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七五]青天侠义传 >

第62节

[七五]青天侠义传-第62节

小说: [七五]青天侠义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缥缈的东西伤心,真真是看不开。

    展昭不知道白玉堂心中所想,见他沉思,还以为他也在同情余孟君,便笑道:“我爹当时见余大侠那样伤心,便也动容,又因为佩服余大侠为人,立刻说要跟余大哥结拜为兄弟。

    余大哥一个江湖豪侠,见我爹要跟他结拜,自然高兴,立刻就吩咐人摆下香案,当场就互换了年庚八字,续上了兄弟兰谱,拜了兄弟。”

    “那么之后呢?”白玉堂皱了皱眉,“你大哥怎么就成了余大侠的儿子?”

    展昭也明白,白玉堂这是猜到了,便笑道:“我爹跟余孟君结拜之时,其实已经动了要把我大哥过继给余大侠的心思,只是儿子又不是他一个人生的,还要回去跟我大娘商议,才没有当场说出来。”

    “你大娘?”白玉堂微微皱眉,“我以为,是你亲娘呢。”

    展昭摇了摇头,“我娘是继室,大娘去世之后爹才娶她进门,我根本没见过大娘长得什么样子。不过,我的这位大娘本就是我娘的亲姐姐,听娘说,她的为人十分爽利豁达,心地也善良。

    听了爹跟她提起余大侠的事情,虽是舍不得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想了一晚上以后就答应了。毕竟,余大侠对一家子有救命之恩,没有余大侠,别说儿子,连夫妻两个也早就死了。

    后来听我娘说,我爹和大娘当时的打算是,将大哥过继给余大侠,他们两个都年轻,日后再生个儿子也不是难事。只是没想到,真的把大哥送走了,爹跟大娘日后十几年竟然一直没有任何子嗣,直到大娘去世,爹续娶了我娘,才生下我二哥跟我。”

    听展昭说完,白玉堂的脸上疑惑的表情逐渐解开,最后却微微皱了皱眉,“那这么多年,你跟你大哥一直没有见过面?”

    展昭想了想,答道:“我爹说,当时将大哥留在了余大侠家里,他们夫妻两个就返乡了。开始的几年,他们想念儿子,还去看过几次。后来那边的家业越来越大,爹为了避嫌,就再也没有去过。余大侠几次写信请他们夫妻过去,爹都婉拒了。后来大娘临死的时候想念大哥,余大侠亲自带着大哥看过一次。”

    白玉堂点了点头,“这么说,等你爹续娶了你娘,又生下你们兄弟两个以后,你爹就熄了见你大哥的心思,就当没有这个儿子了是吗?”

    展昭微微苦笑,点了点头,“其实一直到很多年以后爹还跟娘说过,并不后悔当年的决定,但是只觉得对不起大娘和我大哥。让他们母子分离十几年,一直到最后都不能相认。他说他愧对大哥,不敢再见他。”

    “那后来,你又是怎么跟你大哥相认的呢?”白玉堂皱了皱眉,看了展昭一眼,问道。

    展昭脸色略显凄然,叹了口气道:“后来,爹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娘知道他郁结在心,恐怕命不长久,临死之前就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见大哥一面。但是娘也知道,爹就算是带着这个遗憾入土,也不愿意打扰大哥的生活,肯定不会同意家人去找大哥。然而就在爹病入膏肓之时,大哥竟然自己找来了。”

    白玉堂一挑眉,“难道,你大哥知道了?”

    展昭点了点头,“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大哥,当时他二十五六岁的年纪,通身英雄气概,却满面戚容。他到了爹的病床前,亲手服侍汤药,直到爹爹去世,又帮着当时不到十岁的二哥,主持了丧仪。爹爹下葬以后,他便跟娘说,要带着我们一家三口去孟州万通镖局总部,住在余家。”

    “住在余家?”白玉堂微微一怔,“他这是要照顾你们母子的意思?”

    展昭点了点头,“想是爹在临时之前托付了他。后来我听大哥说,就在爹去世之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余大侠已然仙逝了。在临死之前,余大侠终于将大哥的身世告诉了他,并且亲手将余家所有的产业都交给大哥继承。

    余大侠说,让大哥一定要去找我爹,跟我们兄弟相认。日后要他将镖局发扬光大,让余家的香火传递下去。但是,同时也要照顾他的亲生弟弟,看顾着他原本应该属于的展家。”

    “你大哥——”白玉堂听到这里,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他最终也只是叹了口气,叹道,“我只能说,你爹,余大侠,你大哥,他们都是好人。”

    展昭微微皱眉,淡淡地道:“我是儿子,不能说长辈的不是。我也只能说,多亏了大哥是好人。若是当年没有他,我娘一个女子带着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就算父亲留下的家产,恐怕也要被那些虎视眈眈叔伯强占了去。”

    “所以,你们就跟着你大哥去了余家?”

    展昭点了点头,“我五岁的时候跟着二哥一起进了大哥家。大哥当时已经娶妻,大嫂为他生了两儿一女。我算是跟着小侄子小侄女一起长大的。大哥大嫂待我娘就像亲娘一样,对我和二哥也非常好。虽然在展家的族谱上,二哥才是长子。但是从进入余家的那天起,娘就让我们改口了。从那天起,我就有了两个哥哥。”

    说到这里,展昭挑眉看了面色凝重的白玉堂一眼,笑道:“你不必为我担心了。”

    “谁说我为你担心了!”白玉堂脸一黑,不悦地瞪了展昭一眼。

    展昭已经习惯了白玉堂的别扭,自然不当一回事。他瞄着白玉堂别扭的脸,笑道:“人之常情,大部分人在听了我大哥的遭遇之后肯定不会相信,他会对我爹心无芥蒂。但是很多时候,跟亲人是不能讲理的。我爹已经死了,我们兄弟两个当年还是孩子。而我娘,她就算不是大哥的亲娘,还是他的姨母。

    我哥从小就知道我们的存在,只是不知道我们之间的关系。现在他知道了,就算心里不舒服,却也不忍心不理会我们。当年他心中或许是有很多纠结吧,但是你看现在。”

    展昭挑挑眉毛,看了白玉堂一眼,笑道:“他知道二哥喜欢念书,亲自托人给他请了名家大儒做西席。他知道我喜欢练武功,瞒着二哥把我带去了少林寺,师父是看他的面子才破了多年不收徒弟的例,收我做了关门弟子。”

    说到这里,展昭将脖子里的红绳拎出来,让白玉堂再次看见了那只透明的小玉马,认真地道:“这只玉马是我五岁的时候大哥给我的见面礼,我跟二哥各有一个。我不知道大哥是从哪里弄到的,但是我只知道,这几年我从少室山下来,走在江湖上,只要遇到了难事,把这东西交出去,都会逢凶化吉。

    你再看看万通镖局那些人对我的态度,小白,你觉得我这个大哥对我怎么样?”

    白玉堂皱了皱眉,脸色几变,最后却只能语气复杂的说道:“起码,比我那个大哥强多了。”

    展昭略微有些意外,皱了皱眉,最后却只是轻轻一笑,“所以你也应该明白,大哥对我不仅仅是兄弟之情,更是养育之情,照管之情。这些年来我一直想要找机会回报他,去年他在襄阳城被人冤枉枉杀人命,多亏了公孙大哥才洗脱他的冤屈。也就是因此,我才留在襄阳一直协助公孙大哥。”

    说到这里,展昭却沉默了。白玉堂瞄了一眼展昭胸前的小马,心中略微一动。

    这种恩情,哪里那么好还。亲人之间的情,原本就是算不清,也还不了的。而展昭的麻烦就在于,他跟他这个大哥之间,有亲情,但又不是普通的亲情。纠纠结结,十分难解。

    可能也就是因为这一点,展昭才不愿意轻易动用那块玉坠和万通镖局的势力吧?想起自己那个大哥,白玉堂突然觉得,他好像十分能了解展昭的心情。

    作者有话要说:

    展小猫身世大揭秘,嘿嘿。他家不缺钱,也不缺势力,虽然这孩子比较低调└(^o^)┘

第10章 。京城(1)倒V重复购买() 
有了天下第一镖局的一路保护;包拯一行人从从容容;平平安安地顺利进京。据孟总镖头说,从第三天开始;原本跟在他们马车身后的那些黑衣人就消失不见了。根据孟进良的经验,那些人一定是因为知道展昭他们现在不好惹了,于是干脆知难而退了。

    孟进良这么说;包拯他们却不敢这么想。如果襄阳王这么容易就知难而退;那就不是襄阳王了。那些黑衣人今天撤退;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能卷土重来。

    不过他们能离开也是一件好事;起码包拯暂时不必再为那些烦人的苍蝇烦心了。一路无话;半个月以后,孟进良总镖头不辱使命;将包拯等人顺利护送进京。

    踏入京城地界,有人是故地重游,有则感慨万千,有人悲喜交加,也有人心存敬畏,而有的人,却是看什么都新鲜。最后这一位自然就是从未进过京城的小土包子了。

    白玉堂斜眼看着展昭眼珠滴溜溜转的模样,在吐槽之余却忍不住跃跃欲试,想要带着这没见过世面的家伙在京城各处好好游览一番。这样想着,白玉堂就忍不住这样做了。他装作不在意地溜达到展昭的身后,状似无意地道:“再走两条街,前面就是京城有名的馆子富源楼,大厨最拿手的是淮扬菜。展小猫,有兴趣吗,五爷带你去见识见识?”

    展昭的耳朵在听见馆子两个字的时候就已经支起来了,在听完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睛里立刻盛满了小星星。摸了摸好像立刻就饿了的肚子,展昭笑嘻嘻地对白玉堂道:“小白,你说的是真的吗?你这就带我去吗?小白你太好了,你快点吧我要饿死了!”

    听了展昭的话,白玉堂心里舒坦,刚要点头同意,却听见公孙策道:“小展昭,我们进京是有大事要做,还是先安顿好再去下馆子的好。”

    展昭兴奋的神经被公孙策一句话打压了下来,他有些郁闷地点了点头,乖乖地哦了一声。白玉堂看着他可怜,刚想要安抚几句,却听见包拯笑道:“展昭,你大哥的万通镖局在京城肯定也有分号喽?”

    展昭微微一怔,立刻答道:“那是自然。”

    包拯点了点头,看了公孙策一眼,“阿策,咱们几个人倒不急着安顿,关键是找一个安全妥帖的地方让他们住下。”

    包拯瞄了一眼身后的马车,公孙策心领神会,点了点头。

    展昭立即明白了包拯的意思,急忙来到孟进良身边,压低声音道:“孟大哥,求你一件事。”

    “三少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孟进良虽然长得豪放,为人却十分精明,看见展昭压低声音,他也小声应答。

    展昭将方才包拯的意思转述一番,孟进良眼珠一转,立刻答道:“这没问题,三少跟我一起去安顿一下?”

    展昭点头,由着孟进良领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万通镖局京城分号的大门口。

    京城不愧是京城,同样的镖局,比起地方分号来,这京城分号无论是门脸还是热闹程度,都提高了不止一星半点。在万通镖局的大门口,包拯忍不住停下来端详了几眼那块巨大的金字招牌。公孙策冷眼瞧着包拯认真的表情,忍不住在心中腹诽,真是缺什么想什么,包黑炭写了一笔丑字,却偏爱端详各地的招牌匾额。

    于是,公孙策勾了勾嘴角,压低声音对包拯道:“临渊羡鱼,莫如退而结网。包公子,你今天的五十张大字还没交给我呢。”

    包拯的黑脸一垮,急忙陪着笑对公孙策道:“阿策,当着这么多人你就别揭我的短了,我保证一坐下来就写还不行吗?”

    公孙策冷哼一声,挑眉看了一眼眼前的牌匾,忍不住微微一怔,“你的眼光倒是不错,这块牌匾写的气势恢宏,难得其中还有几分文雅俊逸的底蕴在,虽然看不出是何方名家所书,一眼便知写匾的人是一位胸中有大志,腹内有文章的高手。”

    “哈哈哈!没想到二弟你今天遇到知音了。门外这位公子,请进来说话!”

    没想到公孙策一句话,竟引出镖局里有人爽朗大笑。包拯微微一怔,定睛望去,只见迎面走来几个人,为首的正是那大笑的男子。这男子身高足有八尺开外,三十多岁的模样,五官俊朗,气质洒脱,一身武人打扮,双眼光华内敛,举手投足之间,一副大家主事之人的从容气派。在他的身边,却是一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相貌斯文俊俏,年纪与公孙策上下仿佛,竟连气质也有几分相似。可是这长相,却与公孙策的俊逸风华完全不同,竟是有几分天真憨直,倒是有点像展昭,只是不像展昭长得那么精致可爱。

    包拯还注意到,在这个疑似展二哥的年轻人手中还牵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这小姑娘身子矮墩墩胖乎乎,身上穿着一条红色襦裙,头上扎着两根小辫子,正用圆溜溜的大眼睛瞅着对面的一群人,看上去竟然就像一个小号的展昭。

    “大哥,二哥,小璃!”没等包拯开口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