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浮生小记 >

第59节

浮生小记-第59节

小说: 浮生小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做个君子,现在司马十七郎在外面从不与姬人调笑,就是手都不碰一下,现在回了家,捏捏董氏的脸都要偷偷摸摸的。看着董氏脸颊上留下了明显红痕,卢八娘笑了起来,“这么喜欢?晚上就让她伺候你吧。”

    “我是看董氏胖没胖。”司马十七郎正色说,君子不会大白天地与姬妾调笑的,而且他下定了决心先要嫡子,这一点并不会改变。此后他就再也没有把目光落在董氏和其他姬人身上,而是赶紧吃饭进宫去了。

    “想要好名声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在家里都要装腔作势。”卢八娘心想。司马十七郎做为一个男人,虽然算不上沉迷女色,但还是有些花心,想往着左拥右抱的日子,不过是限于他想要嫡子和自己的怪癖,暂且克制而已。他能克制多久,卢八娘也很好奇地试目以待。

    立下汗马功劳的司马十七郎并没有躺在功劳薄上,甚至连皇上给他放的几天假都没有休。他虽然升了爵位,但依旧负责昭阳殿的守卫工作,出京这些日子,与京城中的联系自然要淡了,他急着到他的皇祖父面前表现。

    对权力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更何况他现在的官职爵位还不够高。趁着圣眷正隆,司马十七郎正要更上一层楼。

    昭阳殿外,司马十七郎巡视了一圈,就见到了站在路边的吴内侍,他正向着自己谄媚地笑着,“英郡公,您一回来,昭阳殿的禁军精神气儿都变了,皇上看着心里就高兴。”

    面对这样的赞美,司马十七郎不为所动,他和吴平是结过梁子的,连带着对吴内侍也没有好感。不过,平时对自己也有些倨傲的吴内侍怎么突然主动地过来示好?他淡然地说:“这不过是我对皇祖父的一片忠心罢了吧。”

    “英郡公孝心可佳!”吴内待赶紧说着恭维话,“有一件事差点忘了禀告英郡公,我的干儿子吴平一直在外面惹事生非,昨天晚上我气不过,打了他五十板子,准备过两天将他扔到庄子上自生自灭。”

    司马十七郎明白吴内侍这是给自己一个交待,可是自己那次受了伤,现在只打五十板子就想蒙混过去?那肯定是不行的,他冷笑着说:“论理我不必管吴内侍的家事,可是吴平也确实不像话,听说他在外面没少做欺男霸女的事,是应该受些教训。”

    “英郡公说的是。”吴内侍笑着应和,司马十七郎最初得了爵位他并没有放在眼里,可他蹿起来的速度太快了,他内心不安已经许久了。特别是这个年纪尚青的郡公却颇有心机,特别会投皇上所好,并与内侍杨洪联起手来,在宫里越来越如鱼得水了。

    吴平是吴内侍的外甥,被他认为干儿子后特别宠爱,没想到就惹了当年并不出众的英郡公,看英郡公的样子,一定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再不给一个交待,将来自己可能都不会有好下场了。他回家后,下了下狠心,又把吴平拉出来再打了五十板子,当场就打没了气。

    第二天,司马十七郎听到后用鼻子哼了一声,吴平早就该死了,这根一直扎在他心里的刺总算拨了。不过他并没有就此与吴内侍和解,而是联络杨洪,想办法将吴内侍挤出了昭阳殿。

    吴平的所作所为,岂能没有吴内侍在后面的默许?司马十七郎冷眼看着失宠的吴内侍一步步地走着下坡路,并推波助澜地让他滑下更深的深渊。

    出身皇族,从小在王府长大的司马十七郎从来没有把内侍、奴婢等人看成人,把他们的命当成人命,他甚至都没有觉得满意,事情本就应该如此的。

    华清院里,司马十七郎离开后,屋子里的董氏脸还红着,将餐具撤了,又将笔墨纸砚准备好就要退出去。这些日子,她终于得了卢八娘的首肯,可以给桃花打打下手,伺候卢八娘一些日常起居的事。

    “等等,”卢八娘叫住了她,并示意她上前,然后也像司马十七郎一样捏住了她的另一侧脸颊。女孩的皮肤细腻光滑,捏上去颇有弹性,卢八娘一笑,“确实胖了。”

    “夫人,”董氏感受到卢八娘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场,虽然不能清楚地描述出来,但那绝非善意,小动物般的本能让她抖了起来。在卢八娘松开手后,她马上跪了下来,“夫人,我,我……”

    “不用怕,”卢八娘摆手让她站起来,虽然刚刚的事她有些不快,但她还是能分清责任的,让她不快的是花心的司马十七郎,董氏一点错都没有,“你去打水来我洗洗手。”

    捏过别人的脸,手上还残留着不大舒服的感觉,这些天的接触,董氏也明了夫人的怪癖,赶紧为她准备了水,洗了三次又冲了一回。

    董氏是卢八娘自己选的,又放在身边看了这么久,对她的把握还是有的,这个姑娘胆子小,在华清院里一直老老实实的,否则卢八娘也不会让她进屋子里伺候。

    而且她早盘算好,等到了时候,就让她为司马十七郎多生几个孩子,如果孩子的资质差不多,她会优先选择董氏的儿子记在自己名下,这样的生母很符合卢八娘和司马十七郎的共同要求。一霎间的不快也就被这冷静的思考所消散了,卢八娘向董氏摆了摆手,示意她下去,自己专心做起事来。

    没隔几天是月初,董氏在司马十七郎走后,向卢八娘求道:“夫人,我今天出去行吗?”

    “去吧。”卢八娘知道,董氏要去见她的生母。原本董氏给她生母刘姨娘送钱的事情卢八娘是不打算让她知道自己早就清楚了的,但有一次却被华清院门外的一个护卫揭穿了,卢八娘也只有当众处理。

    私自传递东西的小鹊被打了五板子,董氏呢,卢八娘只罚了她为护卫们做了十双鞋。甚至她们传递的东西都让护卫和侍女陪着董氏依旧送给了刘姨娘。固然卢八娘原本就认为董氏把她的钱物送给她的生母没什么大错,但她这样做也有恩威并联施的意思,要董氏从心里为自己所用。

    卢八娘的目的达到了,董氏对她感恩戴德,于是卢八娘就又赏了她一个恩典,让她每月出王府一次,去见她的生母和弟弟,董氏从此以后对自己死心塌地地信服起来。

    这次董氏回来后,卢八娘发现她似乎有了什么心事。董氏出门,宁姑姑会给她安排好车子,又有丫环、婆子、护卫们跟从,到了董家内院,身边也离不了人,若是有什么意外,自然会有人报到卢八娘这里,既没有,那就是刘姨娘或者她的弟弟董青河说了些什么,卢八娘把一直陪着董氏的人找来,三言两语问明白了情况。

    过了两天,卢八娘听过琴,到花园里散步时,董氏终于找个机会说了出来,她已经把夫人当成她的靠山了,“夫人,我的姐姐,她在夫家天天挨打。”

    “你姐姐不是嫁到了庶族了吗?”一般来讲,嫁到庶族的士族女的日子都是好过的,夫家花了那么多的钱把人买回来,为的也是撑门面,怎么至于会打人呢?

    “姐姐一连生了三个女儿,便不再得夫家的喜欢,姐夫又有特别宠爱的妾室。”

    在士族中,很少有宠妾灭妻的行为,就算夫妻不和,也要貌合神离地维持着,这关乎体面。而庶族很多人家就不这么讲规矩了,时常会有各种违背伦常的情况发生,也是士族瞧不起庶族的原因之一。

    “你们董家人就应该把亲戚都叫来,一起拿着棍子打过去!”桃花说着把袖子挽起来,好像她就要去打架似的,“你要去吗?我陪你!”

    董氏这辈子从没想过要去打架,她瑟缩了一下说:“那怎么能行?”

    卢八娘问:“你父亲知道吗?”

    “我听姨娘说,姐姐使人告诉了父亲,父亲并不管。”

    这样的事情,只要董家肯出面,对方肯定会有所收敛的。可是,董氏的父亲只要有一点的人性,也不会把董氏卖了当妾室,他不肯管也没有什么意外的,也许他又收下了对方的钱呢。董氏的姐姐是可怜,但卢八娘并不是救世主,她想保全的人还未必能全部保全了呢,更勿论董氏的姐姐了,她淡然地说:“这种事外人管不了的。”

    “姐姐的命就是这样不好”,董氏错误理解了卢八娘的想法,戚然地点头说:“姨娘也这样说,她原以为姐姐的命比我好,结果现在我过得比姐姐好,还能时不时的接济她和弟弟。”

    被卖成了妾室,只不过能吃饱穿暖,董氏就知足了,卢八娘怜悯地看向她,她不是妇女解放的先驱,也改变不了这个悲惨的现实,再看了看义愤添膺的桃花,还是动了恻隐之心,“明天从宁姑姑那里拿一万钱,给你姐姐送去吧。”

    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参考董氏的情况,卢八娘能猜到董氏的姐姐一定也没有多少嫁妆,夫家的人瞧不起她,给她一点钱,至少能让她生活方便一些,卢八娘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夫人,你真是我和姐姐和救命恩人,我不知怎么才报答你。”董氏红了眼圈,就在花园的地上跪了下来。

    “赶紧起来吧。”卢八娘淡淡地说:“我恐怕是不会生儿子了,你等以后多给郡公生几个儿子,就算报答我了。”

    “是,”董氏认真地说:“等我生了儿子,夫人就赏我一碗□□吧,把儿子抱到夫人屋里养大,只说是夫人亲生的。”

    “阴夺他人子的事我是不屑于做的,难道你生的儿子敢不敬我这个嫡母吗?”卢八娘冷然地说:“只要听话,我会好好培养他们,挑一个最出色的记在我的名下。”

    对于卢八娘这样的想法,董氏是根本想不明白的,她只是一味顺从地答:“是,是。”

    桃花在一旁插话,“夫人一定能自己生儿子的!”能生儿子是好事,所有的人都这样认为,桃花也不例外。只要是好事,桃花就认为夫人一定能做,所以她一直坚信夫人会自己生儿子,这一点她比司马十七郎的信心还要强。

    董氏总算还没有傻到底,也赶紧说:“夫人这样善心的人,一定会自己生儿子的。”

    卢八娘瞧瞧她们俩人,什么也没说,转身走了。

第三十九章 畏权势吴内侍杀子求子嗣十七郎服药(二)() 
关于子嗣的事,司马十七郎十分地惆怅,在安老医生的调养下,陈王府里眼下不仅陈王妃有了身孕,而且还有两个姬妾也都有了喜信。他再次将安老先生接过来,为自己和卢八娘诊了脉,结果还是都没有任何问题。

    “安老先生,”司马十七郎说:“还是给我和夫人都开些调养的药吧。”

    安老先生却说:“郡公和夫人身体康健,与陈王陈王妃不同,没有服药的必要。”

    “可是我和夫人成亲已经快两年了,还没有孩子。”司马十七郎非常坚持:“我们也喝些调养药,好早日传出喜讯来。”

    于是,卢八娘不得不每天与司马十七郎一起喝药调养身体,因为司马十七郎一直盯着,她也没法把药让董氏替她喝。好在安老先生觉得他们都没有什么问题,开的药也只是一般的保养品,还不是非常难喝。

    配合着汤药,司马十七郎在晚上也特别勤奋,只盼着他的耕耘能早日有了收获,不过他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了。

    没多久,陈王被任命为平南大将军,司马十七郎为副将,二人带着一支大军去吴郡增援王敦,他们还带着两份圣旨,一份是公开的,赏赐王敦金银锦帛,并命他们与平南大将军协同作战,拿下吴郡几个心怀不轨的世家。另一份是密旨,则是将王敦斩立决,所将诸军,皆归平南大将军指挥。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司马十七郎还没有忘记带去了一堆药,让跟着他的小厮每天给他熬着喝,而家里,他叮嘱了奶娘,也要不错时间的给卢八娘服用。当然他走后,卢八娘的药就再次由董氏替她喝了。

    卢八娘对董氏这一点特别满意,从开始替她喝补药开始,董氏不但没叫过苦,而且瞒得也好,就连桃花也不知道。这样温顺的人,卢八娘猜想,就是给她一碗□□,她也会听话地喝下去吧。

    看着董氏将汤药都喝光了,拿帕子擦了擦嘴角,不露出一点的痕迹,卢八娘笑着指着果脯匣子,“吃几颗吧。”

    “一点也不苦。”董氏笑着说,躬身拿过匣子,打开后挑了两样放在嘴里。这盒果脯卢八娘已经不要了,成了她专用的,她诚惶诚恐,感激万分地接受了。

    卢八娘得意地笑了,董氏已经被她成功培养为一个合格的妾室,对自己的忠心远远高于对司马十七郎。她拿起一张新送来的请帖看了看,贴子是以卢九娘的名义发的,尹家将在金秋时节宴客。

    这是尹家第一次大规模地邀请士族勋贵们参加宴会,尹家为了此次宴会从去年起就开始将京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