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嫡女芳年 >

第145节

穿越之嫡女芳年-第145节

小说: 穿越之嫡女芳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搁在几年前,她在芳年这个年纪的时候,不也一样对未来迷茫不知所措。因为一些潜移默化的因素,母亲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在她稍稍懂得些人事,母亲的些许言行,和曾外祖母,外祖母话外之音,她得出过一个结论,未来母亲有打算将她嫁回娘家,有曾外公,曾外祖母的照顾,外祖父外祖母舅舅的看顾,至少这一生,她绝对可以安稳无忧,表哥又是个才华横溢的,未来前程自然也是必然不差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虽然她对表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只是当作和其他哥哥一样的哥哥,但是,母亲有这个打算,她也没有太强烈的反对情绪就是,她觉得,母亲总是为她好的,既然母亲觉得那样对她更好,她就遵从,能够让疼爱她的父母放心,这才是最大的孝道。

    只是显然,时不待她。母亲和曾外祖母外祖母所有人都达成了意向,却是没有想到,舅母有那么一份心思,一时的疏忽也好,长久的绸缪也罢,最终就是等她们知道结果的时候,表哥依然被订下了婚姻。虽然都没有明说,但是显然,她是被抛弃的那个。

    那个时候,她要在母亲面前状若若无其事,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省得母亲为她担心,但是,在她心里,却是汹涌澎湃的翻涌不停,是她做得不够好吗?若不然,为何舅母会看不上她?她虽然没有对表哥有什么特别的感情,但长久以来的认知被打破,也是让她迷茫不知所措。

    定国公府的求婚,是在他们意料之外的,而相见的时候,夫君那个时候那句承诺,却是实实在在定到了她的心里去,让她心中的迷茫有了方向,一条路向她敞开,喜结连理,夫君与她牵手共同向前行走,最终,才有了她如今的圆满。

    是非曲折,她也是经历了这么多,也能这样的顺遂如意。。

第三百一十七章 秋毫() 
她相信,尽管低调,却是深深让她觉得,比她还要出色的年姐儿,这样的好姑娘,肯定会有一个最好的归宿,她默默地为年姐儿祈福,全心的祝愿!

    最终,到了离开的时候,芳年没有将两个小家伙带走,毕竟,两个小家伙还太离不开母亲。能够和芳年玩得这么开怀,一是和芳年足够的亲近,二也是有他们母亲在。两个还没有彻底断奶的小家伙,真要是被她带回了家,不只是说说舍得送走两个小家伙的姐姐挂牵,就是这两个小家伙真要是看不见母亲,还不得把沈家给闹塌了!

    那你来我往的打趣,也仅仅是逗乐子而已。芳年在这里陪着姐姐围绕着两个小家伙,聊聊天,逗弄逗弄跟这小家伙们,直至天色渐晚,两个小家伙也都你左我右的玩累了睡下。看着这两个欢喜可爱的小家伙,芳年对于及笄之年就要出阁,却是少了未知的恐惧,多了些对未来的向往。这样精灵可爱的孩子,若是一切顺利,未来她也会有的,想一想,他不由就觉得心中柔软一片。

    安顿好两个小家伙,芳年才在姐姐的相送之下,和太夫人严氏告别踏上归程。

    面对着知情的太夫人越来越慈爱的眼神,芳年多少有点儿不好意思。毕竟长辈那善意殷切期盼的眼神,让芳年觉得,有些压力。毕竟不管是长辈们心中怎么看的,但是对于芳年来说,她却是享受福利的。萧禛的尊重,萧禛的体贴,萧禛的爱护,都是让她深感暖心。或许对于其他人来说,萧禛的隐疾能够遇到她,是萧禛的幸运。但是与她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真正的得天之幸。

    从现世而来,无论再怎么适应这个时代,一些底线,她却是无法逾越的。哪怕是现代也不妨有那么多有些钱就忍不住有小三小四一个接一个,但是终究是受着一夫一妻教育长大的,让芳年去适应这里的三妻四妾,确实有些不现实。她也有她内心的骄傲,拥有足够的学识,拥有足够的智慧,拥有足够的能力。

    她曾经在出家为女冠之前最好的设想,也不过是到了年纪,不得不寻一个门当户对,父母过关的人选嫁了,最开始的时候,能够相处下去就相处下去,未来他要纳妾也好,收房也好,任他逍遥,有孩子她就守着孩子,教育孩子,没有孩子,她就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守好自己的那一片清净,自己过得开心!

    而如今,接连的设想被打乱,最终走上了一天她从来没有想过的路线。只是,或许有那个让她暖心的人,未来将是与他携手与共,有着共同的思想,共同的特殊经历,未来对于她,却不再是什么害怕的存在。

    她的前途未来既定,有了准确的时间,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的芳年,也没有放在心上什么。只管按部就班的积极参与着生活。也没有时间留给她考虑其他。翻过初五,距离正月初九二哥大婚的时间越发的靠近,芳年这边也就越发忙的脚不沾地。

    长嫂有孕,即使有心,他们也不敢让她过多的费心。原先能够帮母亲分担的长姐已经出嫁,幼妹还帮不上忙,一下子减少了两三个得力的人手,只剩下石氏带着芳年忙前忙后,面面都要俱到,这样一来,芳年也不由就平白肩上多了几分重担,忙得不可开交。

    大婚之前,沈家的喜棚要搭起来,宴请宾客的请柬,及时要派发出去,二哥的新房需要清理,重新装点新彩,彩绸要高挂,来往客人的宴席安排,这才是芳年的重点之中,采买,小戏

    一样样,都要一一落实到位,一样样,都要安排到位。夫子回去过春节元宵之后才回来,刚好碧云轩不用授课,芳年就在碧云轩厅内做回事厅,该给她回报的丫鬟婆子,都来这里给她汇报。即使芳年按照现代的先进管理,责任到人,她只负责抓大局,依然是来来回回,忙得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更别说是去考虑那些其他。

    小事情芳年这边全权处理,大事情有了方案,芳年还要再去向石氏报备,里里外外,芳年一肩至少扛起了一半以上的事物,还是比较繁琐琐碎的事件,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考虑别的事情,就连饭食,芳年都只是凑合,让蘅芜苑的雪盏和红姑准备些简单好用的,随便快速一解决,就立即投入她负责的事物中。她的性子就是这样,要做务必就要做到最好,不能让信任她的人,辜负他们的信任!

    “四姑娘,二少爷的院子收罗整齐,需要添加!”回事的婆子在芳年的训练规矩下,简明扼要的表达自己所负责所要咨询的问题,表达清楚,芳年一过耳,立马反应过来,将她所要的对牌递送过去,她在手中的册子上备注,让领对牌的婆子按了自己的手印退下,而后下面的人赶紧跟着下一个问题。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高效率执行,即使沈培轩的婚事,赶上了年前年后的匆忙,也依然被安排的有条不紊,方方面面都是面面俱到,让人翘起大拇指称赞,那份处理事物的利落,那份令行禁止的执行力,那份随时反应的决断力,那份毫不拖泥带水的果断,芳年用她的规矩,用她的威严,让所有对她负责的下人,尽皆噤若寒蝉,服从命令安排。于这些下人来说,芳年是个和气的主子,也是个不可冒犯的主子。

    这样的主,你干好了,奖赏厚重绝不手软,但是你若是故意拖延,有意冒犯她的尊严,那么不好意思,杀鸡儆猴,这姑娘玩的也很是熟练。是以,芳年虽是年轻,却是没有一个下人赶耍老油条,不配合她的工作。她用她的果决行动力震慑了所有人,对她令行禁止!

    而下面的人,不乏机灵的,本来对芳年就有了初步的认知,见得芳年这样的精干,一点儿也不比当家主母石氏差,明擦秋毫,更是不敢抱有一丝的侥幸,一个个,尽皆都老老实实的完成芳年的吩咐。。

第三百一十八章 添妆() 
芳年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大事,无论是长兄成婚时候帮忙,还是长姐成婚时候的操办,即到如今,芳年对于这样的大型婚宴,也可以说是驾轻就熟。再加上,这两年她负责辅助处理沈家中馈之事,对于沈家上下仆从也是驾轻就熟,能够做到令行禁止!

    这一次,虽然更为忙碌,要负责的事情更多,芳年却是没有多天更多的劳累,每日回去熟悉按摩之后,也保证第二日继续精神饱满的进行新一日的工作安排。年前的布置准备,年后继续筹备安排,正日子到来,沈家一切准备就绪,上下准备,等待新人入府。

    正月初九的正日子,正月初八过嫁妆。姚家只有姚芊儿一个独女,自幼百般娇宠,万般疼爱。姚家大家长姚淳年轻的时候,姚家不过是温饱之家。只是,出了姚淳这样的读书种子,又得到了当地大户人家金家,将独女许嫁。金家万般家财,只有一子一女,金老爷倾尽余生,也不过是考了秀才末尾,长子与他相仿,都不是什么读书种子。

    知道那万般家财,没有个护身符是没有可能在这样世道保全,除了上下打点当地州府官员,金老爷便萌生了不如自己培养一个靠山的想法,他生平最向往欣赏那些读书人家,既然自己家都不是读书种子,那么有了女儿之后,不由就让他萌生了一个会读书的女婿的想法。

    寻遍整个州府,最终让他一众读书人中选中了姚淳。一是姚家家境一般,需要更上进的基础,二是姚淳的确是读书种子,成绩在整个州府都能数得着,又生性刻苦,只要好风凭借力,便能直上青云。三也是几经考察验证,姚淳或许不是最会读书,日后能够封侯拜相的人选,但是未来前程可期的同时,人品却是他探查的多人选之中,最能靠得住,知恩图报,称得上人品端方的人选。

    有了满意的女婿人选,金老爷能经营出那么那么大产业,还没有归类到商人的范畴,自然也不是一般人。一经验证,就即可为女儿定下了这门婚事,待到女儿花嫁之年,倾尽半数家产给了女儿做嫁妆,倾尽权利资助自家姑爷考学上进。女儿也是他花了大力气按照大家闺秀,礼仪规矩,琴棋书画,女红中馈熏陶培养,与女婿自然能够琴瑟和鸣。待到女婿果然不同于他们老金家,年纪轻轻不过二十二三就高中举人,来年春闱,又进驻二榜进士。三年庶吉士散馆,直接留任京城,入职翰林院。

    于姚淳来说,岳家金家倾力相助,对他来说不啻于再造之恩,他倾尽此生难以回报。夫人辛苦持家,上为他孝顺父母,下为他照看兄弟,又为他生儿育女,夫妻孕育二子一女,小女儿属于晚年得女,更是捧在掌心,自幼万分珍爱。

    于金家来说,有个进士女婿,又在京做官,他们在当地再也没有那个官员敢随意盘剥。再也不用承受铁打的衙门,却是流水的官老爷,好不容易这个打点熟悉了,却是到任,那个又来了新的,周而复始,苦不堪言。但是,如今有了女婿名头的照应,哪一任的官老爷到场他们都是客客气气,他们稍作表示,就得了友谊照顾,再也不用经受一任人盘剥。

    虽是给女儿陪嫁了半家产,但是产业只要努力就能挣回,有人照看,无人欺辱,才是重点。而这随着姚淳拜了座师,在满京城之中,虽不敢说升迁迅速,却也按部就班,考评评优,如今已经做到了四品国子监祭这个呈情天下学子这个位置。

    女婿是个感恩的,这些年,逢年过节,必有表示。女婿的重视,也让金家这些年越发受到当地官员的优待,金老爷如今退居二线,依然为当年的抉择感到自豪明智。如果不是他的眼光卓绝,高瞻远瞩,哪里来的金家如今的安稳日子。特别是长子的长子,自由被女婿带在身边,当做亲子一般,于他们家两子一般教养,年近及冠,就已经是秀才功名加身,如今二十四五,秋后秋闱,举人在女婿的考验中,也是十拿九稳,不离十的事情了。再打磨两年,多加分润底蕴,进士可期。日后进士做官,金家彻底改变出身,一跃进入官家之身,这简直是从前的金家不敢想象的。对于女婿姚淳,金老爷也不由更加的感激。

    如今一听闻,速来疼爱的小外孙女,定了婚事,未来夫家还是备受当今和未来帝王如今的太子殿下倍加青睐信任的新贵沈家次子。年不过弱冠之年,就已经高中两榜进士,金老爷不由更加的重视,一接到消息就开始给外孙女置办嫁妆。上等的良田,上等的铺面,这些年为了怕树大招风,又有长孙眼看成了读书种子,金家也就按住了向外发展的势头,金家的万贯家财足够用到下辈子,产业在那里,年年更是收入不断,金家更重要的是改换门庭。

    不过,虽是收敛了发展的脚步,金家手中依然握着不少资源,那些早已经习性瞄准看中的田产铺面,更是趁着这个机会买进,与其便宜了别人,还不如给他外孙女当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