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唐小侯爷 >

第142节

大唐小侯爷-第142节

小说: 大唐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多数日子里,头顶的天空,总是挂着一轮日头,中午的那阵子,日头暖洋洋的,能看到许多的长安百姓,站在向阳的一面,惬意的晒着太阳。

    冬天的日子,过得有些无聊,所有的事情,都得开春以后才能做,每天准时上朝点卯,而后下朝回府,有时会也会去文渊阁那边,传授一下高数之类的,剩下的大把时间,就耗在了家里。

    程处默快要做爹了,从岭南带回来的朵丽,一开始让老程夫妇,头疼的要死,可一听说朵丽身上有了程家的种,老程立刻就变了样。

    半生戎马,九死一生,所为的不就是儿孙们,如今,朵丽有了身孕,便算是城。老程家富贵后,第一个降生的孩子,虽说并非嫡出,可也好歹是老程家的血脉啊!

    程处默自从朵丽有了身孕,整个人都变了,抬头挺胸,一副有子万事足的模样,看的赵谌相当的窝火,于是,一咬牙便直奔老秦家而去。

    正要出门的老秦,刚刚走出府门,老远看到赵谌的身影进了坊门,禁不住微微皱了皱眉,复又叫家人卸了马车,回去了厅堂。

    往厅堂里一坐,吩咐家仆泡茶,赵谌喝不惯唐式风格的茶点,泡的茶自然便是从赵谌那里弄来的清茶。

    只不过,泡来的茶,眼看着都要凉了,老秦左等右等,也不见赵谌到厅堂里来,疑惑的让家仆出去看看,还以为赵谌在府门有事耽搁了。

    结果,家仆站在那里,一脸为难的告诉老秦,长安侯进府后,直接就去了后宅,这时候正在跟小娘子说话。

    “混账东西!”老秦听到家仆的话,气的一张脸都快成了酱紫色,气急败坏的大骂了一句,一甩手便让家仆立刻套车,气咻咻的坐上车,该干嘛干嘛去了。

    而被老秦在厅堂里等了大半天的赵谌,此刻却惬意的骑在一块石凳上,面前是一张石桌,桌上堆满了花生瓜子之类的小零食。

    秦玉颜则坐在石桌的另一边,一边低头绣花,一边听赵谌在那里说着一段关于一个落魄书生,在破庙里遇上一只女鬼的凄美故事。

    冬日的暖阳,撒在院子里,这副画面看上去很美,只不过,画面中如果去掉一个低头猛吃零食的小贪嘴鬼,那就更完美了!

    “任重而道远啊!”赵谌看着旁边的秦怀道,怎么看怎么都觉得,这小子就是那千年树妖的化身,生生的隔在了他和玉颜妹纸的中间,一点觉悟都没有。(未完待续。)

第二章 尴尬的小麦() 
赵谌发现,他开始有点讨厌李二的早朝了,每天天不亮,正是一天里睡的正香的时候,结果,却因为要上早朝,不得不爬起来。

    早朝除了休沐的一天,基本每天都要进行,那怕只是去走个过场,那也得必须去。

    冬天的日子,睡在暖和的被窝里,被小麦硬拉起来,伺候着洗脸刷牙,而后,在赵谌低声埋怨声里,爬上木丘的的马车,摇摇晃晃的就去皇宫,这成了赵谌每日的必修课。

    太极殿里,依旧是看样子,不过,负责百官风纪的裴寂,已经离开了朝堂,过程自不用说,这个结局,赵谌老早就知道。

    而今,左仆射的位置,由萧瑀担任,比起裴寂老儿来,赵谌对于萧瑀没有任何好感。

    前两日的朝堂上,还有人参了萧瑀一本,理由是,萧瑀在唐俭前往突厥时,悄悄给了唐俭一封信,让唐俭到了突厥那边,务必交给他的姐姐,也就是萧皇后。

    李二当时发了好大一通火,差点就因此罢了萧瑀的左仆射一职,最后,还是确认了那封信,的确就是一封普普通通的信,加上不少人站出来为萧瑀求情,李二这才消了火。

    如今,各地的赋税已经收上来,听着房玄龄在那里,向李二汇报赋税的事情,赵谌听的无趣,趁着大家都不注意他的时候,悄悄将蒲团往后挪了挪。

    而后,便在旁边老李纲的惊呆目光下,一样一样的往外掏东西,都是一些小零食,片刻间,就在面前堆满了一小堆。

    他这个位置,非常不好,后面空着一大片,想靠着柱子眯一会都办不到,所以,为了打发时间,只好在临来时,让小麦缝个小口袋,里面装了一大堆零食。

    “这是老头你的!”赵谌将一只小杯子递给老李纲,里面装的是奶茶。老李纲这人不错,除了偶尔在他吃瘪的时候,露出幸灾乐祸的样子,大是大非上却是不含糊的。

    “简直是目无纲常!”老李纲气的胡子一抖一抖的,大有一种抡起朝勿痛揍赵谌的架势,压低声音,气急败坏的斥责道。

    “不要拉倒!”赵谌将递出去的奶茶收回来,放到自己面前,没好气的道:“看在您老跟我一块坐的份上,才专门给你准备的,既然这样,那我自己享用就是了!”

    “休想!”老李纲一听赵谌这话,一把从赵谌手里抢过杯子,不等赵谌反应过来,又从赵谌面前,猛地抓起一把零食,塞进了自己的口袋。

    “那是牛肉干,您嚼的动吗?”赵谌很无语的望着瞬间化身老秦的李纲,皱着眉头说道。

    “你管呢!”老李纲将杯子,小心的握在手里,没好气的说道:“就不许老夫给孙儿带去吗?”

    老李纲是死活都不肯带头破坏朝堂纪律的,东西都装在口袋里,耳听地赵谌在那里‘咔嚓咔嚓’的吃东西,老李纲只得将蒲团挪到前面,给赵谌打掩护。

    一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模样!

    房玄龄还在那里说着今年的赋税,河南道交了多少,江南道交了多少,都是桑麻一类的,说完了桑麻,又说到了粮食。

    “为何今年多为小麦?”李二坐在大殿上面,听着房玄龄说着,从各地收上来的粮食,听着听着,便忍不住皱眉问道。

    “回陛下!”房玄龄闻言,微微顿了顿,望着上面的李二,一脸无奈的说道:“各地都有官员苦衷,今年的黍稷都没收成,因而,百姓便拿着麦子顶替黍稷了!”

    “原因呢?派人问了吗?”李二听到房玄龄这话,微微皱着眉头问道。

    “微臣倒是派人去问了,都说是后期遭了霜冻!”房玄龄闻言,表情微微迟疑了一下,似乎有话可说,可迟疑了一下,还是望着李二说道。

    房玄龄身为户部郎中,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派人下去查了,一地的黍稷遭了霜冻,不可能全部的地方都遭了霜冻吧!

    可事情就是这么邪乎,派去查访的人,回来告诉他,的确是有些地方遭了霜降,黍稷等物都有点返青,所以,当地官员就让百姓拿了小麦顶替。

    不过,这里面肯定是有猫腻的,房玄龄打死都不相信,所有的地方,都遭了霜降,只不过,没有任何的确凿证据,这件事他也不敢妄下定论。

    李二听到房玄龄这话,脸色稍稍难看了下来,而后,沉吟了少许,目光望着下面的群臣道:“如此看来,众爱卿今年可都要吃这麦饭了!”

    坐在李纲身后的赵谌,听着房玄龄跟李二在那里说话,越听越是觉的一头的雾水。

    这怎么听来听去,似乎百姓上交小麦还有错了,反而应该上交黍稷这些杂粮,才是对的?

    李二的话音落下,已经有官员站出来哭诉,这明摆着就是要让他们吃一年的麦饭啊!这哪里能受得了,半年的麦饭都吃不下来,更别说一年了。

    朝堂上永远都是这样,有一人站出来,就会跟着有一大帮人站出来附议。

    不过,这次却也不是附议,而是实实在在的哭诉,麦饭难吃啊!偶尔吃一两顿,那倒没问题,可要是吃一年的麦饭,那就受不了了。

    到时候,吃坏了身体,这朝堂还来不来了?

    一大片的哭诉声,李二听的十分恼火,目光有些冷的望着下面群臣道:“那总不能,让朕一人去吃吧?”

    下面的群臣一听李二这话,立刻垂下了头,过了许久,这才跟李二商量似的,半年的黍稷,半年的小麦,这总可以吧!

    赵谌越听越糊涂了,啥时候百官这么体恤百姓了,放着这么好得小麦不要,非要那杂粮黍稷。

    “老头解释一下呗?”赵谌听的糊涂,只好将疑惑的目光投向老李纲,眨巴着眼,问道。

    “不学无术!”老李纲就这德性,跟赵谌说话,第一句话必将是以批评为先,赵谌已经习惯了,自然也不在意。

    随后,老李纲便解释起来,听着老李纲的解释,赵谌当即张大嘴巴,愣在了那里。

    方才还以为是百官突然转了性呢!敢情还是那一副,自私的样。不吃小麦,那是因为没本事将小麦变成精面。

    小麦黏性高,即便被石磨碾过了,也不容易去除麸皮,而且去除麸皮的过程,还很复杂,往往花费上很长时间,才能筛出一点面粉。

    而且,即便是这样筛出来的面粉,里面还是有大量的麸皮!

    而黍稷这些杂粮,黏性低,容易破碎筛成面粉,麸皮也没小麦的厚,所以,自然比小麦受欢迎

    其实,说白了,这时代没有筛面的铁纱,无法筛出精面,所以,明明是营养价值极高的小麦,反过来却成了杂粮!

    而刚才所说的麦饭,便是将小麦跟蔬菜煮在一起食用,赵谌听着老李纲的解释,脑海里想象了一下那味道,立刻便使劲的摇了摇头。

    李二的脸色有点难看,大家谁都不愿意,分担更多的小麦,总不能全部让军队去消耗吧!

    “长安侯身为仙人弟子,却不知对此有什么办法没有?”正在朝堂上陷入僵局的时候,忽然群臣中,有个家伙一眼瞅见了赵谌,眉头微微皱了皱,忽然大声说道。

    仿佛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这话一出,就听的大殿里,猛地响起一阵转身时,衣袍摩擦发出的声音,一双双目光登时转向赵谌。

    便是大殿上的李二,也不禁将目光投向赵谌,只不过,隔着很远的距离,李二的目光,一眼还是瞅见了,赵谌放在面前的一堆零食,顿时气的咬了咬牙。

    这家伙故意的,赵谌猛不丁被一群人望着,顿时有些手忙脚乱的将一堆零食拿起来,一股脑儿的塞到老李纲的怀里。

    而后,也不理会老李纲的吹胡子瞪眼,拍了拍屁股便从蒲团上站了起来,往大殿中间一站,笑呵呵的开口说道:“其实,我倒觉得,这事儿挺简单的呀!”

    大殿里一群人,刚刚愁的愁眉苦脸的,一听赵谌这话,登时眼睛一亮,望着赵谌的目光都有些火热起来。

    便是刚刚出言的家伙,也是一脸希冀的表情,他刚刚其实只不过是一句随口之言罢了,没想到赵谌真的有办法解决。

    “长安侯,说来听听!”李二在大殿上面,坐直了身子,一脸期待的望着赵谌,就连刚刚赵谌在朝堂上偷吃零食的事情,都忘了个一干二净。

    “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吃麦饭!”赵谌冲着李二微微躬身一揖,而后笑眯眯的望着群臣说道:“那干嘛,不将小麦兑换给百姓呢?”

    “其实,百姓根本不在乎麦饭不麦饭的!”赵谌说着话,继续望着群臣道:“只要,大家抬高中间的比价,相信百姓就会踊跃用黍稷来换取小麦的!”

    赵谌这话一出,大殿里所有人,都是禁不住一愣,心说,对啊!百姓才不在乎麦饭不麦饭的,只要能吃饱肚子即可!

    小麦他们嫌弃,百姓不嫌弃,那就将小麦跟黍稷中间的比价提高,相信百姓会来交换的!(未完待续。)

第三章 房玄龄快哭了() 
大唐的官员,俸禄都是以禄米奉养,从一品到九品,官员每年的禄米分别是六百担到九十担不等,再加上各个勋贵的奉养,那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其实,这时候李二的朝堂中,多是世家跟门阀出身的官员,要说他们在乎这些禄米,那也不是。可谁又能,嫌到手的禄米烫手呢?

    今年收上来的多是小麦,小麦要想变成精面,需要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要想将几百担的小麦,全部变成精面,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些小麦一旦运回去,最后还是被无限期的放在粮仓里,弄不好就是被老鼠害了。

    而今,听到赵谌出的主意,要他们抬高小麦与黍稷作物的比价,众人的目光里,顿时一下子亮了!

    “陛下,长安侯此策,微臣倒是觉的可行!”房玄龄听完了赵谌的话,皱着眉头站在那里微微思考了一下其中的利弊,觉的没什么大的问题后,这才对着李二一躬身说道。

    李二也觉的这办法可行,既然百官对小麦抵触,那便正好拿去跟百姓换取黍稷。

    这样一来,但倒也算是两全其美,百姓既有了多余的粮食温饱,百官也不用整年吃难以下肚的麦饭了。

    “那依长安侯之言,这中间的比价,该如何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