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秦始皇 >

第14节

秦始皇-第14节

小说: 秦始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陵君见侯嬴在生死别离之际对自己如此冷淡,很是伤心,默默登车而去。    
    车行数里,信陵君越想越不对劲,他对侯嬴恭敬如同父母,如今自己前去送死,可谓生离死别,侯嬴却没有说一句壮别的话,态度却一改往常,莫非自己这样去拼命有什么不对?老人一向多谋,为何连一句指点的话都没说呢?    
    信陵君命人驱车返回,老远就看着侯嬴正等在东门口。信陵君还没开口,侯嬴就笑着迎上前说道:    
    “老臣早就知道公子一定会返回的,已经在此恭候多时了,快到寒舍一叙吧。”    
    信陵君惊问道:“您怎么知道我会回来?”    
    “公子以死同老臣诀别,老臣却态度冷淡,甚至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讲,公子一向知遇老臣,老臣一向敬重公子,可老臣刚才的态度不合常理,公子必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疑虑之心,疑而复返,老臣说得对吗?”    
    信陵君被老人的话折服了,急忙下拜说:“无忌不才,请老人指点!”信陵君屏退侍从人员,随老人走进内室,侯嬴这才说道:    
    “公子所率人马不过千人,纵然以一敌十也如同羊入狼群,白白送命罢了,有什么益处呢?”“老人以为无忌应该怎么做?”    
    “窃符夺兵救赵!”老人压低了声音。    
    战国时代,君王授命将帅领兵作战,通常授予兵符作为凭证。兵符形似虎头的形状,又称虎符,用青铜铸成,背后铸有文字,分成两半,君王收藏一半,领兵将帅保存一半。调动军队时必须两半合而为一,才能生效。    
    信陵君一听侯嬴让他窃取兵符抢夺兵权,吃了一惊,连连摇头。“先生之计使不得,盗窃兵符是杀身灭门之罪,我无忌向来正直坦荡,怎能做出那种令人不齿之事呢?传扬出去毁了我的一世英名,更令天下人讥笑。”    
    侯嬴长叹一声:“公子真是迂腐透顶,宁可白白送死也要顾及那些虚假的名声,岂不知人的名声就如抹桌子布一样分文不值。如今公子率领不足千人的队伍,前去救赵,明知此去是一去不复返却义无返顾而往,为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朋友之间的信义和公子的名声。公子赴死不说,千余门客也甘愿为公子而死,从门客的角度而言,他们也是为信义和名声去死。从公子的角度看待门客赴死这事,他们的死何尝不是公子连累的呢?公子有妻妾儿女,众门客也同样有妻妾儿女,甚至还有高堂老母和白发苍苍的老父,你们这一赴死,累及的人何止千万?公子为何不能选择一种成功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信义和名声呢?窃符也许只是累及少许人,却拯救万千之人。如果救赵成功也等于安定了魏国边防,回头再向安王解释清楚这件事。到那时,公子的信义得到捍卫,名声响彻云霄之间,大王怎么会背弃众人对公子的敬仰而一意孤行将公子治罪呢?”    
    “假如窃符救赵失败呢?”信陵君反问道。“公子窃符失败累及不到公子身上,公子再率众赴死也不迟。如果窃得兵符夺取兵权率军同秦军作战失败,至少可以重创秦军。以老臣之见,赵魏合兵夹攻秦军,只怕失败的是秦兵而不是赵魏之兵,其中的道理有四点:一、秦孤军深入作战,远离本土,水土不服;二、秦入侵他国,为不义之战,失道寡助,而赵则是捍卫国土的正义之战,得道多助;三、赵魏联合可能引来更多的国家联合,人数远胜秦兵;四、赵国与秦有不共戴天大恨,上下合心,众志成城,目前更为置之死地而后生之势,一人拼命十人难挡,秦国必败!”    
    侯嬴见信陵君沉默不语,估计心有所动,又进一步说道:“万事在于行动,公子不去做怎么就知道一定会失败呢?”信陵君终于被说动了,皱眉问道:    
    “兵符藏在大王身上,随身携带,如何能够窃取呢?”“老臣推荐一人保证能为公子完成使命。”“谁?请先生指点!”“魏王的宠妃如姬娘娘。只要公子开口,如姬娘娘会不惜一切为公子去做这事的。”    
    提及如姬,信陵君内心一颤,是的,也只有如姬能够接近大王,盗取兵符,并甘愿为他冒生命危险。当初,如姬全家被杀,她一个弱女子流浪街头,是信陵君为她报了灭门之仇,还收养了她,把她留在府中,教她琴艺,像长兄一样关心她,照顾她。起初,信陵君对如姬只是同情与怜悯,如姬对信陵君也是感激与崇敬,长久的相处中二人内心深处蒙生了爱情的种子。信陵君有心将如姬留在身边却难以启齿,他怕众人说他乘人之危收买一个孤苦少女的心。如姬更是无法开口,她甚至想也不敢想,在她心目中,信陵君是那么圣洁,那么伟大,对于她这样一个寄人篱下的苦命女子信陵君是高不可攀的。    
    信陵君把爱化为一种关怀,如姬把爱化为一种默默的奉献。一次偶然的宴会上,魏安王发现了如姬。信陵君无奈,忍痛将如姬送到宫中。分手的刹那,信陵君握着如姬的手,千言万语化成一段沉默。如姬再也忍受不住内心的痛苦,不顾一切地扑倒在信陵君怀中,呜咽道:    
    “公子的情义与恩德今生若不能相报就等到来世相报!无论何事,只要公子向奴婢开口,奴婢必以死相许!”    
    从此以后,信陵君入宫总是有意躲着如姬,他不愿给如姬留下任何苦痛。    
    信陵君不愿因为自己连累如姬,侯嬴火了,十分生气地说:“尽管如姬受到大王宠爱,你以为如姬就幸福吗?她每天身在宫中心却在公子身上,能为公子做事,如姬不仅不认为是连累她,相反,会觉得荣幸,感到幸福。能让一个女人幸福的事为何不做呢?”    
    “可是,如姬会因为盗虎符的事被处死的,我怎么忍心让她为我而死呢?我宁可自己去死也不会连累她的!”    
    侯嬴知道信陵君的脾气,他决定的事劝说也无用,于是说道:“公子既然不想累及如姬娘娘,老臣还有一位朋友,他叫颜恩,在宫中当差,对宫中的事十分了解,也深得大王信任。我请他为公子帮忙,成功与否请公子再等一夜,我明日答复公子。”侯嬴找到颜恩,让他传话给如姬,说信陵君请求她窃取兵符。如姬答应了,果然在天亮之前把虎符交给颜恩。    
    如姬知道盗窃虎符的罪应当满门抄斩,为了不连累他人,如姬在颜恩走后便饮鸩自杀了。    
    信陵君听说如姬为他而死,悲痛欲绝,侯嬴劝慰道:    
    “人死不能复生,请公子节哀,公子应该立即赶往邺城命令晋鄙发兵。不然,魏王知道兵符被盗之后,一定派人告知晋鄙,就是公子携兵符去见晋鄙时,也已经不起作用了。公子岂不更加有负于如姬娘娘?”    
    信陵君擦干眼泪,“如果我兵符在手晋鄙仍然不同意发兵呢?”侯嬴做一个砍杀的手势,“朱亥虽是屠户却有千斤之力,有勇有谋能够带兵,公子可带上他,如果晋鄙同意发兵更好,倘若晋鄙见到虎符后仍拒绝发兵,可以让朱亥杀死他,由朱亥领兵陪公子去救赵。”    
    信陵君忧心忡忡地说:“晋鄙是先王留下的老将,忠勇善战,是我魏国难得的人才,杀了他损失我魏国一员大将,实在可惜。”“大事不辞细谨,公子顾及不了许多,赶快上路吧。”侯嬴把信陵君推出门外。    
    信陵君和朱亥拜别侯嬴登车而去,猛然听到身后咕咚一声,回头一看,侯嬴已经刎颈而亡,鲜血喷洒在老人清瘦的脸上。信陵君要停车给侯嬴收尸,朱亥阻拦说:    
    “老人刎颈而死,就是督促公子坚定意志前行,中途而返不是老人所希望的,公子怎能背老人心愿行事呢?请公子放心,为老人收尸者大有人在。”    
    朱亥挥动了鞭子,加快了车速。    
    信陵君和朱亥等人赶到赵魏边境的邺城,晋鄙验过兵符后将信将疑,拒绝发兵救赵,他要派人再去请求魏王之后才肯发兵。信陵君向晋鄙解释了半天,他仍然不同意发兵。朱亥恼了,大声喝斥道: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今你已经验过兵符却仍然拒不发兵是何道理?难道怀疑这兵符是假的吗?”    
    朱亥说着,从袖中掏出四十斤大铁锥将晋鄙击杀在地上,夺取了晋鄙的兵权。其余人见晋鄙都被击死了,又有信陵君在旁,谁还敢反抗?信陵君便任命朱亥为帅,统领全部人马火速赶往邯郸。

第4节 后会有期
    四    
    七月的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晌晴的天,霎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一场大雨就要来临。    
    吕不韦刚要熄灯休息,接到内线报告,公子嘉让他火速赶到府中,有要事相商。    
    自从秦军兵围邯郸后,吕不韦的日子一直不好过,因为他是秦公子异人的鼎力支持者,许多不明内情的人都骂吕不韦是秦国派往赵国的奸细,甚至有人说吕不韦年前出使秦国,就是受异人之托勾引秦国前来攻赵。    
    吕不韦当然有苦难言,他承受着众人对他的诽谤静观事态发展,他希望秦兵早早撤军,更希望赵国打败秦兵。他不是担心秦兵攻破邯郸毁了他在赵国的财产,而是担心赵国在被秦兵激怒之后杀死异人,那样,他的全部努力都白费了,自己还有可能被不明不白害死。    
    吕不韦赶到公子嘉府时,公子嘉早已等待多时,一见面,公子嘉就急急忙忙地说道:    
    “吕先生,深夜将你请来是有要事相商,请先生见谅。”“公子有话尽管说,你我之间何必客气呢?”    
    “先生有所不知,我属下人刚刚得到消息,大王已经下令捉拿吕先生和秦王孙,对吕先生也许不会太过为难,而异人只怕难逃一死,请问吕先生应该如何处理此事?”    
    吕不韦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他沉思片刻问道:“公子是如何打算的?”    
    公子嘉摇摇头,“计划跟不上变化,形势的发展已经不同于蔺相国生前所预料的那样,我赵国如今遇有灭顶灾难,是否能够存在下去都无法知道,你我图谋的亡秦谋略还有什么用?远水解不了近渴呀!更何况异人与王位之间尚有千里遥远,将来能否像我等谋划的那样实在难料。如今大王和平原君都一致同意囚禁异人,用异人要挟秦军退兵。如果秦军不顾异人的生死丝毫不见退兵就将异人宰了祭旗,然后同秦兵决一死战!我也认为再留下异人已没有多大作用,倘若安国君有心立异人为世子,一定要同秦昭王商量,他们怎会不顾世子的死活而攻打邯郸呢?”    
    吕不韦见公子嘉都已经动摇了信念,暗暗寻思道:异人奇货可居,我还想通过他改变卑贱的地位,挤入秦宫出将入相呢。要是异人被杀了,我的前程、地位也就消失了,必须劝谏赵嘉想尽一切办法解救异人出城,我也趁此机会随异人进入秦宫。吕不韦不置可否地分析说:    
    “蔺相国当初授此妙计就是看到秦强赵弱,不得已才采取这种遭人讥笑的策略削弱秦国。假如赵国能够打败秦国,何须要公子绞尽脑汁寻找机会呢?蔺相国的策略是亡秦大计,也许对眼前形势没有多大作用,从长远看却非常必要。说句丧气话,假如秦兵真的攻破邯郸灭了赵国,公子更要把蔺相国的妙计实施下去,否则,永远都不可能报亡国之仇。”    
    吕不韦见公子嘉低头不语,又分析说:    
    “公子为了大计已经忍痛割爱献出心爱的人,迈出关键一步,我相信如意夫人一定能够完成公子重托成就大事。公子现在突然放弃了,对不起如意夫人不说,也对不起公子自己呀。就是现在把异人杀了,能够改变赵国在战场上的失败命运吗?当然不能,那么杀死异人还有什么意义呢?与其拥有一具毫无价值的尸首,还不如拥有一个活生生的人,也许最关键的时候会起到一种意想不到的作用呢。”    
    公子嘉为难地说:“要杀异人是大王和平原君的主张,只怕我去游说作用不大。”    
    “只要公子对亡秦大计有坚定的信心,我有办法让异人免除这次灾难,当然,需要公子鼎力相助。”吕不韦说着,俯在公子嘉耳边嘀咕几句,公子嘉连连称是。大雨哗哗下个不停。    
    吕不韦冒雨回到府中简单布置一下,便赶到异人府邸。    
    异人早已入睡,听说吕不韦深夜冒雨到此,知道有急事,急忙披衣下床来见吕不韦。异人见吕不韦浑身湿透了,脸上也挂满了水珠,关切地问:    
    “吕大哥,快换换衣服吧,不然会着凉的。”    
    吕不韦摆摆手,“来不及了,公子赶快准备一下随我出城,赵王和平原君决定处死公子,天亮就要动手,事不迟疑!”    
    这样的事对异人来说已经不是头一次了,可每次都化险为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