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浮生小记 >

第154节

浮生小记-第154节

小说: 浮生小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七郎收复黄河北岸后,我们从各地的学堂里抽调些人手,在那边也办了些学堂。只不过,要想达到我们淮北的程度还差得远呢。”

    这些卢八娘都知道,便点了点头然后问:“你们与礼部的人还矛盾重重吗?”

    淮北的学堂最初成立时是淮北最艰难的时候,那时差不多的男人们都在军中,所以完全是由卢八娘带着女眷们为自家的孩子和孤儿们创建的。也由此形成,教育与纺织、救护、抚幼所、慈善局等几方面的机构中都有很多女性。

    淮北的政治体系越来越完善后,男性官员们对此颇有微辞,特别是教育,因为它的重要性,礼部几次想全面接管过去,把女性负责人替换下来,可是以湖阳郡主、荆氏、靳氏等人为首的女人岂能同意?

    于是,礼部与淮北的女教育家们时常发生一些冲突,对于这样的事,淮北王并没有如礼部的官员所盼望的那样把这些女人都赶回家,但是他也没有完全站在湖阳郡主等人身边,而是由着礼部的人不断地蚕食着女人们的势力。

    在这时,退出淮北政务的王妃成了这些女人们求助的对象。卢八娘虽然不会介入到任何具体事件中,但是她还是尽自己所能地帮助她们,尽管在她心中已经认定湖阳郡主等人不会取得彻底的胜利。

    就是在所谓男女平等的前世,男子的实力总体上也是高于女子的,这其间的原因无需说明。至于现在,女子受到教育的水平与男子相差实在太多,就是士族读书的女子所学的也与男子不同,所以湖阳郡主等人与礼部的官员们不是一个等级的。

    卢八娘基于现实的建议就是放弃一部分学堂,比如官学,交给礼部,保留一部分适合的,比如初级教育和与职业教育方面。更重要的是女子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一切最终还是以实力说话的,大家总不能一直靠在过去的功劳上,让司马十七郎等当权者为此保持现状。

    “我们把官学让出大半去后好些了,大约十七郎也为我们说过话,他一直念着我们当年的辛苦。”湖阳郡主点头道:“在到河北开设学堂的事情上,我们比礼部的官老爷们要走得快多了,影响也很好。而且现在有很多学堂里读过书的青年女子加入了我们,她们的学识并不比男人差,将来她们有可能到礼部做官。”

    这也是卢八娘一直非常欣慰的,她笑着说:“萍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湖阳郡主知道王妃一向喜欢萍儿,她看看屋子里并没有外人,便对卢八娘说:“提起萍儿,我有一件事想求王妃呢。”

    卢八娘点了点头,心里却狐疑起来。

    “世子已经十五岁了,淮北出身最好的卢氏女前些天定亲,看来世子不会在淮北娶亲了,”湖阳郡主说出了她的猜测,“现在京城的形势虽然不如我们淮北,但是那里毕竟士族云集、高门林立,我想十七郎和你一定想去京城给他挑世子正妃吧。”

    “不过旭儿身边先收个侧妃服侍他的日常起居倒也适宜,”湖阳郡主道:“世子正妃的位置我并不敢奢望,但自忖侧妃之位萍儿还担得起。她与世子从小一起长大,也知道彼此的脾气禀性,也算得上是个懂事的孩子,有她在世子身边,王妃也能放心不是?”

第百一章 世子亲事牵动众人杨萍拒婚谋求立〔二〕() 
湖阳郡主是杨萍的亲生母亲,她一向也是个合格的母亲,对几个孩子都尽心尽力培养,努力为他们谋更好的出路。她最大的两个孩子,郑嘉和郑妙早就成亲了,日子过得都不错。她最小的儿子一直受着严格的教育,将来会接任尚家家主之位。

    现在她提出让杨萍给旭儿做侧妃,一定是因为她真心认为这是杨萍最好的出路。无怪杨萍已经十八了,湖阳郡主一直没有给她定亲,原来不只是因为杨萍一直醉心于学习,而是湖阳早就打好了小算盘。

    淮北最聪慧最优秀的女孩,她的亲生母亲竟然认为她给世子做侧妃就是最好的出路,尽管卢八娘是世子的母亲,但她一时还是很难接受,顿了顿说:“恐怕太委屈萍儿了。”

    湖阳郡主一向自以为很能猜中淮北王妃的心思,现在见王妃的神情并无半点欢喜,不知哪里不对,明明王妃一向特别喜欢萍儿的呀?她还想过,凭着王妃的喜欢,将来世子妃进门也不好对萍儿过于严苛呢。但她听出王妃语气中的惋惜,也感觉到王妃对萍儿的看重,心里又欢喜起来。

    侧妃不过是妾,湖阳郡主当然清楚,她也想女儿能成为世子正妃,但是杨家门第一般,萍儿又早早没了父亲,而世子身份高贵又一表人材,将来的前途未可限量,就是能给旭儿做妾也强于嫁到平常人家。

    如果萍儿能成为侧妃第一个进淮北王府,将来只凭着这份情谊旭儿也不会亏待她,如果能生下长子就更好了,纵然不能承爵,也少不了一个郡王之位。若是将来十七郎能更进一步,那么萍儿也就一步登天了。

    促使湖阳郡主如此上心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淮北的律法规定世子与官员士人们一样只能有一位侧妃,这律法是当年淮北王与王妃初入淮北时制定的,一直很严格地执行着,看来近期也不会变,萍儿如果占据了这唯一的侧妃之位,至少几年内不会有大批的美女来争宠。

    想到这里曾经三嫁的湖阳郡主更坚定了信念,她向王妃陪着笑道:“这是萍儿的福气,我们盼还盼不来的呢。”

    且不说旭儿不会先纳侧妃进门,只因为杨萍也是旭儿的近亲,卢八娘就不会同意。但是对待湖阳郡主,卢八娘不会采取对卢苘那样直接的方法,她迟疑了一下说:“这样重要的事,我不可能自己做主,总要与王爷商量。”

    虽然没得到王妃点头,但是湖阳郡主听到这样一句话也算很满意。十七郎平时对自己这个姐姐还是很关照的,况且杨萍的事他也没有理由反对。

    于是湖阳郡主自觉得这事已经□□不离十了,便又与王妃说了些闲话,又去看了看捷儿和顺儿后回她在平北城的宅子。至于十七郎和旭儿,他们都在正泰殿忙于政务,她不好随意过去。

    卢八娘准备在晚饭后与司马十七郎商量商量如何回绝湖阳郡主的事,结果正泰殿内来人传话,王爷和世子有事不回来吃饭了。卢八娘带着两个儿子吃过饭,又等了一会儿,不免有些着急,如果湖阳明天见到了十七郎,也许他们姐弟就会直接定下来。

    等到了快就寝的时候,卢八娘派人去前殿传话让司马十七郎晚上回来,过了一会儿,十七郎果然回来了,进门便问:“有什么事?我本想和旭儿在前殿住下,与他说些娶亲的事。”

    又是旭儿的亲事,卢八娘点头道:“我也想说这事,即如此你先说吧。”

    “今天新归附的鲜卑贵族来拜见,不知天高地厚地竟然说要把女儿送进王府,我拒绝了,结果他们出门后就找了旭儿,说要把女儿送给他。”

    随着魏帝逃到漠北的鲜卑三十六部贵族中又有人投向淮北王,司马十七郎对他们还是非常礼遇的。但是对于与胡人联姻,他的态度一直很抵触,卢八娘并不担心,却急忙问道:“旭儿怎么说?”

    “旭儿当然不会答应,只说要听父母之命。”司马十七郎换了衣服坐了下来,又拉着卢八娘坐一身边,“在定北城时我虽交待旭儿一些事儿,但是那时实在太忙,也没来得及多说。今晚我想给他好好讲讲胡俗之粗鄙,我们应该如何将归附的胡人好好教化,还有如何拢住胡人。”

    无怪汉人一直瞧不起胡人,胡人的很多风俗在汉人看来完全是违反礼教的,甚至大逆不道。比如鲜卑人是一夫多妻制,这与汉人一夫一妻多妾制是根本不同的,再比如鲜卑皇族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立子杀母,虽然汉武帝也做了一次差不多的事,但一般汉人还是无法接受。

    汉人最不能理解的就是胡人的收继婚了,父死子妻其庶母,兄死弟妻其诸嫂,这简直就是**!

    所以思想极为正统的司马十七郎表面上对胡人臣子宠信有家,但其实他骨子里还是不喜欢他们的,更不用说娶个胡女了。

    卢八娘倒是能接受一个胡人儿媳,只要儿子喜欢,但是这种事没有必要与司马十七郎争论。国与国之间还要求同存异呢,夫妻也是一样,无关紧要的事可以先放下。于是她笑道:“你教儿子可以明天再继续,今晚有一件事要先商量商量。”

    “湖阳姐姐今天过来了,说想把萍儿许给旭儿做侧妃,我想着她明天见到你一定会提的……”

    “嗯,萍儿不错,聪慧稳重,年纪又大上几岁,现在给旭儿倒也合适。”司马十七郎道:“可以答应。”

    卢八娘早就知道想说服司马十七郎拒绝湖阳郡主不容易,远比前两天的谈话要难,果不其然,司马十七郎才听开头就已经开始赞成了。

    “你不觉得萍儿成了侧妃,一辈子都要委委屈屈的吗?”

    “给我们旭儿做侧妃怎么会委屈呢?”司马十七郎不以为然地说:“若不是看在姐姐的面子上,萍儿恐怕还进不了王府呢,毕竟她自幼丧父,也属于命格不太好。”

    卢八娘做为母亲,怎么会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够出色呢,但是她并不是因此就觉得世上的女孩都应该由自家挑拣的人,也不赞成杨萍这样的好女孩做妾,那样太不公平了,“可是侧妃的日子不好过,一切都要受制于人。”

    其实卢八娘还想说侧妃生的儿子也要低人一等,但司马十七郎就是庶子,她便把这句话咽了回去。

    “杨萍那么懂事,肯定会与旭儿的正妃好好相处,”司马十七郎一直相信妻妾间会和睦相处,毕竟书上有那样的例子,而且,“再者,又不是我们想要萍儿进门,现在是姐姐想把她送进来,我还是看在姐姐的面子上才同意的呢。现在想进淮北王府的女子多得很呢。”

    是的,事实就是如此,卢八娘还听懂了司马十七郎话语中隐含的意思——他自己也是个抢手货!一向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卢八娘被噎得顿了一下,正想巧妙又有力地还击回去时,就听得门外传来了通报的声音,“杨小娘子一定要见王妃,正是院门前哭呢。”

    淮北王府管理很严,杨萍虽然被准许出入,但是晚上也不可能进得了雍和殿,想来她一定闹得很凶,才会有人替她通传进来。

    卢八娘与司马十七郎对视一眼,“我问问出什么事了。”

    “也好,不过问清就赶紧把人送出去,这么大的姑娘晚上过来传出去不好听。”司马十七郎说完后就进了内室。

    卢八娘知道他要避嫌,也就由着他,让人把杨萍带了进来。

    杨萍一进门看到淮北王妃就哭着扑了过来跪在她的脚边,“舅母!你帮帮我!我不想嫁人!”

    卢八娘想到杨萍可能不愿意做侧妃,但是没想到她竟然有如此强烈的反应,伸手扶她起来,“坐下好好说,没有人能逼你。”

    杨萍坐到了卢八娘的身边,依旧抽泣着说:“在家中时母亲就逼着我嫁人,后来她又一心想让我给世子当侧妃。我原想只要我不点头,她应该也就罢了,所以今年早早就到了平北城官学躲开她。”

    “没想到母亲竟然没告诉我就来找舅母,然后她告诉我舅母已经同意了,只等与舅舅说了就定下日子,我不答应她就让人把我关在家里。”杨萍脸上带了些倔强,“我就想办法跑了出来。”

    “舅母,你以前一直说女子要自立自尊自爱,还赞成我努力学习,将来做出一番成就,你一定不愿意看到我被关在一方小院子里,低三下四地过一辈子吧!”杨萍即使哭着了泪人,但也没忘记了解释,“世子很好,我们就像亲姐弟一样,我只是不愿意嫁人。”

    杨萍七岁时就以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官学,在官学中她的成绩一直是女学生中的翘楚,就是与同龄的男子相比也毫不逊色。卢八娘特别喜欢她的最重要原因不只是因为她的才华,更是因为她的自立自强。

    这样的女孩怎么会愿意做毫无尊严的妾室呢?

    现在既然杨萍不愿意,就是司马十七郎也不会再说什么,卢八娘今晚的任务提前解决掉了,但是她还是关切地说:“你不愿意给世子当侧妃低人一等没有自由,但完全可以嫁给一个能给你自由的男子啊。”

    “不,我早想好了这辈子不嫁人!”杨萍也知道事情已经解决,语气便放松下来,但是非常肯定地说:“嫁人有什么好,服侍公婆、管理家事、生养孩子……哪里有一个人自在,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

第百二章 思想冲突母女争论显示武力淮北狩猎〔一〕() 
卢八娘震惊了,杨萍所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