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一军师 >

第254节

三国一军师-第254节

小说: 三国一军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一思虑,陈翎哑然失笑,当初主公吕布曾戏言说将搭乘海船直接攻入江东,想不到如今孙策竟然预先布下此一局。

    曹操自从失了徐州之后,就没了出海口,如今惟有青州隔海与徐州遥遥相对。

    从下邳攻入东海,再由东海取得琅琊,这样的战略部署稳扎稳打,不过必须面对张辽近十万兵势的抵挡,孙策怕是想出奇策破之。

    由此联系刚得到的消息,孙策令麾下大将乘船出海所为何,不言自明。

    着令有赏,命他下去休息之后,陈翎手书急信一封,即刻令人给张辽送过去。

    在信中,陈翎没有指手画脚之意,只是写道,得到消息,孙策或从海上攻向青州。

    在沉思中,陈翎想着孙策为何?

    吕布不论如何说道,此前对孙翊一片私情影响着他对徐州的策略。

    张辽从北而下攻入徐州,比之翻越泰山,出兵进取兖州,不可同日而语。

    这一切,如今看来似乎被孙策视为软弱可欺?

    孙策取得如今之辖地,除了他自己的确有此本事之外,更是因曹、吕两家相争的后果。

    默念此前孙策所有的战事,似乎他还未经一次大战。

    袁术那类不能算作是敌手,江东建业刘繇那种只能算是小小的波折,其实也不算什么。

    突兀中,一丝阴霾笼罩在陈翎的眉头。

    这其中或有诈?

    往昔袁绍在时,就是吕布与曹操携手共击之,主公方能有如今之势。

    假使现在曹操与孙策

    这不是不可能,现在的曹操势弱,必须借力才能抵御住自家主公的攻势,那么与孙策联手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只是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一些自己不知晓的事情,会令得失地之曹操,以及得寸进尺的孙策不顾继续攻入兖州而来战吕布?

    百思不得其解,慎重起见,将自己虑及了的这一切,同样封为一书信,令人急送往青州张辽处。

    却说张辽领青州牧,麾下大将有颜良、文丑、麴义、吕旷、吕翔、张南、高干、臧霸、孙观等人。

    臧霸、孙观两将为主公所遣,驻泰山,张辽不好另置将领,因此依然以此两人为城防大将。

    而虑及东海、琅邪两郡本应属徐州,不过数年前,就是于此主公才得以借其力夺取青州,从而傲视群雄,更因此时占据徐州的孙策反复无常,张辽特遣颜良、文丑两将分别屯兵于此。

    除了这四将之外,余者惟有麴义可一用,张辽遂将此等人者分遣郡县内屯兵,以待将来从军为战。

    时至有急使自并州来,张辽心中怀着疑惑,令人进内,接过书信一观之后,心道一声原来如此!

    哼哼冷笑中,张辽自思徐州本来就该属自家所有,只是往年与曹操大战,无暇顾及孙策才会令他窃取了此一州地。

    如今,我尚未提兵往征,他倒好,自己就想出兵来攻取青州。

    正待稍作部署,就此战他个措手不及,张辽便闻得又有一急使自并州来。

    望着之前的使者,张辽言道:“你家大人怎的一信分为两批送?”

    使者念及之前种种来,不止就这么一件,只得苦笑解说道:“大人想起一些来便会写一点,”余下的话不再细表,一脸的就是苦了我等的样子。

    此本是戏言,不能当真,张辽循之前例,令来使上来。

    在两使嘿嘿窃笑中,张辽展开此书信一观,看毕,张辽罢手令两使退下,心中顿时就沉重起来。

    若只是曹操、孙策中的任何一方前来,张辽自是不惧,但若是两方联手,那么这其中的战事就颇为艰难了。

    陈翎只道这不过是他的一家之言,但在张辽看来,这的确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不提张辽接了陈翎之信后作出如何部署以待或有可能的孙、曹联军,这一前一后的两使者,能让张辽出口戏言,非是一般,却有着与常人不同之处。

    郝昭为人雄壮,王昶器宇不凡,就算是张辽卜一见,当知面前此两小校,跟随陈翎之后,他日前程不可限量。

    若不是心忧战事将起,见之悦之的张辽说不得会留两人寒暄一番。

    虑及青州战事将起,陈翎在他俩前来之前,便嘱托过,可暂留青州,抑可速回并州。

    这其中的选择,便是陈翎的一种考量,郝昭、王昶两人虽然年少,但如何不明陈翎的心思?

    自账房领了赏钱之后,两人便出了府衙,沿街行走间买了一些酒菜。

    待从店铺中出来,便见整个北海城内警戒卫卒往来,比之前两人进城之时增加了不知多少。

    各个暗中称赞的同时,翻身上马,并驾齐驱往城外赶去。

    两人所去的目的地,乃是陈翎的故居“杞园”。

    在陈翎府上待得久了,便会听得仆役多有言及此处如何之好,本是少年郎的两人心中好奇之下,怎能不来见识一番?

    杞园原为陈翎所建,后送予诸葛亮。

    吕玲绮、诸葛亮夫妇去了邺城之后,这里便仅留下数名下人打理,一时无主居住。

    一前一后,两人沿着乡间小道一路行来,依稀可见此处昔日的繁华。

    车辙痕迹仍可辨别,在这条逐渐荒芜的马道上,沿途还有不少坑洼。

    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七星楼”,这楼建造之时,陈翎兼顾了实用与美观,现在矗立在郝昭、王昶两人面前,使得他俩同时有一种惊艳之感。

    流连忘返眺望了数次,王昶叹道:“原来大人他也有年少不经之时”说完此话,王昶与郝昭相视一笑。

    王昶此话不假,当初陈翎建这楼之时,便随即带起了一批大建高楼的风气。

    此类建筑与平常所见大不相同,属于离经叛道之举。

    不过当初吕布既然不以此见责,也就无所谓了。

    看过“七星楼”之后,剩下的“杞园”若是没有进去一观,郝昭、王昶两人心中大抵会觉得遗憾。

    如此,两人遂牵马缓步上来,来至园前,叩门。

    站在阳光底下晒了半日,两人皆有口渴之感,眼见无人答应,正待找一地方,放下酒菜对膝畅谈之际,便听得园内有一女子幽幽问道:“外面何人?何事来此?”

    透过斑驳漆印的大门,声音带着一丝沉闷之气,郝昭年在王昶之上,拱手向里称道:“昔日此地之主,今日欲一游旧地。”

第三百六十五回蔡文姬() 
“哦!”惊讶声中,这女子仿似在开启园门,王昶听得此女话语应答皆非奴仆之言,乃暗使眼色,要郝昭谨守礼节,不可因此举而得罪了人。

    开门者正是吕玲绮昔日的小侍女,现在的义妹宜霜。

    一席白色的襦裙出现在郝昭、王昶两人面前之时,两人皆暗道一声,此次前来“杞园”不虚也!就此打道回府去,亦足以宽慰矣。

    俏眉带一丝惆怅之情,双目闪烁探询间似有无穷的妩媚之情。

    不敢再直目相看,郝昭、王昶两人一前一后分别言道:“在下郝昭、王昶,见过”

    “宜霜,”宜霜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两个不凡的少年郎,心中微微有喜悦之感,开启大门,示意请两人进内。

    听得眼前之女就是温侯之女吕玲绮的义妹之时,郝昭、王昶皆讶然。

    郝昭走前中,突兀向侧旁一避,拱手言道:“敢问是否就是”见宜霜缓缓点头,郝昭不顾身后的王昶推搡,接着问道:“不知郡主为何出现在此地?”

    宜霜白了这两少年郎一眼,没好气的答道:“蔡大家在此,”言下之意就是说自己是奉命送蔡文姬过来居住的,非是久留于此处。

    听得不止有宜霜在此居住,尚有蔡文姬在此,郝昭、王昶两人皆喜形于色。

    蓦地想起宜霜正在面前,两人突感尬尴起来。

    在沉默的行进中,王昶问道:“蔡大家如今可安好?”

    在为左贤王送归之后,蔡文姬曾短暂留居过并州一段时日,郝昭、王昶两人慕其名,亦登门造访过,不过彼时的蔡文姬很是困顿,这不止是生活不能一时三刻就恢复从前的面貌,更有因久居匈奴族群中,蔡文姬的身形皆疲顿。

    或许有些同病相怜的感悟,宜霜哀怨的叹了一声,只是说道:“比之前应该算还好罢。”

    两少年郎问个不停,早就想问清楚两者来历的宜霜乃说道:“你俩人自称此地旧主?”随着她探询之语,宜霜双眼左右张望着两人。

    听得此间正主如此问道,郝昭、王昶俩人皆感郝然,遂重新做了一番自己绍介言道:“并州刺史陈翎帐下郝昭、王昶见过郡主。”

    “原来是先生的门下。”弄清楚这一切之后,宜霜不敢再以郡主自居,故而接着说道:“我亦曾为先生的弟子,你我三人不如平辈论交?”

    “岂敢、岂敢!”声中,郝昭、王昶始展笑颜,王昶更得寸进尺探询问道:“不知师兄芳龄几何?说不定我俩年在你之上。”

    “哈哈”宜霜大笑一声,抿嘴不答。

    见面前的女子不答自己之问,王昶亦不着恼,呵呵笑着与郝昭论起青州之事来。

    听得两人胡扯着什么若是如此,便可破敌,宜霜笑而不应,只是引两人入内。

    待及至殿前,三人正见蔡文姬携两子于庭外玩耍。

    或是心感甚是不便,蔡文姬正待转身离开,便见其中两少年郎疾走数步来到自己面前,口称道:“在下郝昭、王昶,见过蔡夫人。”

    定目一瞧,原来竟是并州曾经相见过的两少年。

    知晓此两人尚未成年,蔡文姬这才去了心思,留在殿中与其相谈。

    如此偶遇,也算佳事一桩。

    早就有心倾听蔡文姬音律之妙的郝昭、王昶两人心痒难熬,在匆匆寒暄数句之后,便求言道:“蔡夫人,恕在下唐突,尚在垂髫之际,便已经听闻蔡大家于音律之道有独到之处。”探询着看了蔡文姬一眼,郝昭继续言道:“不知能否让我等听闻其中一、二?”

    恰如方才蔡文姬所虑的那般,若是此刻是一男子当面对她如此说道,不免会给她留下强人所难的感触,不过正缘由对面两人皆是少年郎,性情不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蔡文姬并不以此而嗔怪他俩。

    只是沉吟了半晌,蔡文姬这才言道:“北地苦寒,非是我自谦,疏于琴事久矣,不敢以此奉听诸位。”看着郝昭、王昶两人略有失望的神情,蔡文姬轻笑言道:“你俩若真的想听,且等我三日。”

    “三日时间或能恢复一点昔日风采”蔡文姬如此自爱自怜着说道。

    听得郝昭、王昶两人以及在旁的宜霜都有伤痛之情,不敢再刺激蔡文姬,今日所见所得甚多,郝昭、王昶站身起来就欲告退而出。

    将出之际,蔡文姬的两儿子上前来,一较小的拉扯住郝昭的衣襟,一较大的站立一旁观看。

    郝昭、王昶两人实际对左贤王的两子甚恶之,不过当着蔡文姬的面,实在不想因此而使得蔡文姬难堪,故而皆一脸笑颜相对。

    再多的动作是不能矣,看着两少年郎勉强的笑容,蔡文姬心中一阵悸痛,随即掩面退入房中去了。

    尬尴,非常尬尴!

    正当郝昭、王昶两人难堪之际,忽听得宜霜嗔怪着言道:“你俩不当人子,就算是此地之主张辽前来探访文姬亦不敢如此,惟有你俩敢这般!”

    愕然相视间,又听得宜霜言道:“你俩还想听蔡大家的音律,哼哼”

    “等着罢!”说完宜霜亦拂袖而去。

    相顾皆叹一声,虽然只是仅仅半日不到的时间,但宜霜给人的感官,一变再变,实在有些捉摸不定。

    各自暗道着难怪一起成长,青梅竹马的男伴都

    不敢在放肆多想,匆匆扒扯下小小的孩儿,交给于旁侍候的奴仆之后,郝昭、王昶两人一路仓皇从“杞园”中奔回北海城中去。

    大战在前,此一些儿女私情只能留待将来。

    缘于陈翎知人善用,此时的郝昭、王昶都有校尉一职在身。

    虽无部曲兵卒,但只要有官衔在,从张辽帐下取得一支兵马的指挥权还是能行的,如此郝昭、王昶两人在出示了各自的腰牌之后,便暂时投在张辽麾下为将,图谋破敌之策。

    有如此两人混在自己军中,张辽闻知之后,笑笑而过。少年从军,何况是此等两人,念及当初何以得为主公重用,张辽心有戚戚,大战将启,战功就在面前,郝昭、王昶若想在并州陈翎麾下立足,呵呵

第三百六十六回攻伐之道() 
建安四年七月,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孙策亲提大军为一路自下邳攻向东海,另外一路就是秘而不宣却早为陈翎有所关注的海上黄盖等将帅。

    吕布为取得兖州中原大地部署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