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浮生小记 >

第61节

浮生小记-第61节

小说: 浮生小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他们结为夫妻,早就会反目成仇了,哪里还能像现在这样,孟白会力所能及地为卢八娘打算,而卢八娘也能把最秘密的事情对他说出,卢八娘感慨地说:“我早就说过,最强的纽带就是利益,我们的利益一直是一致的。”

    孟白走前,还将十几个姬人送给了卢八娘,这是他精心教导出来的戏子,“我府里还有一套人马,这些本就是给你准备的。”

    在很多方面,孟白作为一个现代男人特别体贴,卢八娘也不推让,只管收下。

    人来了,也不能闲着,卢八娘让她们每晚唱上一段给华清院里的人听,桃花和董氏看了数场戏,可是她们每次还都是那样入戏,倒让卢八娘好笑不已。

    卢八娘还是没有料到这种新型的戏曲对人们强烈的吸引力,就连齐王妃也被鼓动了,没几天遣人到卢八娘这里来借这些姬人唱戏。这样的事卢八娘自然很大方,她笑着说:“原本我应该早就把人带过来的,可是又怕母妃嫌闹不喜。既然母妃想看,每天就让她们过来演戏。”

    齐王妃已经被剧情吸引过去,因此她向卢八娘点点头,心不在焉地说:“果然不错,孟家真不同凡响。”

    借姬人唱戏这种小事卢八娘并不在意,每天演出的地点挪到了齐王妃的正殿,反倒让她觉得华清院里清静下来了,这于她是好事。

    眼见着司马十七郎仕途正好,齐王府里的众人早就从最初睢不起他们,到犹豫观望,再到纷纷前来交好,这个戏曲班子更是弄得华清院门庭若市,卢八娘本就不胜其烦。

    但就是这样,华清院里依然少不了想与她多来往的人。十嫂是最勤勉的,差不多每天都要过来,特别是司马十七郎离京后,因为司马十郎也同十七郎一起出京了。

    在司马十七郎处境最艰难的时候,齐王府内对他好的就是他的十哥。他们俩小时候曾住在一个院子里,一起玩一起上课,后来虽然分开了,但还有些情份。司马十七郎念念不忘的是,十哥成亲后,给弟弟妹妹们见面礼时,暗地里多给了他一匹绢。

    就为了这一匹绢,司马十七郎帮着司马十郎进了禁军,然后给他谋得了一个都尉之职。这一次陈王带兵出征,司马十郎也跟随大军出去了。

    其实自从司马十七郎加强了对自己身的道德要求后,他对所有人的态度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对皇上更加忠心,对父王王妃更加孝顺,对兄弟姐妹更加友爱,对亲朋好友更加仁义……卢八娘便也调整了自己的一些处事方式,不再拒人于千里之外了。

    于是,在她空闲的时间里,也会同妯娌和大姑子、小姑子们在一起品品茶,说说话,也会配合司马十七郎的意见与其中的几个关系稍近一些。

    虽然齐王妃希望司马十一娘能够嫁给孟白没能够成功,但通过卢八娘的介绍将她许给了陆六郎,陆家在朝中的形势很好,陆六郎是个有前途的郎君,门第又好,卢八娘的姑母和齐王妃都很满意。

    虽然世家的联姻一直是纵横交错,但在齐王府和陆家的联姻中,卢八娘嗅出了一丝新动态,陆氏与卢氏联姻颇多,其实是卢相一系的,但齐王妃已经不再专心只与崔氏一族及其盟友结亲,朝中的形势确实变了。

    各王府都在努力与各种势力勾结,扩大自己的力量,而各个世家也同样扩大着自己的人脉。在这种形势下,齐王府适龄未婚的小姑娘们对卢八娘也极亲密,也许这个出身高贵的嫂子会帮她们成就一门好亲事。

    就是齐王妃,对卢八娘也更加器重起来,至少在表面上,宫中和各府的贵妇们都知道齐王妃很喜欢这个儿媳妇。

    卢八娘是最现实的人,齐王妃虽然想过要害司马十七郎,但也没有想消灭他,而且的是她从没想害过自己,所以不论是从官场来往还是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再考虑司马十七郎的思路,卢八娘一直维持着与齐王妃表面看起来还算融洽的关系。

第四十章 夫贵妻荣九娘谄媚争权夺势陈王回京(二)() 
这一次,平南大军在过年前回来了,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卢八娘问已经升为三品上都护的司马十七郎,“为什么这样急着回来呢?”

    “当然是八皇叔的主意了。”司马十七郎给卢八娘讲了他们此行的经过,“我们到了吴郡,八皇叔先是传旨,对王敦和他的手下诸将大家褒奖,然后请他们饮酒。大家喝得醉醺醺的时候,八皇叔摔杯为号,命暗藏兵器的军士们上前将王敦砍成肉酱,然后又杀了王敦的几个心腹将领。接着他派出自己的人接收了王敦的军权,重新整编了军队,在吴郡留下一半兵力,带回京城一半的人马。”

    卢八娘马上问:“陈王叔是怕皇祖父出什么意外,他在外不能及时赶回来吧。”

    “应该是吧。”司马十七郎也这样想,这话他也只能对卢八娘说,“其实我们本应该留在吴郡一段时间的,将王敦的部下理清,再揪出吴郡那几个世家不法之事,好好整顿整顿吴郡,起码能让他们老实几年。可八皇叔把这些交给了他留在吴郡的大将,自己只待王敦的军队改编结束就带兵回朝了。”

    本朝自从建立起来后就是这样,一直忙着内部争权夺势,北伐数次全部失败,对吴郡的世家也没有形成有力的镇压,皇上最忧心的是世家的谋反,现在陈王担心他在外时皇上驾崩,他不能得到皇位。所以这注定是个偏安的朝庭。

    “八皇叔对你怎么样?”

    “当然对我信任有加。”司马十七郎说:“在吴郡斩杀王敦就是我一手安排的,至于杀掉的几个大将,也完全根据我上次去吴郡所得到的消息。”

    “上都护也是八皇叔向皇祖父请命封赏的,”司马十七郎轻轻点了点卢八娘的鼻子,“夫人就放心吧,我与八皇叔一直非常相得。”

    司马十七郎自从投靠八皇叔后,一直与他维持着相当好的关系,现在他们又一同带兵回来,自然感情深厚。卢八娘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但她的心里从来都不会轻易对谁放下心防。

    朝政的事情说过了,司马十七郎抚摸着卢八娘的肚子。药喝了几个月,卢八娘依然没有消息,而陈王妃已经生下了陈王的嫡长子,随后陈王府上有孕的几个姬妾先后生出了好几个孩子。司马十七郎不胜气恼,“我们怎么还没有喜信?”

    这次司马十七郎出门期间,卢八娘已经给了安老先生一大笔养老的钱将他送走了,毕竟他是唯一知道她手中有绝育药的人,虽然他不可能想到自己已经服了药。但总归是个隐患,趁此机会除去,卢八娘可一点也不想冒险。于是她歉然道:“都是我不好,要么就让董氏生吧,她现在身子养得差不多了,没准会一举得男呢……”

    “别胡说,你一定能生的,”司马十七郎告诉卢八娘,也像是给自己树立信心,“你还记得那年端午我们去道观里批的命?池师傅也时常劝我,说他见过不少妇人成亲后过了三年五载才会出下儿子,原来他住的小村里就有一个媳妇,成亲三年还没有孩子,婆家本已经打算休妻了,结果就在这时有了身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下了一个大胖儿子!”司马十七郎说到“大胖儿子”时语气中带着非常强烈的想往。

    这种陈腐的思想在卢八娘看来很是可笑,她在心里说着,“我才不想生儿子!”却把头埋在司马十七郎的怀里,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司马十七郎只当她心里难过,将她搂得紧紧地,“你福泽深厚,一定会生儿子!”

    正月过后,司马十七郎与卢八娘商量,“皇上打算派人去吴郡,整理平叛后的乱摊子,查处隐户,安置侨姓,抚慰世家,原本意属于八皇叔。但是八皇叔不愿意去,想推荐我代他去。我总有些犹豫,舍不得离开京城。”

    在这个生产力极为落后的社会,京城里物华天宝,无限繁荣,是别处万万不能及的,这也是此时代人们心中通常的想法。但卢八娘却知道司马十七郎不是这样想,为了荣华富贵,他从不惮于辛苦劳累。

    司马十七郎不想出京的真实原因是他升为上都护后,负责京城正阳门的防务工作,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岗位,关乎整个京城的安全。从他个人功利的角度,也较以前有了一个较大的飞跃,起码手下的兵要多了好多倍,也能称得上是京城有头有脸的人物之一了。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只要有人想搞政变,必须要拉拢司马十七郎为他所用才行,否则有司马十七郎占居这个位置,他的政变十有□□不会成功。

    眼下的形势,八皇叔担心皇上身体有变而不肯离京,司马十七郎当然也是一样的想法。八皇叔盼着登上皇位,司马十七郎盼着拥立之功。

    可是卢八娘却另有想法,于是她问:“郎君对将来怎样打算?”

    “你是说封王之后?”司马十七郎问。

    “是啊,这些事情是要早些打算起来,”卢八娘说:“你难道也能像父王那样,一直留在京城吗?”

    就司马十七郎目前发展的势头来看,封王是必然的。皇家的子弟,就是没有什么功劳,只要得了皇上的喜欢,直接封王的并不少见,而且司马家自从得了皇位后,一改曹家对宗室的苛刻,习惯于大封宗室,司马十七郎才干出众,又立下汗马功劳,已经有了封王的资本。

    可是他天然的支持者齐王府却没有真正为他努力,而皇上和陈王,为了让司马十七郎为他们卖力,一点点地提升他的爵位和官职,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些事情,卢八娘要比身在其中的司马十七郎感觉得更透彻,在目前皇位传承范围已经基本确定,司马十七郎根本没有希望的形势下,她也更迫切地希望能够他能够封王就藩,掌握一方势力。

    从行事作风上看,陈王登基后,一定会一改老皇上对诸位藩王的怀柔政策,而不会对他的兄弟们手下留情的。

    藩王是要出京就藩的,哪一个朝代都是如此。但本朝初建,在很多方面仍有不足,于是在太子死后新储未立之时,各藩王便全部留在京城。卢八娘有时也想,若是待新君即位,如今的各位藩王就是想去就藩恐怕也不能了吧,新的皇上对这些在京城兴风作浪的兄弟们一定没有好感。

    但对于司马十七郎这一代的人来说,情况会不会不同呢?新继位的皇上,对于他那些参与争权夺势的兄弟们固然会极为猜忌,可是一心为他效忠的侄子们却未必如此。司马十七郎原来的人生目标就是能封王出镇一方,这也是卢八娘一心盼望的。

    与卢八娘曾奢望过皇位不一样,司马十七郎最远大的目标只是封王。而且封王对于过去的他而言也是相当遥远的,现在他蓦然发现自己离封王也不过是一步之遥了,原本想象的狂喜并没有出现,对于现在的他封王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于是他认真想了卢八娘的话,“娘子所言有理。”

    虽然得到了赞同,但如今的司马十七郎对于就藩并不是非常热切。卢八娘看得非常清楚,她懂得司马十七郎最眷恋的手中的权力,男人的权力欲差不多都很强,当然很多女人也一样,卢八娘自己就是个例子。

    只贪恋眼下的权力肯定是不行的,卢八娘必须为将来着想,因为她的命运是与司马十七郎捆绑在一起的,她正色指出,“京城繁华,又是权力的中心,只是永远要屈居人下。而且郡公毕竟出身皇族,才华出众,一定要小心为人所嫉!”

    司马十七郎一直对夫人独到的目光非常敬服,现在听了她的这番话,也觉得有理,“若是一直留在京城,将来八皇叔即位后与父王间一定有冲突,我总归是齐王府的人,恐怕所受掣肘也多,甚至受到牵连。若是我能够封王,不如能早日如京就藩,开辟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来。”

    这正是卢八娘最想往的,她对此已经想过很多了,因此又提醒司马十七郎,“皇祖父现在对你颇为依重,你又是皇家出色的子孙,封王并不是难事。就是皇祖父没有封你,八皇叔若是能够登基,只依照功劳,你也能够得上封王。郡公虽然为了朝中的事情忙碌,但也应该为自己想一想,将来想去哪里?待机会合适时向皇上或新皇求得封地,做长远的打算。”

    对于未来的事,司马十七郎也经常考虑,他略一沉吟说出了他的打算,“夫人说得当然有理,只是我时常想,若是有机会我想北渡将胡人赶走,收复故土,这样才没有白白生于世间,不愧为司马氏的子孙!”

    “噢,”卢八娘不喜欢这个主意。她是个自私自利的人,司马家的故土与她有什么关系?她只想自己过一辈子荣华富贵的日子就足够了。而且作为一个生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