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官途借势 >

第139节

官途借势-第139节

小说: 官途借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盛在电话里表示要给跑项目的人记功发奖。

    江敏敏随即给大家放两天假,在省里玩一玩,放松放松,同时,还有更实惠的承诺,每个人控制在两千元之内的消费都可划归这次跑项目开支里做帐。

    江敏敏自己也想借此机会在省里露露面,见一见领导,她在目前的位子时间不短,满届后不可能再连任,何去何从,如今也得做准备工作。而这一次,有绝好的籍口见领导。

    肖子山过来,说,“杨局,老板让过去呢。”

    “好。”杨东轩去杨卓林房间,却见丁洁在里面,不知她何时到来省里。丁洁与杨卓林之间有没有隐秘的关系,杨东轩也不去深想,笑着说,“书记,丁大美女来了。”

    “小丁来找一些素材,你跟她说说吧。”

    丁洁先就站起来,这时,伸手来跟杨东轩握,软软的声音说,“杨局好,苏部长下任务,将一中剥离工作推进作为一个政治任务,全方位、全过程做系列报道,见证这一重大事件。我便来省里找书记、找杨局帮忙,请多关照。”

    “知无不言,一定配合。”杨东轩捏着丁洁滑滑的手掌,这是第二次,见她没有丝毫扭捏,不知真为工作追到省城来,抑或还另有目的。

    “丁记者是大美女,市花级别的,杨局可要配合好。”肖子山说,这话多少带点暧昧,杨卓林也在笑,一副不关我事的态度。

    坐下后,也不急着谈工作,肖子山提议开一桌麻将,边活动便聊工作,轻松愉快。肖子山不是莽撞提议,出门在外,安排活动自如是秘书的工作。杨卓林默认这安排,酒店人员摆好桌、零食、水果等离开。

    肖子山请杨卓林先坐,才对丁洁说,“丁记者,女士优先,你在在书记上面还是在书记下面?”

    丁洁也是见多风浪,美女到哪里都会受到言语侵扰,笑着说,“我听书记的。”

    杨东轩听天命这样说,心里疑惑丁洁追过来不是为工作那么简单,也不表露。杨卓林自然不会为丁洁作为说话,笑着说,“怎么坐,各人自主。”

    丁洁到杨卓林下手位坐了,肖子山便看着杨东轩。杨东轩笑了笑,说,“丁大记者是传统人,我在书记对家,多学点东西。”他坐在丁洁下手,让肖子山在杨卓林上手,打牌、出牌才好控制。

    先安心玩一会麻将,这种不是工作性质的,记功人不会明显给杨卓林放水,但杨卓林的炮总要尽量避免。杨东轩相对而言顾忌更少些,手气也过得去,渐渐地赢了一些。

    “东轩,明天有什么安排?”杨卓林说。

    “书记,我想去看望周老。”杨东轩说。

    “应该的。”杨卓林笑笑,这次周瑾瑜帮不小忙,清理之中的探望会加深彼此关系。

    “书记,我觉得省里对平秋市教育投入会加大,趁着那边还没有人到省里来争,把另外几个项目都提一提,看有没有机会。”

    “这个想法好,太好了。周老那边有没有这意思?”说到这话,几个人停下来,看着杨东轩。

    “我只是私下猜,还没问周老,具体情况或许不是这样。”杨东轩坦白自己的想法。

    “这个心态好,该争取的一定要主动争取。区里全力支持你,有什么要求和困难直接提出来,我负责解决。”杨卓林说。丁洁看着杨东轩,想看到更多隐含的信息。

    “城南区教育投入落后,近几年城镇化趋势已经成必然,学生入学难、学位压力大是那个预见的事实,提前向省里申请立项建设新学校,早做准备,是我们必须的工作,书记,城南区规划的几所学校,困难最大的就是征用土地和涉及到的搬迁。如果省里这边建设资金有眉目,区里工作压力可不小。”

    “你把精力放在跟省里申请上,其他的工作,我回去会督促他们,不让拖后腿。”

    “其实,建设也是一股风潮,风潮过了,要想再立项建设难度会大得多。”杨东轩说。

    “确实如此,东轩看问题很有想法嘛。”杨卓林赞许地说。

    “城南区做了怎么样的教育发展建设规划?书记、杨局长,能不能详细说说。”丁洁插话进来。

    杨东轩取出一份材料,递给丁洁,说,“丁大记者,全在上面。”

    “杨局是不是想跟丁美女换一换位?听你这话有些累了的意思。”肖子山插科打诨,夹杂进来,不让打麻将完全变成谈工作。

    随后,杨东轩将自己所做的规划,逐一跟杨卓林说。一所职业中专,针对初中后升高中无望,学一门技术,将毕业生送往沿海打工就业。三所小学规模不大,建成后学位上有超量,但以后教育发展的趋势必然改变如今的超大班额,而是小班额制教学,进行的建设不会剩余。

    这种全新的思路,完全脱离了城南区目前的实际状况,对杨卓林等人冲击较大。杨东轩也是从周瑾瑜的一些话里琢磨出来,又从宋玥秋对目前国内建设方面的信息综合,至于推论对不对,还得找周瑾瑜去讨论。

    到半夜,散了牌局。肖子山将丁洁送到另一层楼房间住宿,杨东轩不去琢磨其中有没有问题。

    早起到周瑾瑜家外,李伟才过来。见杨东轩在,说,“杨局长过来了?周老还没起来?”

    “正要打电话问,周老作息很准时,肯定在院子锻炼,打拳。”

    李伟也不问,说,“那一起吧。”杨东轩要见周瑾瑜是不用预约的,李伟知道彼此的关系。“省里有具体消息了吧。”杨东轩他们到省里来跑项目,李伟也帮忙联络过。

    “应该没多少意外了,辛苦李处,多谢了呢。”

    “我能帮什么,也是你们条件具备,准备又充足,加上周老协调。”李伟不肯居功。

    周瑾瑜果然在打拳,等他收功,杨东轩给他递上毛巾。周瑾瑜说,“今天不回去?”

    “周老,我还有个想法想跟你说说。”

    “哦”周瑾瑜有些兴致,往屋里走,一起去吃早点。

    李伟表示自己已经用过,杨东轩不客气,虽没有给他预备,却不缺那份。吃过东西,杨东轩才说,“周老师,城南区一中剥离也无法缓解学位上的压力。我琢磨着,我们完全可将规划里的建设提前一些,免得两三年后有学生没书可读。”

    “说说你的想法。”周瑾瑜知道杨东轩不是信口开河的人,也想听听他的见解。

    “目前,城南区小学有三所,每年至少有五百到六百小学生挤不进去,选择到近郊学校就读,这过程中,流失学生不少。这是一。目前三所小学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班额太大,最少都在七十人,扩建学校,也是必须做出的选择。我想,在一年内在城南区再建三所小学,扩大学位,消除入学压力。”

周家人() 
听完杨东轩的话,周瑾瑜没多说,只是看杨东轩却有些意思。

    李伟在旁边听着,对杨东轩这个来自平秋市这么偏远又处在底层的人也是感叹,有几个人能够看到这些?即使看到机会,又有几个能够抓住时机?初看起来,杨东轩显得人心不足,贪多不满,可这些都是为工作才提出来的申请,凸现的就是沉心在工作上,是肯发现问题、寻找路径解决困难。

    周瑾瑜即使没有答应什么,对这一工作也是有了开头。李伟对目前省里的大势稍有了解,运作恰当,城南区这些项目通过对可能性并不小。一个区县申请通过几个亿的建设项目,看来有些多,毕竟要看如何运作,看是什么人来推动。

    周瑾瑜准备出门,说,“今天我要走北关市,晚上争取回来。如果今天你不走,晚上来讨论这个问题。”

    “好,我等老师回来。”

    回到酒店,其他人才起床。江敏敏让秘书陈君凤过来,请大家一同早点。杨东轩先到杨卓林那里,提到见周瑾瑜的情况,说明了晚上再去见周瑾瑜,杨卓林这边也才好安排。

    杨卓林其实也想到周瑾瑜家去,不过,周瑾瑜对他的帮助不会直接,再说,周瑾瑜是不会为他个人的事情开口,这一点杨卓林有分寸。

    到酒店餐厅,是自助餐。几个人围在一桌,肖子山、陈君凤、杨东轩等人帮忙端粥、牛奶、果汁等,没见丁洁过来,或许有顾忌或许有其他工作,肖子山他们都没提丁洁,杨东轩也不问。

    江敏敏说,“今天有什么安排?”

    杨卓林说,“到处逛逛,也没什么东西好买。”

    “带点年货也方便的。”江敏敏说,“小杨,年轻人多转转,看看省城的建设和布局。”

    “江市长,我给您提个意见啊,昨天您说让我们放松休息,今天又给我们布置工作了。”杨东轩似乎带着抱怨,大家都笑起来,江敏敏的意思也知道,杨东轩这样说不是冒犯会加深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这个东轩,也学会油嘴了。”杨卓林笑着说,“年轻人多看看省城的美女,提高眼界,这才是正事。”

    “平秋市美女还少?”江敏敏接过话,“东轩局长还没解决个人问题吧?老杨,你城南区对突出贡献的人才要多关系,不仅要关系事业上的进步成长,也要关系生活的幸福。”

    “江市长,这方面还得请你出山。”

    “领导,我是个没有女/人缘的,命苦,你们可要高抬贵手,不能伤口上撒盐。”杨东轩笑呵呵地油嘴滑舌。

    “看看看,提意见了不是?老杨,回去得研究研究,解决这个问题。要不然,我可将这样的人才调到市里去,你留不住人才不准抱怨啊。”江敏敏也爱说。

    杨卓林说,“子山,江市长给我们下任务,你记一记,回去找工会将工作推动起来。东轩,你自己也听到了,这既是江市长的工作任务,也是城南区的工作任务,你得努力啊。”

    肖子山应了,这种玩笑活跃气氛,同时也体现领导对某人的态度,心里虽酸酸的,可明白人与人之间不能简单比较。

    摆正自己的心态,才可能得到更好的机会,走得更远。

    下午接到李伟电话,交待杨东轩到周瑾瑜家里吃饭,说是阿姨那边准备了。杨东轩跟杨卓林汇报了情况,带了点进门礼物去吃饭。

    周阿姨出来开门,见他提了东西,说,“小杨,你这么讲究阿姨可不喜欢。”

    杨东轩说,“阿姨,这哪是讲究,你可别见怪才好。”

    杨东轩来的次数不少,周阿姨对他印象很好,加上救宋嘉伦和与周瑾瑜一起在雄龙镇救人的机缘,完全将他看成是自家后辈。

    “你带来的腊狗肉还得你来处理,今天要炖一大锅,就看你手艺了。”

    “阿姨,没问题。有客人呢?”

    周阿姨没直接说,两人进屋,见里面真有客人。看面相,与周瑾瑜多少有些关系,是他那基因系统的。里面三个人本来在说话,见杨东轩到了,犹豫着站起来。周阿姨说,“来,小杨,我给你介绍一下。”

    三人里,两个年纪轻一些,另一个五十多岁样子,显得沉稳而有气度。“这是周斌禺,你叫周叔叔吧。他在省政府工作。”

    “周叔叔好。”杨东轩一时想不起这位在省政府做什么,周瑾瑜之前没说过他家里的情况。

    “杨东轩,平秋市过来的,好,早闻大名。”周斌禺笑着说,伸手跟杨东轩握一下,很用心的那种。

    “谢谢周叔叔。”

    “这是周强华,小杨,你叫他周大哥吧。”周阿姨说。

    周强华杨东轩是知道的,在外省某市担任市长一职,才四十出头的正厅,很有前景。周强华的任职情况不是周瑾瑜夫妇说出来的,是屈亚男说知,是他羡慕周瑾瑜有这样一个有出息的儿子。

    “周大哥好,一直听说你才华横溢,工作能力超群,抓经济工作最有心得,今天总算见到了。”杨东轩说,周强华不在省里,对他没有直接影响,怎么说都没大关系。

    “东轩,我对你也是久闻大名,舍身救人,沉心工作,极具发展潜力。今天见到了,名副其实啊,好,好样的。”周强华显得非常亲和,握着杨东轩的手很有力度。

    “谢谢周大哥鼓励,有机会我向你请教,可不能藏私,多传几手真功夫。”杨东轩没缩头缩尾,显得大方,气势不弱。

    “这位是刘泽宇,小刘也是在省政府上班。”周阿姨介绍最后一位,却没多说。

    “刘哥,你在省政府可得多多关照。”两人年龄相差不多,杨东轩估计刘泽宇三十几岁,说话轻松一些。

    “早听说平秋市有位能人叫杨东轩,今天见到了,阿姨没早说,要不我准备一个本子请你签名。”刘泽宇笑着说,也同杨东轩握手,却没有介绍自己在省政府里做什么具体工作。这段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