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官途借势 >

第222节

官途借势-第222节

小说: 官途借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会议室,熊锐聪下去见见秦廷峰转念又觉得不见有不见的好处,想见见滕杰看滕杰有什么说法,可这时间滕杰真的好吗?市里态度不明、城南区叶幸和杨卓林的态度也在模棱两可之间,熊锐聪觉得自己怎么什么都不对头,郁闷之余,给小静发一个信息,让她过来见自己,调整一下心态。

    杨卓林让杨东轩过去一起吃饭,杨东轩有些郁闷,这种事本来不难想到真相,可城南区这边的人都用侥幸心态来对待,都希望有馅饼砸到城南区头上。这话对杨卓林又怎么说?直说了未必会信。

    吃饭是叶幸不在这边,杨卓林、苏培秀、李思贤等人在一起,杨东轩先忙着吃,填填肚子。讨论到远扬金属项目时,杨东轩不能装着不知,说,“书记,远扬金属购进国外新设备自然有合约之类的东西,这个造假是可核实的,他们总不至于再玩商业机密吧。”

    此前,远扬金属一直用商业机密来应对城南区核查他们的情况,其实就是要掩盖远扬金属前身即是成鑫铝材的事实,如此掩盖意图也明显。杨东轩这样说,杨卓林笑道,“问题是我们动商业的人太缺。”

    “城南区没有,还不能花点小钱到省里去请?”杨东轩也笑着说,“再说,城南区引进远扬金属项目也得到省里备案,先往省里通报、请示一番,省里对成鑫铝材的判断肯定比我们准。”

    “这确实是一个稳妥之策,书记,市里会不会说什么?”苏培秀说,对处理市里、省里之间的关系,苏培秀自然拿手也考虑全面一些。

    会议之后的讨论往往才是核心,杨东轩对杨卓林等人的心态也有了解但他不想过多干预,物极必反是很有道理的。

    吃过饭,对于远扬金属项目的引进改用什么态度杨卓林心里也有尺度,话题便转移开。聊了些城南区目前的经济、发展的规划、射虎的反响等话题。

    谁也没想到,省里对成鑫铝材计划迁移到平秋市事很快有反应。城南区这边还没来得及召开常委会统一思想,市里先传来信息,说是省里有一个经济方面的专题会议放在平秋市城南区召开。这种层次不低的会议按说不该这样突然,但省里确实很紧急地组织、将全省各市抓经济工作的负责人都集中到平秋市城南区来。

    这两天时间内,平秋市这边也有预感,对远扬金属引进问题更加保守甚至市政府还特别地询问了城南区这边的工作进程,提醒城南区在省里会议之前,不急着做出决策性工作。杨卓林等人自然领会市里的意思,对远扬金属报以沉默态度。不管远扬金属是真拿出大笔投入来改进生产工艺还是虚假消息,听上面的、按照上面领导意思做工作至少不会出大错。

    熊锐聪不是第一得到上面的消息,但城南区没有紧凑推动跟远扬金属之间的接触,甚至都不提到让他将城南区最新决策通报给对方,熊锐聪也感觉到不对,问了后才知道省里意图虽然不明朗但敢于这边工作是明显的。心里郁闷不已,却又知这是行政口工作的特色,唯有认可一途啊。

    省里会议规格比较高,周斌禺虽然没亲自过来,却有人代表。会议的主题是经济发展与规划,其中,重要的议题之一便是阐述环境破坏与经济收益之间关系,申明了不能以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时间的嘉嘉回报,更不能因为经济数据来填充政绩的需要而不顾人民群众的利益。这话说得很直接,虽没有直接点了城南区的远扬金属项目引进,却在举例中提到成鑫铝材等一大批重污染企业破坏环境的实例。

    平秋市与会的人不少,田盛、姚动成、秦廷峰等主要领导之外还有专门研究经济方面工作的政研部门,城南区的叶幸、熊锐聪等人也参与会议。会议期间,省里跟田盛问及远扬金属的项目事宜,田盛已经体会到省里对成鑫铝材的排斥,将这个项目的接触问题丢给城南区。省里没有直接跟城南区询问,可城南区这边也明白省里的意图。

    会议之后,省里领导还到十里牌看了看,对十里牌扩建码头项目表示足够的兴趣,但对在十里牌建厂提出质疑。当时,熊锐聪也在旁陪着,搭不上话,可听到省里领导意思后懊恼不已。引进远扬金属项目和排斥对方,都来自省里的意思,只不过不同的领导立场各异,可放在城南区这边就成为视野、素质等特质了。

    省里领导离开后,城南区这边态度已经明确但也要在会议上形成集体决策,这种会不需方到常委会层次,但区里还是很正规地降领导们集中起来,通报了省里召开紧急会议主题,通过经济会议主题,解读城南区在引进远扬金属的工作上。成鑫铝材之前在临海省所作所为,搬迁来城南区不过是对方战略转移,城南区这边不能当这种傻子。

    会后,责成熊锐聪跟远扬金属接触将这边的意思传过去,也是城南区必要的一个程序。熊锐聪心里直骂娘却又无可奈何,谁肯来做这事?再说,城南区跟远扬金属真正接触到人也就他了。散会后杨卓林将叶幸、熊锐聪留下来商议一个章程,要求比较完满地跟远扬金属进行沟通,免得出现其他问题。

    熊锐聪本不想说话但在杨卓林和叶幸一同关注下却又不得不说,“请书记、区长放心,远扬金属应该有所准备,我去见滕总解释吧。”

    杨卓林显得耐心而语重心长,城南区招商引资工作是目前改变经济格局重中之重的工作,却又将远扬金属排斥在外,对外会有什么影响,城南区这边承受的压力也真不小。处理好便有利否则,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推进是一种打击。

    引进远扬金属项目工作算是划上一个句号,城南区不少人如同坐过山车一般,先高高升起到了最高点陡然落下来。下面的干部对内情的了解不一,议论是便有各种声音,说法不一。但熊锐聪最初的表演到最后的收尾,完全是悲剧似的存在,不少人感叹之余,也觉得在平秋市这边要做出一点点工作成绩难度之大,不是普通人能够抓得住的东西。

    不过,城南区对远扬金属项目的处理也没多说,这种事过一阵子便会过去。

    杨东轩回到家跟宋玥秋说起远扬金属项目的事,也感叹平秋市这种有着地域限制先天不足,想发展起来真是太难。宋玥秋不多议论,问起十里牌的风景。这段时间,平秋市气温升上来,是户外活动的好时机,而十里牌码头扩建项目经过省领导提起,平秋市也规划这一项目,不用多久那边会开始建设工程。杨东轩便说周末带宋玥秋母子去看看,十里牌的水、良田、村舍,之后可看看牛潭村古寨风情。

    宋玥秋在平秋市也有一年,可很少到山村去,到过杨东轩老家几次,对山村有着一种神奇的感觉。早听说过牛潭村的一些情况,几百户聚居的老寨子,绝大多数房子都是用石片砌成,牢固、独特,村巷子交杂成网络,如非村里人走进去很容易迷路,村子外围,当年防匪患的建筑碉楼在动乱十年并没遭到过多破坏,很有可看价值。

    杨东轩提议后宋玥秋也很热心,只是,公开跟杨东轩在一起却又有些担心,怕引出物议。

风光好() 
春日已暖,开车往乡间走有种踏青的心态,格外享受。 宋嘉伦分外开心,有老妈而杨东轩又开车带他玩,自然欣喜,在车里叽叽喳喳地比小鸟更欢。要不是杨东轩不准,小家伙会将车窗开了伸头出去,感受车外的阳光和和煦的春风。

    有时候,宋玥秋奈何不了儿子,对儿子顽皮不知要怎么压住,但杨东轩一句话,小家伙却乖乖地听了。宋玥秋见儿子如此,看着开车的男人,心里又多几分甜美。这段时间他工作虽忙,每天回来后都要到银行宿舍看看,见这边平安、顺利,亲密一会才离开前休息。不少次便赖在她那里不走了,两人突破最后一关,目前在一起虽遮遮掩掩却没有阻隔,家里那关已过,家里人他两人之间的关系,至于是不是办婚宴这道程序,家里还没提及。宋玥秋与杨东轩都觉得无所谓,很多人二婚都如此,悄悄地搬在一起住,慢慢被周围人认可。他们肯定会有婚宴,他等不及那天宋玥秋也随他的心,偶尔在一起偷吃一口,心态上是另一种欢愉。

    走十里牌十来分钟可到,十里牌村里已经接到城南区的通知,远扬金属项目的征地取消了,码头扩建项目定下来。码头扩建同样要征地,只是涉及面小,几亩地而已。目前码头周围本来有一点荒地,扩建后征收的稻田用地少,村里不会有阻力。

    车进十里牌村范围,没看到有人监视守望。一望眼前无尽头似的水田,有不少人零零星星在稻田里劳作。水稻已经插秧,但还没有完全插遍,一层绿意在水上飘着,范围宽了,那种意思让人很有感觉。宋玥秋下车看,微笑着,神情舒展。宋嘉伦从车上跳下来,兴奋地大叫,随即往田间埂上奔跑。宋玥秋见儿子跑,怕他摔倒,忙叫住他,可宋嘉伦哪肯听一直往前冲去,远远跑开。

    宋玥秋要追过去,杨东轩拉住她的手,说,“随他吧,喜欢跑、爱撒欢才好。”

    “什么叫撒欢?”宋玥秋飞他一眼,似乎有些不满,“摔进水里怎么办?很冷的。”

    “摔就摔,男儿不摔打摔打,长大了怎么承受风雨压力?他是男子汉哦。”“歪理。”宋玥秋说却不再去追,见儿子跑到远远处回头看他们没有追去便折身往回跑,跑一段,真摔在地上,儿子爬起来,没有哭。或许也摔痛了,走几步才又再开跑。知道杨东轩不会准她过去扶起摔倒的儿子,宋玥秋心疼地揪着前方,等儿子跑到身边,见腿上粘着泥手也是泥,便要去帮他。

    “男子汉,摔疼了没有?”杨东轩说。“爸爸,不……不痛,我不哭。”宋嘉伦说。

    “真长大了,手脏了,衣服上也有泥,是要妈妈帮忙还是自己能够弄干净?”杨东轩又说,拉着宋玥秋不放。“爸爸、爸爸,我自己会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说的,我有一双小小手,会洗脸来会梳头,会穿衣会叠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宋嘉伦朗声念着,是在幼稚园里学到的。

    看着儿子小心地下到田边,弯腰伸手去洗,宋玥秋提起心来,真担心儿子一不留意栽进水田里。只是,见男人在身边不动,知道他是要儿子独自昨晚这些事,是要儿子学会自立。再多的担心都拗不过他,宋玥秋也只有看着,好在儿子洗好手虽然不是很干净,对他说来却不容易。杨东轩夸一句,拿纸给宋嘉伦擦净手和衣裤上的泥。

    看水田、村子、大江、码头,三个人轮流拍照、留影,宋嘉伦摆出奇奇怪怪的姿势,说拍好照片要给外公外婆看。十里牌的人看到他们在玩也没什么新奇,市里经常有三五人活两三家人一起到这边来玩,看风景、聚餐、野外烧烤等。

    随后,到牛潭村去,看村里的石片建筑群、迷踪似的村巷子,高耸的碉楼、射击口。爬上碉楼,宋嘉伦从射击枪眼往外看,情绪来了,将小手握成手枪状,对外哒哒哒地开枪射击,从一个射击口转到另一个射击口,兴奋着。这种碉楼保存得完整,木质楼梯、楼板,里面没什么修饰,气息气韵完全是当年战火纷飞的氛围。宋玥秋对这些不过是惊讶、好奇,却不是很爱,看儿子兴奋的样子才多一些高兴。

    在村里转,杨东轩对这比较熟悉。村里大多数人都认识他,跟他热情地招呼,请他到家里坐、留他去家里吃饭,非常热情。宋玥秋知道杨东轩在牛潭村的情况,当初在厕所救下几个孩子又加上跟田志豪的关系,牛潭村对杨东轩极为欢迎。在田志豪家吃过饭,才折回市里。

    回程车上,宋嘉伦也玩累了,在宋玥秋怀里睡下。

    “感觉怎么样?”杨东轩说。“很不错很有特色的地方,牛潭村这样的村子保留完好的只怕不多了。村里有不少新式建筑,过一些年,会不会将这些老房子都拆掉?如果这样,真有些可惜。”

    “我想,如果开发起来做旅游景点,把牛潭村和十里牌村联在一条旅游线,做山村游项目会不会有效益?”“平秋市这边交通不发达,山村游景点再好,因为太单一,外面旅行团不可能安排这样的专线,客人会有多少?开发旅游景区投入可不小,两村之间的路必须扩宽,一些接待设施要完备,接待人员也是必须的。算起来,先期投入到资金要一笔钱,这笔钱筹措不难,主要是开发出来后客源问题怎么解决?”

    “确实如此,这两个村特色阻隔,算得上精品景点。如果周围还有大一些的景区带一带,作为旅游线路中的一环,才是最恰当的定位。”杨东轩说,他对旅游虽不了解不多,可自从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