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花与剑与法兰西 >

第1004节

花与剑与法兰西-第1004节

小说: 花与剑与法兰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都是法国的作家,生活在那个激荡的19世纪当中,也正是因为他们,我才对那个年代的法国和欧洲充满了兴趣,也愿意去花时间研究当时的社会和风俗。

    就在某一天当中,我就为此突发奇想,我能不能学习那个时代的文法,然后将之改造,写出一本能够迎合现在时代读者的中国网文呢?

    没错,就是迎合,我从不以为写文该有多清高,既然想要给人看,就应该迎合市场受众,巴尔扎克写过惊悚故事,雨果也写过志怪传奇,我绝不认为一个作者想方设法去迎合读者有什么错,或者降低了什么格调,相反我认为某些故作高深矫揉造作的现代作者才更加俗不可耐。

    当然,迎合是一回事,同样重要的也是写出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完全迎合的话就会让作品变成空幻的人偶。

    所以,对我来说,写作就是在市场和自我之间走钢丝,我小心翼翼地想要在这中间维持平衡,为此设计人物,构思情节,调整故事的结构。

    不夸张地说,是倾注了我心血和希望的书。

    我几乎以比工作还要热情认真的态度写着这本书,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它并没有如同我预期的那样时,我感到了痛苦的失落,我不想虚伪地说我不在乎成绩,我真的很在乎,因为那代表着对我的评判、对本书的评判,也是我的努力是否成功的最直观的指标。

    对我来说,这本书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又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人喜爱呢?

    也正是因为如此,对这本书的批评都会让我感到很尴尬和心疼。

    当然,大部分善意的批评我都能够接受,并且努力听取,哪怕没办法听取的我也会表示感谢。

    然而,当在某个论坛当中,被人以“你是在中国写书,凭什么让主角爱法国”这种荒唐的理由来质疑和指责的时候,我感到了由衷的愤怒,并且大发了脾气,说了一些让自己现在想来还很惭愧的话。

    结果,自然就引来了更多的批评和蔑视,毫无疑问这也降低了许多人对我、对我这本书评价,这是我至今想起来还很难释怀的事。我对我叱骂过的人道歉,但是我依旧不认为他们的建议有任何价值,我也有我的固执和坚持。

    再加上那段时间,我的工作也十分不顺利,最后不得不离职了事,重重打击加起来,让我当时心情极度低落,几次在文章的末尾中发泄了情绪,实在对不起读者们。

    在最难受的时候,我曾经几次想过要放弃,想过就这么算了。

    可是,也许是心中的执念吧,我始终割舍不下,就这么断断续续地一直写了下来,我也不明白是为了什么,应该就是为了爱,和一股“我才不想被你们笑话”的坚持吧。

    是的,我坚持到了最后,写了四百多万字,一个我之前绝对没有想象过的数字。

    也许这个故事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讲完,但是我觉得,到了这个点上完结,我已经无愧于心了,三年半的时间,我终究还是坚持了下来。

    当然,我还要感谢那些陪伴着我一路走过来的书友们,谢谢你们的支持毫无鼓励,没有你们的话我真的不能想象这本书能坚持到现在。

    虽然现实并不如同我期待的那样完美,但是不正是因为如此才现实吗?

    我没有写出完美的作品,也没有如同自己希望的那样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但是,我至少得到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有你们关注着这本书,默默地花钱支持,鼓励我,相信我会给你们奉送一个故事。

    这是冥冥中的缘分,我对你们感激不尽。

    谢谢一直支持着我的读者们,因为你们的存在,我的努力,我所消去的时光,我所花费的心血,终归不是没有价值的。

    我还能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呢?

    现在,正文已经写完,这个故事的正篇已经到此为止了。

    虽然还有很多东西没有交代完,但是我想哪怕是最挑剔的读者,应该也会原谅我的,因为我已经写了这么多年了好吧,如果不原谅,我也只能说抱歉了。

    当然,对我来说,也还是有所遗憾的,以后有些内容,我也想要去补完。

    迄今为止我想到的是,把卡尔马克思评论系列补完,把皇后和小姨的感情线(沦陷线?)补完。

    当然,这些东西,以后也只能不定期地以番外的形式填补了,抱歉

    我在评论区会留下一个专楼,如果各位有什么番外的创意,可以填写到那个楼中,我会挑选一些来制作番外,以飨读者。

    好了,想说的话依旧很多,但是又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千言万语最后只能汇成一个词。

    再见!

    我深信,若是有缘,大家终归还会再见的。

    o(nn)o

卡尔马克思八评特雷维尔() 
最近从欧洲大陆上的事态发展变化,可以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整个世界都在为俄罗斯帝国心脏所突然发生的一切所震动,一个原本貌似强大的帝国,也因为这突发的事件而陷入到了瘫痪当中——这对它来说不啻是一个噩耗,因为他们原本就已经在和英法两国的军事对抗当中落入到了绝对的下风当中。

    因为俄罗斯帝国所特有的闭塞、迟缓,以及官僚机构的腐败,所以他们的信息传递很慢,而且经常失真,所以我们也许永远无法得知那至为关键的几天里面圣彼得堡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根据我们目前所得到的消息,倒也可以尝试为读者们勾勒这一切事变的大致轮廓:

    就在俄国沙皇为了日渐败坏的战争形势而忧心忡忡、召见大臣们来到自己所居住的冬宫讨论对策之际,一群看上去还得到了很大一批近卫军以及彼得堡附近驻军的配合的政变者们行动了起来,在短促的交火之后占据了冬宫,并且控制住了沙皇和他的大臣们。

    以政变的角度来看,它流的血不算多,俄罗斯帝国的神经中枢没有预料到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所以很快就被这些政变者们所攻破,并且因为沙皇和大臣们都已经在这场变故里面失去了和外界的联系,所以在至为重要的几个小时里面,城外的驻军并没有能够得到统一的命令和行动,最后只能惊愕地看着冬宫和整个首都落入到政变者们的手中。

    现在,沙皇和大臣们都生死未明,而政变者们则控制了首都,并且大量发布了通告,以新的临时政府的名义要求各地政府听从他们的命令,由此也将这场政变昭告于世人的面前。

    现在,这个临时政府推举出了他们的首脑别祖霍夫伯爵,还组建了一个领导层,试图以极快的速度来接管整个国家,并且施展他们的治国计划。

    尽管之前我们从未听说过他们的名字和组织,但是从他们如此规模的行动、以及其后续的动作来看,这是一次蓄谋已久而且成功的行动。

    毫无疑问,这场政变发生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的战事变得愈发激烈,俄罗斯帝国损兵折将并且丢失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背景下,是俄罗斯举国对沙皇和沙皇政府失望的具体表现。但是,聚集那么多愿意参加政变的军官和士兵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聚集一个足以尝试接管整个国家的领导精英团体同样也不可能短期实现,所以这应该是蓄谋已久的行动,军事上的失败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这并不是说俄罗斯帝国的军事失败不重要,事实上这场失败是政变能够成功的最直接原因——沙皇和整个俄罗斯帝国的体制早已经是声名狼藉,广大的人民被这个体制压制在了没有自由也没有财产的苦境,而其他被征服的民族更加厌恶他们所遭受到的一切不公和压迫,这个穷凶极恶的政体所能够依仗的,仅仅只有残暴的军队而已。

    而当军队蒙受失败之后,这个政体就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虚弱,直到最后的崩溃。

    一切专制者都喜欢将自己打扮成人民的守护者,不厌其烦地灌输给人们只有自己才能让他们免于被外族所欺凌的神话;同时,正是因为军队和帝国的扩张,沙皇才能用虚幻的荣光来麻醉他的国民,让他们多多少少忍受一下沙皇政体在加给他们自己身上的苦难,

    然而,原本貌似强大的沙皇军事机器,在和欧洲强国的对抗当中节节败退,这无异于是向俄罗斯人民宣告他们所受的苦难全都白费了,沙皇的一切谎言也在失败当中原形毕露,并且证明他们只是盘踞在人民头上敲骨吸髓的寄生虫而已,他们自己就是俄罗斯落后的根源所在。

    沙皇的神话破产了,这就给密谋者们一个极佳的机会,而这些密谋者们显然也抓住了这个机会,用一次猝然的袭击震惊了整个世界。

    尽管现在我们还无法确知一切情况的后续发展,但是我们可以断言,猝然发生的变化,必将给欧洲带来全新的冲击。

    和之前俄罗斯帝国宫廷内所常有的政变不同,这一次的政变者们抱持着争权夺利以外的政治目的——在控制了首都之后,他们所组成的临时政府马上宣告要在俄罗斯实行宪政,并且赋予每个帝国的公民以自由的人身权利,他们的目的,无异于是让俄罗斯帝国整个地换上一个新的面貌。

    是的,这不是一次宫廷政变,这是一次革命!

    克里米亚半岛上的战事进展,竟然能够催化出如此令人惊愕的结果,确实是我们所始料未及的,这也证明我们低估了俄罗斯人的觉醒程度,更证明了,即使是在最为沉闷、暴烈的政体里面,人类追求自由的热情也绝不会被磨灭。

    以别祖霍夫伯爵为代表的密谋者们,出于一种令人敬佩的公心,冒着生命的危险,抛弃了原本优渥奢华的生活,去做出如此大事,这值得任何一个心怀善意的人钦佩,他们是俄罗斯帝国贵族阶级几百年的文明化过程当中所结出的最为耀眼的果实,而他们的努力,也是这个民族进入新时代的必要之路。

    在几个世纪的愚昧和黑暗里面,孕育出了这样一群深爱国家和民族,决心把俄罗斯从昏昏欲睡的泥淖当中拖出来的精英分子,这绝对是俄罗斯的幸运。而原本作为神圣同盟的中坚、被认为是欧洲最反动的堡垒的俄罗斯,居然会率先爆发革命,重新拾起1815年被复辟的波旁王朝所践踏的大旗,这也不失为一种讽刺。

    随着他们的慨然之举,欧洲自1789年之后再度进入了风云激荡的年头,每个人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参与着历史,也许仅仅一年就能代表一个世纪。

    这场革命,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沙皇政体的穷凶极恶,既维持了它的生命,也为它自己积累了仇恨,当它被削弱的时候,火山口终于到了喷发的时候,这个政体迎来了一次命中注定的清算。

    当然,俄罗斯帝国陷入瘫痪,沙皇和他的大臣们身陷囹圄,并不意味着沙皇政体的彻底崩溃。毕竟,现在还有不少忠于沙皇的军队留在克里米亚半岛和各处边境,外省的官员们也一定有不少会继续终于这个政体的继承者,他们会联合起来试图绞杀彼得堡的革命者们,保卫他们曾有的地位和利益。

    同时,这些革命者们还必须面临整个贵族阶级的反扑——虽然他们的领导者们有许多人出身于贵族阶级,并且依靠自己的财富来为革命奠定了某种物质基础,但是,觉悟的个人不能代表阶级,就整体而言,俄罗斯的贵族阶级是最为反动的,他们依靠效忠沙皇,心安理得地维持着自己在领地之内的绝对权威,对农奴敲骨吸髓。

    如果要赋予俄国人自由,那么就必然会极大地损害他们的利益,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来协助反动军队来扼杀他们口中的叛逆者,让俄罗斯重新回到他们的统治当中。

    对于这些人,彼得堡的革命者不能抱有和解之类的幻想,他们必须知道,只有狂风暴雨才能够涤荡多少个世纪以来积累的罪恶,任何一点妥协都只会让他们的事业功亏一篑。

    另外,对于这些革命者来说,他们还有一个更为凶恶、更为强大的敌人,那就是欧洲各个强国。

    这些国家,在半个世纪前曾经扼杀了法兰西的革命,并且为之而自豪陶醉,如今他们自然也不会对来自俄罗斯的暴风雨无动于衷,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去破坏,去干涉,去毁灭,要把革命的幽灵拒之门外,他们满以为自己是做得到这一切的。

    虽然西欧强国在和俄罗斯帝国打仗,并且某种程度上也是造成现在局面的原因,但是他们跟俄罗斯帝国、跟沙皇是没有本质矛盾的,这些文明绅士们说着共同的语言,并且做着同样的卑劣行径,以专横和暴虐的手段来统治国家,驱赶着各国的人们互相厮杀,为了他们见不得光的利益去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