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明宗室 >

第124节

大明宗室-第124节

小说: 大明宗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关齐王,先请齐王上殿对答。”

    天启的提议没人反对,叶向高也想见见齐王这个战场上战无不胜,所向克捷的少年在朝堂上的表现。

    要对付1个人,必须了解他。

    朱弘昭9在皇极殿侧门等候,侧耳听着殿内诵读的奏章,脸色很不好。魏忠贤小跑出来,讪讪笑着:“殿下,李长庚之事莫放在心上。这事站不住跟脚,老奴早吩咐了那个小御史,殿下斥责1番,这人自知理亏会退下去。”

    “幸苦了,本王行的端做得正,不怕这些疯狗。”

    齐王拍拍老魏肩膀,整理青底金色蟠龙袍,珠玉大带环腰,左边缀玉右边挂着1柄鞘身宝石装点的宝剑。

    见他整理完不动,魏忠贤急了:“殿下,万岁爷与朝中文武都等着呢。”

    齐王微微睁眼,笑说:“朝上1帮老头子站着,皇兄身强力壮坐着。拖个半日,皇兄无碍,这帮东西9得累跪了。本王再等等,劳烦老魏去给皇兄说1声,9说本王闻鸡起舞,1身汗臭尚在沐浴。”

    老魏眼睛1亮,伸大拇指:“齐王殿下妙计,妙计啊!”

第181章 朝议(2)() 
“这算什么妙计,有心算无心。本王只是拿他们当敌军对待,此时他们早饭吃过,锐气正盛。等拖到他们肚中空空,两腿发软,说话有气无力时才是好时机。”

    说着,齐王用力拍拍老魏肩膀:“最好有1帮老头儿站不稳摔倒,这样9能将他们赶回家中养老。老魏,没看出来,挺壮实的嘛。”

    老魏嘿嘿1笑,低着头:“殿下不知,老奴入宫前也是个能左右开弓的好汉。只是手贱,好赌。”

    “既然现在发达了,老魏9好好回报家人。不过要将他们管好1点,别成了靶子引火烧身。”

    “谢殿下指教,老奴会管好家里人的。学殿下,来个军法从事!”

    老魏对齐王朱弘昭的事情知之甚详,对于齐王在战场上施行的军法很是推崇,全军有进无退,上到统帅,下到士卒,谁退谁死。

    两个人在皇极殿侧门内开始拉家常,齐王的态度平和,既无虚伪做作,也没有自矜高洁。对老魏没有1点的鄙夷或者巴结,这让老魏心里暖暖的。

    皇极殿内,皇帝坐着眯眼打盹。毕竟朝议可是1大早9要开始的,昨晚又在范慧妃那里折腾了1夜,哪能不困?

    下面的大臣1个个也急躁起来,他们多是万历时期老臣,对于上朝这种需要体力的活动缺乏锤炼,现在1个个两腿发麻。

    这时候老魏趋步躬身从侧门而入,登上台阶对天启皇帝贴耳轻语。天启皇帝听着点头,脸上笑容绽放,挥退魏忠贤朗声道:“让诸位爱卿久等了,齐王闻鸡起舞,1早9去习武。1身汗臭正在沐浴,又说不通廷议礼仪,正与宫中老人学习,唯恐殿前失礼。诸卿稍待,片刻后9至。”

    又过了两刻,估摸半个小时的功夫,连叶向高都忍不住的时候,殿中宦官内侍高声念唱:“齐王,左军都督府右都督,上朝”

    其他人上朝都要说明身份通报姓名,包括信王朱由检。而朱弘昭不需要,他有剑履上殿、礼赞不名的特权。

    明朝朝议是穿着靴子的,第1项特权中的履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佩剑。礼赞不名即上朝时礼官唱名点到的时候,只称呼他的爵位官职,不提及名字。

    剑履上殿搁到以前这是什么待遇?按顺序来说,历史上能剑履上殿的臣子9那么1些,其中大多数人下面都会加9赐,封王、然后再来玩玩儿禅让

    见齐王佩剑入殿,1帮老臣暗自摇头又有心喜。剑履上殿,这是齐王自己找不痛快。

    “臣弟拜见皇兄,见过诸位大人。”

    躬身对皇帝抱着牙牌1礼,齐王嘴角翘着对皇帝眨眨眼睛。皇帝正襟危坐,两侧随侍太监脸皮绷得紧紧,1副很严肃的样子。

    “赐座。”

    早有准备的两名身强力壮的太监抬来檀木大椅,朱弘昭道谢入座,随后奏折送到他手里。

    看着倪文焕奏折,朱弘昭嘴角带笑:“皇兄,这位倪御史吹毛求疵的精神值得鼓励。但要说臣弟与李侍郎相结交,未免有些匪夷所思。李侍郎敬臣弟1杯酒,是感谢臣弟抄出银子补足国库,并无他意。前后,李大人与臣弟相谈不到4句,这如何能结交?”

    回头看1眼跪伏在地的李长庚,朱弘昭又不认识其他人,倪文焕是哪个他都不知道。只能轻哼1声:“请人吃饭喝酒,交结的也是酒肉朋友。区区1杯酒能有何用?莫非倪御史认为本王会与李侍郎勾结,漂没、火耗3成银子?”

    户部、工部诸官互看1眼,垂着脑袋。从户部拨出去的银子,按惯例会漂没3成。大家都靠这样的分红补贴家用,现在齐王提出来,还说的准确,他们哪能不怕?

    倪文焕同时受到同僚、上司的不悦目光,赶紧俯身:“齐王聪慧,下官却有此般顾虑。,齐王殿下心怀坦荡,还请殿下谅解下官唐突。”

    “无碍,希望倪御史多盯着这笔银子去向。这银子皆是真金实银,本王说是多少两9是多少两,熔炼时不会有1分火耗。至于漂没问题,稍后再议。”

    天启微微点头,这是个好的开始:“既如此,议下1件事。”

    跪地的李长庚这才爬起来,恼恨瞪1眼倪文焕。恨这家伙为了提点齐王,竟然拉他下水。

    其他人也看明白了,倪文焕哪是弹劾齐王,实际上实在点醒齐王,让齐王拿什么对付他们。而且让他们最害怕的是,齐王对他们那点手段心知肚明。

第182章 让兵权() 
山东布政使徐从治太冤了,没想到他眼中老老实实为人本份能干的李邦华竟然在回京述职的时候将他弹劾,罪名还要要命的结交藩王。

    皇极殿内,齐王朱弘昭收拾完倪文焕,斜眼打量着李邦华,笑吟吟道:“若本王没记错,山东历城时山东3司官员暂时归于本王麾下齐心协力破了济南府香贼。李大人当时还专司本王麾下大军粮秣供应,深受本王器重。邹县鏖战,多赖李大人坐镇历城筹粮有功,本王还写书信道谢。”

    “而李大人回信表示本王治军严谨有武毅戚公遗风,欲在本王麾下监军。”

    看着脸色渐变的李邦华,朱弘昭又看看其他大臣,没几个认识的:“而布政使徐大人,当时提督山东诸军。坐镇杨肇基、周世锡联营,多次因杨周2部军卒逃营投奔于本王麾下而与本王起了龌龊。战后,徐大人设宴亲来下帖,本王拒之不见。这本王与徐大人关系莫逆,又如何说起?”

    当时山东官员都想跟着军功,朱弘昭兵少,9投奔到杨肇基、徐从治麾下。随着杨肇基率周世锡、杨国栋进攻接连受挫,而朱弘昭与轮转将军孔26日日阵战,每日皆胜。那批1到邹县9散了的官员尤其悔恨,都想回到朱弘昭麾下做个临时职务分薄军功。讨厌他们的反复,朱弘昭理都不理。

    李邦华运气好,1抵达邹县又被徐从治打发到历城筹集山东物资人力,并没有直接和朱弘昭撕破脸皮。在历城发军粮,优先保证朱弘昭所部,为的9是战后朱弘昭能提点他1番。

    没想到朱弘昭给他定了1个筹粮有功的军功,战后回京述职升赏,这李邦华当即9翻脸了!

    孔孟两府先后被破被大肆屠戮,山东官员为求自保向战斗力最强的朱弘昭示好也在情理之中。朝中官员也理解,但此刻不会有人跳出来为李邦华说话。

    因为齐王在山东时与徐从治关系不算好,更何况那时候朱弘昭只是乐安侯,左都督府都督同知,并不是藩王。

    李邦华硬着脖子抱着牙牌,昂首看着天启皇帝:“齐王殿下所言是实,但臣所顾忌者乃是齐王与徐大人有同袍奋战之情谊。而齐王于山东威望高隆,民间众口传扬。齐王麾下又有十万大军,山东无人能节制。故而为齐王计,为社稷安稳计,臣请夺徐从治布政使之职,另遣他用;并剥夺齐王都督之职,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可笑!哈哈!啊哈哈哈哈!当真可笑!”

    朱弘昭指着李邦华鼻子,目光死死瞪着:“你以为本王喜欢这十万军队?你以为本王喜欢在孝期带着家丁仆从征战?本王说过了,本王恨你们这些当官的没本事!”

    当即1名年青御史抱着牙牌昂扬出列,高声道:“臣弹劾齐王殿前咆哮,有失皇家体统,有失朝廷法度威仪。”

    “臣弹劾齐王言语藐视朝廷威严,中伤满朝臣心。”

    第3名站出来的御史,正是被朱弘昭收拾的倪文焕:“齐王恶语欺辱臣等,请陛下廷杖齐王,以慰文武之心。”

    朱弘昭1瞪,倪文焕脖子1缩,颤音道:“陛下要为臣做主啊,齐王殿下对臣恶意昭然。不予惩戒,齐王骄横日长,如何能为朝廷栋梁?”

    这是朱弘昭与文官的第1次交锋,和他们的急先锋言官们打擂台。言官们有特权,打不得,骂不得。他们更喜欢朱弘昭挥舞拳头打的他们鼻青脸肿,这样他们不畏强权的名声9有了,更会逼着皇帝不得不惩处齐王。

    “臣弟不认为说错了什么,但殿前咆哮有失朝礼。”

    对于牛皮糖1样的御史言官,朱弘昭根本不会去和他们讲道理,干脆认罚。即使屁股挨板子,殿外锦衣卫亲军谁敢用力气打?场面活而已,他损落的只是颜面而已。

    看着天启,朱弘昭继续说:“在挨板子前,请皇兄容臣弟讲完肺腑之言。”

    天启脸上浮现微笑:“准。既然齐王认错,那9惩戒十棍。”

    目光扫视台下诸官,天启笑眯眯的目光落在3名跳出来的御史身上:“如此,3位爱卿觉得可能抚慰诸卿之心?”

    这时候首辅叶向高轻咳两声,抱着牙牌神色宽容祥和:“齐王年幼初次于殿前问答,其本性淳朴率性,陛下9宽容1回。陛下要做明君,臣等也是想做流传千古之名臣。若齐王指点出臣等疏漏,臣等自当勤勉。”

    “多谢阁老大人厚爱,是小王唐突了。但先王教导,治国难,治军易。不论治国治军治民,首在功过分明。小王在军中与士卒同受军法监督,在朝中哪能因年幼而免于责难?传出去,麾下将士必会笑话小王没担当。所以”

    朱弘昭转身对天启抱拳:“长兄如父,皇兄又是天子,皇兄责罚臣弟,臣弟心服口服。”

    “难得齐王通达,既然齐王认罚,朕只好辜负了叶卿好意。”

    叶向高谦和1笑,连称不敢,抱着牙牌入班。

    朱弘昭深吸1口气,对李邦华抱拳道:“本王也知李大人是能臣,但有些话刺耳,若说的不对,李大人不妨1笑了之。”

    “齐王殿下请讲。”

    “是这样的,先从闻香教说起。闻香教之所以起事造反,原因无非3点,第1是百姓生活贫苦,除了各种征税,下面胥吏贪婪奸猾,常常借收税之际讹诈欺凌百姓,私造名目花样繁多。百姓又不知朝廷税法,又畏于衙门手段,卖儿卖女也要缴清各税。”

    “本王自幼生活于民间,自知生活贫苦只是暂时的,忍忍还是能过去的。所以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百姓看不到富足、哪怕是吃饱肚子的希望。这1点,地方官员受胥吏蒙蔽,或故作不知无视百姓水火才是根由。说到底,升官发财是千古不变,普遍人心的道理。官员们能安稳升官,能收受胥吏、士绅诸多孝敬,自然会向着这些人说话。”

    “第2点,绝望的百姓活不下去,活下去还是这样贫困的生活,早晚要饿死受欺凌,他们的子孙也是同样的命运。他们自然会不满,会忿恨父母官不顾他们死活。官员是朝廷选拔派用,积怨已久,他们自然怨恨朝廷。”

    死死盯着李邦华,朱弘昭吐字如铁。

    “这第3点才是徐逆有贼性反心。但造反大逆不是1个人能完成的。山东百姓十年内两次大旱,地方官员屡次不报坐看徐逆发粮收买人心,才是造成徐逆行造反大逆,无知百姓云集,扶老携幼参与大逆的根本原因。”

    “所以本王恨你们不作为,担心上报后丢了官帽子,而吃饱自己的肚子坐看百姓陷于水火之中!”两步走到李邦华面前朱弘昭咆哮着,细目瞪圆寒光闪闪,宣泄着内心积压已久的忿恨,抬起手想拎住李邦华衣领,手伸到1半停下,朱弘昭悻悻1笑:“抱歉,气血澎湃难以自矜,险些吓着李大人,还望包容。”

    李邦华确实被朱弘昭气势吓着了,他在山东没少见朱弘昭1边饮酒,1边挥手处决无能官吏或悍贼。

    “其实殿中诸位大人心里亮堂,百姓能吃饱肚子是不会从逆造反的。所以面对造反作乱的百姓,本王希望的是诸位能吸取教训,莫要1味的责怪从贼百姓不知圣人教化、朝廷恩德。至于那山东十万大军,说出来对本王来说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