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浮生小记 >

第183节

浮生小记-第183节

小说: 浮生小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流于琴外,方能弹出《广陵散》之意,当年嵇康所谓《广陵散》绝,正是此意。”

    “没想到淮北蛮荒之地,竟然也有如此之风流文采。”孟白赞不绝口地向司马十七郎和卢八娘评道。

    其实淮北早就非当年的蛮荒之地了,经济繁荣后文化也同样繁荣昌盛,但是确实没有能够与孟白在诗文上一较高下的文人。毕竟孟白挟上千年的文明积累,并不是任何人可以小觑的。

    “京城文风之盛,远超淮北,但清谈玄学其实于国无益,”捷儿亦道:“我唯倾慕表舅文辞壮丽华美,思绪天马行空,可又有时婉约动人,有时豪放不羁,有时悲天悯人,一人千面,面面不同。”

    孟白眼光闪烁地看向卢八娘,见她正用充满了骄傲的表情看向她的二儿子,明白了这番话果真是十几岁的小儿自己说出的,不由得感慨万千,可环视了一遍自己的儿子什么也没说。

    好在,孟家还有好几位小辈在,大家见评论一首曲子就说了这么久,早就有些不耐了,孟鹤写了一首诗献了上来,“请王爷和世子点评。”

    司马十七郎与旭儿一一看过,只是赞好,孟白却独拉着捷儿一起说话,想来也看出淮北王府里只有捷儿才是真正懂得高雅艺术之人。接着就象文艺汇演开始了一般,孟家的小娘子们这个舞蹈那个吹笛,还有写字画画的,孟鹤和几个庶弟也写了诗文呈了上来。

    差不多所有人都表演了自己擅长的,只不有孟慧娘一直端坐不动。孟白倒也没忘了他的这位嫡女,笑着说:“慧娘的字写得特别有风骨,你写给王妃看看,要知道王妃可是书画大家。”

    孟慧娘依言起身,可是并没有真在现场写什么字,而是向孟白行礼道:“父亲,王妃刚刚已经见过慧娘的字画了。”虽然在长辈和亲戚面前展现才艺也能说得过去,但是孟慧娘还是看不起美娘有如献艺般的表演,毕竟是士族之女,而非歌姬乐女之流。

    孟白大约也想到这些,脸上就有点讪讪,就在卢八娘打算再随口赞扬几句将场面圆过去时,就听有位仆妇进来向孟白道:“杨柳昔年曾受王妃恩惠,想来给王妃行个礼。”

    现在不只是崔六娘脸色变了,就是孟白也露出为难的神色。他倒不全是心疼杨柳,而是怕打了杨柳的面子伤了孟鹤和孟美娘,但是真让杨柳上来,就是卢八娘不说什么,可是淮北王恐怕就不会答应。

    就在他还在犹豫的时候,司马十七郎已经站起了身,向卢八娘道:“近日天天应诏入内,一直觉得身子疲乏,我们早些回府休息吧。”

    卢八娘只得扶着他伸过来的手站了起来,向脸已经完全涨红了的崔六娘道:“今天过得还真愉快,改日到王府里玩。”说着便陪着司马十七郎向外走了出去。

    “唉,你们就闹吧,总算把客人闹走了才会罢休。”孟白叹了声气追上来向司马十七郎道:“你也是庶出,总该理解庶出之人急于出头的心理。”

    司马十七郎停下了脚步,微笑道:“他们的心理我能理解,只是不理解孟表兄的心理。”

    孟白追过来的时候神色还是很坦然的,但现在他的脸一点点地僵了下去。作为倍受推崇的一代名士,就是皇上也没敢这样奚落过他。可是淮北王竟然完全不给他面子。

    他将求助的目光投向卢八娘,可是卢八娘却一言不发地从他身边走了过去。

    第二天,崔六娘一大早就来见淮北王妃,进了内殿还没坐下来就哭了起来。

    卢八娘一直不喜欢别人在自己面前哭,但也不免有些同情崔六娘了,便待她哭声渐渐停了说:“哭又有什么用,有什么话就说吧。”

    可是崔六娘又没有什么可说的,孟白是她自己硬要嫁的,还是想尽了办法才嫁过去,这其中的事情淮北王妃从最开始就很清楚,她甚至无法埋怨。

    遥想当年自己嫁入孟府时,是那样欢畅,那样躇踌志满。作为孟府唯一的女主人,她自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崔六娘没想到的是,现实与理想永远是有很大差距的,在奔向理想的路上,她付了太多太多。

    早知道孟白已经有几个姨娘和孩子,她却以为自己完全能应付,毕竟哪一家的女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果然她怀上了孩子,顺理成章地扶持自己的婢女去争宠,又紧紧揽住了管家大权,按说应该达到了她的目标了。

    但是,事情并不完全如崔六娘之意发展,温柔体贴的孟白有宠爱的妾室她能理解,但却受不他对所有的妾室与自己相差无多,对嫡出子女也一如庶出,她苦口婆心地归劝过,但是根本就没有效果。

    令崔六娘更为遗憾的是她接连生了三个女儿,面对家中没有嫡子的严峻情况,孟白却是一脸地无

    所谓。她只有想尽了办法,到处拜神礼佛,寻医问药,生下了儿子。

    接着就是大女儿的亲事,明明皇上已经示意要大女儿入主中宫,但是孟白就是非要把女儿嫁回崔家,结果自己的堂嫂竟然隐瞒了儿子患病的实情,女儿年轻轻的就要守寡了。

    然后就是二女儿,本应该嫁入到高门大户的嫡女竟被许给了庶族,更可恨的是婆母不慈,丈夫不敬,整日郁郁寡欢。

    终于,上天似乎可怜她,就在为慧娘的亲事发愁时,淮北王世子来到了孟府,真是最完美不过的亲事!可是又被孟白弄砸了。

    淮北王离去时眼睛里露出的不屑让崔六娘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难道慧娘也要与她的两个姐姐一样错过好姻缘?

    “我就是想说,慧娘真是可怜,她是孟府里最漂亮的女儿,又极懂事,我心里疼极了!”

    孟慧娘是很好,可是到自己面前哭诉能改变什么吗?

    很快卢八娘就知道崔六娘来访的目的了,她哭了半晌,终于缓和了下来,但一开口就是重磅炸弹,“孟右军,他,他是想把美娘许给郡王!”

    这可能吗?但卢八娘略一回想昨天的情形也就相信了,崔六娘说的不错,这还真是孟白能干出的事。当天孟白确实一直拉着捷儿与他在一起,而且不停地在捷儿面前赞扬美娘的才华。

    卢八娘虽然并不真心重视嫡庶,但是她也从没想过自己的儿子会娶一个庶女,毕竟时代的价值观就是如此,所以她完全忽视了孟白的思路。

    “你们来之前的头一天晚上,孟右军住在杨柳的院子里,”崔六娘还带了些抽泣,“一定是杨柳唆使他有了非份之想!”

    崔六娘其实并不懂孟白,孟白之所以起了将美娘也嫁入淮北王府的心思,并不完全是杨柳唆使的,至少在卢八娘分析就是如此。

第百二十章 孟氏慧娘推脱献艺淮王世子托辞邂逅(二)() 
孟白一定是认为,旭儿喜欢慧娘,又有卢八娘这样一位开明的婆婆,这就已经足够造就成一对美满面的姻缘。既然慧娘嫁给淮北王世子的亲事不会再有问题了,于是他便把目光转到了其他的儿女身上。

    不论是嫡出还是庶出,对于孟白来说都是他的儿女,以他平等博爱的思想,见到慧娘有了好亲事,当然就想为与慧娘差不多同时出生的美娘打算。从昨天的表现看,孟美娘是个好胜心特别强的女孩,孟白恐怕慧娘嫁得好而美娘心中不平,自然也想给她也结一门好亲,然后就看中了捷儿。

    “王爷不会同意的。”卢八娘坦白地说,司马十七郎自己虽然是庶子,但是他怎么也不可能允许自己的儿子娶个庶女。就像他昨天回答孟白的话一样,他完全不赞成孟白对嫡出和庶出同等待遇。

    按说崔六娘听到这个保证后也就该离开了,她认识到慧娘与世子的亲事大约不会成了后再来王府不正是为了破坏孟白对美娘的打算吗?自己的嫡女如果不能嫁入淮北王府,她决不会让庶女嫁进去的。崔六娘夜里根本没睡着,她再不想顾及什么宽容什么大度之类的,一大早就来到淮北王府告状。

    可是她还没来得及将美娘的缺点说出时,淮北王妃已经给了她回答,其实她早该自己想到的,只是她昨天已经气得没有理智了。

    现在理智回来了,她却还是没有告辞,与卢八娘说起了自己的慧娘,“从生下来就别人不同,就像满月的孩子似的,一双眼睛黑亮亮的,小脸白嫩嫩的……”

    看来崔六娘出了气后并不甘心,还是想把慧娘嫁过来。不过经过了昨天的场面,且不说司马十七郎不愿与孟氏联姻了,就是卢八娘也不想与孟白做亲家。谁会愿意将来参与到孟府的乱事中去呢?

    正在卢八娘打算想个借口将崔六娘送走时,又有人进来传话,“孟府的小娘子来接母亲。”

    孟慧娘就在通传声中走了进来,她身着淡雅的浅蓝色春装,头上只插了两根青玉簪,落落大方地给卢八娘行礼,进退间不失风度,“请王妃恕罪,母亲这些天太过劳累,恐怕精神太过疲惫,身子也撑不住,慧娘特来接母亲回府。”

    真看不出孟白和崔六娘这们的性格竟然能有性格这样坚强的女儿,孟慧娘当然知道母亲来淮北王府为的是自己的亲事,现在她出面将母亲接回去,则是直接表达出她不想靠着祈求来实现这门亲事的意思。

    所以孟慧娘虽然态度谦和恭敬,但神色却带了些倔强和冷漠,拿出帕子替崔六娘擦了擦脸上的泪痕,扶着她的手臂不失礼貌地道:“母亲,一大早就来淮北王府,也该让王妃休息一会儿了,我们向王妃道别吧。”

    卢八娘将慧娘的神情全部看在眼里,也精准地发现了她巧妙地用脂粉将眼睛周围的红肿盖上了,但眼睛里的红丝却完全出卖了她哭了很久的事实。这让她也不禁生了些怜悯之情,孟白确实是个坑女儿的货呀!

    崔六娘看了看自己的女儿,心里有什么不明白的。也是,有那样一个不靠谱的父亲,就是硬赖着嫁到淮北王府,在众人不屑的目光中,又能过什么样的日子呢?更何况淮北王府哪里是好赖的!

    自从淮北王进京后,京城里有多少人家都盯上了淮北王父子三人,想淮北王侧妃位置的,想当世子妃的,还有看上了郡王的,可是淮北王府的人并不是用女色就能诱惑的。听说就连皇上想往王府塞个人都没有成功,凭孟家的实力就想也不用想了。

    “母亲是该走了。”崔六娘苦笑了一下,然后向卢八娘道:“实在对不住了,还请王妃宽恕我的打扰。”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略显急促的脚步声,“母妃,楚王想要一个我们府里的玻璃球,我只好回来取……”旭儿大步走了进来,一跨进殿门便向卢八娘说道,然后他就像刚刚发现崔氏母女也在似的,躬了躬身道:“不如舅母和表妹在此,实在失礼了。”

    卢八娘看看儿子,他脸色略有些潮红,呼吸略带了些急促,后背有一两处汗水已经透过了轻薄的衣衫,很明显是外面急着赶回来的。

    为了楚王那个不懂事的王爷,旭儿会回来给他取玻璃球?那是不可能的!旭儿从来都瞧不起楚王,也不屑与那个蠢材在一起说话。

    可是他大约只来得及找到这么一个蹩脚的借口了。

    看着儿子眼中执着的目光,卢八娘笑道:“看把你急的,赶紧先去洗一下,换件衣服,至于玻璃球,你自己屋里也有吧。”就在旭儿的脸已经全红的时候,卢八娘又补充道:“我知道了,你是想要母妃那个最大的?”

    “我不热,不用换衣服了”旭儿已经抬起眼来看着母妃,虽然还带着羞意,但目光特别的坚定,“那个母妃可以给我吗?”

    淮北王府管理也许不是最严的,但一定是最有条理的,淮北王妃在接见客人时,断不可能没有人告诉旭儿,发生了让他误闯的事件。至于玻璃球,卢八娘这里其实只留了些送人用的,真正最大最好玩的,还是在三个儿子那里。尤其因为世子的社交最多,旭儿所得的也最多。

    卢八娘看了看儿子,然后让人去自己屋里拿一个玻璃球出来,“拿去送给楚王玩吧。”

    旭儿接了玻璃球并没有如他刚刚急匆匆到来般地离开,这一会儿他已经神清自若了,看似随意般地问:“看样子舅母和表妹要回府?不如我送你们回去吧。”

    “不敢劳动世子。”孟慧娘道。

    几乎同时,崔六娘也说:“有劳世子了。”

    母女二人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然后她们对视了一眼,崔六娘上前一步笑道:“实在是麻烦世子了。”而孟慧娘低下了头,跟在她母亲后面不语。

    旭儿大方地笑着道:“我也是顺路,并不麻烦。”

    卢八娘能做的只有客气几句送走这对母女,但她心里却另有一番感慨,儿子看来是动心了,竟然能及时打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