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异界之战神纵横 >

第205节

异界之战神纵横-第205节

小说: 异界之战神纵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青国这次不敢再随便将粮食随便装载,以免被大秦再次焚毁。为此,东方世家特意留下了一个百人队,并留下了数千个空间装备盛放粮食,只有不足一半的物资由运输队负责。如此不但可以避免被焚,而且也减少了辎重的数量,可以加快联军的行进速度。

    但饶是如此,从收购粮食到联络其它三国一起派出部队,也耗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而三国间的距离有上千里,万青国到达东兴国更是有数千里的距离,虽然四国联军相约在距离东兴国相对最近的东起国集结,而后浩浩荡荡的开赴东起国。

    大秦在联军收缩后仅用了不足十天就将那些基本不设防的郡城全部拿下,一边将东兴国都城团团包围,一边向西扩张,又强势收编了三个中型国家。而后,徐三才听到东方家族在购买粮食,知道是帮万青国购买,当即停止了扩张,而是调动三十万农垦部队晋级加固西侧的四座边城。

    东兴国的都城当然有神殿的分支,徐三才自然是不能随便使用魔法,也不能让小黑鸟随便行动。但他现在需要迅速解决被围困的联军,否则,这里不但会牵制大量兵力,而且很容易让大秦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

    因此,徐三才无论如何也要冒险进入东兴国都城焚毁那里储备的粮食,如此才能彻底摧毁敌军的意志。否则,只要联军凭城墙工事死守,终究有五十万大军,又都是大型国家的部队,士兵个人素质和装备都相对较强,强攻不但伤亡巨大,而且短时间恐怕也难以奏功。

    因为有着大量的超级势力分支,又自恃有五十万大军,都城倒是并未封城,只是加大了对入城人员的盘查。徐三才以冒险者身份进入都城倒是并未受限制,进入都城后探查物资区情况时,却发现物资区竟有两名法宗和一名战王在亲自坐镇守卫。

第四四八章 联军崩溃(五)() 
八大神殿在表面上自然是占着理,约束手下严格遵守不介入国家战争的盟约,就连东方家族也对此无可奈何。【26nbsp;】但东方家族也有自己的底牌,他暗中操作领地内的国家,也各种借口封闭了神殿在领地内的分支。

    神殿的分支机构是神殿招收信徒、获取信仰的根本,而作为主神的意志,对于混乱大陆的指示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获取信仰的能量,若真的分支机构被封闭,自然会影响神殿获取信仰之力,这种损失是神殿不能接受的。

    神殿顿时在这场博弈中落入下风,但神殿也因此看到若不能操控世俗国家的权利,神殿的发展必然总是受到制约。八大神殿虽然也是相互竞争,但遇到事关神殿发展的大事,八大神殿还是自动联合在了一起。

    东方家族的成员虽然也有神殿的高层,但其它三大世家却也同样有成员在神殿,如今,为了家族的长期利益,三大家族联合抵制东方家族改变盟约。而八大神殿虽然可以影响主神的意志,却也不可能随便剥夺高级魔法师的魔法能力。

    而三大家族的渗透进神殿的力量,也极大的影响着神殿的最终决定。终究,在魔法师修炼上,拥有绝对资源的四大世家子弟也更容易,加上特殊的背景任脉,八大神殿的高层都有四大家族的成员,真正和四大家族没有关系的高层也就只有四成左右。

    在双方博弈没有达成各方利益平衡前,联军暂时没有了魔法师的支持,而这给了徐三才最佳的机会。他进入东兴国国都,先后三次焚粮。都城内还有神殿成员,他依旧不敢动用元素鸟,不过,火烈鸟加上火鼠,也让联军大为头疼,最终只能将联军的大部分粮食存放在空间装备中。

    这当然需要东方家族全力支持才能做到,就算是战宗级强者,除非是大势力的核心成员,一般使用的空间装备也不过是十个立方。数十万士兵的粮食,体积何等庞大,最关键的是还有城内上千万居民的粮食,需要的空间装备价值根本不是一个国家可以承受。

    最终,东方家族提供的空间装备也只够储存联军的粮食,包括运输粮食,需要的空间装备数量惊人,东兴国供给百姓的粮食只能囤积在粮库,自然成为徐三才攻击的目标,东兴国虽然派出大军保护,却依旧无法幸免。

    东兴国都的民间粮食供给成了大问题,都城的粮食价格已经暴涨了五倍,民生怨道之中,有不少居民外迁。东兴王见状干脆暂时减少了民间的粮食供给,让这些居民全部离开都城,这样,粮食负担也就解决,还能节省把守粮囤的士兵。

    然而,东兴国国都内很多家庭拖家带口、离开不便,还有一些产业都在都城和东兴国的豪贵也不愿离开,民间的粮食供给依旧不能彻底断绝。而且,东兴王的作法虽是无奈之选,却让他彻底失去了民心,包括仅存的二十万东兴部队也开始人心浮动。

    东兴王命令部队收缩,让都城以外的东兴领地尽丧,也让部队中的大部分官兵的家乡、家人全部成为大秦的属地和子民,当然让这些官兵军心不稳。再出现东兴王不顾子民造成的都城居民外逃潮,十天时间外逃了二百多万居民,这让军队官兵的不满情绪更盛。

    东兴国部队开始出现逃兵,而当徐三才让原本就在都城的情报人员和商会开始大肆宣传那些被大秦兼并的郡城,不但物价比原来都有了大幅下降,粮食供给充足,完全是将那些城市作为自己的领地,居民的生活大为改善。大秦国还招收了原来投降的部队士兵,包括联军其它国家的降兵也受到了优待。

    这些宣传迅速在东兴都城传开,百姓逃往的厉害,而士兵也开始夹杂在百姓中形成外逃潮,最多的一天,士兵流失竟达到了近万。东兴王终于开始慌乱,让军方将部队全部控制在营地内不得外出,以免士兵逃跑。

    万青国联军倒是终于会合,大军向着大秦方向快速挺进,因减少了大量的辎重负担,部队的行进速度一日达到数百里。但终究部队数量庞大,又是多国联军部队,相互的协调和配合需要磨合。而且,部队中还有不少的步兵,虽有运输工具,速度却也不可能和骑兵相比。

    作为大型国家,十分讲究部队的兵种配置,而并非是全部是骑兵就好。例如,骑兵大多是使用长武器,一般不配备盾牌,而且,因骑马,铠甲都比较厚重。这些装备适合平原对冲,却并不适合攻城,而攻城的大多是盾牌为主的重步兵。

    这些重步兵军团一般都不精通骑马,上次远征联军配备的步兵都是经过了训练可以骑马出征的,这次几乎剩余的国内部队全数出征,自然有一大批步兵是需要运输车运送,速度自然要比骑兵慢得多,浩浩荡荡的大军最多一天也就行进三百里左右。

    徐三才一直让王有才关注着联军的一举一动,从联军各国部队出征集结,到会合出征,一举一动都随时报给了他。他自然可以推算出联军只有二十天就会赶到。西部边城倒是做好了防御准备,紧急征调的二十万农垦部队加固了防御工事,并准备了大量的滚木礌石。

    只是,如今东兴国都城的联军还未解决,大秦必须分兵两处御敌,部队数量的优势就几乎荡然无存。大秦这段时间吞并那些中型国家和东兴国的郡城,自然也收编了不少部队,加上原本俘虏的东兴部队士兵大部分投降,重新整编后的大秦部队有两百多万,其中包括八十多万的精锐军团。

    这当然都得力于徐三才优待俘虏的政策,那些强行兼并的中型国家,军队基本都完整的保留了下来,经过重新整编磨合,就能成为称职的部队。但大秦部队正因是七拼八凑收编的,装备和训练度有着不小的差距,部队的整体速度自然不如联军。

第四四九章 联军崩溃(六)() 
徐三才虽然很重视部队的训练,建立了大量的军方训练营,而且,无论是精锐军团,还是正规部队,平时都在抓紧一切时间训练,但终究时间还相对较短。【26nbsp;】而且,如此大量的装备,根本来不及全部统一,更多的还是将战利品统一发放装备,自然装备的制式也不尽相同。

    不过,徐三才并非让部队和敌人正面对抗,就算正规军的装备和个人素质比联军略差,在防御工事的辅助下,也完全可以弥补这些不足,甚至还占据一定的优势。因此,他让正规军基本都是负责防御任务,而基本只有精锐部队才用于出战。

    虽然战斗的伤亡远比守城要大得多,但军功也要更大。而大秦的军功不仅可以得到升职和功法、钱币,还可以分得属于国家的土地,包括原有国家的土地,还有大量新开垦的荒地。这些属于永久的财富,故而,所有人都努力训练争取加入精锐军团获取更多的军功。

    应该说在大秦国,平民通过参军获得升迁和财富的机会更多,大秦从来不用征兵,而是领地内百姓踊跃报名,经过选拔才能最终成为正式士兵。而大量的学院和训练营也保证了士兵的素质,虽然原大秦地区大部分人的根骨不如发达地区,但人数足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而且,大秦如今已经走出了越山地区,并先后兼并了大量的富裕地区,充沛的物产让人民的普遍素质都要更强。如今的大秦部队士兵倒是素质不低,甚至和普通大国相比都毫不逊色,只是普通正规军的装备却依旧有一定的差距。

    徐三才现在若调动全部精锐部队,倒是可以趁东兴都城不关闭城门将之拿下,但部队的损失必然巨大,伤亡甚至可能达到一半以上。而且,都城也会被破坏严重,这些都不是他想看到的。他的思想深受孙子兵法影响,坚信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城为上,破城次之。

    徐三才最终决定调动全部正规军把守西部的三座边城,如今大秦的正规军有一百六十万,分兵三处虽然每处只有五十多万,但联军只有九十万,若是分兵攻击,自然数量不如大秦,而若集中攻击,他准备了二十万精锐军团做后备军,随时可以增援。

    而在东兴国都城周边,徐三才留下了六十万精锐部队。而东兴部队已经动摇,联军只剩下五十万,只要东兴部队瓦解,大秦军队在人数上还有一定优势。他截击东方商队获得了数千个空间袋,全部配备给了精锐军团。

    虽然那些空间袋只有十个立方,而且是每个百夫长分配一个,但已经可以极大的减少运输压力,精锐部队的机动性大增。徐三才一直坚信战术的重要性,他的成就大部分是依靠使用奇袭战术获得,时机对战争至关重要,他自然是要尽可能提升部队的机动性。

    徐三才调动军队自然联军早就得到了情报,而东兴都城的联军也知道新的万青远征军即将到来,立即做好准备,打算等待时机和援军一起发动攻击。虽然援军的消息让联军的士气大为提升,但东兴国部队却依旧是毫无战意,在军队准备阶段自然放松了管制,结果当天竟有上万士兵逃跑。

    东兴王的怒火可想而知,当即命令禁卫军组成执法队严惩逃兵,一经发现,立即就地正法。执法队当天就捕捉并当众斩杀了数百士兵,并将所有东兴部队都禁闭在军营内,结果却适得其反,竟然引发了一场兵变。

    当天晚上,混入城中的徐三才再次焚烧了国有粮库,而就在全城忙于救火时,被强行禁闭在军营的东兴军队发生了暴动,数支军团的士兵趁乱冲杀出了禁卫军的封锁线,竟逃出了城外,直接投降了大秦。

    这应该归功于王有才,他的情报人员在东兴国发展了数年,已经渗透进了军方,和东兴三位将军拉上了关系,原本计划在战场突然反水。但士兵不断逃跑,东兴王让部队加入联军内共同行动,再加上禁卫军执法队,在战场难以行动,故而借逃兵被杀当夜就大举叛逃。

    三名将军如今手下的部队都已经不是满编,但三人在暗中拉拢了另外五名将军,同时率领八支军团发难,倒也有五万人。而禁卫军在军营值守的只有数千人,而联军各国的部队都有独立的驻地,距离东兴军营有数里距离。

    八支军团集体反叛,还杀死了数千禁卫军,并带动了其它部队的士兵趁乱叛逃,这让东兴王震怒不已,当即命令仅有的两支禁卫军团和其它部队一起追杀,并请万青两支精锐军团相助。然而,得知东兴部队当晚起义的徐三才早就安排了接应部队,追兵落入了三十万精锐的包围圈。

    遭遇埋伏的东兴国部队在八名起义将军的劝说下,也纷纷投降,就连禁卫军也有士兵直接投降,最终包围圈中负隅顽抗的只有万青军团为主力的五万部队。虽然奋力左冲右突,但面对三十万大秦精锐的重重包围,想要突围出去却也千难万难。

    城中万青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