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我在武林有座城 >

第153节

我在武林有座城-第153节

小说: 我在武林有座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仇生突然想到了之前从水鬼坞归来时的场景,想起那时的红艺舫在他眼中就有着家的感觉。

    分别在即,罗大家没有矫情,点了点头:“会的,相信以后红艺舫会有需要你的时候。”

    仇生点了点头,目光转向罗大家身后的众女,将每个女人都望了一眼,无论是艺妓、女妓还是侍女,尤其是在雅雅、黄娇等几个女人身上多停留了一眼。

    望着这么多的女人,想着自己在红艺舫十八年的成长生活经历,想着这些年来一些刻骨铭心的事情,仇生突然觉得有些好笑,心里暗想:“像我这般从一艘妓舫一群女妓中走出来的男人,绝对算特别了,说句更直接的话,我能安然长大,靠的还是女妓挣的钱养活呢。”

    更多的还是感动,这时候,眼前的这些女人在仇生眼中不是什么女妓也不是什么侍女,都像是他的亲人一样,这时候,很多女人情不自禁愁眉苦脸了起来,为了仇生的离别而感伤,哪怕是黄娇,竟也生出了一些伤感的情绪,对仇生的离别感到不舍。

    仇生挤出微笑道:“我要走了,大家都欢乐些,别愁眉苦脸的,我是去闯荡前程的,没必要这么哀怨,何况我这个舫上唯一的男人走了,日后你们做一些事情就方便多啦。”

    这句玩笑话说出,不少女人都笑了起来。

    趁着众人哄笑的时候,仇生赶忙走开,跟曾红袖一起,顺着大红木板走到了岸上。

    “大家都要好好的,我也会好好的。”最后回首喊了这么一句,仇生便快步走远。

    罗大家带着众多女人站在红艺舫的栏杆边,目送着仇生和曾红袖一起离开,有一些女人望着仇生快速消失的背影,都忍不住啜泣和落泪了。而罗大家以及雅雅这种平日跟仇生有风情事的女人,更是显得怅然若失。

    奇妙的是,黄娇竟也有些怅然若失,按理说,少了仇生这个她平日厌恶憎恨的男人,少了曾红袖这个她一直视为最大竞争对手的女人,她应该觉得高兴才是,可现在她非但没觉得高兴,反而觉得突然很寂寞,她突然也不想在红艺舫长期待下去了,可是仇生和曾红袖这样的人都有去处,而她这样的女人又能去哪里呢?想到这里,她更加怅怅了……

    ……

    仇生要去江南国金陵城参加小武试。

    罗大家对曾红袖的安排则是让她在凰国打拼修炼,确切的说,让曾红袖先到凰院学习修炼,凰院位于凰国的国都凰城,是凰国最大的一所培养武修的学院。

    曾红袖将会进入凰东港的港口城,在港口城乘坐灵兽车前往凰城。

    仇生则会穿过凰国和天唐帝国的边境,经过天唐帝国,然后再通过龙江坐船前往江南国的国都金陵城。本来仇生可以直接在凰东港坐船顺着龙江而下直达金陵城的,但现在距离江南国小武试举办还有些时间,仇生想顺便见识一下天唐帝国这个中疆大陆上最强大的帝国的风景人情。

    此刻,仇生送曾红袖来到了凰东港港口城的城门外。

    城门外人群拥挤嘈杂,仇生和曾红袖二人站在了附近一个安静偏僻的角落做最后的告别。

    仇生挤出微笑道;“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道说什么,不如我赠你一曲好了。”

    仇生骨子里不是喜欢多话的人,除非是跟关系亲近的人,或者为了应酬,往往才会说一些。相比于话语,他更喜欢用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比方说弹琴唱歌,这也是他喜欢乐艺的一个重要原因。

    曾红袖羞红了脸,不过因为红色面纱和红色帷帽的遮掩,仇生看不见她此时露出的罕见小女人姿态。

    曾红袖“嗯”了一声。

    当即,仇生取出了背后的飞琴,面对曾红袖,直接站着弹唱了起来。

    “且说分别在即,美梦成幻境,却难忘美好旧景,难忘你恬静,你叮咛,你殷红的裙裾。”

    “且当午夜梦呓,缥缈一浮云,悬浮在遥远天际,当成鸟嘤咛,蜂嗡鸣,浅浅淡淡悲喜。”

    “且看此间风景,小雨只淅沥,就把未了缘看轻,轻看雨盈盈,波莹莹,风声切莫搭理。”

    “且让一梦且随风,且舞风华浊世行,且自锦绣且繁华,且待重逢勿梦萦。”

    “且让一梦且随风,且舞风华浊世行,且自锦绣且繁华,且待重逢勿梦萦。”

    “且让一梦且随风,且舞风华浊世行,且自锦绣且繁华,且待重逢勿梦萦。”

    在悠扬的琴声中,仇生幽幽地轻唱着这首名为《一梦且随风》的歌曲,用这样一首今日上午原创的歌曲表达自己的心情,献给这场必然的离别,献给曾红袖。

    一曲赠伊人,一梦且随风。

    一梦且随风,一曲赠伊人。

    哪怕仇生自认为自己是个无情人,可曾红袖毕竟是让他破身的女人,也是让他有些喜欢的女人。

    专门送一首歌曲给伊人,是理所当然的事。

    且,是暂且,是姑且。

    待到一曲唱完,仇生和曾红袖的缘分也暂且姑且的中断了,饱含深情的一曲弹唱完,仇生便放下了这段情感这段心结,在其想来,自己已经怅惘过了,也就罢了,无须一直被这种怅惘缠身。

    昨夜曾红袖也说了,她只是心甘情愿把身子给了他,仅此而已,她不会因此就要他对她怎么样,他也别因此就觉得对她有什么亏欠。

    “喜欢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涉及到爱情呢?享受到了欢愉便是美好,为什么非要自寻烦恼?”

    仇生在心里默默想着,他终究还是一个不喜欢被情爱牵绊的人。

    自古多情空余恨,多情总被无情伤,他终究还是想做一个潇洒倜傥不受掌控的风情男人。

    这就是仇生,虽困茫茫人海,但能特立独行。

    何况,父母的血海深仇都没有报呢,他怎么可以这么早就被情之一物所困?这绝不是他的风格。

    一曲完毕,一梦随风,一切放下。

第290章 相忘于江湖() 
在曾红袖盈盈如水的目光的凝视下,仇生将飞琴重新背在了背后,从身上掏出了一卷纸,递到了曾红袖手里:“这是这首《一梦且随风》的乐谱,送给你,算是告别的礼物吧。”

    一曲赠伊人,并非只是为伊人弹唱一次,而是将这首歌曲的乐谱赠送给伊人,也就相当于,这首歌曲就是为伊人而写,是写给伊人的。

    这首《一梦且随风》,是上午仇生和曾红袖在一起时创作的,当时仇生坐在卧房窗边,一边听着窗外淅淅沥沥下着的小雨,一边望着对面安静坐着的曾红袖,一边在纸上作词作曲。

    当时曾红袖凝望着仇生一边沉思一边在纸上作词作曲,还感到有些奇怪,心里甚至有些浅浅的责怨,责怨仇生不解风情,都分别在即了竟然有心思创作乐谱。

    而现在,曾红袖明白了也理解了,仇生是要送她一份特别的离别礼物,是在为她创作歌曲。

    曾红袖也理解了这首歌曲。

    拿着乐谱的曾红袖,一边看着乐谱一边深入地感悟起来,在她看来,这真是一首美妙的歌曲,从词上看,遣词造句都很讲究,从曲上看,也很婉转动人。

    “且说分别在即,美梦成幻境,却难忘美好旧景,难忘你恬静,你叮咛,你殷红的裙裾。”

    “且当午夜梦呓,缥缈一浮云,悬浮在遥远天际,当成鸟嘤咛,蜂嗡鸣,浅浅淡淡悲喜。”

    “且看此间风景,小雨只淅沥,就把未了缘看轻,轻看雨盈盈,波莹莹,风声切莫搭理。”

    这前面三小节,情感是呈递进式的。

    第一小节,表达了仇生对分别的怅惘,对美好的怀念,对曾红袖的难忘,难忘曾红袖平日恬静的样子,也难忘曾红袖对他的叮咛,难忘象征着她的殷红色裙裾。

    第二小节,仇生表达了自己对这段情缘的态度,虽然难忘,虽然怅惘,却不能如此,应该将其当成午夜的梦呓,缥缈的浮云,当成鸟和蜂的轻微叫声,浅浅淡淡悲喜,不能太过沉迷。曾红袖知道,这不仅是仇生想要的态度,也是仇生希望她这般看待,不要太过沉迷。

    第三小节,仇生借助眼前的风景,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态度,认为他和曾红袖的事情就像是淅沥的小雨,让曾红袖将这段未了缘看轻,轻看雨盈盈波莹莹,将此缘造成的一切烦忧看成风声,切莫搭理。这是一种借景抒情阐明情怀,单单通过这一小节,曾红袖也无法否认仇生的乐艺才华。

    三小节过后,便是此曲的副歌部分。

    “且让一梦且随风,且舞风华浊世行,且自锦绣且繁华,且待重逢勿梦萦。”

    “且让一梦且随风,且舞风华浊世行,且自锦绣且繁华,且待重逢勿梦萦。”

    “且让一梦且随风,且舞风华浊世行,且自锦绣且繁华,且待重逢勿梦萦。”

    副歌同样有三小节,却是在重复一段话,像是一首诗接连重复了三遍。这是仇生故意为之,一方面是在利用一种乐艺技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个人很喜欢这段话,觉得这样一段话足以囊括整个副歌了,也足以烘托出整首歌曲的思绪和情感。

    跟仇生一样,曾红袖也很喜欢这段话,非常喜欢。

    第一句,且让一梦且随风。一句概括了中心思绪,将这段情缘看成美好梦境,让这梦暂且随风而去。

    第二句,且舞风华浊世行。更是美妙,“风华浊世”本就是个成语,意思是指佼佼不凡,而在这里,仇生除了借用这层意思,同时还能拆开来看,让曾红袖姑且舞动自己的风华,在这浑浊混乱的世间行走,希望她能潇潇洒洒去舞动出她的风采。

    第三句,且自锦绣且繁华。表达的意思跟第二句雷同,不过在这里仇生又将自己添加了进去,希望自己和曾红袖都能在分别后开创锦绣的前程,拥有繁华的人生。

    第四句,且待重逢勿梦萦。这里的“待”虽有等待和期待的意思,仇生所要表达的却并非让自己和曾红袖眼巴巴等待和期待,而是希望在心底深处存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念想,存着就好,不要太过在意,更不要为了这段情缘和对方就魂牵梦萦。

    这个世界流行一句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句话在仇生理解,并非真的永远相忘,而是因为眼前一些避无可避的缘故,不得不暂且姑且相忘,如此方能放下情感的负累,放下痴愚的执着,让情感只是情感,不过度损伤到彼此的心灵境界,相忘不是真的忘记,而是潜藏在心底深处,轻易不想起,也就轻易伤不到自己。

    这首歌最后的一段话还有些美妙的地方。

    比方说,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风”,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华”,恰好对应第二句的“且舞风华”。比方说,第三句“且自锦绣且繁华”,对应第一句“且让一梦且随风”。比方说,第四句的“逢”和“梦”,能够对应第一句的“梦”和“风”,第四局的“勿梦萦”又能对应第二句的“浊世行”,形成押韵。

    关于这些,曾红袖都能理解领悟,经过罗大家精心培养过的她,乐艺水平也算不低。

    只是,撇开这首歌曲本身的美妙,单就情感而言,多少还是显得有些残忍和无情,这种“一梦且随风”,这种“重逢勿梦萦”,说起来容易,当真做起来是很难的。何况眼下的曾红袖已经有点真的喜欢仇生了,想要做到就更难了。

    曾红袖却没奇怪,她对仇生的性格多少有点了解,知道仇生是个特立独行的人,是个喜欢潇洒倜傥不受掌控的人,她虽觉得仇生有些残忍和无情,却并不因此就生出责怨。

    相反,她也知道,仇生所要表达的这种态度,希望她能做到的这种态度,实在是比较好的方式,不然的话,她只会自寻烦恼,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到她以后的修炼问道。

    这就是现实。

    现实就是,他们真的要分别了。

    现实就是,既然注定要分别,那就姑且相忘于江湖吧。

第291章 侍女和小姐() 
曾红袖没再耽搁,拿着自己的行囊,也拿着仇生赠的乐谱,朝凰东港港口城的城门走去,她将乐谱攥得很紧,心里想的是:“这是他送我的乐谱,日后有机会或许我也会弹唱此曲。”

    直到走进城门,曾红袖都没有回头,但她知道仇生一定在目送着她。

    仇生一直目送着曾红袖走进城门,身影消失于他的视野,他才转身朝着东边走去。

    他的手中撑着一把油纸伞,是此前下船时罗大家给他的。

    仇生情不自禁思念起了罗大家,心里感慨:“这才刚离开就开始思念了。”

    他的神色随即变得坚毅起来。

    他连曾红袖都能放得下,红艺舫和罗大家也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