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一军师 >

第437节

三国一军师-第437节

小说: 三国一军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城关一战,确实令本将左右为难。”

    时程昱得令回夏侯渊身旁,听得这一番话后,摇头进言道:“大人,我城关高耸,而他那土坡低矮,实非能攻陷进到关中来,何止以束手无措?”

    在众人一片讶然的目光中,程昱一指被高顺挖掘的坑坑洼洼的关下泥土地接着说道:“依据土方计数,高顺挖出来的泥土实不够支撑填塞到我等的脚下,将军,毋庸忧虑。”

    看着还在往来运送泥土袋的高顺兵卒,夏侯渊问道:“仲德,我等所关照的乃是高顺还会继续挖掘下去,然后接着堆垒上来,”

    “哈哈”

    大笑一声,程昱拱手作揖言道:“将军,关外就是汉水,你以为高顺继续挖掘下去,还能再得多少可供堆垒上来的土方?”

    “近水土湿,深掘不了!”程昱如此断然下着定论,然后一指日头,说道:“何况今天一日将晚,已经没有时间给高顺他继续堆垒起土坡了。”

    左右一顾,程昱捋须言道:“除非他等今日不息,大战不止,才能竟功。不然的话,大人真不必为此担心过甚。”

    这就是陈翎为何那般说道了,折损不少的周泰、魏延、马岱的数将不甘心,堆垒土坡的高顺眼见大事将成,如何会就此罢战退兵而去?

    战事的中心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移向高顺这一方来,这里有着夏侯渊几乎全部弓弩手的覆盖射击,同样也不缺心甘情愿装卸着泥土的军士,陈翎、夏侯渊两人两军都在为争取此地的战果而努力着。

    夕日西下,灯火在慢慢的升起来,征战一日的双方将卒都疲累不堪,但一方为守住城关,另外一方为攻入关中去,都在竭尽全力做着誓死拼杀,没有人后退一步。

    呈送上来的晚膳,陈翎没有去看上一眼,反倒是对着站立在身侧的赵云微微一点头,说道:“子龙,你吃一点罢,等会”

    透过昏黑的战场,陈翎看着那一片灯火的阳平关,攢紧了双拳接着说道:“等会,你就率着陈横的部众去攻下阳平关吧!”

    令人感触良深的一场战斗,难道要在自己的参战之下结束吗?

    赵云如此想着,没有任何言语,只是招呼了一声同在陈翎身侧的陈横,将当面的晚膳与他分食了。

    心下决意遣赵云出战,是万不得已之举,同时也是一着杀招,今日白天中一战,赵云侍候在侧,将夏侯渊的底细看的分明,陈翎自忖着不用在叮嘱什么,他赵云应该能找出那一处要害杀到城中去!

    匆匆饱食了一顿,赵云起身抱拳向陈翎施礼言道:“末将定不负所托,将这阳平关攻陷下来,送呈予大人帐下!”

    陈翎颔首,壮其行,另外遣人送上来不少美酒佳肴,俱分予其众。

    饮酒醉酒,原本是陈翎军中禁令,不过此际是为激励士气,陈翎也就网开一面,不再固执己见,亲手为众人斟酒。

    酒足饱饭,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在大人的面前出征,陈横一部众各个都满饮一樽之后方才跟随上赵云,向着关下奔去。

    持枪步行中的赵云侧顾副将陈横,见他一脸的不安,乃说道:“陈横,你若是胆小怕事,就不必跟随我而来!”

    听着前方漆黑夜中传来的厮杀声,又闻赵云这般说着,陈横一舞手中的大刀,自嘲笑了声道:“人呐,越老越怕死,我也不例外。”

    “不过,”不等赵云发怒说话,陈横便立即说道:“大人于我有救命之恩,本应该是寿春城下的孤鬼野魂,不想在大人的护佑之下,我陈横竟能一路跟随至此。”

    感慨了一声,陈横正色向着赵云说道:“不瞒将军,我心中的确怕的要命,然在此一刻,就是我陈横誓死以报大人大恩之时,容不得我后退半步!”

    掷地有声的话语说出口,很令赵云激赏,不过就在他片言之后,赵云对陈横的印象立即就改观了过来。

    赵云听得陈横在刚刚说出那一番令人振奋的话语后,又紧接着低声说道:“为了防止我做出那般卑劣小人行径来,子龙将军能否在我将要逃命之时,”

    迟疑了一下,在赵云蔑视的目光下,陈横吭吭哧哧的说道:“,能不能将我击昏过去?”

    “这是为何?”根本就不会虑及于此的赵云不明白陈横所言是甚,问着说道。

    一脸的羞愧之色,陈横话语又低了三分,赵云听他说道:“昏过去之后,就算被砍下脑袋,我料着估摸应该不会疼。”

    赵云无语,持枪疾行,再不看上陈横一眼,他身后的众重甲之士,有不少越过陈横,跟随上来。

    兵卒伤亡很多,这是自己早有所预料的,高顺不语不言,就算是身旁左右急急度着步中的高翔,他也视而不见。

    高翔他想亲自去堆塞土坡与城关之间的空隙地,听着自己的孩儿说出这般的话语,高顺不知道是该生气还是喝斥。

    心慈手软是当不了大将的,自入军跟随当年的陛下之后,高顺就明白这个道理。

    可翔儿为何如此?

    是识得几个字后变糊涂了,还是他原本就是这样一个人?

    或许这样的战事,就不该让他来参与,自己应该将他留在京城,而不是带在身边,暗中轻叹了一声,高顺暗忖着念道,还好,这场战事结束之后,这天下应该不会再大动干戈了罢?

    抬起向前望去,灯火照耀之下,高顺看得分明,夏侯渊原本那挺拔的身影已经有些微微驼了下去,这是如同自己一样没有填一些东西进肚的关系,还是他的精力耗尽,已经不能在抵御住己方大军的攻势?

    自怀中掏摸出一块苦涩的干粮,高顺放入嘴中,仔细的细嚼慢咽起来。

    口中有些干渴,心中刚刚浮现出这个念头之际,一水壶就被送了过来,看着高翔那比自己还要高的身影,高顺脸上带着笑意,伸手接过来,抿了一口,递还给了他,转身过来面对着城关说道:“翔儿,准备一下,等一会你随我去攻这阳平关!”

    听得高顺的话,高翔心中一凛,遵命抱拳言道:“诺!”

    顺手将那一水壶放回了原处,系在自己的腰侧,然后高翔静静的持枪站在高顺的背后,看向那灯火通明中的阳平关,他的双目之中,发出一道亮光来。

第六百六十九回死战不退() 
关上的夏侯渊军卒的确疲惫非常,不同于其他,他们的眼中一整天都是潮水一般的兵势,汹涌着冲击着关隘,不知何时自己脚下所踏足的地方会崩塌。

    不比关下的陈翎将士,眼中只有一道关口,一座关隘,站在上面的曹军兵卒看似伸手就可及,只要攀爬上去就能攻陷此关卡。

    萧萧秋风中,夏侯渊提刀往来巡骏,生怕错漏了一处乃至为关下的敌寇所觑得,从而导致兵败的下场。

    厮杀一天,夏侯渊同样感到疲惫不堪,但就是这种境况之下,自己必须站在前列,战在前方,让这些自己的兵卒不会怨天尤人,士气坠堕。

    常年的征战经历让他知道,很多时候就是缘由一丝懈怠,片刻间的松弛,让战事滑到深渊中去,万劫不复。

    关下高顺的工事已经停顿了下来,夏侯渊不知道是因程昱所言的那般,还是其他状况,在这正面战事稍停顿的一点时间内,让他感受到了风雨来临之前的那片宁静。

    心中微微有惊悸之意,经过梓潼、定军山数战之后,夏侯渊再不敢小觑对面之敌,哪怕现在他有着坚关在手,亦然是如此。

    今日一战,敌伤亡最严重的是魏延、马岱、周泰这三将的兵卒,高顺一军,无论是假借掘地道一事,还是午后的堆垒土山之事,他部下的死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高顺才是大敌,而其他诸敌将,在这雄关面前,一筹莫展,只有高顺他静等着机会,准备一击破关。

    “报!敌将高顺他攻上来了!”夏侯渊心忧什么,就有人来报什么,不等他回首向关下望去,便又有人急奔而来,喘气间,这一员小校半跪抱拳禀道:“有一将身穿白袍银甲,携裹着千余重甲之士,踩着耧车登上关来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早有所预料的夏侯渊听得这话,已然知晓这是赵云赵子龙率军攻向城关了。

    没有焦虑,没有彷徨不安,仿似之前那个无从适从的夏侯渊突兀醒转过来,他冷峻的向左右令道:“命庞德将军来自拒敌,命曹”

    “嗖嗖”

    “叮叮”

    不等夏侯渊下完令,一连数支箭连串劲射而来,夏侯渊小退半步,向左右一侧避,口中喝了一声,大刀迎面挥上,将此数箭给挡击了下来。

    借着夜色灯火看顾过去,夏侯渊便见一白袍银铠大将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之内!

    “赵云!”夏侯渊恨恨怒骂了一声,已经顾不上其他,提起大刀就奔向赵云而去。

    夏侯渊急行间,看的真切,这一军应该是陈翎的精锐之师,所有将卒都是一身锁子甲,头盔几乎是类同他的遮面盔,根本就不露一丝一毫缝隙,在他们齐头并进间,自己麾下的兵卒不能挡!

    在己方兵卒呐喊着奔袭过去之时,在他们这些重甲之士的身后,隐约可见有不少的连弩在激发机括。射出箭矢。

    无边无际,只要在能见的范畴之内,任凭夏侯渊再多的兵卒上去,最终也只得一个死。

    夏侯渊也是擅射之人,可他从未真正见过万箭穿心之人,但在此刻,那彷如是刺猬一般的自己麾下兵卒,却让他有些不忍卒睹。

    于此,夏侯渊想明白了为何赵云能够一路长驱直入的杀奔到自己的左近,重甲在前,连弩在其中,近可战,远可射,赵云这一大将根本无需多费手脚,就能杀灭一军众!

    只不过你的弓矢会在何时耗费一空?

    夏侯这般想着,没有再急急赶上去,而是狠狠盯了眼赵云之后,慢慢退步向后走。

    自己一部兵卒人很少,同样的,所能携带上来的弓矢也不多,在撕裂开一条血路后,赵云就叮嘱过阵中的连弩手没有自己的命令,不得擅自射击。

    远远乜视了夏侯渊一眼,赵云同时转身率着这一军向相反的那一侧去,准备去援手周泰。

    周泰一军都是劲卒,不像马岱、魏延两人的部从,由于是增加了不少的新丁,战力突减,本来应该能与周泰一般勇往直前的两人,此刻只能憋屈的继续僵持着。

    自己欲想取得此关,攻下阳平关,那么引周泰上关来,便是赵云当前唯一的选择。

    高顺还在备列军势,看他的阵容,想必是准备着一鼓下城,赵云不知道他是否能够做到,为了避免出现意外,先援周泰一军,再助高顺一臂之力,是赵云认为此刻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

    一路沿着城关边缘走,无数的曹军将卒或死在重甲之士的刀下,不然就是为赵云亲手所刺杀,不一会的时间后,赵云已经靠近来到周泰一军的边上。

    展现在赵云面前的场景令人非常震撼,已经靠拢在一起的雷铜、周泰两将,背靠背站在一处狭窄的地带,勉力而战着,抵御着曹军重重包围着的攻势。

    在他们两人的脚下,赵云不能够计点清楚,到底有多少兵卒永远的倒下了。

    堆垒的仿似关下高顺的那土山一般高,全部是由尸身组成。

    岌岌可危,形势十分险恶,赵云不敢在怠慢,舞着手中的长枪就冲了上去。

    此时夏侯渊的军卒还在不断的射着箭矢,让周泰、雷铜两人看起来更加孤单,赵云怒喝一声,向着两人喊道:“快些赶到我身旁来”

    心虞周泰、雷铜两人的性命,赵云没有在矜持秉礼,而是非常粗暴着大喝说道。

    心下怀着感激之情,没有任何迟疑不决之色,周泰率先向着赵云这一边冲杀了出来。

    仿似被捅了马蜂窝,在周泰身后的雷铜看的仔细,就在自家主将身形动起来的那一刻,不计其数的曹军兵卒无畏生死的奋力向前,追向周泰而去。

    大刀在他们的头顶上斩落,溅起无数的血花来,雷铜从未有过这般的心累感触,自己与周泰两人攻到关上还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但死在两人手下的曹军兵卒,足足已有数百人了!

    雷铜从不知道自己竟有这般威武,在他行走间,龙骧虎步,夏侯渊麾下将卒望之却步!

    这不是雷铜的威风,而是周泰的威赫,纵然是如此,无数舍生忘死的曹军兵卒还是追袭了上来,让雷铜心有余悸的同时,加快脚步,进入到赵云一军的行列中来。

第六百七十回穷途末路() 
赵云的登城,也就是意味着阳平关已经进入到了全面短兵相接的交战中,不敢尝试挫赵云锐气,其实就是夏侯渊经由一天的征战之后,已经无力提刀来战赵云。

    这场战事是前边数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