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剑诀 >

第13节

剑诀-第13节

小说: 剑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甄远道将那二人逼走之后,已把那口飞剑视作囊中之物。却因刚才一阵斗法,原来那座小楼,早已成了瓦砾。不过这也难不住他,四下略一查看,催起了五阴袋,喷出一道黑色光圈,在那废墟上来回兜了几趟,立刻就把许多砖石木椽收去,不大一会就已找出那间密室的入口。

    甄远道神色一喜,赶紧收了五阴袋,回身对张桐道:“为师这便下去破阵龋,你且好生在此看护,不得放任何人下去!”

    张桐见甄远道面容微微凝重,心知那九子母阴魂阵歹毒无比,破阵之时容不得半点差池,赶紧躬身应道:“师父放心,这边自有弟子负责,必保万无一失。”

    甄远道点了点头,忽又脸色一沉,瞪他一眼,冷森森道:“哼!你这小业障,果然胆大包天!我说你怎千方百计,撺掇我来杀人夺剑,原来是害了人家儿子,让为师来给你顶缸!”

    张桐一听,登时大惊失色,没想到刚才郑云绮只问了一句,就给甄远道窥出几分端倪。忙想矢口否认,可是猛又想起,甄远道手段非常,既然被他觉察出来,再要故意欺瞒,反要惹他震怒。索性也不辩解,缄口不提其他,只管一味认错。

    其实到了这时,甄远道如愿以偿,即将得到一口飞剑,正是心情大好。加之张桐此番立功甚大,甄远道也非真要惩罚,只是故作姿态,略微警告一下,免得张桐得意忘形。

    原本甄远道还想,张桐若要强词夺理,就再借机敲打一番。谁知张桐颇为乖巧,竟没有找借口,只是连连认错,反而叫他无从再说了。只好点了点头,算是揭过此节,随后才转身下了密室入口。

第十九回大有无万象雷音() 
因为刚才甄远道与刘天威等人斗法,弄出那么大动静,早已惊动了外人。只不过这府中的下人连同一些衙役,全被那阴风咆哮,鬼哭狼嚎的气势,吓得噤若寒蝉,哪敢过来查看,即使有几个胆子大的,也只探头缩脑的远远观望。

    甄远道沿那入口,再次回到密室之内。由于刘天威已经伏诛,连带这座九子母阴魂阵,也跟着失去了许多妙用。被他略施伎俩就给破去阵眼,连刘天威事先准备的机关也没造成多大麻烦。

    岂料,阵法刚一破去,甄远道还没来得及还没松一口气。那口被困在阵中的飞剑,似乎感觉到了桎梏已去,好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陡然清鸣一声

    。青色剑光,擎动而出,化作两丈多长,电也似的就向密室顶上冲去。

    而那砖石砌成的屋顶,好像豆腐似的,丝毫受不住力,只被剑光一戳,就给开出了一个大窟窿,几乎摇摇欲坠,就要坍塌下来。

    幸亏甄远道手疾眼快,见那飞剑竟要脱困而走,赶紧催动真气打出一道剑诀死死将那飞剑锁住。

    原本禾山道出自道家旁门,早先也曾有剑术传承,但后来经历几次大变,加之飞剑极为难炼,渐渐少人问津,也就都失传了。时至今日禾山道的六十七种法术之中,也只有黑狗钉可以勉强归入剑术范畴。

    甄远道此时所施展的剑诀,还是他早年间未曾入道时,在一座破庙废墟中发现半片石碑,上面镌刻许多梵文佛偈。

    当时甄远道也不识得,直到许多年后,他拜入禾山道,渐渐长了许多见识,又稍微涉猎过一些佛门的降魔之法,才恍然大悟那石碑上所录的居然是一部极为厉害的剑诀。

    甄远道又惊又喜,凭着记忆寻回去。因为那座破庙就在一个市镇附近,经常有人流经,因为错过宿头还会在此过夜。

    本来甄远道还担心,那片石碑早已被人发现了,只是抱着一线希望。却没想到,时隔多年,那座破庙一如当年,几乎丝毫没有变化,连那半片石碑也依旧歪倒在一簇杂草青苔中间。

    甄远道喜出望外,赶紧催起五阴袋,将那半片石碑收去,又恐事后万一有人察觉,索性连那破庙废墟也给烧了个干净。

    尤其他更深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得了石碑剑诀之后,更也不敢声张,只在暗地,偷偷钻研。又查证了许多佛门典籍,才知这半片石碑上所载的,居然是佛门雷音寺的《大有无万象雷音剑诀》!

    雷音寺原是禅宗南派著名的寺院,最兴盛时门下三千弟子,声势之大,名声显赫,仅次于当世道家四派与佛门三宗。

    然而在三百年前,由于寺中一位长老,为了寻求突破,竟然强练魔功,试图佛魔相济,达到不死不灭的无上境界。却最终失败,还走火入魔,致使心智迷失大开杀戒,将雷音寺千年积蓄的精华毁于一旦。

    经此变故,雷音寺纵然未灭,却也元气大伤,再也不复兴盛,直到最近数十年,更是封闭山门,几乎销声匿迹。

    相比起来,禾山道虽然在苗疆作威作福,但与当初的雷音寺,无异于是天壤之别,况且《大有无万象剑诀》在雷音寺亦是非同小可,非是入室弟子,绝不轻易传授。

    甄远道能够得那半片石碑上所载的剑诀,也可算得上福缘深厚了,奈何自他得了剑诀之后,始终没有一口趁手的飞剑。刚开始他还费尽心力四处搜寻,后来时间久了,也就渐渐淡了。没想到这一次,竟然时来运转,在刘天威这得了一口像样的飞剑。

    甄远道先用剑诀,将那剑光制住,甚也不敢怠慢,赶紧咬破舌尖,逼出一口精血,对那剑光喷去。

    那飞剑本是无主之物,飞遁全凭自身一丝灵性,这时先被剑诀锁住,后被甄远道的精血侵染,挣扎之力立即减弱许多。

    甄远道心中暗喜,忙把《大有无万象剑诀》的收剑法诀运行起来,抬手并指一点,口中喝了一声:“给我收!”

    此刻那飞剑已经生出感应,循声微微一颤,顿时收敛光芒,缓缓降落下来

    。甄远道禁不住眉开眼笑,赶紧接在手中,上上下下,仔细打量。

    只见那剑锋如镜,通体印有鱼鳞细纹,剑柄极为细小,几乎抓握不住,不过飞剑全是隔空伤人,即使没有剑柄也无伤大雅。

    甄远道端详一阵,更觉爱不释手,心中暗暗想道:“这口飞剑青光赫赫,通身又带鱼纹装饰,莫不如就叫青鱼剑!只待回去好好祭练一番,凭这口青鱼剑再加上《大有无万象剑诀》的威力,我的实力定然压过教中其他长老一筹,届时即使掌教师兄也要对我敬让三分。只可恨刘天威这厮实在暴殓天物,居然异想天开用九子母阴魂阵来祭练飞剑,好好一口宝剑,几乎被他毁了!”

    甄远道一面思忖,一面从五阴袋中取出一只玉匣,暂时充作剑鞘,将那飞剑收起,随后纵身一跃,顺着先前被飞剑开出的窟窿回到地面上。

    张桐刚吃了一番敲打,此时正规规矩矩守在外头,忽见甄远道纵跃出来,赶忙迎了上去,关切问道:“师父已经得手了么?”

    甄远道按捺住心中狂喜,故作矜持的点了点头,道:“哼!区区九子母阴魂阵,如何难得住我!”

    说话间,更忍不住人前显圣,将那装着飞剑的玉匣取出,瞧见七八丈外一株两人环抱的老槐树,忽然抖手一指,口中念了一声:“疾!”

    此刻,这口青鱼剑已被甄远道慑服,虽然未经祭练,不能收发由心,但是砍树劈材,却无半点挂碍。

    只见青鱼剑应声而起,擎动之间,青光乍现,好像一道匹练似的向那棵老槐树飞掠过去,随之在那树干中间一绕,登时咔嚓一声,便即断成两截。

    张桐看得目瞪口呆,虽然早就猜出飞剑厉害,可是亲眼所见还是首次。眼睁睁看那足有七八尺粗的树干被轻易斩断,不由自主从心底生出一股寒意,暗暗忖道:“想不到这飞剑当真如此厉害,怪不得师父千方百计也要夺来,只怕把禾山道所有法术都练成了,也未必能敌得过这一口飞剑的威力啊!”

    甄远道试了一剑,见那威力果然不凡,心中愈发欢喜起来。不过他也不算得意忘形,将那老槐树斩断,立即就收了飞剑。隐隐听见,府衙外面,由远及近,传来一阵嘈杂。大概是当地驻守的军队,听见这边动静,已经赶了过来。

    甄远道虽然不惧这些军队,却不愿随意跟朝廷发生冲突,况且飞剑已经到手,在此久留无益。内心略微思忖,索性拽起张桐,身影化做一团乌光,缓缓升到半空。随即陡然一纵,寻了一个方向,直向城外飞掠过去。

    赶来那些官兵还没来得及闯进府衙,就见后院乌光擎动,这些军汉血气方刚,又是常年驻守边关的精锐,即使看出那乌光有异,也不曾有丝毫畏惧,反而大吼一声,在后紧追不舍。

    怎奈甄远道身化那道乌光,亦是一门厉害法术,名叫乌灵遁光,速度非常之快,比之寻常战马,远胜十倍不止,乃是专门取乌鸦心尖精血和尾上翎毛炼制而成,若要炼成这一道遁光,非要杀死上万乌鸦不可。

    而且甄远道这道遁光,更花费了他许多心思。比寻常乌灵遁光,还要快出一倍,虽然带了张桐这个累赘,稍微拖慢了一些速度,却也不是常人能撵上。

    那些官兵纵然悍勇,可是只凭一股血气,又哪里赶得上乌灵遁光,还没追到城外就已失去了遁光的踪迹。

第二十回 大金山 太华洞() 
不过乌灵遁光速度虽快,可是耗费真气同样不少。凭甄远道五十多年的修为,勉强支撑一阵,就已捉襟见肘,赶紧寻了一个靠近官道的山头降落下去。

    张桐被甄远道带了一回,只觉被那乌灵遁光裹住,眼前灰蒙蒙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唯独耳边风声大作,料定那遁光速度不慢

    。

    这时再回头望去,天际之处,似有若无,只能隐隐辨别出,登平府城墙的轮廓,约略估算至少已在七八十里之外。

    张桐不禁暗暗吃惊,心说:“这乌灵遁光在禾山道诸般法术之中只属末流,却没想到也如此厉害,这才多大一会功夫,就已到了数十里外!可惜这门法术实在太耗真气,看样子连师父都有些吃不消,即使被我练成了,大概飞不到几里,也就无以为继了。”

    张桐一面心想,一面打消了要练乌灵遁光的想法。

    而与此同时,郑渊和郑云绮这兄妹二人,驾着地煞幡生成的乌云一口气飞出登平府。更生恐甄远道出尔反尔,再追上来将他二人打杀,郑渊忙把那一杆地煞幡催动到了极致。将那乌云化作一溜光带,直向西北方,葱云岭,大金山,太华洞,飞掠而去。

    葱云岭乃是西北有名的大山,山脉绵延七八千里,险峻荒凉,人迹难寻。大金山位于葱云岭的中部,因为山下流经一条大河,又从底下涌出许多温泉,景色与别处却大相径庭。

    因为当初阴阳叟的师父,只是一个游方道士,本身无门无派,修为也不太高。只是见阴阳叟天赋异禀,又贪恋他的色相,才传他一些道法。谁知阴阳叟的天赋竟远超出了那人的预料,不到五六个月,就把那些法术,全给学了过去。

    那游方道士震惊之余,又不肯承认自己江郎才尽,只好找了一个借口,说是师徒缘分尽了,然后趁机不辞而别。

    一开始阴阳叟还悲戚了一阵,不过很快就振作起来,凭他阴阳一体的天赋,耗费十年,冥思苦想,终于自创出一套阴阳真气。

    那时开始,阴阳叟愈发不肯籍籍无名,下定决心非要别开一家门派。可惜他究竟根基太浅,身后又无师长相助,想要开宗立派,又是谈何容易,单是一座山门,就给他难住了。

    天下之间,但凡洞天福地,早就被人占据,凭他势单力孤,如何夺得过来。不过他从小异于常人,却使他养成了执拗偏激的性格,屡次不成之后,也不觉得气馁,反而激起了他的决心。

    终于在十多年前,总算让阴阳叟找到此地,开辟出太华洞府,又收了六名弟子。虽然还算不上开宗立派,但在这西北散修一脉,却也打出了几分名头。

    郑渊拉着郑云绮,离开了登平府,又飞了大半天。眼看前方一片荒山秃岭之间,有一个绿野茵茵的山坳,忙把那团乌云按了下去。

    在那山坳中间,用青石辟出一块十多丈见方的平地,左右立着两尊华表。中间一座巨大香炉,燃起三杆黄皮高香,烟气缭绕,飘飘渺渺。在那香炉后面,就是洞府山门,红漆金钮,十分气派。

    二人落在门前,也不用人通禀,直接闯了进去。门内守有两名童子,认出是自家师兄师姐,也没敢上前阻拦。又见郑云绮泪痕未干,更是暗暗诧异,不知出了何事。

    这时阴阳叟正在房中冥思吐纳,忽听外面脚步凌乱,不禁皱了皱眉,收束真气,问了一声,道:“外面来人是谁,怎敢擅闯进来?”

    其实阴阳叟的名字虽带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