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秦始皇 >

第16节

秦始皇-第16节

小说: 秦始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出城,我就扮成死者的亲属混在送葬的队伍中。”    
    异人听吕不韦说让他扮成死人躺在棺材里,有些不放心地问:“让我与尸体躺在一起,这合适吗?万一开棺验尸岂不全完了!”“请公子放心,怎会让你与尸体躺在一起呢?用两口棺材,对外只说公子是陪葬的,只要将公子化装成死人的模样就可以了。倘若出城时守城人开棺验尸,公子屏住气不露出任何声息就行。”异人想想也只好如此了,他随吕不韦来到预约地点,早有人等在那里,给他们换了装。吕不韦一身孝服,异人则穿上死人的衣服,并在脸上身上涂上一层蜡状的东西,让人看起来与死人无异。旁边停放一口普通棺材,显然是为他准备的。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送葬的队伍就在城门口等候了。    
    辰时城门准时打开,这是一天之中惟一开的一次门,想出城进城的人很多,为防止秦国奸细混入城中,进出城的人检查都很严,任何人不得例外。出殡送葬也必须接受检查,双方发生了争执,守城士兵检查完送葬的人没有发现可疑的人,坚持要求开棺验尸,送葬的人坚决拒绝开棺。    
    双方正在争吵,公子嘉骑马赶来了,他分开众人来到城门前。守城士兵一见公子嘉到来,急忙上前施礼,公子嘉说道:“死者是我夫人的一门远亲,人已死去多日,尸首可能已经变形发臭不易再打开棺椁,何况开棺是对死者不敬,也有碍家属的吉利,让家属多出些钱,就免检了吧。有我担待,请你们放心,出了事我来负责。”    
    公子嘉这么一说,守城士兵谁还敢执意要求开棺呢?送葬队伍这才顺利通过城门。    
    吕不韦向公子嘉一拱手,“多谢公子相助,后会有期!”

第三章 献媚争宠
第1节 触动天怒

    秦异人靠着吕不韦的谋划接近了王后,不但把王后漂亮的侄女娶到了府中,而且还得到了秦王的宠信……遗留在赵国的嬴政母子备尝艰辛,赵姬看着时光一点点地偷走了她的芳华韶年,心中恨恨地道:你为何还不来接我……小小的嬴政也心生恨意:太子嘉,你竟敢抱着我娘……    
    一    
    秦昭王面对一摞摞从前线战场送来的军情竹简,非常恼火,屯兵邯郸半年有余,却仍然没有攻克邯郸,损伤无数兵马不说,最近接到奏报,又被赵兵击退十里有余。    
    秦昭王本想在自己晚年一举扫平东方各国建立帝制,谁想到出兵攻打第一个国家就遇到挫折,怎能不感到失望呢?统一东方各国的梦想将要化为乌有。    
    丞相范睢入宫见秦昭王满脸怒气,他看见秦王几案上的一堆军情文书心中猜到八九分,正寻思如何讲几句让秦王欢心的话,秦昭王抬头见他进来,劈头问道:“范丞相,你保荐的两人可给秦国丢尽了脸面,数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半年之久都不能攻克一个小小邯郸,真是饭桶!”    
    范睢见秦王责备,只好安慰说:“大王不必着急,赵国虽然依仗邯郸城坚池险负隅顽抗,但必定是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坚持不了多久,请大王放心,臣担保郑安平和王稽一定能在两个月之内攻下邯郸的。”    
    “再等两个月?难道要本王等到埋入棺材那一天不成!传本王命令,限郑安平十日之内攻下邯郸,否则,提头来见。”    
    范睢见秦昭王正在盛怒之下,也不敢出言反驳。按照秦国的法律,一人犯了死罪,保举他的人同样也是死罪。范睢为了不因为郑安平和王稽连累自身,急忙说道:    
    “大王,臣保举二人代替郑安平和王稽,一定能很快攻克邯郸灭亡赵国。”    
    “请范丞相快讲!”    
    “五大夫玉陵和郎中令王龄。”    
    范睢话音未落,安国君恰好走了进来,略带不满地说:    
    “依我看,这两人也不比郑安平和王稽强多少,如果大王真的准备换将,仍换武安君白起,他在长平一战歼敌四十余万,赵人闻之丧胆,由他领兵围攻邯郸,将会出现第二个长平大捷,父王以为呢?”    
    秦昭王不置可否地说:“孤也不是没有想到武安君,只是他一直在生病,主帅以病身出征于争战不利,传扬出去东方各国会笑话我大秦无领兵之将的,更何况武安君疾病在身也不会答应出征的。”“据儿臣所知,武安君根本没有病,他一直称病在家不愿出征,是害怕打了败仗毁坏他的一世英名。”    
    秦昭王一听说武安君假装生病欺骗他,气得破口大骂:    
    “白起老儿竟敢欺骗本王贻误战机,真是岂有此理!传孤的话,速派人命他披挂出征取代郑安平,限白起十日之内攻克邯郸灭掉赵国,不然,一定将他全家治罪。”范睢心中暗喜,又故意怂恿说:    
    “大王,武安君尽管骁勇善战,可他一心不想为大王出力,强行命令他出征,非出自本心,是强人所难,只怕武安君到赵国境内也不会尽力统兵作战的。让心怀二心的人统率几十万大军在外作战,这正是兵家所忌讳的,请大王三思。”    
    秦昭王一听范睢说得也在理,面露犹豫之色,安国君知道范睢与白起之间有矛盾,隐约猜中范睢的用意,上前说道:    
    “儿臣愿以性命担保武安君不是应侯所说的那种人,古人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请父王立即任命白起为帅更换郑安平,劝说白起出征的事由儿臣亲自去做,武安君一定会听从儿臣的忠告答应出兵的。”    
    安国君正要去武安君府劝说白起赴前线接替郑安平,子听到了这个消息,立即来见父亲,执意要求代替父亲去劝说白起。安国君也想锻炼一下子,便爽快地答应了。子来到武安君府上,刚一见面就径直说道:    
    “君侯一向安好,大王派我来探视武安君病情是否好转,想让君侯赴赵接替郑安平,并限君侯十日之内攻克邯郸灭亡赵国,君侯觉得自己能够办到吗?”    
    武安君摇摇头,“我的本领并不比郑安平卓越,郑安平屯兵邯郸城下半年之久攻不下邯郸,并不是郑安平、王稽等人无能,而是这次出征伐赵选择的机会不正确,我秦国是不义之师,远征他国作战。而赵国是抗击来犯之敌,上下军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锐不可当,所以郑安平损兵折将相持半年有余仍无进展。据我探听到的消息,楚国派遣春申君带十万兵马前去救赵,魏国也由信陵君率二十万大军来解救邯郸。听说一向好战的燕国兵马也蠢蠢欲动,似乎也有联赵抗秦之意,秦国纵然有足够的实力与东方任何一国抗衡,但以多国联合战秦国,秦军不败才是千古奇迹呢。”子趁机问道:“既然君侯已经看出秦赵邯郸之战的结果,何不亲自面见大王陈说你的主张呢?”    
    武安君随子来见秦王,秦王以为白起答应了他的要求是来辞行的,把满腹的怨气压在心中,尽量用温和的口气问道:“武安君一病数月,如今应该康复了吧?众人一致推举你去替代郑安平才可能扭转邯郸之战的战机,不知武安君何时动身?”白起施礼说道:“臣的病早已康复,只是大王的心病一天天加重了,令臣十分担忧。”    
    秦昭王见白起话中有话,颇为不悦地说:    
    “此话怎讲?请武安君明示,本王愚笨,不知心病病在何处?”白起这才进谏说:“大王的心病病在称帝之心迫不及待。”    
    此话一出,秦昭王的脸色刷地拉了下来,但白起并没有觉察到秦昭王面色的变化,他继续说道: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正如桃子的成熟,在没有成熟的时候吃它,味道有酸有苦,只有成熟季节到来时味道才甘美香甜。水到渠成也是这个道理。大王如今攻打邯郸,志在亡赵,但上天没有亡赵的迹象,大王强行而为,是违天意而行,不合事理,不符民心,将惹起诸侯众怒,秦军不但不能攻下邯郸,只怕数十万大军要在邯郸城下身首异地。”    
    不容白起再说下去,秦昭王一拍几案怒喝道:    
    “白起,你好大的胆子,本王没有追究你假装疾病违抗军命之罪,你倒依老卖老教训起孤来。”白起见秦王生气,立即解释道:    
    “臣纵有天胆也不敢教训大王,臣只是劝谏大王迷途知返,早日下令撤军返回,等待时机再出兵伐赵也不迟,何必一定要灭亡赵国呢?置之死地而后生,大王激怒了赵军,其后果只能对秦国不利。”    
    “住嘴!”秦昭王猛地喝斥一声,打断了白起的话,“本王再问你一句,你到底出不出兵?”    
    “请大王听完臣的分析,臣再回答大王的问话。”白起理直气壮地顶了一句。    
    秦昭王火了,“本王不听你一派胡言,你回答本王一个字,是出兵还是不出兵?”    
    白起见秦王如此胡搅蛮缠,也十分恼火,硬着头皮说道:“臣宁死也不出兵,请大王治罪吧。”
    秦昭王见白起出言不逊,竟当着众人的面顶撞自己,怒不可遏地吼道:    
    “白起,你今日不出征,本王夺了你的封号,将你降为平民!”秦昭王本来是为了威吓白起,想不到白起以假当真,冷冷地说道:“臣的封号是宣太后赐给的,是臣在战场上用鲜血与生命换取的,孝公当年任用商鞅变法新政时提出的奖励军功为历代先王所尊奉,以军功取得爵位已经成为秦国一条百年不变的法令。也正是如此,才激起无数将士在沙场上拼命杀敌,希图用鲜血换取军功,即使拼死沙场,以图个封妻荫子,为子孙后代留一片家业。大王如今仅仅凭一句话就要剥夺臣的功爵,传扬出去岂不令国中文臣武将寒心,将来谁还愿意为大王出生入死呢?”    
    白起本来是为了自己开脱责任,免除秦昭王对他的惩处,秦昭王却认为白起是在用先祖的法令和宣太后的威名要挟他,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嘿嘿冷笑道:    
    “白起,你依仗自己为我大秦攻下几座城池,夺取几片土地,就不知天高地厚,骄横跋扈不把本王放在眼中。当初本王在清除‘四贵’之时就准备把你一同赶出咸阳,念你一向安守本份又有多人为你求情才放过你,给你立功悔过的机会,想不到你不知悔改,反而居功自傲要挟本王。你不要以为本王离开你就没有能人了,孤今日就将你赶出城让你看着孤是怎样攻破邯郸灭掉赵国的。”秦昭王说完,满脸怒容地站了起来,猛地转过身,甩袖走进后宫。范睢、安国君、白起、子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一声不响地退了出去。    
    几天后白起接到秦王送去的御旨,将他贬出咸阳,到封地阳密静养。消息传出后,引起咸阳城的轰动,人们议论纷纷,白起的许多亲朋好友闻讯登门安慰。告别这天,前来送行的人更是络绎不绝。白起临行前说道:“邯郸短期内不可能攻下,赵国更是无法消灭,各国救援的兵马很快就会汇集邯郸周围,内外夹攻,秦军腹背受敌,就此撤兵则是劳师动众无功而返,再这样逗留下去只怕想撤兵都不能够。到那时,大王再记起我的忠告也已经是后悔晚了。”白起走后,范睢派去监视白起的人立即将这话报告给范睢,范睢略一思忖想出一条铲除白起的妙计。    
    范睢来见秦王,秦昭王正为楚、魏援兵赶到赵国恼火,一听说白起告别时向众人说了许多为秦国泄气的话,更是生气,范睢又趁机说道:    
    “白起对大王不满不是一日了,早在宣太后执掌大权时,白起就多次建议宣太后不要放权给大王,他说大王没有独立执掌一国之事的才能。白起和‘四贵’交往甚密这是诸侯之间人人皆知的事,特别是穰侯,除了交往密切外,他二人还有血亲关系,这也是众人都知道的。自从大王夺了‘四贵’的实权,等于将白起的靠山推倒,他怎能不对大王有成见呢?后来大王虽然多次任命白起为大将领兵作战,大王对他这样信任,白起却恃功自傲,经常聚集一批‘四贵’旧人抨击时弊,为‘四贵’鸣不平。如今大王将他赶出都城去偏远的封地,白起在没有离开咸阳时就敢当着众人说出许多不满的话,一旦到了阳密就更加无所顾忌,心存二心也难猜测。倘若其他诸侯国听说白起被贬,派人前去游说,后果不堪设想。”    
    范睢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一下,偷眼瞧瞧秦昭王表情的变化。秦昭王似乎被范睢说动,惊问道:    
    “以丞相所见应该如何做呢?是立即将白起召回还是派人监视?”“大王就是将白起召回,仍封他原来的官职,难道就能买回他的心吗?就像一只产生裂纹的器皿,无论怎样修复那条裂纹都会永远存在一样。至于大王说的监视更是办不到,白起是何等人,岂是几个人监视得了的,派大军监视又不合算。依臣愚见,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