二章 八匹马() 
乌兰察布是行政公署所在地,一座铁路沿线的草原小城市,在清晨的曙光中放眼望去,尽是低矮的平房,火车站是栋红砖建筑,外墙上刷着革命标语,候车室里挂着马恩列斯像,清冷,萧条,陈旧。

    时间太早,他们无处可去,只好在候车室里休息,穿蓝色铁路制服的车站值班站长主动上前搭讪,刘彦直说我们是从北京来出差的,在等守备团的车来接,站长就拎了壶热水过来帮他们泡茶,接了刘彦直递过来的大前门香烟,陪远道而来的旅客聊起了天,不知不觉间,天亮了,穿越小组也通过这位热情的站长了解了本地的基本情况。

    “部队的车还能坏在路上了。”站长很有经验的说道,“守备团的车经常坏,上次有几个部队的干部,就没等来汽车,最后骑马回去的。”

    “您这儿有电话么?”刘彦直故意问道,果不其然,值班员说车站只有铁路专线电话,而部队也是专门的军用专线,分属独立的电话系统,根本联系不上。

    “那您能帮我们找几匹马么?”刘彦直回头看了看党爱国,“我们有重要任务,首长需要尽快赶到四子王旗。”

    站长说:“没问题,人武部就有马,借几匹就是。”

    基层政府都设有人民武装部,乌兰察布属于抵御苏修入侵的边陲地带,人武部更加肩负重要使命,管理着大量的民兵部队,有自己的军火库,战马更是不缺,在热心站长的介绍下,他们找到了人武部,出示了介绍信和军官证,打了借条,顺利的借到了八匹马,每人一匹,另有两匹用来驮行李。

    整个借马的过程非常顺利,党爱国气质不俗,举手投足都透着北京来的大首长气派,再加上盖着总参作战部公章的介绍信,地方上的干部岂敢怠慢,不但安排了马匹,还帮他们准备了几个装满马奶酒的皮囊,当然北京来的客人也投桃报李,留下两条大前门香烟。

    “不如中午喝两杯,弄只烤全羊。”人武部领导握着党爱国的手不愿意撒开,豪爽的说道。

    “时间紧,任务急,北边狼子野心,虎视眈眈,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啊。”党爱国语重心长道,“把酒放着,执行完任务我们再来喝。”

    他没说执行的是什么任务,人武部的同志们也很识趣的没提这个话茬,就在上个月下旬,新疆铁列克提地区发生边境冲突,我军一支巡逻队被苏联人包了饺子,全国上下都知道即将和苏修开战,大打,早打,打核战争,总参的同志肯定是在勘探地形,构建新的防御阵地,这可是绝密,不该知道的不去问。

    人武部的领导见他们只佩戴手枪,担心路上遇到野狼,建议派民兵护送,但是这又牵扯到保密的问题,最后部长和政委商量了一下,决定主动借给北京来的首长们几支枪。

    党爱国欣然同意,签字收下两支56式冲锋枪,两支56式半自动,还有肚兜式弹药携行具和数百发子弹。

    “草原上有狼,但是黄羊也多,打两只改善一下伙食也是好的。”部长的黑脸膛上透着红光,他是湖南人,转业分配到了内蒙,一张脸被高原紫外线晒的漆黑,做梦都想调回内地,努力巴结北京来的首长,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回程的时候,我们吃黄羊肉,喝马奶酒,一醉方休。”党爱国和部长握手,互相敬礼,翻身上马,动作利落无比,让内蒙古的同志们都暗暗敬佩,没想到坐办公室的首长还有此等身手,他们不知道党爱国是马术俱乐部的成员,平时骑的都是阿拉伯进口的纯种神骏。

    穿越小组骑上战马,沿着乌兰察布的马路前进,路边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几百名学生列队做操,大喇叭里传出浑厚的男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套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预备~起。”

    在孩子们充满朝气的早操中,刘彦直一抖缰绳,纵马奔驰,其余人等紧随其后,一只小小的骑兵队在路人惊诧的目光中疾走出城,奔向一望无际的草原。

    党爱国带了导航设备,在没有gps卫星的年代,特制的导航仪通过太阳月亮和星斗的位置进行定位,必要前提只是输入当前准确的日期时间,导航仪从他们穿越到翠微山的那一秒就开始工作,现在拿出来看,确实是定位在乌兰察布城郊。

    穿越小组的目的地是四子王旗附近的柯西金专机坠落地点,也就是陨石落地的位置,坐标距离乌兰察布有一百多公里,需要横穿察哈尔右翼中旗草原,九月的大草原正是繁茂的时候,马儿在畅快的奔跑,穿越小组成员们紧张压抑的心情也得以舒缓。

    “我们唱歌吧。”关璐第一次见识大草原的豪迈,忍不住想一展歌喉。

    “欢迎关博士给我们演唱歌剧。”刘彦直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