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浮生小记 >

第186节

浮生小记-第186节

小说: 浮生小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表兄怎么样也不会让孩子做出那样的事。”卢八娘终究还是相信孟白的人品,他对孩子们的教育与本时代的标准虽然有很多不符之处,但是却决不会让孩子们做出丧失人格的事,就比如今天,孟美娘并没有到王府来,应该是孟白不许吧。

    不管怎么样毕竟孟白不是个坏人,而且从内心深处,他还会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感,因而也是有很强的自尊心。

    “既然提到孟表兄,”卢八娘又问司马十七郎,“他今天怎么样,不会还讪讪的吧。”

    “那倒没有,不过今天朝堂上的高官差不多都来了,我也只来得及与他打个招呼。后来他坐的位置离我又很远,所以也没有说什么话。”

    孟白的名声虽然大,可是官职就实在不够看了。他的右军将军还是先皇册封的,当今皇上还曾一度免了他的官,当然后来又迫于形势重新将右军将军还给了他,可是这么多年还只是一成不变。所以淮北王府的宴会上,簪缨云集,他不可能坐的离司马十七郎太近。

    “孟表舅一向最洒脱,怎么会计较那些小事呢?”捷儿笑着回答母妃,然后又好奇地问道:“表舅告诉我,当年父王想娶母妃,于是在花园里故意摔了一跤扑倒了母妃,母妃才不得已嫁的,是吗?”

    “真的吗?”旭儿张大了嘴。

    “真的吗?”顺儿兴致勃勃地扑上来摇着父王的胳膊,“父王,你怎么扑倒母妃的?”

    “该死的孟白!”司马十七郎在心里咒骂着,但是表情却一丝没变,从容而淡定,“他懂什么,我与你母妃的姻缘是上天注定的!道观里的帮我们批命时特别说那是月下老人系的红线,我是绊上了红线才摔了碰到你母妃的!然后我父王、太妃和你们的曾外祖父就给我们定下了婚约!”

    “难道真有红线吗?”旭儿疑惑地问。

    “那哥哥怎么没绊上呢?”捷儿轻声嘀咕。

    “没关系,”顺儿快乐地说:“明天我做月下老人,准备几根红线,肯定让你们都绊上。”

    “算了,算了!你还是别捣乱了!”大家异口同声地劝他打消这个主意。

    宴会后,淮北王府以更快的速度融入了京城,就象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样。淮北王差不多每天都要参加朝会,王妃在府里接见来访的亲友,时不时地出门参加京城最高层的各种宴会。而三个儿子也很快各自有了朋友圈,每天有各自的活动,特别是捷儿,在京城的士人中已经颇有名气。

    这一天,淮北王带着世子还没到中午就从宫中回来了,卢八娘很是奇怪,“不是说要留在宫里吃午饭吗?”

    “皇上累病了。”司马十七郎说着看了卢八娘一眼,“听宫里传出旨意,皇上让我带着大家商量国事,我只推国有储君,便带着旭儿回来了。”

    这些天,皇上总是招司马十七郎议政,也许他是真心想让淮北王帮他出些主意,整顿朝纲;也许他想让世人看看他对淮北王的依重;也许他只是想不给司马十七郎太多空闲时间,免得他与宗室和朝臣们过多接触。但不管什么原因,司马十七郎没怎么样,皇上赢弱的身体首先抗不住了。

    “也好,你们正可以歇歇,而且我们好久没有一起吃午饭了。”卢八娘说着让人摆了饭。

    就在这时,一早与捷儿一同出去的顺儿被送了回来,“二哥遇到了一群朋友,请他参加文会,我就回来了。”

    “也好,吃过饭你也该收收心,把功课做了。”司马十七郎看着小儿子道:“这些天总共写了多少字,晚上拿来我看。”

    “字天天都在写,功课也按时做了,”顺儿没精打彩地说:“只是京城真没趣,这里的人就是喜欢什么清谈什么文会,一点意思都没有,而且街道那么窄,商铺也少得很,根本不如平北城好玩!”

    “当时就告诉你京城没什么好玩的,让你留在平北城,可是你说什么都不肯,现在后悔也没用了。”卢八娘笑着点了点顺儿的头,她确实不想带顺儿来京城的,只是架不他软磨硬泡、撒泼打赖,最终只得让他来了。

    桃花看着可怜的顺儿,马上说:“下午姑姑带你出去玩吧,我们先去买酱肉,有一家店的酱肉特别好吃,以前王爷给王妃买过,我爹也给我娘和我买过呢……然后再带你去北湖,还可以划船。”

    “太好了!”顺儿一向特别喜欢桃花姑姑的,因为桃花姑姑从来都由着他随便玩。

    卢八娘看了看这两个,在淮北还没什么,毕竟那里是自家的天地,但是在京城,还真不放心这两个人一起出门,于是便道:“我陪着你们一起去吧。”

    司马十七郎却也不放心王妃和儿子,随后也说:“我正好没事,就与你们一起去。”

    “哥哥,你也一起去吧,我们还可以划船呢。”顺儿笑着邀请大哥。

    旭儿一直没参与到大家的谈话中,现在被小弟弟点到了名才赶紧说:“我下午有事,你们去吧。”然后看到饭摆了上来,急匆匆地吃了点就出门了。

    卢八娘与司马十七郎并肩站在北湖旁,看着不远处笑得开怀的顺儿,带了些担忧地说:“旭儿一定去了孟府。”

    “嗯,”司马十七郎道:“是到跟旭儿说明的时候了。”

    “也好,就今晚吧。”

    于是旭儿回府时被叫到了父王和母后的殿内,他应该也猜到了原因,可是并没有紧张,反倒笑吟吟地给父母行了礼,“去北湖玩得开心吗?”

    “还不错,”司马十七郎直接了当地说:“旭儿,孟家并不是很好的联姻对像,孟府根基不够还只是次要的,你表舅糊涂一些也没什么,关键是整个孟府的下一代没有一个能够担起孟家的人,我估计如果你孟表舅一有个三长两短,孟府可能就会倒了。”

    “你父王说得对,母妃虽然赞成你娶自己喜欢的小娘子,但是也要提醒你,孟家人肯定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甚至会影响你和慧娘的感情。”

    “比起崔家,孟府实在差得太多,”司马十七郎又说:“而且崔家的几个嫡女也相当不错,那天宴会上你不是也看到了?”

    “崔氏女再好,可是我喜欢的是孟慧娘。”旭儿胸有成竹地说:“至于孟家的事算不了什么,我会帮着慧娘管好。父王母妃,你们相信我,我能行!我现在长大了!”

    旭儿的目光很坚定,比起前两年谈起贺氏时又增加了些果决之色,卢八娘注意到他下颌原来还显得毛茸茸的胡须已经变成了坚硬的胡茬,脸上的稚气完全脱掉了,不由得道:“旭儿真长大了!”

    淮北王世子已经长成了男子汉,他能够保护自己喜欢的女子了。

    司马十七郎也一定明显感觉到了儿子的变化,他与卢八娘对视了一眼,然后说道:“如果你一定坚持,我和你母妃也不反对,毕竟孟府也是一流的士族,孟慧娘也是个不错的小娘子,只是将来的事情都要由你自己去承担了。”

    “我既然说了出来,就担得起。”

第百二十二章 图报复孟右军挑拨为理想司马捷显才(二)() 
淮北王世子的亲事进行得很顺利,纳采、问名、纳吉、纳征等按步就班,很快就下了聘礼,婚期也确定下来,就在两个月后。

    时间其实是急了些,但淮北王府早已经定好两个月后回淮北,世子的亲事也只得在此之前办好,然后随淮北王府一同北归。淮北王世子妃成亲三朝回门的次日,也正是淮北王离京之期。

    亲事的各项事宜都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以淮北王府的实力,所有的一切都不是问题,尽在掌握之中。

    婚事既定,旭儿看起来越发神采飞扬,而且这段时间由于皇帝病了,司马十七郎也不过闲着会会宗室士族而已,所以他便得了更多的时间去孟府。

    于是王府里看到世子的时间就很少了,卢八娘心里酸酸的,自己从小养到大的宝贝儿子心中最重视的人已经不是自己了,但是她也懂得这一天的到来是必然的。

    所以在捷儿来找卢八娘时,她让儿子坐身旁,轻轻地抚着他的后背,“你有喜欢的女孩了吗?如果有,一定要告诉母妃啊!”

    “没有啦,母妃,我还小呢。”捷儿的脸有些红,他安静地靠着卢八娘陪着她闲聊,“最近我和哥哥时常去孟府,和母妃说话的时候都少了。”

    “也是,旭儿去见慧娘,你怎么也总陪着?”

    “舅母不让他们单独在一起,表姐也不肯只见哥哥一个人,就是见了也不肯多说话,我也在才好些。所以他们俩个现在都对我特别好。”捷儿笑道:“孟表舅府里有趣的东西蛮多的,我也喜欢那里。”

    捷儿其实是仰慕孟白的,卢八娘也好不反对他们的来往,只是还是担心地提醒道:“孟表舅不是坏人,但是他有些想法不怎么合时宜,另外他府里一直乱得很,你自己要注意一些。”

    “母妃我懂得的,我只是喜欢孟表舅的气质和才华,飘逸洒脱,出口成章,跟在他身边,不经意间就能学到很多。”

    比起长子,捷儿与母妃一向更亲近,有什么事情也更愿意向她倾诉,“母妃,我打算在京城建一个画苑,邀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研习作画,你你觉得怎么样?”

    如果只是一起作画,在淮北王府里就可以了,捷儿一向不是喜欢出头露面的人,现在竟然要建一个画苑,肯定是有目的的,“你是想帮助父王和母妃?”

    淮北的文治武功已经无可辩驳地超越了京城,但是只有文采风流、书画歌赋这些,总与积累了上百年的京城还差了不少,捷儿是想为淮北拿点这方面的分?

    “也是,不过我还有自己的想法。”

    “想以此明志?”卢八娘轻声问道。

    “对,我不喜欢大家夸赞我比哥哥更有才华,我想要大家都知道,我只是喜欢琴棋书画这些杂学,开一家画苑就足矣。”

    这就是生于帝王家的无奈,普通人家自然希望孩子个个都好,但是从王府的传承来说,只能有一个继承者,为了避免内部的争斗,嫡长制便应运而生,而且从某种层面解决了家族传承问题。

    还在捷儿很小的时候,司马十七郎对他与旭儿的要求就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卢八娘也这样引导着

    他的发展,因为他们都不希望自己的两个年纪相差不多的儿子将来成为竞争对手,兄弟争位,相互仇杀,历史上这样的事实在太多太多了。

    捷儿果然按照他们的期望这样长大了,在淮北他是很合格的王府次子,安静而文雅。

    但是到了京城,在这个不尚武的地方,他慢慢竟然比淮北王世子有了更大的名气,就像当年的曹植一样,被架到了他兄长的对立面。

    以卢八娘的理解,曹操应该从来没有考虑将自己的权力交给曹植。那样的一位袅雄,有什么看不明白的,曹植虽然才高八斗,却不是能掌得住天下的英豪。于是对于曹植的喜爱,最后反转成他的罪过了,他的凄惨下场所有人都知道。

    以孟白为首的一些士人应该是真心中赞美捷儿的才华,但是京城中恐怕也有很多人故意拼命抬高淮北王府二郎君的名声,让他压过淮北王世子,于是最近,捷儿被很多人捧得非常之高,就连收复北地的淮北王似乎都没有他这个儿子有名望了。

    再然后呢,大约他们就等着看到淮北王府出现兄弟相争呢吧。

    “不必这样,你父王你懂,我懂,还有你哥哥也懂,”卢八娘笑着向他说道:“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过些时候,他们见王府什么事都没有,自然也就歇了心思。”

    “我还是想做。”捷儿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卢八娘,认真讲述着他确实喜欢开画苑,也喜欢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一起。

    “这样的话要与你父王商量商量,”卢八娘心里已经同意了,但在京城的每一步都要小心,所以她还是很谨慎地与司马十七郎商量。

    司马十七郎的态度却非常明朗,“开画苑是好事,捷儿喜欢就由着他做!”

    于是捷儿比旭儿还要忙了,旭儿起码每天都要回家住,捷儿有时连家都不回,急着将买下来做画苑的宅子修缮好,赶工时他就在那里歇下。

    卢八娘也觉得他未免太拼了,在他回来时劝道:“你也不是没有属官,那些人都很能干的,完全不必事必亲躬啊!”

    捷儿瞧着有些瘦了些,但是却神采奕奕,“母妃,属官们当然都能干,但是只有我最明白怎么样才能把画苑修缮得最好,大家在这里作画、看书、休闲最舒服。”

    然后他拿出了一叠计划书给卢八娘看,“母妃,你看,这个院子原来是一个大家族居住的,现在我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