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明宗室 >

第268节

大明宗室-第268节

小说: 大明宗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搂着韩锦儿,朱弘昭轻轻摇晃着脑袋,似乎自己越来越虚伪了。

    温存片刻,抄起床榻边的奏折,朱弘昭读了起来,看了看不由气笑了:“文人的胆子9是大”

    去年腊月发生在南直隶的大地震,因为南直隶富裕,地方财政充足,所以9没有从中枢拨款,结果南直隶的士林9闹了起来。

    国家的税收本9收的少,地方也截流严重,南直隶的财政足以救济灾民。

    而且,那边手工业发达,尤其是苏州的织造业,有了灾民对他们来说才是好事,意味着有充足更为廉价的劳动力,可惜都在哭穷。

    以为哭穷,9能改变他们肥羊的本质?

    羊长大了9没必要杀,朱弘昭还没剪羊毛,1个个9哭着表示连羊都没有

    “来人。”

    曹少钦低着头进来,拱手:“万岁爷。”

    “去找阎应元,9说南直隶哭穷,让他在本月京闻报刊上号召北直隶、两广、福建等地商会募捐善款。赈灾善款如何使用,让他去问问方从哲,方老头还有心力,9出山吧。”

    “另外,派记者前往南直隶,在2月的报刊上,将那伙人的面目揭穿,最好形成鲜明对比。”

    “奴婢遵旨。”

    既然你们哭穷,那干脆从其他地方挖些肉下来。朱弘昭不觉得其他地方的士绅会乐意给南直隶掏钱,忍气掏了钱,京闻报刊再揭露,各地的士林也会有所动作的,起码落井下石什么的不是很难的事情。

    拿起另1本奏折,看了看是杭州的,看完朱弘昭又笑了,轻轻1叹道:“杭州繁华,朕也向往的紧呐。”

    韩锦儿只是轻嗯1声,似在呢喃并不接话。

    仔细阅读奏折,原来是今年正月初4,从南直隶及浙江北部各卫所征发的卫所军集合在杭州大营,都是支援福建巡抚南居益与荷兰人作战的援军部队。

    这批部队会在杭州大营训练3月,总共有9营兵马,预防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报复而准备的。说起来好笑,从万历中期9来到东南海域的荷兰人,竟然1来9要让大明断绝同佛郎机等国的贸易,要取得与大明的垄断贸易。

    大明只能和他做生意,不仅不能和西方各国贸易,还想霸占大明与东南亚的1些藩属国之间的航线。

    自然不会有人答应,这9打了起来,断断续续打到现在。两月前福建巡抚南居益在又1次的谈判时,发现荷兰人的头目混在谈判队伍里,直接给扣留,颜思齐的水师部队出动,将荷兰人的船队给灭了。

    俘虏了才知道,原来这伙人1直游荡不远离去,9是因为担心十几年前的通商使命没完成,回去会被治罪。91直像块牛皮糖1样,仗着船快骚扰着东南沿海。

    台湾的荷兰人已经让颜思齐给剿了,此时的荷兰人在澎湖列岛上修建了要塞城堡,杭州大营训练的士兵,9是要去攻坚的。

    可在杭州,发生了兵变。

    原因很简单,湖州乌程兵在杭州吃酒,听到士子们酒后谈论浑河血战,这些世子更全面的进行分析,认为川浙兵将领有贪功搏名的成分在,才在明知沈阳丢失的情况下还要孤军前往。

    戚家军第2代部队,在浑河与白杆兵第1代都打光了,乌程人1直是戚家军的骨干力量,也是南军的骨干魂魄所在,听到士子们说川浙兵是自己找死,自然不乐意,吵不过,喝了点酒9打了起来。

    军汉和士子斗殴,官员处理起来向着哪边,这是不需要说的。

    于是第2天,杭州大营情绪不稳。夜里杭州灯会时,1家花灯失火,再次引发大火,大火燃烧,杭州大营的新军以救火为借口,冲出立在钱塘门的杭州大营,劫掠近十个街坊。

    如果不是第2天有戚振宗率领的第3代血统纯正的戚家军即登州卫南下军队赶到杭州,兵变将会失去控制。

    仔细看着奏章,朱弘昭不觉得兵变有什么错,吃不饱拿不到军饷,还要受欺负,众怒之下哗变也是正常的,相当于1次罢工,并没有出人命,还在忍受范围内。

    可气的是杭州知府,这是个天大的肥缺,竟然在兵变前仗着文官身份,压迫杭州大营处置斗殴的湖州乌程兵,这才是兵变的直接导火索。

    最后,他再次感叹,杭州9是繁华。

    别地方,也9正月十5弄弄灯会猜谜什么的,杭州是连续十5天,正月十5更为隆盛。怪不得杭州平均每3年9要1次大火,纯属活该。

    街坊上,各家灯会时会各种攀比,比花样,比数量,那么多的灯汇聚在1起,1盏出意外,大火蔓延全城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提朱笔,慢悠悠画出1个歪歪扭扭的阅字,写到:“杭州知府失职,削籍,另选能员赴任。以左佥都御史杨涟为杭州巡抚。另,杭州繁华,与苏州、广州同加巡抚以示隆重。信王无封地,部阁共议,可否以杭州封信王。”

    杭州的知府,哪怕海瑞过去,不贪污,各种例钱只要不拒绝,也能年入十万雪花银。这可是仅次于漕运总督、盐务总督的天下第3大肥缺!

    都说杨涟廉洁,他倒想试试,是说的廉洁,还是真的廉洁。

    至于信王,杭州的美女,估计会让他满意吧。1个沉浸酒色繁华的信王,才是好的信王

    在宫里,没人能管他,他都管不住自己。他相信,把信王放到杭州,下面的人长点眼色,也会放纵信王,没有管制的信王,会变成什么样子?

第376章 2月寒() 
中正元年2月,宣府、大同军户以及迁籍到北直隶分散各处的军户们,将分发给他们的土豆种了下去,同时天津镇这片盐碱地进行大规模苜蓿种植,以期改善并为太仆寺所运营的牧场提供足够的饲料和场地。

    太仆寺,从朝鲜之战时,9开始入不敷出了。原来每年运营的牛马牲畜,可以直接带给太仆寺约百万两的小金库收入,每年收多少,9会补充国库多少,仓库里如今连老鼠都懒得去。

    这个部门所管的畜牧业,发展的好才能保证农业转型时有充足的畜力保证各地方的耕种进度,也是个能挣钱的衙门。

    天津这1片的盐碱地,始终是个让人头疼无解的问题。处处沼泽盐碱,种什么都收效甚微,在天下各县推荐的技术人才与孝廉郎入京后,用1名兰州那边来的人的主意,开始大规模种植苜蓿。

    苜蓿耐盐碱,还能改善土质,这9值得去做。

    这是1个有信仰的年代,做事情是不需要讲成本的,1道命令下去,种子、人手,9会从各方面动员起来。

    同时在2月份下达整饬恶吏政,以京闻报刊做舆论上的引导,朱弘昭残酷的下达了1道命令,命令各县凡是世袭胥吏家族,革去3分之1留在本地,另外3分之1同样革职,迁往新设5省及插汉部改名成的察哈尔省。

    蒙古省也设立,辖区非常的大,具体位置在中蒙,以单于城为南端,在世界地图上往上1划,无边无际直达北冰洋。东边的努尔干都司也是如此,向北直抵北冰洋。

    地图开疆,1向是中正皇帝的爱好

    努尔干都司还包括苦夷岛,也9是库页岛。在这块比台湾差不多的岛上,只设立了1个百户所,9这1个军户逃亡严重的百户所立在那里,旁边的朝鲜、日本以前眼馋的要喷火,还是不敢去动。

    苦夷岛上,看这个名字9知道上面的原住民生活的水准如何,如今这座岛将会成为朝廷新的流放要地,专门处置1些有罪,没必要杀的人,与西伯利亚差不多的用处。

    至于琼岛,这里如今发展的不错,1年3熟或4熟,只有这里能达到。朱弘昭觉得把人流放到琼岛,是1种享受,他想着好好建设琼岛,年老后去那里养老。

    至于各县衙门6房司事所缺空额,由地方童生或贤良人担任,3分之1童生或秀才,3分之1不识字的良家子。并鼓励秀才级别的充任,许可并打破吏升官的天堑。

    为了更好、更精确的掌握各地,朝廷以辽王朱弘林,侍郎孙元化、洪济等1帮精通西学的人,云游各地重新绘制地图,起码要比万历中期弄成的那个世界地图要好1点才行,朱弘昭不建议地图弄好后,他提笔再画画轮廓,顺便将美洲也括进来

    实际负责的还是徐光启的弟子孙元化,他被朱弘昭弄了个侍郎,然后御史监察院开始改革,冒出1批汉唐之际才有的官名,如纳言、中纳言,大纳言等等。6科干的9是纳言、侍郎之类的差事,可6科不顺手,朱弘昭捋顺了担心子孙用的不称手。

    6科是朱元璋设立监察6部的,原来的工作性质贴近于侍郎,后来内阁崛起,6科成了内阁的羽翼,反倒成了限制皇权的第1道绳索,不像以前,是皇权的延伸。

    所以干脆剥夺6科侍从的职权,设立从5品侍郎官这类顾问秘术类的官衔,作为皇权的延伸。

    当然了,朱弘林根本不管事,让他挂个名,9是方便他到处散心。

    这位,朱弘昭也没忘记送去1把尚方宝剑,遇到不长眼或昏聩的官员,让朱弘林遇到了,直接砍了9行。

    都是从小吃苦长到大的兄弟,他相信朱弘林对昏官恶吏的恨,不会比自己低多少。

    地方上的事情交给地方9好了,有巡抚、巡按监督着。再不济,还有各方面退下来的大军,再次经过整饬的厂卫预防着万1。

    自辽东班师以来,朱弘昭9没有给军队换过装,同时京师各匠作坊减产,以生产高质量、高标准的火器为核心任务。保证前后生产的标准统1,方便以后大规模的列装。

    此时他可以胡作非为,因为有大军镇着。为了预防军队叛乱引发乱局,他9暂停了换装,同时精简兵员,裁汰老弱,以宿卫出身的军官下放各军,借此达到渗透和掌握基层。

    而朝廷中开始为丞相府的设立而忙碌,每天都在讨论着各方面的职权限制,本来这是君臣之间的默契,朱弘昭执意要将权限、责任以明文律法的形式公布,这让才能少模糊,让以后的人少钻漏洞。

    他崇尚的是相互监督,负责全面治政的丞相府,每任丞相5年1届,任何人只能在首相的位置待两届,其他的佐相、副相,不论什么原因,只能待3届,最多十5年,多1天也不成。

    丞相府首相由皇帝任命,由大将军府推荐左相兼兵部尚书,由都察院推荐右相兼户部尚书,其他4部尚书由首相任命。

    6部尚书除去左右相,其他4人是佐相,5寺长官入丞相府为副相,再加上司礼监掌印太监充任的内相,负责太子东宫事务的詹事府詹事为少相,总共会有十4名相,首相为两票,总共十5票,集议的拟票解决。

    丞相府的设立,是士林最为关心的问题。他们1直以限制皇权为奋斗目标,为的9是将治政的权力夺回去。这是皇室与士林的矛盾,进而成了朝野之间的矛盾。

    朱弘昭主动归政于丞相府,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事情,除了1些极端崇拜朱元璋的人,比如刘1燝这个老头。

    2月十5的京闻报刊上,这个老头儿领着1帮差不多相同立场的朝野重臣、清流与眼巴巴等着当首相的叶向高等东林人爆发辩论战,认为皇帝归政于丞相府,会造成皇权旁落,进而导致王莽之辈层出,乃至会为祸波及天下万民。

    民间对朱元璋的崇拜,或者每1个深刻研究了那段历史的人,都会崇拜朱元璋。以前可以跟着喊皇室归政,现在仔细1想,立马反戈与本身阶级对立起来。

    叶向高不得不做出承诺,许诺丞相府诸相在职,子侄不得为官,若有萌官,则不做事。

    其实这1点9是大明朝的默契,违反这1点的人并不多。好的方面有王阳明,他中进士时其父9是6部重臣,因为当时刚爆发了科场舞弊案,探花唐寅被牵连其中,王阳明为唐寅说话,于是挨板子流放贵州龙场驿。

    9是当时的内阁顾忌王家父子,1个重臣,1个潜力无穷,担心出现权力承袭,门生党羽遍天下的事情发生。

    内阁、6部、5寺重臣的子侄,1般都会在父辈致仕后才会出山,往往都是在基层做起。

    只有蒲州的张4维做的很差劲,兄弟两个1个当官1个当盐商,真心赚钱。然后继张居正后当首辅,名义上萧规曹随,实际上将张居正的1条鞭法改的不成样子。而他还在内阁,两个儿子和妻族王氏子侄,9在官场崭露头角,真的是百无禁忌,做的很出格。

    丞相府只管治政,但官员官印、官身、诰命的制造权力会被皇室握在手里。名不正则言不顺,皇室若不给官印,丞相府任命官员也没有法律效应。给叶向高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和朱弘昭讨要这个权力,哪怕他面对的是和善的万历皇帝,他也不敢张口。

    同时大将军府,内中有4个职位是世袭的,第1是皇帝兄弟的镇国大将军印、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