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非常规宫斗 >

第64节

红楼之非常规宫斗-第64节

小说: 红楼之非常规宫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光珠的眼睛里闪过些苦涩,好半天才哑声道:“你知道了?”

第86章() 
徒述斐像是没看见石光珠不怎么好的脸色一样,双手一摊:“知道什么?不管石大哥你将来是从文还是从戎,现在总要做出个文科应考的样子来。别人信不信又有什么?终归把姿态做出来才更有迷惑性。”

    他做不出小女儿情态去安慰谁的失意,两辈子的经历给了他最大的受益启迪之处,就是明白了一件事:遇到了什么事情,光是心中积累负面情绪是没有用的。

    石光珠虽然少年老成,可在心境练达这方面,却差了徒述斐许多。如今听了徒述斐的话,虽然自己也不知道做出这个文科应考的姿态管不管用,可似乎也没有别的方法了。

    “石大哥你也不用分心分神的考虑那些有的没的,车到山前必有路。真要是入了绝境,我虽年少,也能弄出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来!只是到时候动静就太大了。”

    冯唐微微皱着眉,怎么都觉得徒述斐口中一劳永逸的法子会很惊悚。可贾赦不再,没有人替他问出自己心里的好奇心,于是冯唐只能自己开口:“什么方法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徒述斐转过头来不去看石光珠,而是把视线集中到了冯唐的身上:“真想知道?”

    听徒述斐这么一问,冯唐点头的动作迟疑了很多,可最后还是点头表示自己想知道了。

    “把让你烦心的人都弄死,不久没有烦心事了嘛!”

    屋子里刮过一阵不知从哪里来的阴风,让冯唐打了个哆嗦:“殿下你不是开玩笑的吧?不对,你是开玩笑的吧!”

    徒述斐回答冯唐问题的语气特别的随意,就像是在说“今天天气不错”一样。可就是这种随意的轻描淡写,才让冯唐觉得特别毛骨悚然。

    “当然是开玩笑的!”徒述斐白了冯唐一眼。视线再转回石光珠身上的时候,石光珠已经收拾好了情绪,又变成之前那副万世不惊心的冷静沉着模样了。

    最后石光珠还是听了徒述斐的话,打发人去了一趟缮国公府,告知石家众人自己明年要应考文科,今冬就在宫中苦读,不归家了。

    几天之后,石榴又来撷芳殿给徒述斐送来一匣子梨园的干果:“殿下那日路过梨园,想起来您爱吃,就给您带了一匣子回来。这东西放久了吃起来筋涩,殿下也没给您多带,只等着您吃好了,再购新鲜的来!”

    徒述斐就把匣子放在了桌子上,等着石榴说剩下的话。带坚果不过是找个由头罢了,其实还是为了之前徒述斐让石榴留意的事情。

    “听礼部的人说,爵位已经定下来了,是郡王。礼部选上去的字,被勾了‘诚’。工部的选址是在康平坊,倒是和勋贵的人家远了些,更接近朝中实权文官。再有,听说二皇子殿下履任户部,虽不出彩,可也稳稳当当的,无人能找出错处来。咱私心瞧着,到不是想要争些什么的样子!”

    “二皇兄纵然不争,难道他身后的人也不想争吗?这话别和太子哥哥说,他最是心软。”徒述斐不以为然道。有的时候,人往前走,不一定是因为自己愿意,而是被人逼迫着不得不向前走。

    石榴听徒述斐说太子“最是心软”,立刻就低下头去,不敢吐槽这位真正心软的小主子。

    徒述斐怕石榴不放在心上,又再三叮嘱了一番。等石榴要走了,徒述斐又说:“你来我这,不用找什么送东西的理由。我不怕人知道。我把葡萄给你半年,你上上心,教出来,以后你们两个就是我和太子哥哥不得空时候传话跑腿的了!”

    梨园坚果的制作方法,早在一年前就被梨园背后的老板双手奉给徒述斐了。徒述斐制出来之后,还不时的送些新鲜的去清华殿,毕竟坚果对常用脑的人非常好。所以石榴拿着梨园坚果的匣子来,也就是个打掩护的作用。

    石榴想了一下,才点下头来:“殿下信任咱,那咱也定然不负殿下的托付。葡萄也不必整日里都跟着咱,每三天跟着咱出去转转就行!上回就不错,和好几个人都有了点脸熟的香火情了。”

    又有葡萄进来向徒述斐谢恩,知道这是六殿下要用自己了,特别的高兴。

    过年的时候,青莲传来了消息,说她在城东开了一个不大的绣品铺子,又在出京城也就不到三十里的一个村子里落户,买了村中五十亩的土地。

    消息是葡萄传进来的,还留了详细的地址。徒述斐按照县志舆图之类的资料对比了一下,觉得这位置还算可以。让青莲有什么事情去找玻璃铺子的掌柜,双方都知道了这是自己人才好。

    

    有句话叫做“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万年县知县就是“恶贯满盈附郭京城”那种的。这两年多的县令当的,要不是他心理素质好,说不得能憋屈死好几回去!

    如今又到了二月,正是小三关第一试县试的时候。徒述斐通过张玉庭找了一个秀才给贾赦、冯唐、石光珠三人具保,在万年县报了县试的名。

    万年县身为县试的主考,自然早就知道此次有三个勋贵子弟前来应考,其中的两个还是未满十岁的孩子。

    纵然心中再如何惶恐,万年县县令也只能硬逼着自己淡然以对。

    第一日考试当日,徒述斐因为不能在宫外留宿的原因,连考场送行都没能成行。只能早早从进宫出发,在日上三竿的时候堪堪抵达了万年县,去了之前石光珠三人为了考试方便买下的宅子里等待。

    枯等是最无聊的,徒述斐索性走到了县衙外面,等着冯唐贾赦石光珠三人。

    县衙外有不少陪考候考的人。有的一看就知道是下人,估计是等着在里面考试的主子呢;还有的,一看就是农家的平头百姓,估计是自家的血脉亲人来应考,心中放不下才等在外头的。

    鱼龙混杂的,徒述斐也没和这些人一起等在衙门外的街道上,而是去了几十步开外的茶楼里,边吃东西边等三人考试出来。

    他本以为贾赦和冯唐要考的内容简单,所以应该能先出来才是。谁知道半下午的时候,石光珠倒是先出来了,被等在门口的内监领到了徒述斐的茶楼去。之后又陆陆续续的有不少考生出来,还是没有贾赦和冯唐的影子。

    徒述斐有点坐不住了,时不时的就探出身子往茶楼外头看上一眼,恨不得自己也去县衙门口等着去。

    石光珠见状,在徒述斐又一次探身向外看的时候按住了徒述斐的手:“六爷,稍安勿躁。他二人这半年来的努力,咱们都一清二楚,没什么可担心的。而且,还有明年呢。”

    徒述斐被石光珠按着手,又听了石光珠的一番话,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下自己烦躁的心情来:“关心则乱而已。我也是担心这两个人出了什么差错。”

    又过了半刻左右,楼梯口就传来了冯唐和贾赦二人说话的声音。听语气,应该考的还不错,徒述斐放下心来。

    人齐全了,徒述斐一挥手,就回了他们刚买的小院去。

    一路上贾赦还一个劲儿的诉苦:“……我就怕错上一个半个的字,给我降了等!我光是检查就检查了四次!”

    “我也一样!一开始还觉得万无一失了,谁知道第二遍检查的时候,还是发现自己在草纸上漏写了一句!真是一身冷汗!”

    徒述斐摸了摸鼻子,没说话。

    怎么听这两人说的,十岁以下参考科举比普通应考还要难上一些呢?竟然要求一字不错,不然就要降等。错字多了,就要不录。少写一句,也是不录。

    看来考试这东西,十岁以下应考看着是占便宜,其实也不容易!难怪这几十年来都没有十岁一下的秀才呢!

    到底是科举应考,石光珠三人虽然之前也被徒述斐做了“模拟考试”,可心态到底不同。如今这三人都有些用神过度的样子,吃了饭,洗刷了一回就都回屋休息去了。

    之后还有四场,徒述斐不能留在这。这三个人来应考,出了石光珠以外,贾赦和冯唐家的人都被瞒着呢!如今院子里伺候的,也不是三家的人,而是徒述斐管甄贵妃要的人手。

    徒述斐叮嘱这些人,给石光珠三个预备些宵夜。现在这三人去睡觉了,后半夜准会醒。到时候热热乎乎的吃上些吃食,正好就是该出门的时候了。

    徒述斐也不能久呆,吩咐好了这些,就又坐车回京去了。

    放榜之前,徒述斐打发人来了一次万年县,只吩咐了一件事情:石光珠三人若是中榜,不用按照所录祖籍地址报喜,只将喜帖送到之前他们买下的院子处即可。

    这也不是干涉科举公正,虽然不和规矩,可既然是贵人发话,万年县县令也就应了,只是心中对徒述斐笃定三人定然中榜的自信有些惊讶。

    等榜单出来,果然三人都在榜上,贾赦和冯唐因为未满十岁而不在圈里,可石光珠却在圈内。县令把三人的试卷找出来又评读了一番,贾赦冯唐字迹公正,圣人之言一字不漏;石光珠笔锋锐利,经策对答虽然不似其字体一般锋芒毕露,可也算得上中规中矩,于十几岁少年来说,也算是老成了。

第87章() 
万年县这边放榜之后,是有人见了榜上有陌生的名字的。打听了了一番,发现不是附近任何一个村庄的,原本还想结交同年的学子们都有些懵圈。

    这边存了结交之心的学子们找不到三个考完试之后就消失了踪影的正主,而这三位正主,也正被徒述斐圈在撷芳殿里头继续用功苦读呢!

    贾赦如今过了县试,心里很是得瑟,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自己上榜了!可惜徒述斐在他的兴奋劲儿下去之前,不给他任何一个炫耀的机会,直接就给贾赦在弘文馆处报了病。

    向来贾赦都是被杀给冯唐看的那只鸡,看到“被生病”的贾赦,冯唐自然把自己的嘴管的严严实实的,就像自己从来没去参加过县试一样。

    “为什么瞒着?”贾赦满心的不情愿。虽然只是才过了县试,可也足够长脸了!他还是很像回去跟母亲说一说的。

    可六殿下不让,唯一知道这件事的家人贾源和徐氏也只是在得了消息之初稍微高兴了一些,让贾赦颇有些失落。

    徒述斐白了嘟嘟囔囔的贾赦一眼,觉得自己简直比养了个熊孩子做儿子还要心累。

    小孩子都喜欢出风头,可是贾赦都快十岁了!这在现代还算是小孩子,在古代,十岁的男丁就已经要开始承担起一部分责任了。

    贾赦得天独厚的有隔辈的贾源和徐氏宠爱,之后入了宫又跟在徒述斐身边基本上没受到什么委屈。唯一难过的事情,大概就是徒述斐逼着贾赦读书习武了。所以在某些事情上,贾赦的心性还真就不如冯唐。

    冯唐又和贾赦有些不同。他是次子,将来上面自然有大哥顶门立户。父母没有更偏爱哪一个,该让他知道的事情都让他知道,该让他的学习的也都要学习,所以冯唐倒是比贾赦更成熟一些,算是个识时务的人。

    也因为识时务,所以知道徒述斐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对他们有益处的。虽然徒述斐隐瞒他们参加县试的事情的确让冯唐有些失落,可也还是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对于贾赦和冯唐此刻的心理活动,徒述斐并不很清楚。他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如今已经到了二月,春回大地,正是农耕的好时候。去年冬日的时候,林栓林师傅就开始帮徒述斐研究水泥来着。如今倒是有了成果,只是产量太少了!

    按照徒述斐的计划,是打算只要林师傅手里总结出了配方,那就要开始大面积的推广生产的!除了他自己建设运河边上的基地码头以外,最好还要能用在国家建设上。水泥这东西,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国之利器!

    如今庆朝国内修剪城墙堤坝,多是使用三合土。而制作三合土的原料之一,就是糯米。还必须是品质上乘的糯米。每年,经户部拨款工部督造,朝廷都要采购上品糯米用作制造三合土,以修筑华夏国土内的水利堤坝或是修缮北地边城的城墙。

    早三四十年的时候还好些,那时候新国处立,帝皇有心整合,百废待兴,也没什么人敢在这上面伸手。可如今,却是处处漂没层层盘剥。

    虽然推广到全国还只是徒述斐的一个打算,其中还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波折,可真要用的时候,手里的存货总要够吧!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提高水泥的产量才好。

    再有,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府试了。到时候恐怕要京内顺天府主持了。县试的时候参加的人基本都不认识贾赦三人,可府试呢?

    徒述斐还要盘算一下如何让三人低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