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异界之战神纵横 >

第165节

异界之战神纵横-第165节

小说: 异界之战神纵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霹雳针,他现在使用霹雳针杀人于数十米也轻而易举,在夜色的掩护下,那些士兵根本无法发现飞针,转眼连杀三十多人,那些弓箭兵顿时大乱。

    这时的那些战灵已经收起了轻敌之心,也明白再对敌人留手只会让自己和同伴陷入危险,各个都开始放手杀戮。在战灵面前,那些禁卫军根本不堪一击,而东越王宫此时也只有一千禁卫军,在这二十名战灵放手杀戮之下,仅数分钟时间就被斩杀殆尽。

    东越国有两名战灵国师,内宫的大乱立即将二人引来。但当二人发现来袭的竟是一队战灵时,那二人直接被吓退。徐三才倒是发现了二人,却也并未追杀。如今有了盗贼公会背后支持,战灵已经对大秦国构不成威胁,留下他们也许将来会归顺,倒是无需赶尽杀绝。

    徐三才带队杀到后宫,他倒是对东越王不会有任何留手,无论是为了逼迫东越国投降,还是为了震慑其它各国,他都必须显示铁血的一面,带领那些战灵将东越王及数名后人全部斩杀,战利品当然也都收起,而后趁着夜色撤离。

    东越城因有各大势力的分支,从来是不关闭城门的,徐三才和战灵连夜离开了东越城。那二十名战灵有三人受伤,都是被弓箭射中。战灵有战气护体,那些弓箭又并非魔法箭,三人的伤势倒是都并不严重。

    第二天,大秦国的使者再次来到东越城劝降,此时,东越城已经一片混乱,东越国的军官都知道连夜有高手杀进了王宫,竟然将禁卫军斩杀殆尽,两名国师不战而走,东越王一家全部被杀戮,现在唯一幸存的血脉就是镇守南越城的大王子。

    东越国内的军官如今没有谁敢言战,虽然那些将领都是从战场厮杀中成长起来,但当听到夜间一队人竟然如入无人之境的全歼了禁卫军,就连实力和地位至高无上的国师都不战而逃,其他将领哪里还有丝毫的战意,那无异于以卵击石。

    东越城的消息立即被传讯给了负责坐镇南越城的大王子,东越大王子不甘就此认输,但却也担心死守会被暗杀,竟率领镇守南越城的部队外出进攻镇北城。然而,南越城虽驻扎了十六万的部队,但士兵的素质却不能和现在的大秦国相比。

    徐三才一边带那二十名战灵赶回,一边命令镇北城死守不出。有防御工事辅助,己方部队的损失自然不会很大,一日后,他和那些战灵返回了镇北城,将二十人分别编入十支军团,准备一举击溃东越国。

第三六零章 一统越山(三)() 
东越城的部队兵分两路围攻镇北城,经过三日的强攻,非但未能攻破城池,还造成了三万多人的死伤,东越军队的士气自然也有所下降。【26nbsp;】而大秦国部队,尤其是那两支战师精锐军团,并未投入到守城战斗中,早就跃跃欲试、蓄势待发。

    大秦国宣布军功奖励政策后,一直没有进行过大型战争,这些平时苦练的士兵都早就憋着一股劲,等待上战场建功立业。如今,终于有了作战的机会,部队的士气自然空前高涨,包括众多军官,早就要求出城一战。

    徐三才倒是并非不放心王虎、张大力等人,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他就是要等到东越部队彻底失去锐气再一举将之击溃。东越国的大王子并非不知道攻城吃亏,但死守却更是危险,东越王在最精锐的禁卫军保护下,还有两名战灵国师护卫,最终都难免丧命,若是拖延下去,刺客防不胜防,还不如冒险一搏还有一线胜机。

    东越国在南越城的十六万大军,除了留下一万守军外,其余军队尽出,大王子亲率八万大军攻击南城门,而另外七万大军则进攻镇北城西门。三天的强攻,部队在大王子亲自督战之下倒是不敢有所怠慢,结果损失也更严重,死伤超过了两万。

    在镇北城集结了十万正规军,还有数千城卫军和近万的农垦部队,徐三才组织反击的目标是大王子坐镇的城南敌军。他让九万正规军投入战斗,其中打头的自然是两支战师精锐部队,他也亲自出征,包括分配到各军团的战灵,都一起跟随出击。

    城内部队迅速完成了调动,根据各自的分工就位。到了下午六点,攻城的敌军开始撤退,这已经是东越国部队攻城以来的惯例。那大王子如此做倒是也有其用意,他现在正在暗中策划趁夜间发动突袭,争取一举攻上城墙。

    应该说那大王子很有计谋,经过三日有规律的攻击,很容易让敌人产生麻痹心理,夜间若是发动突然的攻击,很可能会取得奇效。那大王子自小就从军,因此得到军方的支持,这才能在东越王被杀后,依旧可以统帅大军进攻大秦。

    当敌军开始退军之时,镇北城的南门突然打开,大秦的两支战师精锐部队率先冲出,杀向了撤退的东越大军。东越大军当然想不到大秦部队竟然突然出击,那些东越将军倒也经验丰富,忙组织撤退的部队迎敌。

    然而,那些攻城部队都是步兵,而冲出的精锐军团却都是骑兵,冲锋速度迅速,敌军根本来不及重新摆兵布阵。攻城部队当然是以盾牌兵为主,而对付骑兵最有效的则是枪兵,而且需要排列整齐,此时,东越部队兵种不利,又队形不整,整体实力也远不及战师精锐军团,自然瞬间就被两支精锐部队冲散。

    经过东越城刺杀的经历,那些盗贼公会的战灵也知道在战场上不能手下留情,进入战场后也放手大开杀戒。徐三才已经叮嘱那些战灵擒贼先擒王,他们的任务是尽可能将敌军的将领和那大王子击杀,自然可以在战争中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徐三才和四名战灵率领第一批部队冲出,就分别杀向了敌军的将领,那些敌将也不过是大战师,五人势如破竹的在敌军中杀开五条血路,转眼间就已经有四名敌军大战师将军被斩杀。而他则早就锁定了那大王子所在的中军,一人一剑直冲向了敌军骑兵组成的中军部队。

    敌军当然早就注意到了徐三才,当即组织弓箭手对他展开齐射,竟然连他周围的自己人也全然不顾。不过,越山地区的军队根本用不起魔法箭,一轮弓箭之下,他周围的敌军被弓箭射杀了二三十人,就算弓箭落在他的身上却如同射在岩石上一般,根本无法伤到他分毫。

    徐三才自从经过罡风淬体后,身体防御力大增,就算在不使用战气加强的情况下,就算是低级魔纹武器也难以上他分毫,那些普通弓箭更是毫无用处。他现在根本无需动用战技,只是以肉身力量、速度,配合剑意,就已经是无敌的存在。

    不过,徐三才虽然并不怕弓箭,却还是展开剑势尽可能将那些射向自己的弓箭都一一劈落。这倒并非是他不信任自身的防御力,而是借此机会在练习自己的剑技。他施展开疾风剑,剑光化为数十柄剑影,竟将数十支几乎同时射到的弓箭全部劈落。

    看到徐三才大显神威,敌军已经是心胆俱裂,那原本还趾高气扬的大王子脸色已经煞白,猜到他就是刺杀东越王的成员之一。当初东越国最精锐的禁卫军都无法挡住刺杀,大王子现在已经明白原因,当即命令所有人不惜代价全力击杀他。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大王子当场开出五百万的重赏,虽然徐三才显示的战力已经让东越国官兵满怀畏惧,但依旧有不少人在重赏之下纷纷冲向了他。东越国的两位国师不在,那些人最高修为也不过是大战师,甚至都无法破开他的铁布衫防御,他自然不会害怕。

    徐三才此时又转而使用霸王剑诀,虽然用于对付这些小鱼小虾未免显得杀鸡用牛刀,但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培育出霸王剑诀的剑意和剑气,他的剑势大开大合、横劈竖砍,剑光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般,所有敌人的武器、铠甲都无法阻挡那无坚不摧的剑势。

    虽然那王子将悬赏又再次提升,但在十分钟内,徐三才竟以一人之力斩杀了上千人,他自己却丝毫无损,让所有人都明白在他攻击面前,一切都只是螳臂挡车。钱帛动人心,但再高的奖励,在生命面前却都显得苍白无力。

    徐三才非但没有半点损伤,甚至连前冲之势都没有停顿,竟在众多敌兵的围攻下杀出一条血路直奔那大王子,在他的身后只留下残破的肢体、折断的武器和流成河一般的鲜血。

第三六一章 一统越山(四)() 
徐三才也并非是一味残忍,但为了震慑敌人,也为了修炼,他运用了霸王剑诀。【】那些死在霸王剑诀之下的敌兵和死在刺剑术下完全不同,大部分被劈开成残肢断臂,甚至有些人的身体被一剑劈成两段,留给敌人的只是无尽的震撼和恐怖。

    当恐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算是从战场厮杀过来的老兵,也终于心理无法承受,围攻徐三才的敌军终于彻底崩溃,当第一名士兵惊恐大叫逃跑后,其他人立即纷纷跟随,挡在他面前的敌军,除了三百人的大王子亲兵卫队,其余敌兵已经都掉头逃跑。

    那大王子见状当即拨马就逃,徐三才距离那大王子只有不足百米,只见他身形化为了一连串的残影,转眼间就已经出现在那大王子的身后十米处。那王子的亲兵卫队还有二十几人挥舞着武器企图拦阻他,但他现在也不和对方纠缠,身形一晃,就已经从那些人身边掠过。

    修为的差距实在太过悬殊,那些亲兵不过是战师,和战宗的差距有如天壤之别,更何况徐三才经过罡风淬体,无影身法也达到了小成,就连大战师的眼睛都无法分辨出他的身形,更不用说是以武器拦阻,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徐三才身形前冲的同时,左手连弹,一枚枚飞针脱手而出,那些亲兵顿时纷纷中针落马。他身形一晃,已经出现在那大王子身边,挥剑斩向那大王子的脖颈。大王子此时已经胆战心寒,声嘶力竭的喊道:“住手,我投……。”

    但徐三才根本没等大王子说完,手中宝剑已经斩落了那王子的首级,同时鼓动战气,运用王者之剑的王者之气大声喊喝:“东越大王子已被诛杀,抛下武器投降者免死。”

    徐三才虽然还未练成王者之剑,但却已经培养出一丝王者气息,此时他鼓动战气发出的喊声传出十几里,顿时震慑了还在负隅顽抗的敌军。原本东越军队就知道大秦国优待俘虏,此时又被杀的溃不成军,哪里还有勇气继续坚持,纷纷抛下武器投降。

    此时,原本打算投入攻击的大秦国部队共有九万,但如今才投入战场六万,敌军就已经被全歼,剩余的三万部队当即要求去攻击西城外的敌军,这是难得的立功机会,眼看寸功未立战斗竟然就已经结束,那些官兵自然心有不甘。

    但徐三才并未让部队继续攻击,而是一边打扫战场,一边排兵布阵原地驻扎挡住那些东越部队撤回南越城的道路。他并不想再轻易动用武力,东越国已经是囊中之物,这时损失的部队等于也是大秦国的损失,更何况他自己的部队在战争中也难免有所损失。

    徐三才在这一战之后,立即再次派出使者招降东越国。大王子丧命,还损失了八万部队,东越国剩余的将军知道无力抗拒大秦国。而且,从大秦国的发展,所有人都知道大秦国统一越山地区已经不可逆转,如此一来,早一点投降大秦国也许并非坏事。

    于是,东越**部的几名将军决定率领部队投降,而被困在镇北城外的军队也随后投降。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逐个接收原来东越国的郡城,整编军队,颁布政务。虽然王父已经提前做了准备,这些事情也耗费了两个多月才完成。

    东越国十天之内就投降了大秦国,顿时震惊了整个越山地区,原本东越国的8个属国也知道大势难逆,有五家直接派出使者投降。当完成了收编后,另外三个国家也不得不在大秦国派出使者后投降,八个属国国王封爵后迁入都城,并留给他们了一半的国库金钱。

    徐三才依旧是对新吞并的郡城实行了三年的免税政策,而军队也重新整编,几国部队的士兵未达到中阶战士的一律编入城卫军或农垦军,当然也有不少士兵直接退伍,这些新收编的国家加上东越国有士兵四十多万,最终编入正规军的也只有五万而已。

    在新领地中,东越国和另外两个产粮量较低的属国,原本粮食价格普遍比大秦国高出一倍有余,现在既然都成为了大秦国的属民,自然由官府出面调拨粮食,很快平抑了粮价,领地内的粮价完全达到统一水平。

    而农垦政策当然在新领地也会继续推行,大秦国的农垦政策早就闻名于越山地区,得知加入大秦国,有所耳闻的农者倒是都十分欢欣鼓舞,而郡城的居民因物价的下降,加上三年的免税,倒也先后为徐三才贡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