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官途借势 >

第263节

官途借势-第263节

小说: 官途借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想,真没有一个可商量的人。不是杨东轩没有可信度朋友,只是这个事情同样不能摆在桌面上来操作。

    终究不能自己一个人琢磨,杨东轩便约了罗伟辉吃饭,相比而言,罗伟辉这家伙消息来源广,做事路子野,分得清轻重。是最恰当的人选。

    见杨东轩只约自己一个人罗伟辉看着他,过一会说,“老弟,有什么事下不了决心?”

    “是啊,想听听罗哥的想法。”“资金缺口的事情?这种事要你这样费神吗?大家在社会上讨生活,哪会没有一点自保之力。你放心,撑过这一关,前面的路就好走了。”罗伟辉说,“其实,这次难关对大家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一定是坏事。怎么说呢?就以金牛建设为例子吧,金牛建设经过前端时间的急速扩张,市里确实大涨,但公司内部也因为扩张过快,留下很多理不顺的地方,矛盾、弱点、漏洞都不少,可偏偏城南区这时候又建设不断,这些隐患一下子不会彰显,危害也不大。

    但长期下去,这些银行可能会成为公司最难处理的东西。有这次危机,志豪老弟便能够看到隐患苗头,在危难之中弥合一些隐患,也可处置一些人。公司经过这样整顿与磨砺,隐患就会消除,以后抗风险能力也会大为强化。

    老弟,不论是金牛建设还是晖日建设又或者我那里,如今,我们几家联合的关系很牢固,抗风险能力自然不差。你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有信心吗,还不是因为背后有老弟你,只要你在申项办,这些项目肯定可做。我们不求大利润只要有公司正常营运的利润就够了。”

    即使没经营过公司,对罗伟辉所说杨东轩也能够理解,资产自己改行之后,一直跟建筑工程打交道,深知一家公司营运起来千丝万缕的,相互又都有干连。金牛建设内部关系没有理顺,确实存在,田志豪对公司的管理经验也不足,好在他肯学,杨东轩又给他找到两个内行的帮他,消化内部隐患只是时间问题。

    罗伟辉虽说大家能够抗过这次可能存在的危机,即使不是安慰自己的说法,杨东轩也觉得没必要硬抗,万一让有心人得手,自己真没有好手段去讨回来。田盛能够走到这一步,能够在唐云峰和覃和平联手之下争得如此高的名声,本身就很有手段。平秋建设是他一手打造的,要有所作为,田盛肯定会直接站出来支持平秋建设,自己靠什么去争?

    最好的就是防范于未然。再说,入股金的收拢也可制约平秋建设的扩张。

    “罗哥,你说的这些我能够理解,危机对一个公司说来是一次难得放整合机会,同样,对城南区、对申项办、对平秋市不少干部也是一次考验与提高的机会。”杨东轩如有所思地说,“不过,申项办也好、城南区也好,底子就那么一点,真折腾起来对谁有利?

    平稳地进行建设才是我们最起码的环境保障,这一点,市里领导肯定也看得到。我们不去想如何应对资金缺口危机,先说说如何化解资金缺口。我想,目前往省里请求帮助、申请建设资金的可能性极小,平秋市和城南区又没有可行的筹资渠道和办法,能不能我们自己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能够弄到钱当然好,补偿房在两三个月后会交付申项办,我看,申项办未必有资金给付工程款。接下来做工业片区的基础建设工程,同样要继续带资建设,能够扛起来的公司确实不多。就算咬牙坚持做下去,能够维持多久真难说了。老弟的主意是不是也让我们在民间借钱?”

    平秋建设已经搞民间借钱,主要是在一些有关系的单位借钱,然后给主管领导个人返回一定数额的钱,这样操作对双方都有利可图。罗伟辉知道他们这样操作,以为杨东轩对这办法有兴趣。

    “差不多的意思,不过,我也拿不准。罗哥,我们好好想一想,再看成不成。”杨东轩说,“我是这样想的,民间肯定有不少的钱存在银行,存钱拿利息是大家习惯的做法,我们能不能让这些钱拿出来,存到我们公司来?当然,利息肯定比银行要高,至于高多少,我觉得要控制在公司经营盈利的范围之下。不能学外地那些集资操作,将利息提得很高来吸纳资金,之后,亏本了,连本金都无法支付,最后老板卷款逃跑,闹出大事。”

    “高出银行利息不难,问题是把钱存进银行他们觉得靠得住,国内银行不会破产,本金不会有任何威胁。公司就不同,风险大得多,多数人不敢拿钱存进公司进行投资。”

    罗伟辉所说的确实是平秋市大多数人都心态,其实,国内的思维模式都如此,不想承担哪些潜在的风险导致老本都亏掉。银行利息虽说不多,可稳稳在那里。他们不会去算存钱也会亏钱,随着物价涨高,之前的钱大为缩水。**十年代存十年的钱,到如今只有一个人两三个月工资而已,算起来该亏多大?不过,大家明白也不会拿钱去投资。国内真心没有好的投资环境,平秋市这些落后地方更是如此。小资本操作投资,有多少亏多少。

    “不敢拿钱出来投资是因为信不过,我想,申项办如果做宣传、甚至做担保,鼓励大家将资金投放到公司去,情况会怎么样?”

    “风险太大了。申项办出面的风险太大,这样不知有多少人会在背后搞事,防不胜防。不能这样搞,即使要操作,也是公司自己操作。申项办在口头宣传上稍做引导、暗示是可行的。”罗伟辉明白杨东轩的意思,不肯让他承担这样的政治风险。如今的申项办已经让很多人盯着,拿着放大镜在找错漏,收敛民间资金,绝对能让人找到错处。

    “这样也成,只要吸纳足够的资金,各家公司同样能够在稳定中将扩展带来的隐患消化下来。更有利的是在申项办接下来的项目建设上出力,一起建设速度才提上来,对平秋市申项有实质性的帮助。”杨东轩说,“罗哥,我想,吸纳资金我们换一个名头,叫公司入股金。入股金只拿公司的利息,而利息稳定,按月支付,,不参与公司分红。这点要先说明清楚。”

    “这个好,入股金不论大小,只拿利息就不牵涉到公司的运作、不涉及到管理也不涉及到公司的账目等,牵扯不慎,随时可将本金取走。这样,他们担心会少很多,也能够吸收到更多的资金。”

    “就是这个意思。罗哥,你看成不成?如果真这样做,在操作上要注意哪些才将漏洞堵掉?”“漏洞肯定会有,在精细的设想都经不起各人的破防,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成,其他有人想发横财,那随他们怎么搞去。我们的根子在做工程,这一点是不能忘记的。”

不随礼() 
将想到的一些细节都记下来,然后注意讨论,这次吃饭一直说到将近午夜才散。 回到家里,杨东轩将前前后后的事情又过一遍,觉得差不多了。便放下来,准备等自己五一结婚之后在跟田志豪等人谈这件事。毕竟,放一放,对自己思考这事也是有利的。

    眼看五一节假没多少天,虽说婚事有宋家操心。张蓝说过要杨东轩安心在城南区这边做自己的工作,杨东轩也不可能真的甩手在一旁看着。

    宋玥秋说晓晓来了电话,会在这两天将家具送到婚房,他们如果有空,到省城那看看,主要是看是不是满意家具的式样、色彩,一些家具的摆设位子也要主人家来确定,摆好后挪动肯定不便甚至会损坏家具。

    不管什么理由,杨东轩都该到省城走一趟,也是做主家的态度。晓晓送来家具,她虽在上海,这边杨东轩亲自去安排才是道理。

    跟杨卓林说一声,带着宋玥秋一起去省城,宋嘉伦要上学,有张阿姨在家里看护。到省城,先到宋家见张蓝,之后跟晓晓联络,那边给了家具公司的电话,双方联络,家具早两天已经运到省城,这边只要在家,就可送到家里。

    约好时间,杨东轩和宋玥秋到婚房那边去等,对方很快送过来。一台加长大卡车运送的家具不知有多少件,杨东轩看着苦笑,晓晓这次送来的人情真不小,今后如何返还回礼?或许有宋家来还,可杨东轩却不这样想,宋玥秋嫁过来,那便是杨家的事情。

    送家具有搬运人,先将包装好的各件搬下车,抬到电梯那,再上到三十楼,送进房。宋玥秋早将房里的摆设位子订好了,有些家具件是根据房间来设计定制的。这时候只要归位就好,杨东轩手里也有一份设计方案,给搬运的工人指挥摆放各件。

    运送进房后,最麻烦的还是家具组装。家具公司有技术员过来,这时候,他们不急着岔开组件组装。送走所有的人,技术员会在第二天早早过来施工组装家具,钥匙交给技术员,杨东轩和宋玥秋不会一直看守着。

    当天夜里,宋玥秋留在省城,杨东轩却开车回平秋市。

    看过补偿房建设的情况,对如今的进度杨东轩是满意的。上午看了几个标的,下午第一站便看平秋建设的六幢楼,王永祥不会在工地,平秋建设如今市里强,管理人员足够。杨东轩到时,一个熟悉的刘副总在哪里,便陪着杨东轩看建设情况。

    天阴并没下雨,见一车车的建筑材料运送进来,用吊塔送到各楼,最上层人最多,是在抢天气往上加层。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

    “杨常委,对目前进度还满意吧。”刘副总笑着说,飞快地在杨东轩脸上瞟过不会让杨东轩捕捉到。

    “平秋建设实力全市第一,龙头企业,行业标榜,有现在的进度是应有之义吧,刘总可不要跟我说平秋建设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杨东轩看着工地,也不转头看刘副总。

    “还真给杨常委说着了,这次带资建设摊子铺的有些大,目前真是全力以赴在推进工程了。据我所知,上面也是咬牙硬啊挺,杨常委可不能泄露是我说出来的。”刘副总手往天指指,意思是指平秋建设的高层。王永祥对公司的管理极为强硬,对下面副手、中层要求也严苛,如果谁当真泄露了集团的隐秘,不是开格这么简单,雇凶杀人的事或有耳闻。

    知道刘副总故意说这番话,是在试探申项办的态度,杨东轩笑了笑,说,“城南区这几年会有大量的项目推动、建设,平秋建设的实力真有不足,我们可得急躁跟省里沟通。听说省里几家大集团一直都吃不饱,申项办这点工程对他们说来不在话下。”

    “杨常委,平秋建设如今正在想办法渡过难关,想来,在申项办拿项目的其他公司日子也不见得好过。大家苦苦支撑,就想着那个一直跟杨常委干,有口热饭吃。”

    “好说。申项办在补偿房之后,肯定会推动工业片区的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滞后,分片区建设的项目会更多。平秋建设只要肯在申项办做项目,我们总不会亏待大家。”这样的试探一点也不奇怪,其他不少公司也在打探杨东轩口气,项目快到收尾,能不能按时拿到工程款?这涉及到接下来的发展与生存问题。

    申项办的建设早有规划,平秋建设不可能不知。只是,申项办如今资金缺口有多大,平秋建设同样摸得清清楚楚,下一步项目能不能推进,关键的资金的筹集。申项办有解决的办法?市里虽没有确实的路走,杨东轩会不会另谋出路?这才是平秋建设要试探的。

    杨东轩不在乎平秋建设的试探,申项办建设推进中,信心很关键。有些关键的信息,当然不会透露出来,对建设的规划、按步骤实施,都可说给刘副总得知。

    回到申项办办公室,文璐等人来回报工作进展,杨东轩听了大概,便让文璐坐下。说,“我有个想法,你也琢磨琢磨。”

    “好。”

    “之前以为申项办项目推进到目前程度,市里会解决资金缺口问题,目前看来,还是过于乐观了。如果在三个月内无法解决资金缺口问题,申项办的处境将非常尴尬,不上不下的,还得将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

    “怕不止是努力白费,土地入股是村民信任我们能够给利息,能够给本金。如果他们得知申项办没钱,这些如果的本金会在但时间里全部兑掉,我们到哪里拿出这大笔钱来。肯定会有一场大乱子,市里大大小小牵涉多少不去管,我们几个铁定是跑不脱的。我和向丽梅都没什么,你这么好的发展前景给坏了,让人如何甘心?”

    “关键是城南区的发展会停滞五年以上,后果太严重了。也因为这样,才琢磨这个想法。”杨东轩慢慢地说,“我想,申项办可让我们看得住的几家公司吸纳民间资金,作为公司的入股金,充实建筑公司的资金实力,如此,可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吸纳民间资金是不错的办法,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