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明宗室 >

第32节

大明宗室-第32节

小说: 大明宗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鏖战良久,建奴骑兵从其他地方赶来增援的越来越多,诸将先后战败,向辽阳城溃走,被杀被溺死的不计其数。

    东林党的袁应泰感到大势不妙,于是入城,与巡按御史齐党张铨等人分别到各个城门督战固守。按察使司的几位派出官员,也9是道员,高出、牛维曜、胡嘉栋及督饷郎中傅国1齐逾城逃遁,人心逐渐涣散。

    又过了1天,建奴攻城更加猛烈,袁应泰指挥诸军依靠大盾以火器与建奴大战,又败。日暮,谯楼失火,建奴从小西门入城,城中大乱,蒙古降人和1些汉奸引导叛军扑向各个要地。

    袁应泰坐在城楼上,知道大势已去,长叹着对谓张铨说:“您没有守城的责任,应该快逃走。吾9死在这里了。”

    于是他佩着尚方宝剑和官印自缢而死,小舅子姚居秀也追随他而去。仆人唐世明抱着尸提大哭,纵火焚楼而死。齐党巡按御使张铨也不屈于建奴,自杀殉国。

    3月2这天,沈阳将士血战连连,而在新平堡却是1派喜庆。

    作为新郎官的朱弘昭1身绯红织金斗牛服,戴双翅乌纱帽,在礼官的吆喝下,与东珠缀饰银凤冠,红袍刺绣5彩花纹红盖头的李幼娘牵手向双方长辈行礼。

    声乐吹鼓,朱弘昭牵着比自己高1个脑袋的李幼娘在众人祝福下,返回后堂。

    昨天他老子再3暗示,不准他早早年纪破身。9算他愿意,他的小兄弟现在也是有心无力。

    后堂1片喜庆赤红,朱弘昭良久才缓过神来,扭头看着红盖头遮脸的李幼娘,眨眨眼睛,这9结婚了?有老婆了?

    李幼娘身子坐的端正,脑袋不自觉垂着,1对素手握着衣角,也是紧张。

    堂内桌上摆着干果,还有1杆金陀银杆小秤,朱弘昭搓搓手,拿起金银秤,挑起李幼娘红盖头,看着低眉俯首粉面桃腮的李幼娘,笑说:“幼娘姐,好美。”

    微微抬首,李幼娘打量身子骨健壮不少的朱弘昭,低声道:“夫君,莫再以姐称呼,传出去会让人笑话的。”

    “咱喊咱的,他人要笑9由他们笑去。幼娘姐”

    突然听到1声轻微异响,循声望去,见1粒果壳在青石地板上弹了弹,是巴旦木,这年头叫做偏核桃。

    缓缓抬头,房梁上空空,朱弘昭眉头1皱,对李幼娘做了1个嘘声的手势,抄起桌上凉茶,来到房梁下猛地向上1泼,人赶紧跑开。

    “谢公子,赏茶!”

    湿漉漉的陈策从躲身的房梁翻滚落地,怀里圆鼓鼓,抱拳1礼笑嘻嘻破门而出,李幼娘羞红了脸,朱弘昭气的只咬牙,两步跟出去9见1帮少年围着陈策询问,远处朱以溯等人哈哈大笑。

    “公子心急,用金银称,挑了,夫人盖头。”

    陈策被簇拥着,1边吃着巴旦木,1边说着看到的情况,少年玩伴们哄笑。旁观的朱以溯与李正道相互对视1眼,兴致都不错。尤其是李正道,心里总算是松了1口气。

    半年的时间,李家上下都担心朱家父子改变主意。现在看情况,朱家虽然发达了,但朱弘昭对李幼娘还是像以前那么亲近。

    关上门,朱弘昭看到屋内摆着1根竹棍,显得突兀,但此时又是那么的称手,抄起后在后堂屏风后面找到孙河,两棍敲的孙河满屋乱跑,高声疾呼:“公子饶命,小的忠心耿耿,是来保护公子的!”

    屋外众人听到后更是大笑,打折了竹棍,孙河皮糙肉厚浑不在乎,端起1碟核桃桂圆塞怀里,施施然临走前笑嘻嘻道:“谢公子赏赐。”

    屋内检查1遍后,朱弘昭还觉得不对劲,拿着半截竹棍在木床下面捅了捅,吃痛的朱弘林告饶爬出,拍了拍土,对李幼娘抱拳施礼,神色强作镇定,看了眼打折的竹棍,对朱弘昭伸了个大拇指,眼神瞄了眼衣柜,笑笑走了。

    朱弘昭得到暗示,拉开衣柜,揭开红绸看到脸色羞红的哑巴少年郭轻言。郭轻言和朱弘昭对视片刻,受不了朱弘昭眼眸中的杀气,抱头捂脸离去。

    “夫君?”

    见朱弘昭手里拎着半截竹棍还在4处翻倒,李幼娘俏脸敷粉却是1片红晕。朱弘昭上下打量,疑惑道:“总觉得还有人,这房子不安生,等着,我去拿刀来。”

    原先陈策藏身的房梁上又掉下来1个人,衣服还湿漉漉,是高杰。他把陈策1把推下去顶缸,结果其他人都被搜出来,朱弘昭还不放弃,高杰只能自己跳下来。

    朱弘林婚礼的时候他也闹过,只是他比较坏,将其他人藏身的地方都给朱弘林做了标记,然后自己藏在床榻棉被里,没少偷听小两口初次见面的隐秘话题。

    他明明在婚礼上将这帮人盯住了,没想到最后还是让他们抓住机会溜了进来。若不是房梁上偷吃干果露出痕迹,他和李幼娘丢人可9丢大了。

第43章 王敦盛投效() 
3月22,2郎山桦门堡桃林,新修的6角木亭下。

    当面山坡上桃枝随风摇曳,绯红桃花连绵成片,仿佛1片燃烧的火海。花瓣纷飞,格外绚丽。

    木亭上朱弘昭1袭白色棉袍,玉带束腰,长发束成冲天鬏,以5彩丝线编制的链子扎着。他细眉狭长凤眼,皮肤光洁红润,手中握着白纸折扇,1副翩翩少年郎打扮。

    李幼娘头梳巾帼发式,简单来说9是用丝布包裹束起的头发,类似于男性发式,显得精干飒踏。当然了,这丝绢刺绣花纹,缀饰彩带也是极美的。

    她1身青蓝丝质,淡白色梅兰印纹上襦,下穿青色莲纹白锦质地的月华裙。外罩1件红纱质地飞鸟花月披风,这种披风类似于外套,给朱弘昭的感觉9是袖子太大,双手搭在胸前,衣袖都能垂到地面。

    改头换面,以陪嫁侍女身份的李秀杏易名秀娘,两姐妹1左1右围着朱弘昭,观花谈着青阳庄人事调动。

    朱以溯无妻,若不再续弦,那身为嫡子之妻的李幼娘9是朱家名正言顺的内宅主事人。至于朱弘林这个过继来的庶长子,已经和小妻子1起被打发到永加堡开垦荒地。这9是朱以溯的安排,早点给庶子1份家当,免得在新平堡晃荡影响到朱弘昭的地位。

    对于朱弘昭的3名小侍女,李幼娘并没有多少意见。反倒觉得那1千家奴太多,多的有些匪夷所思,她觉得朱家半年内能有3多户佃农都已经是难事,没想到竟然有37多户死契家奴。

    参将府的2百家丁也是2百户人家,不过是活契。按照契约干到1定期限,9能自由离去。

    朱弘昭先前的规划在李幼娘看来有些不妥当,虽然这3多户家奴有不错的营生。却更像雇工,不像是家奴。比如这照顾朱弘昭衣食起居的贴心人9太少,3个十2岁的小姑娘能做什么事?

    1些繁重的体力劳动9做不来,青阳庄后院即将竣工。到时候搬进去,没有能做重活的人,难道要找那些朱弘昭的少年玩伴去做重活?

    根本不可能,关系再好,也不能让男子随意进出后院。

    所以姐妹俩想先从家奴中寻找伶俐的健妇充入后院,再买些丫鬟。比如李家这次,变卖代州产业,咬牙凑出5两嫁妆的同时,还给李幼娘买来两名婢女做陪嫁。

    “夫君,你看那有个书生在采花。”

    李幼娘放下单筒望远镜,笑吟吟接过朱弘昭剥的核桃。1旁秀娘丫鬟打扮,眉目流转轻哼1声,朱弘昭又拿起1枚核桃,9听秀娘喜笑颜开道:“2郎剥些松子,松子养气。”

    对于姐姐当陪嫁,李幼娘心情是复杂的。她姐姐是万历时期入选的秀女,却诈死逃避。没了正式的身份不说,还不能见光,彻彻底底的黑户见光死。

    这辈子别想光明正大嫁出去,或许姐妹两个1起嫁给朱弘昭也是好事。只是她才是名正言顺的内宅主事人,现在又有1个嫡亲姐姐在上面,她又不如秀娘聪慧,总觉得自己会吃亏,吃大亏。

    剥了松子伺候好秀娘,朱弘昭端起刘时敏送来的单筒望远镜,果然看到桃林中1名青衫道袍书生在采摘桃花,花瓣放入背后书箱,不时拿衣袖遮脸躲避蜜蜂,还是被蜂刺蜇了,疼得跳脚。

    看了良久,朱弘昭笑了:“陈策,去桃林将王公子邀来。”

    蹲在亭外剥兔皮的陈策应了1声,手脚麻利洗了手上血迹,孙河苦着脸拿过小刀,继续剥皮。

    “夫君认识那书生?”李幼娘为朱弘昭探探茶碗,端起递给身后婢女春花,春花撇去水,添了些热水端来。

    “那是山阴王家人,王公家屏侄孙,叫做王敦盛。半年前北上新平堡时,在驿站有1面之缘。”

    李幼娘点头,忽然说:“相公,这王公子是有备而来。刚才幼娘见他采花之际,目光总是张望过来。”

    “幼娘说的有点道理,这里荒郊野岭,这王公子书香传家,怎会为了些桃花来这地方?”秀娘揉了揉手腕道:“你们先聊着,姐姐去看看食材准备状况。”

    她只是陪嫁,现在连妾的身份都没有,在正式场合根本没有说话的地位。与其留着让人笑话,不如自己先离开,免得尴尬。

    王敦盛步入木亭,早有另1名婢女秋月端茶迎奉,揭开茶碗嗅了嗅茶香,王敦盛笑说:“雨前毛尖,还是今年新茶,朱公子好口福。”

    “南边商旅送了3斤,王兄许久未见,弟甚是挂念王兄文采。这位是小弟内人李氏,前日完婚。”

    李幼娘起身微微行礼,王敦盛目光避开,抱拳还礼道:“真是不巧,开春时方从顺天府求学归来,在家休养数日9来新平堡拜访友人,错过了贤弟新婚。该罚!”

    说着王敦盛从脚下书箱里取出1坛酒,酒中满是桃瓣。李幼娘带来的春花秋月两名婢女很有眼色,端来酒壶玉杯。

    王敦盛显然心事重重,神情抑郁,拿出自己的箱子里的木碗,倒了满满1碗混着桃瓣饮了下去,长出1口气道:“听闻贤弟遣人在此造木亭,估算桃花盛开之际贤弟会来此赏花。愚兄自作聪明,特来此相侯。”

    半年时间王敦盛变化很大,脾气比以前直了不少,像以前说话,肯定会遮遮掩掩,不会这么直言开口。

    朱弘昭端起茶碗小饮1口,笑说:“王兄这又是何故,有事来参将府9能寻着小弟。9算小弟薄情,也会见王兄1面不是?”

    “3日抄书十3部的朱2哥怎么可能是薄情刻薄之人?”王敦盛又满饮1碗,这话说的李幼娘脸色1红,垂了下去。

    连喝3碗酒,王敦盛吐着酒气道:“入秋愚兄入京有幸求学于国子监,朝中党争不断,监生摇摆于诸党之间,学正、掌教不思拨正学风,反倒为诸党摇旗呐喊,实在有失体统。”

    “贤弟不知,年初时监生因党争而不顾同学情谊,3日群起围殴5次。着实不顾圣人教化,与泼皮无赖无2。我1好友是齐党子弟,因言辞激烈指责东林党空谈不务实政,如今蒙冤革去功名,愚兄甚至心寒,这才从国子监退学返乡。”

    朱弘昭微微颔首,东林党在东南各省有广泛的舆论支持。在北京,自然也要争取舆论控制权,年青的国子监监生,代表的是大明官员体系的未来,自然是要争取的。

    朝中党争是争夺眼前得失,那么国子监内的党争,则是争夺未来。

    王敦盛逐渐入醉,言辞更为激进,最后颓然1叹:“愚兄当日9仰慕令尊戍边高志,如今对朝堂仕途绝望。又不愿躬耕于田亩乡舍之间,还望贤弟给愚兄1个机会。”

    朱弘昭微怔,道:“王兄有秀才功名,若去找家父。旁的不说,百户之职都有些低了,为何偏偏来找小弟?”

    醉醺醺1笑,王敦盛道:“明眼人都知道贤弟深居浅出,1言1行却在右路极具分量。若有贤弟举荐,参将大人必会予以重任。大同左卫的刘良佐,连个生员都考不上,有贤弟看重,半载时间升为千户所佥事。有这等先例在前,愚兄为何放着捷径不走,去和参将府幕僚争夺那小小的独木小桥?”

    “王兄过誉了,不知王兄擅长何物?不瞒王兄,小弟蒙家父、师尊看重,也不能随意举荐。否则办错了事,家父也会惩处小弟。”

    明眼人都知道,大同右路会随着朱以溯地位稳固,而会快速发展。光是雷厉风行将天成、镇虏两卫卫所军制重建,9让无数人有心人看到了机会。

    右路有4个卫所,1个守备千户所,全部复兴将会有近3万衣食自备,能耕能战的大军。再加上新平堡参将的3千战兵,阳和口的两千守备战兵,永加堡游击也是近3千战兵。

    这9前后4万大军,若有战事,光这4万人堆也能堆出不少军功。大明最重军功,即使武人地位低下,可军功升迁真的很快。

    开春春耕的顺利进行,不少科举无望,心思活络的秀才有刘良佐这个成功的先例激励着,都赶赴新平堡投入参将府,担任幕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