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一军师 >

第187节

三国一军师-第187节

小说: 三国一军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堂前,吕玲绮出迎。

    诸葛亮在吕玲绮的福身中,道了声“夫人。”吕玲绮笑颜还了句,“夫君。”就携手共举步上行。

    仆役上前,为诸葛亮宽衣换服,之后吕玲绮、诸葛亮两人坐下准备就膳。

    正在此刻,忽有下人来报,言道:主公吕布请吕玲绮、诸葛亮夫妇至北海议事。

    现在吕玲绮俨然是吕布帐下大将,且其身为温侯仅有的一女,青州有任何大事,吕玲绮都会在场。而诸葛亮虽然已经交还了军中参事之职,但既然召吕玲绮去北海,如何不一并唤上身为其夫君的诸葛亮?

    两人相视一眼,不知此刻青州会有何事发生。

    急唤宜霜准备骑乘之马后,诸葛亮、吕玲绮两人联袂而出,向着北海而去。

    来至北海城门口,此时显然已有门禁之令,见吕玲绮、诸葛亮、宜霜一干人等鲜衣怒马而来,城卫认出乃是温侯之女,不敢挡,放开木栅、拒马等物,让数十骑纵马而过。

    诸葛亮为吕玲绮、宜霜等人护在当中,见之心中默默道着,如此张扬行事,不顾法令肆意而为,实在有些不妥当。

    不过此刻正值事急之时,诸葛亮未曾开口劝说言之。

    一路无阻,吕玲绮一马当先,不久就来至北海府衙所在。

    将赤兔缰绳交付给了宜霜,吕玲绮与诸葛亮拾阶而上。

    经过十步一卫的岗哨之后,两人进得议事殿中。

    此时,高顺、许褚、张辽、陈宫、沮授、陈群等文武皆在,匆匆与众人见过礼之后,吕玲绮、诸葛亮来至吕布面前,一唤言道:“父帅!”一口称言道:“岳父大人!”

    吕布颔首点头,令两人就在自己身侧侍立,随即向殿下群臣开口言道:“今日召汝等前来,非为其他之事。”吕布顿了一声,看觑下面众而倾耳侧听,乃接着说道:“圣上遣使至北海,宣诏令某攻张燕,汝等以为如何?”

    听闻吕布所言,诸葛亮心中瞬间就想起“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事来。

    此时曹操经历数战,其辖地早不复之前兵广粮足之境,兼此刻孙策下了寿春,有图谋中原之意,再念及其弟孙翊就在青州之中,无论怎么看,吕布与孙策两家联手对曹,都是时下最为恰当的举措。

    如同诸葛亮所思的不在少数,陈宫、沮授等人稍虑片刻,便在众目之下,陈宫率先向吕布谏言道:“司空曹操,欺君犯上,倒行逆施,不顾中原黎民疾苦,数次出兵征讨持节秉礼之臣,诸如徐州陶谦等人。”

    环视殿中众臣,陈宫侃侃而谈,接着说道:“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

    “赵高与曹操相较,曹操其祸更甚!”陈宫继续说道:“天子蒙尘,主公诚因为此时首倡义兵,逐曹操,清君侧,还我大汉一郎朗乾坤。”陈宫说罢,向吕布深深一礼。

    众人听闻陈宫所言,皆动容,惟有诸葛亮暗自忖着,曹操用天子名号,驱使岳父攻张燕,未料陈宫区区数言间,便为曹操按上一奸贼身份。呵呵,世间真知灼见,明辨是非者,何其多也!

    曹操祖父曹腾是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兴风作浪,骄横放纵,损害风化,虐待百姓。

    他父亲曹嵩,是曹腾收养的义子,借助曹腾之势,乘金车玉辇,勾结权势,篡夺皇位,颠覆皇权。

    曹操是宦官之后,本来就非是有品德之人,他狡猾任侠,祸乱朝纲。

    初平三年,袁绍上表让他担任东郡太守,曹操飞扬跋扈,变本加厉,剥削人民,残贤害能。

    前任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逸,天下出名,直言正色,从不阿谄奉承,却被曹操所斩杀,把头颅悬挂起来示众,边让妻子二女都为其所害。

    诸葛亮心中或许对温侯所言所行不敢苟同,但相较之下,吕布是一猛夫,而曹操则是一奸雄,诸葛亮心向何者,从他愿意娶妻吕玲绮中,不难看出来。

第二百五十三回变乱之始() 
建安二年九月中旬,曹操加曹仁为征南将军,封都亭侯,驻下邳,假节都督徐、豫州军事。

    其帐下文武大臣有贾诩、梁习、毛玠、王朗、徐晃、李通、张勋、崔琰、徐邈、钟繇、蒋干、王淩、夏侯德、夏侯尚、孔融、王修、朱灵、荀谌、许攸、田丰等。

    而曹操自己在留下夏侯惇屯许昌之后,亲帅大军进驻陈留,以防吕布攻入邺城。

    驻宛城的张绣,为其所遣,移屯弘农,以挡马腾军势。

    张绣离开宛县,进入司隶、三辅地区,实际上就是在孙策、吕布两势进逼之下,曹操已经无力继续维持日益庞大的兵势,洛阳、弘农两地防备不足,只能让张绣过来代领。

    十月上旬,平原城中。

    陈翎开始聚集兵势,准备攻入邺城。

    驻乐陵国的审配率五千军势首先到达,他就在城外安营之后,便入城中向陈翎交接兵权。

    之后是张郃,他帅一万军马来到平原,同样在城外扎寨之后,入城向陈翎交付将令。

    公孙羽、柳毅,颜良、文丑,三路军马已经提前部署在巨鹿、阳平、广平一线,陈翎自是不必再等候他们率军前来会师。

    十月中旬,陈翎以周泰为先锋大将,陈震为军中主簿,帅二万大军出平原,向邺城而去。

    三日后,陈翎率部将曹性、夏侯恩,并张郃、高览、审配三人,共三万余军马,亦向邺城而征进。

    此次陈翎出兵总计八万军势,颜良、文丑、公孙羽、柳毅四将三路兵马,每一路皆有一万余人,加上周泰以及自己所领在内,便得这数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封、薛兰二将,一为转运使,一为平原留驻大将,李封负责此次大战的所有军需辎重,在周泰出兵之时,随同出发,薛兰则代理州郡之事,策应陈翎征讨邺城。

    一路无话,数日之后,陈翎帅大军扎营清河之时,前锋大将周泰报禀来,言道:汇集文丑军势之后,攻陷阳平郡馆陶。

    陈翎闻知欣喜,馆陶乃是阳平郡治所所在,攻取此地之后,便可驱兵直进,向邺城进发了。

    随之而来的其他消息,则是有关颜良、张扬两人的。

    张扬自从帅军攻入中山国之后,便强力弹压当地黑山军势力,路过一村庄便挟之为前驱,继续向前攻略下一个据点。随着被挟制的百姓逐渐增多,张扬军中之粮入不敷出,乃遣人将这些黎民押赴幽州,分散归入辖下治理。

    如此一来,黑山军为张扬所迫,乃在唐县附近与张扬展开决战。

    此战中因有田豫为之出谋划策,黑山军大败而归,中山国遂为张扬平定。

    平复中山国之后,因常山国乃是张燕的根基所在,此处差不多有将近十万黑山军在此,张扬对此无力征讨,乃遣阎柔至陈翎营中问策,是否攻入常山国?

    由于张白骑一直未曾归来,陈翎不知张燕到底如何想的,中山国一势说是也属黑山军,实则与张燕所直辖部属有所区别,正因为如此,陈翎才敢命张扬攻入中山国。

    而现在中山国既下,陈翎真很想直接令张扬攻入常山,可想到张燕尚有十万余兵力,又兼此刻攻邺之战中,何必因小失大,遂回复言道,稚叔可于常山交界处驻军,以防不测。

    这个不测既指张燕或许会攻向己方军势,又指张燕或可能联系曹操,以为其援军,这些都不能不防,有了张扬在彼处,应能掣肘张燕,使得他不敢轻举妄动。

    颜良之事与张扬之事相比,似乎显得微不足道,在书信中,颜良直言道:过巨鹿,攻赵国。

    赵国治所所在乃是邯郸,邯郸是古地名。

    邯郸城邑,肇起于殷商。

    商代建都于邢,迁都于殷的数百年间,邯郸为畿辅之地。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制,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就在此处。

    颜良能不在巨鹿中与曹军纠缠,直接攻袭邯郸,如此精妙一步,陈翎忍不住要为其抚掌击节。

    赵国一地,几与常山、广平、邺城成一直线,无论颜良是否攻陷下此城,对陈翎接下来的部署都有极为重大的影响。

    凭借有颜良、柳毅、公孙羽三将帅军在此,张燕再想与曹操联手共击己方攻邺军势,都已成枉然!

    如此一击,陈翎寻思颜良、柳毅两人应该无此见识,惟有公孙羽方能有此才智。

    现在局势很明朗,邺城曹军若无曹操派遣援军到达,只能以六万兵势抵挡己方军势侵攻。

    而了有颜良、柳毅、公孙羽一军,以及张扬军势两路兵马围常山国,陈翎心中踌躇不定,若不趁此机会先讨灭张燕之后,再麾军齐攻邺城?

    举棋不定间,又有消息传来,曹操亲帅大军赶赴邺城而来!

    听闻曹操亲自前来援助邺城,陈翎放声大笑起来!

    非是因曹操视己为劲敌而得意,实则因曹操大军一动,青州主公吕布亦能突入兖州!

    盖因此刻曹操军势一分为二,一路在陈留附近,曹操亲领之,另外一路则远在徐州,由曹仁下辖之。

    曹操提兵来战自己,兖州腹部空隙,曹仁想攻向青州,不论如何,都得先顾忌孙策是否因此而出兵来攻谯县。

    如此情况之下,有着陈宫、沮授等智谋之士,有着张辽、许褚诸多大将的主公吕布,会放过如此良机而不攻向泰山郡吗?

    那是不可能的!

    陈翎随即手书一信,急令人送往青州北海,之后又传人进来,命他前往先锋大将周泰处,着令周泰、陈震两人帅军北上,汇合颜良、柳毅、公孙羽三人之后,以周泰为主将,共击常山张燕。

    虑及军马或许不够,陈翎遂遣还阎柔至张扬处,令其一起共讨张燕。

    此番一战,陈翎不容有失,给张扬、颜良、柳毅、公孙羽、周泰、陈震数人的书信中,都提及了一点,务必在围城之后十日下城!

    十日之后,对曹操军势来说,可能已经到达邺城,并且发觉邺城之外并无己方大军动静,由此曹操或许会来攻击自己,陈翎据此,在馆陶开始修葺城池,以备笼城之战。

    十日之后,消息传至北海,主公吕布应该帅军进入泰山,夺取郡县城池了。

    陈翎书信至青州北海之后,温侯吕布聚重臣议事。

    众人皆以为陈翎之言实乃良策,其中止有沮授、诸葛亮两人心中若有所思。

    沮授出而向吕布言道:“我观曹操动向,弃兖州不顾,显然其中必有诈,主公还需三思而行!”

    陈宫见沮授劝阻吕布,心中思虑片刻,向前一步,拱手向着吕布言道:“公与所患乃是曹操或许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举,以我观之,其实不然,就算曹操不救邺城,为分其兵势,主公出兵泰山势在必行!”

    看着众人眼中皆是赞同之意,陈宫乃再劝谏了一句,言道:“主公,只需小心在意便可,不必为此顾虑重重。”

    吕布颔首点头,看觑殿中群臣,心中欣慰,暗暗道着,诚如公台所言,无论曹操提兵援向邺城,或攻向青州,自己身为众臣之君上,在此刻惟有一战,方能攻城略地,难道真的要待陈翎前来禀报言道,臣已攻下邺不成?

    吕布哈哈一笑,顾众臣言道:“某意已决,我欲依公台之言行事。”吕布说着,站立起身,步下台阶,开口继续说道:“此次留守之将为文远,子瑜、魏续,汝两人辅之。”

    张辽、魏续两将眼中皆带遗憾之情,各自上前一步,有些无奈的接令道:“末将尊主公之令,不敢有所懈怠。”

    诸葛瑾亦向吕布一拱手,随后退入序列。

    吕布满意的看着三人,接着看觑向高顺,言道:“高顺,此次就由你为前军,征进泰山吧。”

    吕布刚一说完,高顺沉稳的站出来,抱拳并手答道:“高顺,领命!”

    吕布嗯了一声,接着转首过去,遍视众臣,言道:“汝等诸位,就随某出征罢。”

    自陈宫、高顺两人以下,殿中文武,许褚、徐盛、沮授、廖化、侯成、吕岱、吕玲绮、臧霸、孙观、郝萌、管亥、牵招、辛评等皆向吕布拱手齐声言道:“臣等谨尊主公之命,誓死相随!”

    建安二年十月下旬,温侯吕布出兵十万,攻向兖州泰山郡,先锋大将高顺,陈群则为军中粮草转运使。

    看着军马络绎不绝出军营向着前方而去,诸葛亮心中不禁有些压抑,吕玲绮此次亦在从军之中,惟有自己被留了下来。

    诸葛亮心底深处不禁有些不亦悲乎的感触,吕玲绮身为温侯之女,似乎此次从军之举是在情理之中,可想起她只不过是一女子,诸葛亮有些不满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