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官途借势 >

第131节

官途借势-第131节

小说: 官途借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我们最缺的,周老,你费心帮指导了。”

    杨东轩将他的材料递给周瑾瑜,周瑾瑜也不看,丢在茶几上。这东西要过细地改,很费精神的。

    “今天先去见两个人,材料的事情不急,弄好后我直接送出去,给你们传一份底稿。平秋市先不传开,城南区那边要跟领导充分沟通,应该是城南区往市里汇报和争取。”

    杨东轩多少有些郁闷,这事情让城南区出面来推动,到时候还会有自己的事吗?两亿项目建设资金,会有多少人眼红,多少心计来算计?

    只是,事实上确实如此,这样的工作不可能让杨东轩个人站出来做什么事。

    正说着,周瑾瑜的电话响了,却是宋嘉伦从平秋市打过来的。周瑾瑜笑呵呵地接听,与小家伙说电话,杨东轩在一旁听着,宋嘉伦说到昨天没见爸爸看他,很是不满,要周爷爷叫妈妈带他出去找爸爸。

    周瑾瑜对杨东轩示意,让他去说电话,杨东轩接了,说,“嘉嘉乖不乖?要听妈妈的话哦。”

    “爸爸、爸爸,姑姑说爸爸不要嘉嘉了,姑姑坏是不是?嘉嘉很想爸爸,爸爸到哪里去,我也要跟爸爸去。”宋嘉伦在电话里告状,杨东轩能够想象宋韵秋对宋嘉伦说些什么。

    “嘉嘉要听话,男子汉,是不是?”

    “嘉嘉是男子汉,嘉嘉会听妈妈的话。”说一阵,宋嘉伦安定多了,手机给宋韵秋抢在手里,恶狠狠地表示等杨东轩回平秋市再找他算账,挂断了。

    李伟到了,三个人出门上车,周瑾瑜没有多说。

请叫我小杨() 
杨东轩到省城来主要目的是跑一跑平秋市一中剥离的立项,城南区和市里目前阻力很大,根子在于项目运作资金。 有了专项资金,推动这一工作的阻力便小。

    周瑾瑜刚才说的那些话,让杨东轩心里虽有些失落和不甘,但事实就是如此,这时候也想通这一点。这样大的项目,市里哪会交在杨东轩这样一个区教育局副局长来主抓?不说这个项目建成后会给平秋市留下多大政绩,市里的领导们哪肯错过给自己仕途加分的机会。真让杨东轩来完全负责,本身就显得市里领导的不负责。再者,这个项目资金有两个亿,隐含的直接利益可不小,也不可能失控交出。

    当然,最后项目立项成功,运作时杨东轩作为具体监督落实的人,可能性也大。领导们或许不会将他完全踢开。

    对杨东轩说来,真推动了这一项目,在区教育局甚至在平秋市都站稳了脚跟。除了这一因素外,金牛建设集团的发展、自己事业、责任感等等,都有足够的动力让他为此努力。

    跟李伟热乎一阵,有周瑾瑜在两人也不好深谈。上车进入城中干道,周瑾瑜似乎在想事情,杨东轩知道这是要去见省里某一个关节点的领导,也静心下来,将事关平秋市一中剥离相关之事梳理清楚,组织一些言辞,免得自己应答出现缺漏。

    这样的准备非常重要。

    车直接进省府,杨东轩不知杨卓林或熊锐聪他们今天会不会到省府,假如碰上了得有一个说法。对杨卓林和苏培秀可说破在跑剥离项目,而熊锐聪那边却不能说开。熊锐聪之前的态度暧昧不明,即使没有表露出来,也能够推知一些,更主要的是他在市里的背景,对一中剥离持怎么样的态度?

    这个就比较重要了,弄不好将会是大阻力。

    在省里稍有眉目,就得跟杨卓林汇报,城南区和平秋市的推动工作得由他来主导,比杨东轩自己努力推动显然要强得多。

    向领导汇报也是最基本的规矩。

    省府不是新建楼群,规模不算太大。进大门后有不同的楼群,李伟开这车,熟悉地转来转去。进到里面,一幢四层楼前停下,下了车,李伟说,“杨局长,这里是省府督导大楼,我们先找教育督导室。”

    周瑾瑜编制虽落在省人大,却又是省府政策研究室的负责人之一,在省督导这边同样挂有职衔。他的能量有多大,只有省里核心层能够有充分的估算,李伟虽跟在他身边办事、服务,却了解不多。

    往楼上走,到教育督导室,有工作人员见李伟和周瑾瑜,很有礼貌过来问候。得知要找领导谈工作,忙带路往领导办公室走。

    省府这边的教育督导处工作职能相对特殊,介于省教育厅和省府之间,编制虽在省府,工作性质偏重在教育厅。对周瑾瑜这样一个特殊人物,屈亚男即使是副厅级大人物,也不敢有丝毫懈怠。站起来,笑呵呵地说,“周老来了,欢迎您来我们督导室指导工作。”

    “亚男,今天我是陪他过来,没我什么事。”周瑾瑜难得说一句幽默的话,径直到沙发去坐。李伟笑着,对屈亚男说,“屈厅好。杨局长,这位是省督导室屈亚男厅长,主要负责全省教育布局方面的工作。”

    “屈厅长好,我是平秋市城南区教育局杨东轩。”杨东轩自我介绍。

    “杨东轩局长是平秋市城南区教育局副局长,负责教育方面的建设工作。”李伟伟杨东轩介绍,“今天到省里来,是杨局长在工作上有些想法向屈厅长汇报。”

    “我是诚意来向屈厅长请教,还望屈厅长辛苦指教啊。”杨东轩态度先做出来。

    虽然第一次见杨东轩,这人还是平秋市那边的人,又年轻,在教育界没什么名气,但屈亚男不会小看怠慢,能够请动周瑾瑜的人,谁会简单?在心里将平秋市的人都过一遍,似乎没找到与周瑾瑜相关的关系。

    平秋市不仅经济落后,教育上一直也落在全省后面,省里谈教育除非用到反面例子才会提到平秋市,教育上口任何试点、优惠政策,通常都将平秋市忽略了。

    屈亚男想不到省里谁的关系会落在平秋市去搞教育,可脸上却显得亲切,看李伟的态度也能判断一些迹象,说,“李处辛苦。杨局长从第一线到来,我们正好听一听,了解更多一线的工作。杨局长年轻有为、今后多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省里这边的工作会少一些失误。快请坐。”

    有办公室人员泡茶端上,屈亚男请杨东轩坐了,才转身与周瑾瑜说话,“周老,教育方面您是真正的权威,得多给我们指点,让我们少走弯路,工作上减少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周瑾瑜没接话,他的层次在那里,屈亚男要惦着脚尖才能勉强够得住。但他此时显得亲和又摆出事不关己的样子,屈亚男知道该怎么做。

    喝了茶,李伟、屈亚男聊几句,便将注意力放过来,说,“杨局长有什么工作我们一起聊一聊。”

    “屈厅长,我是年轻后辈,您叫我小杨,叫东轩也行。跟屈厅长求教工作上的事,心里也安定些。”杨东轩说,先不谈工作,却做好长期打交道的架势。

    “杨局长客气,我、我便称你东轩。”屈亚男说,“平时在工作上有什么想法,都可聊一聊,互通有无嘛。”

    “屈厅长,半年前我是平秋市一中以为普通教师,也是班主任,在平秋市一中教书五年,感受最深的就是学校学位缺失,一年比一年严重,到如今,初中学生流失不小,而初中毕业后至少有一半学生没有学位继续读书。

    这些年,农村、乡镇人口迁移,城镇化加强,平秋市至少扩充一倍,人口也相应扩充。而平秋市在教育发展上,基于经济落后,出了小学新增两所之外,初中增一所民营性质的,学位不多,最高容量才五百人,高中也增一所民营学校,学位容量不足五百。

    这一现状使得平秋市市区、郊区的教育工作压力非常大。扩充学位、新建一所规模在五千学位的学校已经是急迫的工作……”

    平秋市目前的教育窘态、压力,杨东轩是反复思考过的,相比其他地区,已经是很严重的情况。这些工作本来该平秋市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市委主要领导来推动,发展、布局也该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如非有周瑾瑜跟着来,杨东轩自己找屈亚男谈这话题,便成为笑话。

    此时,屈亚男耐心极好,见杨东轩表述很有条理,虽还没有将话说透,基本明白他的意思。心里在盘算,平秋市那边建设远比其他地区落后,落后十年以上。省里也有人提到该改善平秋市的状况,不过,平秋市在任领导没有明确提出,省里也在观望。

    如今,对教育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大为提升,资金也充裕得多,当然,相对教育建设的缺口,这些资金还不能满足实际所需,在实际投入建设中,必然会分步到位。先选择哪地区、县市,省里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和权力,也与地区领导的积极性相关。

    屈亚男态度虽好,却不会给什么承诺,等杨东轩将他的想法阐述差不多,平秋市那边将平秋市一中剥离,重新修建一所学位五至八千人的学校的提法,也是中规中矩的规划。按新标准建这样一所学校,确实能够缓解平秋市目前的现状,不过真要做全面的、至少十年的超前规划,却又显得单一了些。

    不过,从杨东轩所站立的角度来看,又是很不错的提法。

    屈亚男对杨东轩夸几句,之后表示会将平秋市的情况给省府提议,一旦有立项的意向,会及时将信息反馈到平秋市。

    杨东轩表示感谢,提出中午一起吃个饭。屈亚男谢绝了,有周瑾瑜在旁,他哪肯去吃请。

    出了省府,李伟电话联系教育厅那边。对方得知是周瑾瑜过来,便说在办公室等他们过去,李伟说,“张处,除了周老,还有下面市里来的领导,我们都空着肚子呢。”

    那张处长笑呵呵地报了地方,李伟说不必这样正规,简单些便饭就可,要不,周老不肯过去。

    到那边,确实是一家规模不大、装修精致的小楼。进包间,是中档饭所。里面已经有四个人,三男一女。到前厅等候着,见杨东轩他们到来,笑眯眯地迎上。先跟周瑾瑜客气过,才听李伟介绍,跟杨东轩握手、寒暄。

    省教育厅四个人都是省厅负责教育基建方面工作的,处长张大友、副处长陈亮、办公室主任孙小玲、办公室干部小滕,有周瑾瑜在,这些人显得热情、客气。进了包间,李伟再次为双方引荐,介绍杨东轩的身份和到省城的意图。

    周瑾瑜同样不说话,由着杨东轩自己表述自己的意思。

你全力盯住这事() 
很顺利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说完,张大友夸杨东轩几句,随后上菜、吃饭,周瑾瑜不肯沾酒,便没上酒。 杨东轩以茶代酒给张大友等人一一敬了,彼此之间谐和多了,张大友承诺对杨东轩所提出的项目会尽力争取,也表示杨东轩再到省里来头会陪着去见领导。

    当着周瑾瑜的面承诺的事,肯定会兑现。杨东轩虽说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只是,周瑾瑜肯陪他过来,很说明问题。省府教育督导室对平秋市一中剥离项目必须另眼相看,张大友此时也想起杨东轩这个人是谁,与周瑾瑜之间一起舍身救人的事没有过多传扬,省督导室却了解较详细。

    对于立项是不是能够通过,张大友说尽力争取后,今年即使不过,近三年内一定可以通过。省里对平秋市的现实困难也是了解的,领导们在全省教育建设布局,同样会有全盘考虑,不会将平秋市丢下不管。

    吃过饭,周瑾瑜带杨东轩离开,在车上叮嘱杨东轩回去先跟领导汇报,省里这边还需要平秋市主要领导出面来处理。另外,汇报材料还要丰富,主要是剥离的规划、具体建设用地等,城南区要提供相应的资料和配套工作方案,省里在权衡考虑时,多一些有利因素。

    回到酒店,杨卓林等人还没回来,中午前他们去见领导,午饭免不了喝酒、安排一点活动,时间会拖到下午三四点才散。

    躺在房间给宋嘉伦打电话,宋嘉伦得知他在省里,吵着要回省城家里。宋韵秋便在电话里骂,说杨东轩多事,宋嘉伦吵闹得大家不安宁,非要杨东轩负责不可。

    最近,宋韵秋这个小魔女到平秋市后,宋嘉伦有她缠着疯玩,便不怎么缠杨东轩。这种状况是大家都希望见到的,也说明宋嘉伦在慢慢恢复常态。

    杨东轩心里既为小家伙好转而欣慰,心里也有些失落,宋嘉伦完全恢复后,他便没有籍口去见宋玥秋。在宋玥秋面前虽自卑、自愧,却为能够见她一面而欢欣,对宋玥秋其他想法倒是没有,不敢亵渎心里的女神。

    宋韵秋虽凶,如果不是牵涉到宋玥秋,杨东轩也不太在意,但宋韵秋拿准他的脉,有事无事都拿她姐来说事,用意显然,杨东轩却又无奈。

    宋嘉伦跟宋韵秋抢着电话,杨东轩很有耐心。听宋韵秋说方倩也放寒假,到大华大厦看她陪她玩闹半天,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