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浮生小记 >

第126节

浮生小记-第126节

小说: 浮生小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棍可比过去的齐王府的板子打起来重得多,司马二十三郎差不多丢了半条命,将养了好久才能起身。有了这件事,他的亲事也大受挫折,先前订好的未婚妻退了亲,最后才勉强订了这些媳妇中家世最差的吴氏女。

    又因为二十三郎居长,几个弟弟的亲事总不好在他之前办,所以最后拖到了腊月才一同办了婚礼。

    现在二十三郎竟然还敢多嘴,司马十七郎怎么会不发怒呢!

    卢八娘倒是笑吟吟的,她成功地劝司马十七郎设了宗令,专门管司马氏的家事,把自己做为长嫂的责任摘了出去,所以只拿了些财帛便得了好名声,对于这几个跳梁小丑根本不放在心上。

    她从不劝司马十七郎不要管他的兄弟们,也不就如何管参与意见,这固然有她自私的一面,但也是因为卢八娘对世事的洞明。男人就是这样,且不说司马十七郎在宗法的社会长大,思想早已经成形了,就是现代社会,有多少夫妻因为婆家的事分道扬镳,她可不想因为这几个人与司马十七郎离心。

    正是卢八娘这种明智的疏离,加上自身的实力,她反倒受到了司马氏兄弟们的敬畏,这也是她

    的目的。

    这时她便出面做起了好人,“有话好好说嘛,怎么摔东西呢?”然后笑着指着几个弟妇说:“这个是二十三郎的娘子吴氏,二十五郎的娘子钱氏,二十七郎的娘子荆氏,二十八郎的娘子靳氏。”

    “明年给二十九弟娶陶家娘子,后年三十二弟娶尚家娘子,王爷的心事就全完了。”这两门亲

    事是司马十七郎在出征时为他们订下的,虽然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与陶尚两家的关系,但二十九郎和三十二郎自然从中得益。

    刚刚也跟着过来的二十九郎和三十二郎的脸上果然露出了笑容,他们年纪小一些,不用急着娶亲,于是十七兄就替他们订下了两门更好的亲事,比上面的四个兄长的亲事都要好。

    司马十七郎自然不能反驳,只在心里苦笑了一下,哪里能完了,且不说明年还会不会有人从齐王府过来,就是眼下的这几个,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全懂事了,还会不会给自己惹麻烦呢!真真愁死他了,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

    这时早有人将碎瓷片收了起来,二十三郎也定了定神爬了起来,他在齐王府也没少被打被骂,抗打击能力很强,闭了嘴灰溜溜地站到自己娘子身边。

    卢八娘又笑着把话岔了过去,“王爷出征得胜,一定带回不少战利品吧。赶紧让人拿上来,给弟妇们做见面礼。”

    司马十七郎爱慕卢八娘的心从来没有变过,听到她的温言细语,心中不由得欢喜起来,原本的一团恶气散得差不多了,皱着的眉头也松了,便缓和了神色回应王妃的话,“难道弟妹们来认亲时,你这个嫂子什么都没赏,专门等着我的东西呢?”

    “我赏的怎么比得了王爷赏的有体面?再者谁又看上你那一点子东西,不过是为了高兴罢了。”

    钱氏是个八面玲珑的人,见状抢上前施礼道:“王爷,王妃待我们非常亲厚,东西也早赏了,哪里能再领王爷的赏呢。”

    卢八娘又笑道:“那可不成,我赏的是我的,王爷可是受了你们的礼,必要拿出些好东西来!”

    司马十七郎也笑了,“王妃说得很是。”再看看几个弟妇,神色倒也平常,可是几个弟弟却个

    个急不可耐,就是刚刚没脸地二十三郎也探头探脑地向门外看去,心里当然明白,王妃当然不会在意什么东西,但他的兄弟们则不是。他们今天急着过来,一是想显出与自己的亲密,另外就是想得些好处了。

    这时平安早已经很有眼色地让人抬上两个捆得紧紧的大箱子,“王爷早就吩咐小的给大家备了赏赐之物。”说着让人将箱子拆开。

    准备的东西无非是些金银器皿、玩器珠宝。看着大家都围上去拿了东西细看,个个赞不绝口,司马十七郎便向十兄点点头道:“给大家分了,今天就散吧。这几天每天在马背上好几个时辰,实在太累了,我得先去躺一会儿。”

    说着向平安看了一眼,示意他回头给十兄单独再送一份,便拉了卢八娘的手回内院看儿子。旭儿和捷儿早已经在等着父王回来了,他们都穿着喜气洋洋的大红织锦衣服,衬着白白的小脸,

    乌黑的头发,就像画中的娃娃一样,司马十七郎进门便一步抢到了前面,一手一个抱了起来,“父王回来了!”

    “父王!”旭儿自然是认得父王的,大声喊了起来。

    “父王!”捷儿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父王,也不认识父王,但他也跟着哥哥大声喊着,虽然刚

    过一周岁没几天,可他说话早,已经会说两个字的词了,口齿也清晰。

    “才几个月,又都长了许多,捷儿也会说话了。”司马十七郎根本舍不得放开儿子,抱着他们坐在炕上,“想父王的了吗?”

    “想!”旭儿大声说。

    “想!”捷儿跟着学,连语气都一模一样。

    “父王也想你们啊!”司马十七郎见屋子里的下人一个个地都退了出去,便在两个儿子的小脸

    上一人亲了一下,又看了卢八娘一眼,“还想你们的母妃。”

    身着玄衣的父亲刚毅的脸上展现出英俊而从容的笑脸,两团红锦袍下的小儿笑得天真可爱,望着温馨的父子三人,卢八娘心里软得快化了,她拿了枕头摆好,“让你们父王躺一会儿歇歇。”司马十七郎确实是赶了好几天的路才回来,他虽然刮了胡子,换了干净衣服,但一双眼睛周围的青影却不可能掩盖住,想来疲乏已极,司马氏兄弟们不体贴他,她却心疼。

    至于十七郎回来后没有洗浴,卢八娘却一点也没有介意,哪怕他穿着脏衣服回来她也不会嫌弃的。

    司马十七郎确实累极了,在外面又一直紧绷着,回到府里神经马上放松了,他躺下后看着卢八娘坐在一旁带着两个儿子就在他的身侧玩,便把手放在她的腰后迷迷糊糊地睡了。

第八十三章 美王妃试探显妒嫉小世子祭祀知礼仪(一)() 
有卢八娘这样一个优秀的主母,淮北王府过年的一应准备早已经就绪了,不过司马十七郎还是拿出不少珍宝给王妃,“留着赏人用吧。”

    虽然这次出征打下的城池不多,但战利品却很丰厚。因为这两座城对于羯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先前青徐两州之地。毕竟两座城属于羯人的时间更久远,城中的官员级别更高,羯人的数量更多。

    卢八娘看了看帐册单子,笑道:“哪里用得了这么多。”司马十七郎待她确实大方,他得到的最好的财物差不多都进了她的私库。

    当她看到司马十七郎特别拿出来一盒珠子递过来时,却实在笑不出来了,原来又是玻璃制品!杂着金银丝的玻璃珠流光溢彩,也不是知是何人设计出来的,算得上别出心裁了,可是真不对卢八娘的心思。

    但怎么也要领司马十七郎这份心意,卢八娘想了又想终于说:“让人加上各色的珍珠穿一副珠帘,挂在我们浴间的门上吧。”

    这样难得的东西就挂在浴间真有些可惜了,但是这也正是卢八娘的风格。司马十七郎理解了,由衷地说:“你喜欢就好。”看惯了卢八娘对一切财物都波澜不惊的风度,反倒更激励着他努力赢得更多更好的东西献上来。

    卢八娘又说:“其实做玻璃也没有多难的,等淮北情况再轻松些我也让人试验着做,你等着瞧我的玻璃吧。”

    其实本时候国人已经会做玻璃了,但工艺却不过关,且与欧洲的玻璃成分不同,卢八娘只要在他们的基础上继续研发就行了,两次的玻璃事件让她下了决心一定令玻璃回归它们真正的价值!

    “若是能做出玻璃杯器皿,那可是一项重要的财源。”司马十七郎想到了如果真的做出玻璃会有相当高的收益,但他却不会想到卢八娘若真的去做,世上会出现很多颠覆原来认识的东西,而且玻璃这种难得的泊来品竟成了寻常百姓家常见的日用品。

    对于没有做成的事,卢八娘不会多说,她心里一直惦记一件重要的事,想要解决掉,那就是这次司马十七郎俘获的大量奴隶。

    与获得大量财宝相同的道理,这次出征所得的羯人、鲜卑人、匈奴人,还有种类杂胡的奴隶也大大超过上次的规模,所以不可能像上次那样,将人做为礼物送出去就处理得差不多,剩余的安排在军营做杂役也就轻易解决掉了。

    随淮北军回营的白奴就有近百,很多人都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些美女的去处,就如今天到来的司马氏兄弟们,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非分之想。而这些美貌的异族女子也是卢八娘的心腹之患,她担心司马十七郎也产生了歪心思。

    “二十四郎一直想要个白奴呢。”卢八娘试探地问。

    司马十七郎睡了一觉,又洗了澡,还做了点白天本不宜做的事,现在只随意披了一件旧绢袍,懒洋洋地靠在一只枕头上,盯着卢八娘对镜理妆,这时候的王妃分外美艳,他怎么也看不够。听了卢八娘的话,便随口应了声,“不行,若是他来求你,你别心软答应。”

    “听说二十四郎这次数出征得了不低的军功,也算是不易了。”

    “得什么军功都不行。”司马十七郎将刚刚掉下来的一根簪子替卢八娘簪在头发上,告诉她,

    “兄弟们谁也不许纳白奴为妾,我会约束他们的。”

    “为什么?”卢八娘回过头来奇怪地问。

    司马十七郎早已将脸凑了过来,拿了口脂亲自帮她涂好,神态间很是专注,“轻轻抿一下——嗯,好了。”又问:“这口脂是新调的吗?闻着这样香甜。”

    “这是今年的新胭脂花做的,桃花她们用花露蒸了蒸几回,所以才这样香,”卢八娘正说着,不防司马十七郎又向前凑了凑,伸出舌头将那涂好了口脂舔了舔,“我尝尝,果然香得很。”

    卢八娘见他这副无赖相,便将一盒口脂都扔向他,“你要尝,这里有许多。”

    司马十七郎眼疾手快地接了过来,闻了一下,又上前闻了闻卢八娘,嘻笑着说:“不对,盒子里的不过是寻常花露的香,王妃唇上的才真香。”

    这样**的话卢八娘听了一向都会脸红,恼羞着要抢回口脂,司马十七郎怎么肯还回来,他力气大,很快把卢八娘禁锢在怀里,“娘子别羞,为夫重新替你涂好。”

    儿子们不在,司马十七郎便放纵起来,卢八娘被他闹得娇喘吁吁,心里一直记得自己要问的事,总算等他松动了些,赶紧问:“二十四弟媳要问我为什么,我怎么回话?”

    “问什么?”司马十七郎精虫上脑,连刚刚的话都忘记了。

    “白奴的事。”

    “噢,我是为了他们好,怕白奴生下孩子。”司马十七郎说:“过去在京里也见过几家有胡人姬妾生下孩子的,大家都骂他们杂种,我们家不许出这样的事。”

    竟然是这样的理由!

    据说京城中人第一次见到胡姬时,以为她们是怪物,竟把人锁到笼子里观赏,过了些日子才放出来。总之,这时的汉人自认高人一筹,瞧不起胡人是他们正常的思路,司马十七郎的思想一向又是再正统不过的。

    卢八娘想到自己特别让人吩咐下去,不给白奴洗漱所需的水,想把这些美人变成臭美人,毕竟白种人身上汗腺发达,容易产生腋臭,然后再陪着司马十七去见她们,好让他心生厌恶的计划,似乎有点多余了。

    至于她知道杂种的孩子会更聪明更漂亮,她才不会说。

    想到从此不必再担心这一大类人,她心中自是喜悦,不由得向司马十七郎嫣然一笑。司马十七郎怔了怔,“孟表兄的诗里有一句‘回眸一笑百媚生’今天我才明白,原来竟是专为此时而作,王妃的一笑真是千娇百媚,令人神魂颠倒。”

    卢八娘从来不认为自己能美到“祸水”的程度,因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十七郎才会这样赞美自己,她斜睨了一眼过去,“你太久没见女人了,差不多的就会当成天仙。”

    司马十七郎当然否认,“王妃是真美,我没见过比王妃还美的美人。”

    “那些白奴中没有比我美的?”

    “当然没有。”司马十七郎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过他已经不再是十七八的毛头小子,细品品便觉出了王妃对白奴的小心思,奇怪的是,明明知道王妃又妒了,但他怎么也生不出一丝不满,满心的只是爱慕,还将怀里的人抱得更紧安慰道:“我们才有两个儿子,远远不够,再说我还想要个像你一样的女儿呢,所以你就放心吧,在外面别人送我美人我看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