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秦始皇 >

第139节

秦始皇-第139节

小说: 秦始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开始他的全部精神就被高渐离的筑乐吸引了。随着筑音的铿锵高昂,他仿佛看到先辈们开拓疆土,艰苦创业的情景,又仿佛回到他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战争年代。    
    为迎合始皇好大喜功的性格特点,高渐离对乐曲的下半部作了较大的修改,以角声为主,用欢快高扬的调子表现始皇统一天下后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心情。
    始皇听到下半部,果然显露出得意的笑容。在他眼前出现了一系列幻觉——    
    咸阳大兴土木,被俘虏来的各国贵族和降卒、反叛地区的黔首、国内犯法的囚徒都被赶来服劳役,成千上万的人穿着褐色的衣服,被秦兵驱赶着来回忙碌。    
    咸阳城扩大了好几倍。骊山挖通后,咸阳横跨渭水,天下豪富逐居于此,使咸阳更加繁荣、热闹,超过了当年的邯郸和临淄。阿房宫修建好了。里面有仿照六国宫殿而建的宫殿,掳自各国的珍玩宝器和美女被各归其位。如果各国的国王到此,一定会错当为他们的宫殿。可是,这一切都归始皇帝所有了,他们只能去做往昔的美梦了。    
    北方的匈奴再不敢南下牧马,南方蛮夷全归顺始皇帝,受到中原的教化。    
    一条条平坦的驰道从咸阳出发,直通帝国的东、南、西、北边境。江海湖泊经过治理,再无水患,干旱时可以灌溉,所有的荒芜之地都变成肥沃的良田。    
    最令始皇帝兴奋的是,徐福率船队寻仙回来了,船上满载的都是可使人长生不老的“青春之泉”神水。他始皇并不贪心,只用两桶就足够他喝上几千次,几千次变回十八岁的模样,其余的神水分给宫中后妃、子孙后代和臣民,让他们也分享始皇帝带来的幸福……    
    想到美妙处,始皇忍不住笑出声来。“陛下!”    
    筑声停了,齐皇后看到他痴笑的怪样子,笑问道:“你在想什么?”    
    始皇醒悟过来,看着皇后,不好意思地说:“朕在听高先生击筑。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高先生击奏的筑乐不应人间有,简直是仙乐。”    
    “不是仙乐,应该是魔音。”始皇由衷地赞叹道,“它使朕产生了种种幻觉。”    
    “是啊,我好像也看到种种印象。”齐皇后表示她的同感。高渐离击奏完,两只瞎眼茫然前望,耳朵却在注意听始皇夫妇的对话。他恭敬地答道:    
    “臣的筑乐不是仙乐,也不是魔音。陛下和皇后天生灵根,才会有种种幻觉。”始皇笑道:    
    “什么叫天生灵根,请先生具体道来。”    
    “臣这只筑得自北地筑灵山,知音者听起来,能感觉到它低音宽广饱满,高音圆润清脆,再低沉也不至含混不清,再高亢也不会尖锐刺耳。臣击筑行走江湖几十年,还没有出现能与此筑相匹美的筑。它的奇妙之处还不止这些,只要经过为臣击奏,发出的筑音,可使那些生性敏锐的,而有灵根的听筑者跟随筑音进入幻境,听筑者可以看到他们最渴望看到景像。”    
    始皇觉得好笑。一只筑真有那么大的魔力,高渐离也会吹牛了。可是,想想刚才自己眼前的幻觉,又不能不信。他和齐皇后对视一下,笑道:    
    “高先生的筑有那么神?”齐皇后庄重地答道:    
    “我相信音乐是有生命的。筑也会有灵性吧!”始皇转向高渐离,笑道:    
    “这么说高先生的筑是神筑了,可否让朕看看?”高渐离竖起耳朵,判断着始皇的位置,应声道:“陛下也是知音,看看有何不可。”    
    始皇以手示意,一名近侍立刻走到高渐离的座前取筑。高渐离却用双手护住,叱喝道:    
    “此乃神筑,凡俗之手不得抚摸。”说着,双手捧筑而立,说,“还是让臣亲自呈给陛下吧!”    
    近侍为难地看着始皇,始皇只当音乐奇人都有此怪僻,便不以为意,轻笑道:    
    “就让高先生亲自呈上吧!”    
    近侍遵命,半扶着高渐离,说:“高先生,请吧!”    
    高渐离离开座席,双脚试探着,艰难地迈上台阶,走到始皇跟前跪下。    
    始皇见他抱着筑不动,以为他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便说道:“高先生,朕在这里,快把筑呈上来。”    
    高渐离听见声音,判断准始皇的方向。他双手捧筑,口里说道:“请陛下接筑。”    
    始皇为表示对神筑的敬重,起身离座,正要用双手去接。高渐离突然站起来,双手改捧为抱,把那只灌满铅的筑向始皇砸去。始皇见他突然站起,已经警觉,不等筑砸过来,忙往旁边一闪身。筑贴身而过,正巧砸在始皇身后一名内侍的头上。内侍惨叫一声,仆倒在地,当场丧命。    
    事发猝然,偏殿里一遍惊呼之声,近侍们都惊呆了,竟不知上前救驾。始皇长子扶苏就坐在父亲旁边,慌忙上前,把高渐离扑倒在地。近侍们方一拥而上,把高渐离按倒在地板上。扶苏上前搀扶始皇,惊慌言道:“父皇,您受惊了。”    
    始皇浑身哆嗦,怒极反笑。    
    “狼心狗肺的东西,朕如此厚待你,难道还不能消除你的仇恨之心。”    
    齐皇后几乎吓晕过去,半天才带着哭音说:    
    “高先生,荆轲行刺,那是各为其主,各卫其国。如今天下一统,你还要……就是逆天而行,自作孽。怨不得皇上无情。”华阳公主的目光一直没离开高渐离。她以为用自己的少女柔情一定可以化解心爱的男人对父亲的仇恨。她还梦想父亲可以原谅他们,成全他们的姻缘。当她看见高渐离举筑砸向父亲时,脑海里顿时一片空白。等她明白过来,她慌忙奔到高渐离的跟前,近乎疯狂地叫道:    
    “为什么?为什么?你为什么这样?”    
    高渐离挣扎着硬把头抬起来,毫无惧色,语气出奇地平静。“为了荆轲,也为了天下百姓。对不起,公主,不这么做,我的心灵永远得不到安宁。”始皇突然暴怒。“推出去,斩!”    
    近侍们架起高渐离往外就走。高渐离大笑道:    
    “嬴政,你终于肯杀我了。为表谢意,我忠告你,不要只是以征服者的姿态作什么巡游,你看不到民间真相,看不到天下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你的眼睛被人蒙上了……”声音渐远,终于消失了。华阳公主哭倒在始皇面前,哀求道:“父皇饶命……女儿求您……”    
    始皇怒不可遏,抬起手来,打了女儿一个耳光,颤抖着声音,骂道:    
    “你……你不是朕的女儿!”“高先生……”    
    华阳公主捂着火辣辣的脸庞,慢慢站起来,突然哭叫一声,撞向殿柱。血,从她那秀发间渗出,终于流到脸上。袅袅的身子贴着殿柱,慢慢倒下去。“皇儿……”    
    始皇、齐皇后痛不欲生,抱着女儿痛哭,扶苏等人围在一旁哀哀流泪。    
    近侍用玉盘捧着高渐离的人头,跪倒在始皇面前。“回奏陛下,逆贼高渐离已被斩首。”    
    始皇看也不看,叹息一声,语气却出奇地柔和:“把人头缝上,与公主一起厚葬。”

第3节 齐皇后长逝
    三    
    经过高渐离事件后,始皇很是郁闷了一阵。但是他已经习惯看到死亡。所以,不久就从抑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照常处理国政,照常和六国美女饮酒作乐,照常寻仙问神。    
    徐福出海将近一年了,可是,一点儿消息也没有。没有要求增派人员,也没有回港加添粮食和淡水。听赵高说,朝中有人议论,说徐福是骗子,故意骗走那么多楼船、财宝和童男童女。始皇十分恼怒。他对徐福一点儿也不怀疑,能为徐福不返回找出一百条理由。可是,徐福一天不回来,他没有理由治那些非议者的罪。所以,惟一的办法就是等待徐福求得“青春之泉”回来。始皇寻仙的消息早已传遍朝野。人说,“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痤疤。”始皇帝好神仙,一些企求富贵的人,便在装神弄鬼上打起了主意。    
    燕地辽东郡有个姓卢的儒生,在当地小有名气,时人称其为卢生。卢生不但深通诗、书、礼、条、易、春秋等六经,对易经有特别的研究,同时还兼通方术,上知天文星象,下通地理、风水、医卜。还有人说,他精通把魂术。    
    卢生用他的这些本事,靠为人家祭神、看宅、卜卦、问仙为生。秦始皇尊尚法家,儒家失势。儒生们空有满腹经纶,却派不上用场,只能靠替人家主持丧生嫁娶、祭祀天地祖先大典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有的甚至无法维持生活,不得不放下臭架子,从事一些他们认为最耻辱的农耕渔樵等体力劳动,以补贴家用。卢生的境况算是比较好的,衣食无忧,还在当地小有名气。    
    但是,他是个很不满足的人,总觉得这世道委屈了自己的才能。他不甘现状,时刻在想着怎样改变自己的处境。当始皇派徐福出海求仙的消息传到辽东的时候,卢生眼热心跳了。徐福不过是一个跟自己一样的术士,凭借能言善道,就从始皇那里骗走楼船百艘,童田童女各三千,金银珠玉无数。躲在哪个海岛称王称霸足够他几世也用不完。他卢生哪点比不上徐福?    
    卢生下定决心,便变卖了所有家财,去了咸阳。他以为到了咸阳,见到皇帝,凭自己的如簧巧舌一定可以骗取始皇信任。可是,哪里知道,他到了咸阳,连皇宫的大门也不能靠近,更别说见到皇帝,因为天下像他这样的术士不知有多少。始皇虽然好神仙,也不至于找一个不明来历的术士。卢生没辙了,只好在咸阳城里游荡。    
    始皇好神仙,咸阳自然就多了有关神仙的传说。最近几天,又传出有个叫茅蒙的人在华山大白天就成了仙。而且越传越神,据说还有人亲眼看见茅蒙乘云驾龙,升天而去。越传越悬的故事一时传遍大街小巷,妇孺皆知。    
    卢生听到传闻,心头一动,顿时有了主意。他倾尽所有钱财,先去拜见中车府令赵高,向赵高自我显示一番他寻仙问道的法术,引起了赵高的兴趣。赵高倒不在乎他那点钱财,却看上他那些方士的本事和能言善道的口才。赵高有自己的打算,秦始皇好神仙,他为了讨好皇帝,不懂点神鬼的东西不行,不拉个会法术的方士在身边以备急用也不行。就这样,卢生搭上了赵高这条线。从赵高家里出来,卢生买了好多糕饼、糖块、点心之类的东西,散发给街头巷尾玩耍的孩童,教他们唱一首歌谣,歌词是:神仙得道茅初成,驾龙上升入泰清,时下玄州戏赤城,帝若学之腊嘉平。    
    孩子们得了卢生的好处,也觉得挺好玩,唱得越来越起劲,虽然他们不懂歌词的意思,还是把歌谣教给了更多的孩子。伴随着茅蒙升仙的传说,这首歌谣更加神秘,很快传遍咸阳。    
    有关神仙的传闻最易传到始皇耳朵里。因为他好神仙,黄门、近侍们就最喜欢把这类传闻告诉他,以迎合主上之意。    
    一天,始皇在南书房批阅奏章,赵高随侍。也许是太劳累,也许是整天面对这些冰凉的竹简有些厌倦。始皇放下奏章,舒展一下腰身,随口吟道:    
    神仙得道茅初成,驾龙上升入泰清,时下玄州戏赤城,帝若学之腊嘉平。    
    赵高听着,吃了一惊,笑问始皇说:    
    “陛下也会唱这首歌谣?此歌在咸阳传唱很久了。”始皇笑道:    
    “赵高,你也知道此歌?歌中有些朕听不懂的地方,你能为朕解释吗?”    
    赵高谦卑地说:    
    “陛下圣明尚不能解,臣愚钝就更不懂了。”    
    “朕也知道此歌说的是茅蒙升仙的事,只是不得甚解。如果能找人解说就明白了。”“陛下也想升仙么?”    
    “升仙人人都想,朕当然也不例外。”    
    “陛下是天子,本身就是天子,何必非要升仙呢?何况,陛下升仙而去。大秦的江山怎么办?”赵高好像更关心大秦的江山。始皇很欣赏他的忠君爱国精神,笑道:    
    “朕虽然是天子,可毕竟是肉体凡胎,怎比得神仙快乐。再说,朕升了仙,照样治理国家,还可以凭借神力治理得更好。”赵高点着头说:    
    “陛下这么说,臣就放心了。陛下求仙如此心诚,臣理当效力。臣听说燕地来的卢生深谙仙道,也许他能帮助陛下解说歌中的玄机。”    
    始皇龙颜大悦,恨不得马上就召见卢生。但是,因为徐福寻仙一直没有消息,朝中已有种种非议。为了不再引起非议,还是隐避点好。所以,他对赵高说:“今晚召卢生来南书房。”    
    夜幕降临了,南书房的灯光比往日更加明亮。宫中的人看见,无不心生崇敬之情,看,我们的始皇帝陛下是多么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