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最强召唤爆三国 >

第248节

最强召唤爆三国-第248节

小说: 最强召唤爆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果然,洪翔笑道:“我们的骑兵为何非要攻进来不可?以你军中粮草来说,难道还能撑得住十天半月?”

    白饶苦笑一声,摇头不语。

    洪翔点点头,又道:“其三,张燕、左髭丈八乃至徐和等人,已经被于毒军被灭的消息吓住了,再打探到确切消息之前,恐怕他们不会妄动一步,以免步了于毒的后尘。而这意味着什么,我想你应该明白吧?”

    “哎,看来我军注定要被围困在此,没有援兵可以帮我军脱围了啊。”白饶略一沉吟,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厉害,也终于发现了自己率军躲到这里来的弊端之所在。

    他军中大都是普通百姓出身的人,连识字的都不多,更别说有远见卓识、高深莫测之智的合格军师了。

    当初大军进入山谷内时,根本没人提醒过他这些弊端,此刻经洪翔一语点醒梦中人,白饶立刻知道了自己棋差一步,恐怕眼下还真的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了。

    “好吧,若是我军答应归降于你的话,日后的待遇会如何?我希望你能提前跟我说一下,回头我也好对其他一直跟随我的弟兄们有个像样的解释。”白饶无奈之下,终于决定要投降了。

    洪翔满意地点点头,道:“白饶将军果然深明大义。其他的我也不好多说,总之,你率军投入我麾下之后,待遇将与其他同等级别的正规军相同,绝无差异。”

    白饶皱眉沉吟一番后,终于点头道:“好,起码在我白饶看来,这已经是厚待了。想必其他弟兄也不会对此有什么异议的。”

    “恩,就这样吧。”洪翔笑道。

    于是,白饶转身返回了本阵,将与洪翔商议的结果当众宣布。

    杜远这时面色阴沉地凝视着白饶,一言不发。

    他之前在对抗洪翔之时表现得十分扎眼,以他的小人之心推测,若是自己投降的话,恐怕没好果子吃。

    既然如此,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想到这里,他手握向了腰间的剑柄,望向白饶的目光中少了几分敬畏,多了几分森冷冰寒的杀气。

第474章 白饶归降() 
严政及时捕捉到了杜远身上散发出的杀气,眼见杜远忽然抽剑刺向白饶的后心,立刻想也不想地冲了过去,挡在了白饶与杜远之间。

    “啊!”严政惨呼一声,却毫不后退,睚眦欲裂地瞪视着杜远,仿佛要将对方一口吞了似的。

    他本想以手握住杜远的剑刃,可惜却并未握牢,结果长剑透体而入,直接刺入了他的胸膛之中。

    “混蛋,杜远,难道你要谋反不成?!”白饶这时也反应过来,连忙退入自己手下阵中,手持长剑指着对面的杜远喝骂道。

    其他将领也是纷纷拔剑指向杜远,大有只要白饶发话,就一拥而上乱剑刺死杜远的意思。

    “哼,既然你决定要投降,那么你就没资格再做我杜远的大帅了。”杜远昂然道。“只有杀了你并取而代之,众位弟兄才有活路!”

    说罢,开口冲着其他人开始游说,试图劝说大家站在他杜远一方,抢夺军队的控制权,然后生擒洪翔,与其他各路大军一起继续攻击济南城。

    “来人呐,给我把那个叛徒杀了,以儆效尤。”白饶岂能让杜远再继续说下去,当机立断地喝令道。

    于是,一番激战之后,杜远身首异处,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白饶命人将其首级砍下挂在营帐前警示其他有反心之人,然后这才将注意力转移到为自己生生受了一剑的严政处。

    严政给人的印象,一向是贪生怕死,没想到此次居然奋不顾身地冲上来替自己挨了一剑。

    这份恩情,白饶决定只要严政不死,日后定当厚报。

    严政感受着自己体内生命力的飞速流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眼见叛徒杜远已经先自己一步而亡,大帅白饶也一脸关切之意来到了自己身前,还唤来军中略懂医术之人来救治自己。苦笑一声,道:“大帅,属下不行了,不用再白费力气了。”

    “你”白饶凝视着越发虚弱的严政,情真意切地道,“你今日如此作为,当真令本帅刮目相看。”

    “呵呵,属下哪有什么变化,只不过知道大帅若是一死,军中二十万弟兄们的性命恐怕就要不保,所以属下决定用自己的性命换得大帅以及二十万大军的性命。”严政面带苦涩之意,虚弱地道。“哎,用一个人的性命,换来二十万人的性命,属下这条命值了!”

    说罢,严政气绝而亡。

    白饶面露悲戚之色,两行英雄泪忍不住流下,抱着严政的尸身道:“没想到,一向被本帅轻视的你,才是真正的高义之人啊。”

    众将均自单膝跪地,露出敬重之意。

    二十万大军很快得知此事,纷纷表示要厚葬严政,以报他的大义之恩。

    洪翔得知此事后,也觉得严政此人果然值得敬重,故而与白饶一起,将之郑重地埋葬在了一株高耸入云的巨大松树之前。

    严政的人格之高,与这高耸入云的笔直的古松一般,值得人们敬佩。

    “好,大家随我一起回济南城吧。”洪翔安葬了严政之后,对包括白饶在内的二十万大军将士们说道。

    这时,一直围在山谷之外等候时机的赵云等各路军马发现了洪翔的出现,纷纷过来询问情况。

    其实,他们不用问,也知道洪翔此行目的已经达成了,否则身后怎么会跟着那么一支铺天盖地的大军呢?

    “走,咱们一起回城。”洪翔一边在脑中盘算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一边冲着典韦、许褚二将挥手道。

    “好,回城。”二将一齐昂声应道。

    很快,洪翔率军回到了济南城,浮云军与新加入的白饶军都暂时驻扎在了济南城外,待大战结束后收编完成时,再行入驻济南城内。

    如此一来,洪翔军军威大振,兵力直达六十万之数。

    “主公,咱们可以利用一下此事,来对其他各路黄巾余孽产生心理影响。”贾诩单独对洪翔提议道。

    “哦?文和不妨细细说一下。”洪翔颇感兴趣地道。

    贾诩道:“记得天命黄巾石么,当初管亥不就是因此下定决心投效咱们的么。

    咱们这次不妨利用天命黄巾石的事情,派人去敌军那边散布消息,就说是浮云与白饶确信天命黄巾石之事,毅然决定弃暗投明,归顺朝廷,投入济南城一边。以此作为标榜,引其他各路敌军首领率军来投。

    即便不行,也可让敌军内部分化,大大减弱他们的凝聚力。到时候只要咱们兵锋一到,必然所向披靡,打得敌军溃不成军。

    大哥觉得此计如何?”

    洪翔略一沉吟,抚掌而笑,道:“文和此计甚妙。其他各路黄巾旧部,只肖听到这个消息,恐怕有许多立场不坚定的人,会当即暗生仿效之意吧。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其他人效仿来投呢。”

    说着这话,他的心思已经转到了张燕处。

    当初恢复其神志后,洪翔就明白,只需有那么一个合适的机会,张燕定然会率军宣布投诚之事的。

    而张燕之前下令收兵黄河两岸之举已经说明,洪翔所猜无差。

    只需将天命黄巾石之事渲染一番,让众黄巾旧部们都明白天命所归,到时候该如何选择,想必有头脑的人,就会知道该如何选择了吧?

    于是,在洪翔商会的大肆宣传下,消息飞快地传遍了大汉各地。而有关天命黄巾石的事,则只限在几支活跃在青州境内的黄巾余孽范围处。

    “什么,浮云军与白饶军都因为天命黄巾石之事,率军投降了?!”左髭丈八惊讶万分地怒声道。“他们两个混蛋,怎么如此反复,真是两个反复的小人!”

    原本以为的两支友军瞬间变成了敌军,他自然不会说什么好话。

    “大帅,那咱们该怎么办?”左髭丈八的副将雷公瓮声瓮气地问道。

    左髭丈八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冷哼一声,道:“难不成离了他们二人咱们就不行了?!”

    “当然不是!”雷公与左髭丈八脾气相投,自然也不会受此消息影响,转而考虑投降之事。

    左髭丈八哈哈大笑数声,然后冷声道:“那洪翔故意放出这番消息,恐怕是打着让咱们闻风丧胆,率军投降的心思。可惜老子偏不让他称心如意。

    既然浮云军已经投降,白饶军也投降了,于毒军被灭,张燕那缩头乌龟也躲在黄河岸边按兵不动。那么老子就偏偏要反其道而行,率军直击济南城。看他洪翔到底有什么本事阻挡老子的兵锋!”

第475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左髭丈八猪油蒙了心,不信邪地非往死路上走,但不意味着其他人也如此愚昧。

    徐和率领的十万青州本地的黄巾旧部,在听说了天命黄巾石与浮云军、白饶军相继投效到洪翔麾下的事情后,与手下连夜紧急商讨下一步的动向,最终决定:派人去济南城,商讨投诚之事。

    既然管亥在洪翔麾下混得不错,而且于毒军被灭,浮云军、白饶军也都投降了,那么他徐和又为何不能投降?

    反正有天命黄巾石这个借口可以劝说部下,到时候待大家吃好喝好住好之后,必然会明白他徐和的一片苦心的。

    其实即便没有此事,若是张燕未率军南下攻入青州的话,只待洪翔开春后扫灭青州境内的黄巾余孽之时,徐和就准备在那时投降加入到洪翔麾下的。

    在此之前,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消灭济南城之外各地的为富不仁的商人、世家、官吏等,还青州百姓们一个公道。

    “司马俱,为表示咱们的诚意,就由你带着我亲笔所写的书信,去济南面见洪翔大人,商议咱们投诚之事吧。你看如何?”徐和和善的面容上带着笑意,询问副将司马俱道。

    司马俱乃是军中的军师,虽然读书不多,但总算是头脑颇为好用,而且说话条理清晰,礼数也颇为周到,派他去理应是最佳的选择。

    司马俱微微颔首,道:“好的,属下回去收拾一下,这就出发,前往济南城。”

    “嘿,你自己去我实在是不太放心,不如这样,听说从渤海城有一支人马打着洪翔大人的旗号,正在向着济南城进发,而且距离咱们不远。要不你就随着他们一起过去吧,想必只要说明咱们的意思,必然不会出什么差池的。”徐和道。

    那支人马,便是张辽、高顺、太史慈率领的那一万原并州军。

    “好。”司马俱答应一声,收拾好东西,便带着一支百余人的亲卫队,赶去张辽军处。

    说明来意后,张辽盛情款待了司马俱一番,然后便带着司马俱,在太史慈的指引下,一路日夜兼程,赶往济南城。

    洪翔见到太史慈以及张辽、高顺、司马俱等人后,得知徐和有意归顺,特派军师司马俱前来商讨具体事项,十分高兴。于是亲在在贾诩的陪同下,完成了与司马俱的商议。

    “子义,就麻烦你再走一趟,送司马俱将军回去吧。”洪翔对太史慈道。

    “遵命。”太史慈答应一声,陪着司马俱飞马赶回。

    夜长梦多,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尽快赶回去找到徐和将事情说明才是正理。

    徐和得知司马俱前去济南商讨归顺事宜十分顺利后,大喜过望,立刻换上了洪翔军的旗号,大摇大摆地投奔济南城。

    洪翔也在贾诩的提议下,再次通过洪翔商会的渠道做出宣传:徐和大军也受到浮云与白饶的启发,弃暗投明率军投奔济南城。

    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引得早就有意投效的张燕再也坐不住了。

    他当即召集麾下众将士,道:“各位可听说过天命黄巾石之事?”

    眼下这般情况,谁可能没听说过呢?

    故而,众将纷纷点头表示知道,而且还知道浮云、白饶、徐和各自率军因此事而投效洪翔的事。

    眭固见张燕如此说话,心中了然,嘴角处露出一丝阴冷的笑容,暗道:哼,就让你张燕再蹦跶一会,待老子准备好了,就让你知道老子的厉害。

    “本帅决定效仿其他各路友军,加入洪翔大人麾下,从此弃暗投明,摇身一变成为正统的官兵。大家可有意见?”张燕并未留意到眭固的神色,兴致勃勃地冲着众人道。

    众人之中大多清楚黄巾旧部的情况,觉得摇身一变成为官兵也不错,起码不用人人喊打,而且还有皇粮可以吃,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大部分将领出言表示赞同张燕的决定。

    只有几个人的目光投向了眭固处。

    显然,他们早与眭固有所联系了。

    当夜,张燕兴奋地躺在帅帐中,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