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浮生小记 >

第147节

浮生小记-第147节

小说: 浮生小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东西,内心的世界非常丰富细腻却羞于表达。这样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爱,偏巧他又是次子,淮北的重担不必由他背负,我们就由着他吧。”

    司马十七郎第一次听到这种奇谈怪论,但好在他想了一会儿还是接受了,“也好,由着捷儿去吧,将来做一个闲散王爷好了。”

    捷儿真正适合的是艺术道路,对于美术他尤其有着很高的天分,又从内心热爱,可在这个时代当个画家并不是大家所能接受的职业,当然卢八娘是支持他的,在她看来捷儿也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不必面临困扰很多艺术家的生计问题。

    “我肯定会给捷儿一份产业的,即使他没有爵位也不要紧,”卢八娘说道,“再说,他可以卖画谋生啊。”

    “捷儿怎么能卖画谋生呢?”生于皇族的司马十七郎并不认同这条生存之路,“你放心,我一定能给捷儿请封到一个爵位。”

    卖画为生有什么不好,当卢八娘年少时最大的理想就是身背画夹到处流浪,靠卖画谋生,即使她的画不能被世人认可,她也会执着地画自己想画的。由于家庭的变故,她的理想没有实现,但她却不会阻止自己的孩子做喜欢的事。

    司马十七郎的思路显然不同,他笑着说:“皇上对我们的态度变化很大,如果我现在上折子为捷儿请封,郡王都不是问题。”

    “只是现在不是请封的机会,”卢八娘接过他的话说:“朝廷巴不得马上找个机会向我们要几千件武器呢。”

    淮北的兵器一向出名,现在又有了如同万钧雷霆般的“神器”,朝廷就想要来武装禁卫军。对于这一过分的要求,就是一向对朝廷忠心的司马十七郎也不会同意,武器是淮北的命脉,他不可能放手给别人。

    这一会儿功夫,旭儿和捷儿已经去看过旭儿新得的宝剑,手拉着手跑回来了,“母妃,哥哥的剑好漂亮!他还有一把弯刀,我喜欢上面带着花纹的绿石头,哥哥就把弯刀给了我。”

    “要小心不能把手割了。”卢八娘叮嘱了一句,又赞扬大儿子,“旭儿真懂事,自己喜欢的弯刀舍得送弟弟!”

    旭儿很大方,“弟弟小,他喜欢就给他玩。”

    “这就对了,要兄友弟恭。”有过齐王府惨痛的经历,司马十七郎一向注意培养旭儿和捷儿团结友爱,眼下见两个儿子一见面就非常亲热,心里高兴极了。

    “到了晚饭的时候了。”卢八娘说着吩咐摆饭,“捷儿,母妃特别让人做了你爱吃的菜。”说着夹起一块鱼肉先放到捷儿碗里,然后又给旭儿夹了一块,再然后就是司马十七郎,“这是黄河鲤鱼,运来的时候还是活着的呢。”

    “王妃,别只顾着我们,你也吃。”司马十七郎也替卢八娘夹了一块鱼,旭儿、捷儿也都跟着给卢八娘夹了鱼,“母妃,你吃鱼。”

    卢八娘不由得笑了。

    大家饭后说说笑笑地又渡过了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就寝的时间。

    捷儿一听要睡觉了,马上钻到了卢八娘的怀里,“母妃,我要你陪着我睡。”

    卢八娘哪里舍得拒绝,“好的,母妃陪着你。还有旭儿,今天也留下吧,我们一起住。”

    “咳,咳!”司马十七郎在一旁咳嗽,以示他的反对。

    反对的声音完全被儿子们喜悦的欢呼压住了,卢八娘对两个儿子笑道:“先去洗漱吧。”拍拍他们让他们去净室。然后她低声对司马十七郎说:“你想想,捷儿被扔在老营好几个月,他肯定在心里想父王和母妃不要他了,说不定有多难过。现在他重新回到我们身边,我带他睡几天,是为了让他更加安心。”

    “那我怎么办?”司马十七郎也低声回答她。

    “你又不会害怕!”

    “我倒是不害怕,但其实我也挺可怜的吧。”司马十七郎握了她的手说:“你想想,我从春天出征益州,然后回师平北城,再征晋地,算起来我们分开的时间比你和捷儿还多。”

    这倒也是真的,司马十七郎重伤后,卢八娘体会了失去他的恐惧,对他比以往要体贴得多,闻言退了一步,“那么今天晚上我们在一起住?”

    “住一起?”司马十七郎很不习惯,只有在儿子很小的时候他才与他们在一起住过,“他们现在已经长大了。”

    “七八岁哪里算大?尤其是捷儿的生日小,其实现在还没过六岁呢。”

    “可是我从生下来就自己住了。”

    “不,我不想旭儿和捷儿像你小时候一样。”卢八娘非常坚定地说。

    司马十七郎想说明其实旭儿和捷儿从小到现在与他小时候的生活完全不同,但这时两个儿子已经洗洗后跑了回来,穿着舒适的小睡衣,笑闹着爬上了床,“太好了,今天和父王母妃一起睡。”

    儿子们灿烂的笑脸让司马十七郎把想说的话嗯了回去。他这一次险些就再也见不到儿子了,所以心也就软了,“好吧,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于是一家四口躺在一张床上,最里面是卢八娘,最外是司马十七郎,两个儿子在中间。雍和殿的床虽然不小,但是四个人都在还是占得满满的,好在天气已经转凉,挤挤也没什么。

第九十七章 十七郎情深送青城卢八娘顺利生遂意(一)() 
一家四口住在一起,这对旭儿和捷儿来说都是很新奇的事,他们兴奋得睡不着,叽叽呱呱地说个没完。捷儿紧紧靠在母亲的怀里,还用手拉着哥哥,再一旁就是父王,他觉得温暖极了,安全极了,“母妃,我们以后总这么睡吧。”

    旭儿小大人般地说:“弟弟,我们都长大了,大了就要住自己的院子。不过你以后要是害怕的话,可以去我的院子里找我,哥哥陪你。”

    捷儿是很聪明的孩子,他马上想到如何反驳,“那父王和母妃怎么还在一起睡?父王比我们还大呢!”

    旭儿想了想很公正地转过去说:“父王,你也回自己的正泰殿里住吧,给弟弟做个好榜样。”

    “呃,呃。”英名远扬的淮北王被儿子难住了,他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怎么会有这么奇思妙想,偏又不知如何反驳。

    “你父王受了很多伤,需要母妃的照顾,所以他不能回前殿自己住。”还是卢八娘替司马十七郎解了围。

    捷儿这才想起父王受伤的事,他从哥哥身上爬了过来,用小手在司马十七郎的脸上抚摸着,他身子不舒服的时候母妃就是这样做的,“父王,你好些了吗?”

    司马十七郎的心都快酥掉了,他忍不住扭过头亲了亲捷儿的小手,“好了,早就好了。”

    旭儿赶紧告诉捷儿,“父王的伤口在腿上,我见过,上面都是血,很吓人的。那时候父王昏迷了,什么都不知道,母妃带着我给父王喂药,喂饭,还对他说话,父王的伤才好了。”

    “我也想看看父王的伤。”

    “父王肩上还有一处伤呢,”旭儿便也爬过去一一指出来告诉弟弟,“父王是为了收复故国才受了这么多的伤。”

    “父王真了不起!”捷儿骄傲地说:“大家都说父王是大英雄!”

    司马十七郎平时与儿子少有亲密举动,现在任两个儿子在他的身上爬上爬下,心里说不出的惬意,马上理解了王妃舍不得与儿子分开的心情,这样两个宝贝实在让人毫无抵抗力。不知不觉中他放下了架子与儿子们在一起玩闹起来。

    旭儿和捷儿折腾累了终于沉沉地睡了。司马十七郎起身将他们一个个包着被子抱到外间的榻上,“这两个小子真能闹,精力特别旺盛。”

    “七八岁的孩子正是最淘气的时候,就应该让他们尽情地玩。”卢八娘笑道:“儿子其实都特别想和你在一起,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多陪陪他们。”

    司马十七郎点头,想到刚刚的事,他嘻嘻笑了两声,“一想起捷儿和旭儿让我回正泰殿住时的样子,我就想笑。”然后他凑到卢八娘身边在她耳旁低声道:“我怎么能舍得呢?”

    缠绵半晌,卢八娘起身穿着衣服说:“你赶紧把儿子抱回来,万一他们半夜醒了见没在床上会觉得父母没有信用。”

    司马十七郎将两个儿子放回了原位,他躺下后又想起一件事坐起来隔着两个儿子将一只手放在卢八娘的头上轻声问:“王妃,你说我是不是太粗糙了,对你不够关切?”

    卢八娘想到下午她说起捷儿的那番话,没想到司马十七郎听到了心里。她微微一笑,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谈到捷儿时把自己也加了进去。

    前尘往事本是卢八娘一辈子也不想对任何人提的,但她突然就这样告诉了司马十七郎。是的,在她年少时确实是一个比捷儿还要敏感细腻的孩子,如果她一直不改变,应该不会喜欢司马十七郎这样的人吧。

    一个心心念念如何出人头地谋求富贵的人,不懂得浪漫,不会哄女孩,每天见面说的都是正事,上床就直奔主题,前世十九岁前的卢八娘会不屑一顾。但是现在的卢八娘却完全接受了他,还神奇地爱上了他。

    “我已经长大了,现在需要的正是你这样的。”卢八娘伸出一只手拉住了司马十七郎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她很认真地说:“我觉得我很幸福!”

    “我病重时似乎听你哭着说你离不开我,是真的吗?”司马十七郎又问,一直以来他以为那是个梦,王妃是那样坚强的贵女,她从不软弱地哭泣。

    “是的,我在你的床边哭了很多次,不顾一切地希望把你叫回来。”卢八娘承认了,她没觉得丢人。

    司马十七郎起身又把儿子都送出去了,“我听到你的哭声,心想我一定要活着照顾你们。”

    又一场柔情蜜意后他想到了另外一件事,讨好地对王妃说:“这一次出征得了很多珠宝,我让平安拣最好的收了,再给你打些首饰。”

    自从卖了首饰换粮后,司马十七郎就牢牢地记得要为王妃打首饰,随着淮北形势好转卢八娘的首饰越来越多,多到她已经根本记不清自己有多少了。她虽然不喜欢弄得满头珠翠的,但还是欣然接受下来,来自司马十七郎的爱意她怎么会推呢?

    大约是心情超好,卢八娘也有了闲情逸志,“先不要让匠人镶首饰,把宝石拿进来我自己设计些样子。”

    “你随便弄着玩,将来还会有更多更好的。”

    这句霸气的话最能反应出司马十七郎对卢八娘的态度,没有那么多温柔小意,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好,卢八娘觉得自己还蛮欣赏他呢。

    说起司马十七郎对卢八娘的好,珠宝还真算不了什么。过了些日子,卢八娘就得到更大的惊喜。

    淮北一统后,为了方便治理,司马十七郎将他所有的土地重新划分为十几个地区,他有事习惯与王妃商量,“我把过去的州郡都打开重新划分,根据山川河流方向分成十二个地区,你觉得怎么样?”

    从上古的九州到后来的州郡划分,都有着非常多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再加上皇上又派了两位刺史到淮北,司马十七郎索性釜底抽薪,重亲规划淮北。卢八娘自然是赞同的,她认真地看了看道:“不错,可以命名为省。”

    “省”是自魏晋以来开始使用的一个字,指统管一个区域,现在用在此处极为恰当。司马十七郎向来欣赏王妃的神来之笔,“好主意!”

    “我们还可以把平北城所在地与别处区别开,就像京城一样,要与别的省不同,突显它的地位。”

    “不错,不错。”司马十七郎连连点头。

    没几天卢八娘就得知淮北重新划分成了十省二城,十省没什么特别的,二城一个是平北城,算是淮北的首府,另外还有一个青山城,包括了大青山、盐城等东部地区,超过历史上青州所辖之地,专门划给自己做汤沐邑。

    “今后青山城就是你自己的了,所有钱粮税收都给你零用。”司马十七郎将详细的地图拿给卢八娘看,“还满意吗?”

    卢八娘心中有数,这一次司马十七郎一定会按过去的许诺把青州划给自己,她也通过自己的消息渠道知道了这件事正在进行中,但她没有想到的是,司马十七郎给的要远远比她想到的多。

    “满——意。”卢八娘哽咽了,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动得掉下了泪。十七郎不可能真正摸透自己的心理,但他却明白了自己的所求,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给了自己。

    青山城的大小比一个省还要大,正是淮北的发祥地,它处于东部沿海,有着丰富的资源,那里人烟兴盛、工厂林立,农林牧渔样样发达,也是淮北最繁华的地方,每年的税收要是平北城的数倍。这样一块富裕之地,他竟然一点也没有吝啬地给了自己。

    这样一大片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