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一军师 >

第31节

三国一军师-第31节

小说: 三国一军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张辽、侯成两将齐攻吕由之时,其余三门,魏续、宋宪、郝萌三将岌岌可危,都到了崩溃边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哗变、投降之举。

    三将能战,可新卒不行,伤亡数目可说明:郝萌最惨,一千士卒,仅剩四百多一点,受伤阵亡超过五成,已经快要达到六成了。陈翎不敢想象当时是怎样一种情况,看着浴血奋战而归的郝萌,依然笑嘻嘻、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陈翎有些感慨,这个原来历史路线上会背叛吕布的人,自己似乎对他有些偏见;

    魏续、宋宪比较而言,相对好一点,但也达到了四成,也就是说一千士卒中,四百人或倒在这片土地之上,或是永远失去了身体的某一部分,不能正常的生活了。

    这相当的了不起!

    要知道这个时代,战损率超过三成的话,已经可以算做是惨胜或大败了!

    陈翎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原谋划中,陈翎只把注意力倾注在张辽张文远这一军上,至于其他三军,拖住或是被吕由麾下将校士卒追杀,陈翎都不会去关心。暗中还有一丝的期望,最好能够被干掉其中一、二,这才对了自己的心思,这一点,不便为外人知也,唯有深藏心底深处。

    张辽、侯成两军合兵一处共击吕由,担负着最为主要的攻击职责,虽然张辽、侯成两将各自奋力向前,可伤亡也不少,伤亡三成。

    收拢吕由所部降军,伤残包括在内得七千。

    然陈翎自相城出发五千新丁,损失二千之后仅剩三千士卒!

    这一下陈翎是富足了,旌旗无数,兵刃盔甲不必为此发愁,马匹都有五百,再加上攻城器械,陈翎几乎就想立刻攻向徐州去。

    可惜不成,士卒都是相城人,不管曹豹如何进退,倒下的必须由自己等人扶柩归城。

    这事刻不容缓,必须马上办理。

    黎明时分,徐州士卒在相城士卒仇恨的目光中,担起架子,扶伤迤逦向相城而去。

    后面的是陈翎、张辽等人,此时各个骑上高头大马,兴高采烈有些过分,但总归有些喜色在脸上。缴获不少,陈翎已出言,此次参战将校士卒皆有赏。

    有赏就好,不管是丝绸锦锻,还是铜币铢钱,能够给家人带来生活上的富足安康,也不虚此行了。

    作为陶谦的老部下,吕由还是掌管了一些丹阳兵在内,不过仅有不到五百之数,各个身体强健,勇武不凡,魏续、宋宪等将已经盯上,向陈翎提出要求,想置其为麾下。

    想都别想!

    陈翎暗忖着,这些人可是自己为高顺准备的。不过明面上不好这么说,毕竟现在高顺远在谯县,此战根本与他无涉,只得推脱道:“时至今日,吾尚未有部曲相从,”余下的就不必细说,一个个都明白,这些士卒,陈翎是打算自己纳为部下了。

    最精英的部份没了,可徐州兵中并非只有丹阳兵厉害,其他也有勇武之人,于路一行,几将没有一人待在陈翎身边,全去挑选士卒了。

    陈翎默默看着,这样也好,五将受损严重,一路补充回到相城,想必各部一千麾下还是能够达成的,另一方面,对徐州兵卒来说,也是一个契机,可以借此机会彻底融入相城军中,自己也不必为此烦心担忧,会有兵变之忧。

    袁忠脸色惨白,陈翎还是将他给放了,看着这个孤独老者蹒跚着离去,陈翎心中满是感叹,袁忠此等人物,素有名望,杀之不祥,只能放掉啊。

第四十八回孙策借兵() 
回到相城,曹豹大军未至,周泰派人送信来禀报道:主公温侯吕布困守谯城,曹操围攻甚急,高顺、许褚两将率军连战数日,士卒皆疲惫不堪,谯城陷落在即!

    陈翎长叹一声,吕由虽除,可曹操、曹豹两军一谯县,一相城,东西两端攻势如潮,自己左支右拙,穷于应付,已是竭尽全力了,可就算如此,自己还得勉为其难支撑下来。守得云开见月明;总有一天我会令你们为此付出代价的,陈翎暗恨着想道。

    看着缓缓进入城内的军卒,陈震引众侍立于旁问道:“子仪,如何行事,可有方略?”

    陈翎苦笑着,在周围欢笑声、哭泣声中,回道:“谯县已不可守,只能放弃,不过此事于主公颜面有损,只能循序渐进。相城有曹豹大军压境之威胁,可令魏续、侯成、宋宪三将率军三千支援谯县,至于其他,稍后再说罢。”陈翎说完举步向着府衙而去,陈震沉默跟上。

    现在相城士卒有一万余,然其中有七千乃是降卒,在军心不稳的情况之下,陈翎就遣将援助吕布,可算仁至义尽。但作为吕布麾下主薄,陈翎做的还不够,陈震念道,为人臣子,哪有见君主陷入险境而不亲领一军救之?

    陈震此种君辱臣死的气节,若是让陈翎得知,肯定会骂其迂腐,朽木不可雕也。国语越语下:“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现在外有曹豹大军窥视,内有降卒之忧,安抚军心为上,其他次之,就算是主公吕布,自己早就警告过他,他不听,那就自食恶果去吧。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温侯吕布,吾之主公,您的脾气应该改改了。

    回至府衙未久,忽左右来报,外间有人求见,自称周瑜。

    陈翎惊喜万千,周瑜周公瑾怎么来了?他不是应该待在江都陪伴孙策左右,等袁术表孙策为折冲校尉、殄寇将军之后,去投靠其舅父丹阳太守吴景,召集兵勇,以待天时,征伐江东的吗?

    要知道此时的中原之地,由于自己的筹划慢慢变得不太一样了,可江东那块地上,并没有受到一丝影响啊。

    陈翎怀着这样的疑惑,速令人快将周瑜请进。然而转念思之,还需亲自出迎才能以示隆重,遂携陈震,下台阶迎接周瑜。

    半年未见,周瑜风采依旧,身穿白色绸袍,神态雅致,仿似翩翩佳公子,看着两人出迎,周瑜含笑上前拱手道:“子仪兄,孝起!”

    陈震侧身还礼,在孙府之时,所发生的种种事项,陈震引以为耻。周瑜、孙策两人皆非忠贞之士,,匿藏玉玺,视当今圣上为何物?陈震只是静立侍候,不作他想。

    陈翎以手把住周瑜臂膀笑道:“公瑾,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思之甚笃,伯符兄无恙乎?”说着就打算将周瑜请上衙中仔细叙话。

    周瑜却没有随步拾阶而上,反而谦身让过位置,露出身后一人来。

    陈翎一看,此人外穿宽袍,内着甲胄,气宇轩昂,非一般寻常之人所能比拟,敦是英伟不凡,原来竟是孙策孙伯符!

    陈翎哈哈大笑,张开双臂上前,正待喝破孙策身份,把臂言欢。周瑜于旁低语道:“伯符此次乃是以我侍卫身份前来,子仪务必代为保守隐秘。”

    陈翎明了,袁术、吕布两军现在都与曹操交战,但袁术与己方关系则不那么亲密,袁术下汝阴,吕布闯袁营,放在平常之日,说不得会为此而互相征讨一番。

    孙策身为孙坚之子,袁术虽无明文规定,但想必自由出入往来颇受注意,若是此刻被发觉出现在吕布军中,按照袁术那个性情来看,心中估计会有,难道孙策准备投向吕布?这样莫名其妙的想法,本着宁愿杀错,也不愿放过的原则,孙策后果堪忧。

    孙策抱拳施礼,陈翎回礼之后无声无息引上府衙,斥退左右,令其无急事不必前来打搅,分宾主坐定之后,陈翎转向孙策开口言道:“伯符兄,此次为何而来?”

    孙策其实与周瑜同年,灵帝熹平四年出生,年龄在陈翎之下,不过孙策将来是东吴之主,陈翎宽以待人,现在以兄相称,暖人心扉,将来好处多多,不一一论及。

    孙策说道:“自传温侯吕布至汝阴,我心慕之;又闻绝尘而去归相城,不能得见甚是遗憾。我与公瑾商议之后,便打算前来相城,觐见温侯,以慰仰慕之情。”

    孙策含糊着把吕布踹袁术大营之事顺带过去,陈翎自是明白,这事在己方是件极其可以炫耀的事情,但在袁术那一方来看,却是非常的耻辱,属于能不提就不要谈及的事项。

    而孙策所言仰慕、瞻仰温侯吕布什么的,这些话都不能当真,全属客气之语。

    故此陈翎转向周瑜道:“公瑾可有话说?”

    孙策郝颜,自己身为孙坚之子,委曲求全为那般?暗暗自我安慰道,待事成,自己将能拓地千里,一展抱负,再也无须这般低声下气,厚颜求助于人了。

    周瑜出而说道:“子仪,寿春之时,你己之言可还记得否?”

    陈翎思虑片刻,蓦地想到,莫非是

    周瑜看陈翎不答,接着说道:“子仪,不敢相欺,我与伯符来相城已有些日子,若是你不能胜吕由一军,我与伯符便不会出现在你面前。”

    陈翎揣摩着周瑜话中之意,听周瑜继续说道:“中原之地将有大战,波及曹操、袁术、陶谦等诸多势力,而最后胜出者为谁?姑且听我一论:曹操曹孟德,占兖州,青州、豫州临近之地,势力雄厚,帐下文韬武略,万事俱备,只需稳固根据,便可招讨各郡州地,立万世之业,可称之谓中原霸者;袁术袁公路,四世三公司空袁逢嫡长子,占据扬州,豫州、徐州部分地域,其帐下文武么,呵呵”

    周瑜说到此处,问向陈翎道:“温侯吕布,据相城,守谯县,与当世中原诸侯相比,可有优势?可有胜算?”

    陈翎摇头,表示没有。

    周瑜甚为谦逊说道:“以子仪之谋,温侯之勇,并非毫无希望,不过其中艰险无比,非常人所能及!然子仪、温侯皆非凡人,必能行常人所不能行,决常人所不能诀,成常人所不能成!”

    周瑜说完拱手道:“瑜翘首以待!”

    陈翎哈哈大笑,周瑜说了这么多,奉承了这么久,总该说出目的来了吧,遂出口问道:“公瑾,所为何事而来?”

    周瑜轻摇羽扇飘然若仙道:“借兵。”

    陈翎没有吃惊,孙策、周瑜齐至,除了这件事之外,自己还真的想不出会有另外其他事由。

    陈翎叹了声,没有拒绝直言道:“伯符兄,公瑾,此次击败吕由一军,所得俘虏七千,原本相城内有五千之数,不过夜袭一战,伤亡颇多,仅剩三千,现在魏续、侯成、宋宪三将率三千人马援助谯县主公温侯吕布,城内只有七千士卒。而这七千士卒中,以降卒为主,而外又有曹豹大军压境,非是我不愿意,可事实情况就是如此,公瑾,换你处之,你该如何?”

    周瑜颔首点头,陈翎出言至诚,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把事情说到明处,周瑜与孙策脸上皆露出喜色,陈翎是答应了的,而且没有提出任何条件,只不过是眼前有曹豹军势堵在相城,不得不如此说着。

    陈震张口欲言,陈翎罢手阻之,陈震之意不难测,兵权之事事关重大,若无主公温侯吕布之命令,借兵予孙策,已属擅权,待等温侯归相城,自己肯定会由此而受罚。

    陈震之心意心领了,可孙策这一借兵,自己却不能不答应,曹操势大,袁术撑不住几年,自己虽努力维持,吕布军势想要正对曹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孙策不去江东,曹操击败袁术下寿春之后,南方将会落入其手中,待到那时,自己何以争之?

    至于顶替孙策,前往江东发展,不说吕布专注中原大地,就是陈翎也不把江东一地放在眼里,过了长江,也只剩下偏安一隅的份了,想要争夺天下,呵呵

    周瑜沉思片刻开口道:“此事不难,吕由新败,曹豹应该得闻消息,其他不论,围城之势已经不能实施,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曹豹将一万二千士卒对阵相城七千众,子仪,出城迎战吧!”

第四十九回曹豹退兵() 
天气越来越寒冷,冬至后三九,天上下起了雪花,飘飘扬扬洒落在相城各家门前。

    桃符开始出现在黎民百姓家大门两旁,有人笑来,有人哭,不管如何,快过年了。

    曹豹姗姗来迟,时隔一天之后从梧县帅大军而出,至相城排兵布阵;准备攻战。

    陈翎听从周瑜建议,列阵城下。

    孙策伴随周瑜左右,以长戟护持着,像极了一名侍卫。

    陈翎携周瑜、张辽等将骑马出阵观曹豹大军,远远瞭望之。

    但见曹豹中军大帐之下,一将端坐其中,侍卫林立,旌旗无数。

    在他之前乃是三个大阵,长戟手在前,刀盾、弓箭于后,若干攻城器械藏于军中。

    周瑜看了片刻道:“此非攻城之阵,曹豹并无战意,已有退心。”说完拍马便回,不再以此为念。

    周瑜能走,孙策能走,众将可不敢就此而走,陈翎还在看着。周瑜乃是陈翎友人,孙策是其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