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神朝演义 >

第41节

神朝演义-第41节

小说: 神朝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正平闻言,便是摇了摇头道:“等今晚的那个柳如烟的集会结束之后,我再找时间,去拜访公羊老伯的那位老朋友吧!”

    事实上,夏正平很想现在就去拜访百里子明,但是贸然前往,有所不便,也容易怀疑。

    要知道,这里是襄王的地界,到处都遍布着耳目,监视着郡守府衙周围的一切变化,甚至于街道上人们的言语。

    如果贸然前往襄阴郡的郡守府衙,拜访百里子明,万一被襄王知晓,那还了得?恐怕到时候,百里子明的性命,难以保全了。

    夏正平生在皇宫中,自然明白帝王之术的厉害。既然这个人才不为我所用,那也绝不能为敌手所用。恐怕襄王就是依照这个原则,才会把百里子明的一条手臂砍去!

    至于为什么没有杀死百里子明,只能说百里子明的才识,值得让襄王欣赏,才会留下百里子明的一条命。

    “今晚的士子集会,我看没有那么简单!”夏正平想通这些,便是明白了许多事情,“士子聚集,名士文人,恐怕在一起,就是要纵论天下的样子!若是其中有着能人,必然会被襄王发现,为其所用。若是其中出现不利于襄王的言论,襄王也会早作准备。”

    世人皆知,整个大夏神朝,最不可能反叛的诸侯就是襄王。然而,在有识之士,高才文人的眼中,襄王反而是野心最大的一方诸侯。

    要不然,襄王坐拥上千万人口的荆襄九郡,岂不是白费了?正是应了那一句话,我有天下腹地,我不争霸天下,谁来争霸?更何况,襄王本就是诸侯之中,军事、政治、经济等实力最强的一个。

    说完之后,夏正平没有听见众人说话,便是吃完了最后一口饭,又见着几人也没有继续动筷子的意思,便是对着醉仙楼掌柜台喊道:“小二,结账!”

    出了醉仙楼,公羊假就带着夏正平三人,回到了之前公羊假找好的客栈里歇息,夏正平要养精蓄锐,参与晚上的望月台集会,看一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或者说,夏正平想借着这一机会,结识一些人才,看看他们能不能为己所用。

    襄阴郡各处街道的夜晚,要比白日热闹得多,也许是因为柳如烟的缘故吧?许许多多的名士文人,都走上了街头,打算前往望月台,一睹柳如烟的容貌。

    可惜,他们失望了。

    望月台上,柳如烟不再怀抱琵琶,而是双手抚摸琴弦。她并没有解下自己的面纱,依旧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望月台下,众多文人齐聚,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位置。夏正平三人,也是挤在他们中间。

    “不知如烟姑娘,何时肯以真面目示人?”

    不知是谁高声喊了一句,声音洪亮,充斥着迫不及待。

    “我家小姐说了,今晚望月台下,武人比武,文人赛文,共计两位胜出。届时,小姐将会邀请二位胜者,于花满楼中品茶论道!”

    很快,便是有侍女,代替柳如烟本人,回答了那人的问话。

    “那若是文武皆足,全部胜之呢?”

    这话不是别人喊的,却是夏正平出声的。一旁的南山客与关长云,也是一愣,不是说就过来看看的吗?

    “我家小姐说了,文武皆备,她愿意和足下,共度初夜!”

    这一句传了出来,整个场面瞬间炸了。

    “哪位仁兄,竟有如此的气魄?难道,他想要文武之才,力压全场吗?”

    “如烟姑娘,肯定是我的!”

    “如烟姑娘的初夜,怎能让给那个大言不惭的家伙?”

    “文武全才的人,不在少数,怕是今夜,不知多少人,为了一个女子竞折腰啊!”

    不止是有人显露出争抢好斗的一面,也有人发出了另外不一样的感慨。

    今晚的望月台下,着实是一场难得的竞技,武将比武,文人赛文,就看谁的才华卓著,才能吸引得住台上的那名绝美女子。

    只是,这些人不知道的是,望月台之外的一处建筑物中,正有数人,在悄悄的观看着场中情景。

    那处建筑物,同样是居高临下,可以将望月台下所有人的动作,看得一清二楚。

    建筑物中,一共有五人,其中一名中年男子,身材魁梧,面容刚毅,隐隐之间透着帝王风气,衣着华丽,坐在一把盘龙椅子上。其余四人,皆是站立围绕在这名中年男子的左右。

    望月台那一方的声音,在这里可以清晰的被听见。

    中年男子沉思了许久,方才对着自己右手边的人说道:“刘先生,你去催促一下,先是文人赛文,让柳如烟抛出问题,坐论诸侯形势。”

第59章 诸侯形势() 
中年男人的话音落地,这处建筑物的人,皆是一愣,旋即就是明白了些许事情。紧接着,便是有人离开,匆匆前往望月台。

    望月台上,柳如烟轻抚古琴,有人上来,在她耳边细说了几句话后,她便通知了侍女为自己传话:“我家小姐说了,戌时初刻,文人坐论天下诸侯形势,以此为题,辩得好者,为胜!”

    话音传入夏正平的耳中,他的神色,旋即变化了许多。

    天下诸侯何其多,怎样才算辩得好?怎样才算取胜?

    这,不都是一句话的事情?

    夏正平沉思了一下,旋即就是想通了其中的意思。他已经得到消息,知道柳如烟摆下这个集会的目的,眼下再听的这样的一句,便是确认了心中想法。

    襄王不老实啊!

    这个诸侯,心中本质还是要找个机会,夺取天下的。

    他就是要借助这个机会,来试探一下,人们的反应。与此同时,他也能够暗中留意一些人才,看看能不能为己所用。

    襄王毕竟是一方诸侯,明目张胆的招贤纳士,铁定会被其他人推测出他的真实目的。

    现在,借助一个青楼女子的口,表达这样的意思,是个人,都不会怀疑到他襄王的头上。

    在人们的心中,越是才色双绝的青楼女子,就越喜欢纵论天下的英雄人物。所谓,美女爱英雄,香车配宝马,大概就是这样意思吧!

    更何况,襄王是堂堂正正的一方诸侯,而柳如烟不过是烟花柳巷中的一名女子罢了!即便,柳如烟有着倾城倾国的容颜,她也只是名士文人取乐的对象!

    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观念,又有谁会去怀疑襄王和这个青楼女子有所关联?

    这样子一来,襄王就能够轻而易举的达到自己的目的,还不会被人怀疑。

    夏正平想着这些东西,不禁摇了摇头,天下之势早晚会出现变化,也不知道有多少名士文人,在待价而沽!

    文人好风流,终究是跟曾经太子东宫的那一群幕僚一样,没什么见识;至于那些名士,怕是徒有虚名罢了?或者说,他们只懂得表面的治军理政,类似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却难以看透本质。

    真正的大贤大能之才,何其的少,又怎么会参与这样的集会,又怎么会为了一个青楼女子,屈尊而来?

    但,这些名士文人,却是为政的主要人物。

    永昌地狭,巴州民贫,一郡不过十数万人,有才又有能力的人,太少了。

    至少,在夏正平的眼中,他治理的永昌郡,在大洗牌之后,有能力在有司任职的人,很少!

    眼下,正是个机会,借着纵论天下诸侯形势的名义,来暗中观察哪些人,是自己需要的。

    戌时将近,夏正平安顿好南山客与关长云,让他们在场外观察,自己则随着一众人流,领了号牌进入了场中,参与集会。

    望月台下,蒲团依次摆开,众人依照所领的号牌,依次就坐。每一位入座的士子才人,身旁都有一位书童,手中捧着纸笔,看样子是记录才人所讲之事的人。

    蒲团之前,一方桌案上,摆着文房四宝,看样子是留给名士文人,打草稿所用的!那些书童,便是跪坐在桌案的一侧,准备侍奉蒲团上的人物。

    夏正平见此,心中不住的点头,这样子一来,就如同政事堂里的诸官辩论的样子,反倒是符合柳如烟所说的题目!

    良久之后,台上侍女高声道:“戌时已到,诸位公子,请试论天下诸侯形势!”

    话音落,夏正平就听得一阵沙沙声想起,那是一众人书写草稿的声音,片刻之后,就见得有人站了起来。

    那人身穿长衫,腰间挂着玉佩,又配着一柄长剑,头上发髻,缠绕着青丝带,看样子是个饱学之士。

    “敢问公子姓名!”侍女见着那人,开口问道,“若是说得好,我家小姐也好记着公子,将来能有缘相叙!”

    “在下颍川崔若望!”那人拱了拱手,走到台下,“姑娘莫要见笑,诸位也莫要嘲弄,静听我一言!”

    夏正平听着,就知道崔若望要开始纵论天下诸侯形势了。他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来听一听士子才人们的看法,这对于夏正平来说,极为有利。

    崔若望见着众人安静了下来,又朝台上柳如烟拜了拜,手握青铜剑,整理了下自己的思绪后,便是缓缓说道:“当今天下,神朝国内,诸侯无数,藩镇割据!”

    他说一句,台上的柳如烟弹奏一个音符。琴声悠扬,合着这论道之声,却有一种天下我有的恢宏气势。

    “东部沿海,吴州、越州、楚州等地,民富地阔,为楚王封地。楚王向来有不臣之心,在其境内,私铸铜钱,秣兵厉马,打造战船。如果我所预料的不错,神朝一旦有变,楚王将在不久之后,趁机沿海北上,攻取鲁王、齐王的封地——崤州!”

    “只是,扶余国、东岛国等外藩蛮夷,年年入侵东部沿海,怕是楚王心有余而力不足!”

    夏正平听了,与其他士子才人一道,不住的点头。

    崔若望说的没错,大夏神朝东部的一方诸侯楚王,坐拥吴州、越州、楚州等地,但是却和扶余国、东岛国等外邦国家隔海相望。这些国家,年年在沿海地区兴风作浪,搅得楚王安生不得。

    就是与楚王封地相连的蜀王,也是受其余害。

    崤州之地,面积比楚王封地更大,因此这一州,有着两处诸侯——鲁王、齐王。齐鲁两方诸侯,素来不和,所以说一旦天下有变,楚王的目标就是崤州,这话并没有错。

    “崤州以北,诸多藩镇郡城,多是割据而立,直至辽州、渤州等地,皆为辽王所有。”

    “西部地区,雍王、秦王、赵王据守险要,所封之地,虽然广大,但是民众贫穷,不足为虑!”

    “对于巴州之地,崇山峻岭之间的土地,依旧是皇权所辖。”

    “至于其他地方,诸如豫州、赣州、宁州等地,都是些小的诸侯王,藩镇为多,不在话下。因此,依在下所见,诸侯形势,大抵如此!”

    崔若望的话音未落,就见望月台下席中有人走了出来,大声喝道:“黄口小儿,此见甚是肤浅!”

第60章 驳() 
众人闻言,将目光移向了声音发出之处。

    台上的侍女见此,知道有人要进行一番辩论,便是开口问道:“敢问公子大名!”

    “颍川石子涛!”

    崔若望眉头一皱,转身望向了来人,便是有些疑惑,这个年龄与自己一般大小的青年人,又有什么能耐,说自己见识短浅?

    石子涛缓步走向了台下中央,朝着柳如烟拱了拱手,道:“适才崔若望所说,不符当今诸侯形势!”

    “石兄,你且说来与我听听!”

    崔若望虽然说着谦虚之语,但口气之中,却充斥着鄙夷、傲慢与不满。老子学富五车,游学在外,相识多位诸侯,天下形势我最清楚了,你算哪根葱,就想过来指点你崔爷爷?

    夏正平坐在那里,听着崔若望的这句话,不禁摇了摇头。这个崔若望太狂了,常言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然而,崔若望身为饱学之士,却是如此的傲慢,由此可见,未必有真才实学,怕只是嘴上功夫罢了!

    石子涛自然听得出崔若望话里有话,不过他也只当没有听见,开口说道:“何为天下有变?大夏皇帝驾崩?皇子夺位?可,你不要忘了,这天下,依旧是大夏的,他变不了!”

    这一下,望月台下的众人,瞬间变得大气不敢出。望月台上,柳如烟弹奏的琴曲,也戛然而止。

    “不论是楚王、齐王、鲁王,亦或者是天下腹地的襄王,西北地区的勤王、赵王等诸侯王国,都是大夏册封的诸侯王国!”

    “天下的诸侯大势,莫过于在将来,要顺从大夏皇帝的统治,否则的话,那就是意图谋反!”

    两句话说完,琴曲之声,再次响了起来,那一边的崔若望,脸色已然难看到极点。好你个石子涛,原来是在变相的骂我,说我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