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剑诀 >

第125节

剑诀-第125节

小说: 剑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茨闹С郑褪俏易畲蟮亩Α#﹔v

第二〇一回快() 
本来张桐想一鼓作气,直接闯出天邪大阵,再觅地疗伤不迟,却没想到中间又出现了这些变故,现在因为尹春娘的关系,还需再折返去金光城一趟,而且极有可能遇上炼神境界的高手。

    虽说以张桐在大黑山城的经验,如果金光城也有一位炼神高手坐镇,多半也要谨守阵眼,不能轻易离开,只要多加小心,应该不会有太大危险,唯独又恐再出意外,令他不敢大意,对于那个隐患,总是耿耿于怀。

    张桐一面奔行,一面内心思忖,愈发觉得刻不容缓,索性把心一横,从腰下剑囊中,把上回甄远道命他去取千年李时,借他的那个瓷瓶给取了出来。

    上回甄远道在灵犀观被玄牝老祖的掌风波及,受了重伤,几乎丧命,后来为了疗伤,便令张桐去取一枚千年李的果子回来,当时张桐多留了个心眼,趁机把果子全都取来,除了给甄远道一枚,剩下全都贪觅下来,准备留待日后大用。

    那些千年李的果子本就最能蓄养经脉,正合张桐现在的伤势,只不过单独服用果子,又会损失许多灵效,实在暴殓天物,张桐内心不舍,加之这一次他又在罗道人那得了一部木灵真功,能够吸收草木之气化为己用,如果练成此功,再以灵果为媒,更可事半功倍。

    但是现在形势紧急,张桐也顾不得珍惜那些果子了,赶在当下,略一思忖

    。便已拿定了主意,从瓷瓶中倒出一枚果子,张嘴就吞服了下去。

    千年李的果树,原是上等灵根,三百年才结一次果,其中所积蓄的灵气也可见一斑。那枚果子刚一入口,张桐就感觉到。一股灵气,冲涌而出,紧跟着便汇入丹田。然后缓缓沿着经脉流转。

    由于上回张桐已经吃过一枚,这回再吃,也算熟络。感觉到那股由果子化成的真气,也没大惊兄,反倒怡然自得,体会着灵果对他经脉的滋养。

    不得不说,张桐这一次,被孟清追杀了一场,表面上看好像没怎么受伤,可暗地里,经脉受损,却是非常严重。这也就是张桐。修炼葫芦剑诀,使他经脉坚韧异常,要是换了旁人,早就经脉寸断,浑身喷血死了。

    即使如此。张桐这种伤势,要想彻底痊愈,也得修养十天半月,还要加以丹药温养,不然一月两月也难复原,甚至有可能留下暗伤。成为日后修行的隐患。

    而恰恰千年李正是滋补经脉的圣品,化成一道淡绿色的真气,沿着经脉,缓缓运行,但凡遇上细微伤处,立刻停留下来,缓缓蠕动,片刻即好。直至前面三重小周天圆满,开始进入到第四重小周天时,才遇上了在期门穴附近的那一处创伤,也是张桐体内最重的一处伤口。

    其实话说回来,张桐这次受伤,也应了那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上次张桐得了千年李,当即就试着吃了一枚,还因此打开几个穴窍,其中就包括了期门穴,只不过这千年李打通穴窍的原理却跟真气冲穴不同。

    千年李是利用本身的药力,把人体穴窍之内的浊气化去,而真气则是直接冲击,因此这样打开的穴窍,由于没有受到真气冲击,使其附近的经脉也比之其他地方脆弱。

    所以这一次张桐御剑遁走,别的经脉虽然也有受损,却都挺了过来,唯独期门穴,吃受不住,完全破裂,若非尹春娘及时出手,张桐几乎把性命都赔在了上面。

    但世间万物,有弊就有利,千年李的功效不适合用以打通穴窍,但是滋养经脉,治疗内伤,却是极佳。张桐在奔行之中,不用就地打坐,那股绿色真气,就已在期门穴附近停留下来,包裹住经脉受损之处,快速将其愈合,没过须臾之间,伤口就已闭合,几乎完全看不出原来曾经受伤。

    此刻张桐总算松了一口气,同时那道千年李化成的真气,也被消耗大半,剩下一些,为数不多,仍然沿着经脉继续运行了下去,一直把第四重小周天的前十五个穴窍运行完毕,又要顺势往第十六个穴窍过去。

    张桐因为吃一堑长一智,可不敢再令这些绿色真气去冲销穴窍,一见伤势痊愈,立刻不敢怠慢,赶紧操纵葫芦剑气,把那道绿色真气导引回来,重新在前面三个小周天运行,直至渐渐削弱,完全耗尽为止。

    而这时距离张桐追着尹春娘奔行过来也已过了一会,随着这座天邪大阵的运转,从域外魔界引来的魔气,越来越多,越来越浓,已经把整个郎夏国都给笼罩住了。

    在郎夏国的境内,除了几处佛门大寺,仗着存有佛门法宝,加之寺僧念经梵唱,还能把魔气趋避在外,已经没有一处净地了。国中百万人口,除了七座大成,直接被血祭之外,仍有几十万人,被魔气侵染,失去灵智,成为魔物。还有山野森林中,无数动物鸟兽,也都不能幸免,成群结队,互相攻击,残杀,吞噬,方圆千里之内,已经成了一片炼狱魔国。

    张桐一路奔行过来,差不多有二三百里,已经遇上了几波向他袭击的魔物,不过数量并不太多,只有四五百只,多是一些野兽,其中并没有太厉害的,也没有天邪宗的弟子,或是真正的域外魔人

    。

    张桐见之,也不客气,正好试一试他刚得的冷月剑的威力,直接放出剑光,上下翻飞起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那些魔物全数灭去,虽然速度稍有迟滞,但也并无大碍,剑光过处,血肉横飞。

    张桐随手斩杀了最后几只魔物,身影犹如一片柳叶,贴着地面,飞掠过去,内心不尽暗暗赞道:“这口冷月剑果然不是凡品,运用剑诀,操纵起来,剑光凛凛,快如闪电,远比我原来那口虎啸剑还要顺手。如果能把此剑也安放在吞金葫芦里面,威力还要更大,至少增长三层!只可惜那口虎啸剑已经跟吞金葫芦合为一体,又融入了许多葫芦剑气,现在想替换,也拿不出来,只有直接练成精金之气,这样损失可就太大了!而且现在我的家底还不算丰厚,没有资格随便化去一口飞剑,等这一次回去之后,把青鱼剑还给师父,留下这口虎啸剑,再遇上关键时候,还能跟冷月剑一同施展双剑合璧。”

    张桐一面心中盘算,一面又把剑诀一催,冷月剑已经收摄回来,剑光蓦地一闪,落入剑囊之中。这个剑囊也是原来孟清的,用鲨鱼皮制作,只有巴掌大小,挂在腰间就像一个装饰用的荷包。

    实则里面却另有玄机,已经炼制了九重禁制,另成一片空间,专能收纳物品。比张桐原来那条五阴袋,不知要大多少倍,而且出剑收剑,不用特意催动,只需神念一动,便可自动发出。

    刚才尹春娘斩杀孟清,直接用剑光将他分尸,通身法宝,几乎举,只剩下这个剑囊安然无恙,从中也可见此物的非同一般。不过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孟清平生专注剑道,在这剑囊之中,除了一部剑诀,几个练剑的飞靶,一些收集的精金铁砂之类的东西,竟然没有一件额外的法宝。

    这令张桐想发一笔横财的想法也随之破产,所幸那些精金铁砂,对张桐也有大用,收入吞金葫芦,便可凝成剑气,倒也不算完全一无所获。

    至于那部剑诀,因为时间紧急,张桐还没来得及仔细看,只见是几页手抄的口诀,在首页上写有‘快剑诀’三个字,也不知道从何得来,不过以孟清的身份,想必出自天邪宗的可能性更大,原版不能带出,这才抄录一份。

    张桐因为有了葫芦剑诀,对于其他剑诀也都不怎么热心,最多寻来做个借鉴,所以对这部快剑诀,他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只是看了一眼,甚至没有翻开,就把注意力移到了别处。

    恰巧正在这时,就在张桐的斜前方,大约五六十里,突然“轰隆”一声,传来一阵雷声,紧跟又是一片紫色雷电当空乱闪,那声势之大竟比刚才尹春娘斩杀孟清还要惊人。

    张桐远远瞧见,立刻认出那些紫色雷电,就是尹春娘的剑光,不禁“咦”了一声,暗暗心下存疑:“这是什么情况?尹春娘不是急着赶到金光城,通知她同伴去吗?怎么又跑那去了?还跟人动起手来?”

    张桐一面思忖,一面不敢怠慢,连忙转动方向,直向电光发出的地点奔行过去。此刻张桐伤势已愈,又在一路上斩杀许多魔物,把冷月剑施展的愈发熟练,加上刚才观摩尹春娘跟孟清斗剑,得了不少经验心得,对他修为大有裨益。

    因为严格说来,这还是张桐第一次观看两名剑术高手交战,无论是孟清还是尹春娘,都是各自教中的翘楚,得到高人指点,剑术精湛无比,不同于张桐这样半路出家的路数,全都凭一部剑诀和自己想当然理解参悟。(。。)

    s

第二〇二回 真正的剑气雷音(第三更,总算到了!))() 
经验!这是张桐现在最缺的,这种经验指的并不是他临敌之时,与人对战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张桐并不缺。自从他遇上甄远道,懵懵懂懂的进入了这个修真的世界,就一直没有断过与人搏杀。

    先是在登平府,制死了刘天威父子,紧跟着回到九阳山,又跟甄猛产生矛盾,继而又是阴阳叟召集众人围攻灵犀观,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死在张桐手上的人,单是在西南一带,有名有姓的散修,就已经不下数十个了,其中还包括禾山道的堂主,珞珈山的外门执事长老。

    但是这些临敌对战的应验,却弥补不了张桐在修炼道法和参悟剑诀上的短板,自从入道以来,除了在一开始,张桐跟甄远道学了一点禾山道入门练气的法诀,之后一直是自己参悟葫芦剑诀,没有人可以问,全凭自己理解。

    至于之后的雷音剑诀,倒是可以问问甄远道,却又赶上甄远道满脑子都是破开那个万载石髓,一心一意,全无旁骛,只有早晚两人交换飞剑时,能稍微指点张桐一两句。

    而且说到底,甄远道对这部雷音剑诀的理解也十分有限,跟张桐比起来,也强不了多少。至少张桐修炼的葫芦剑诀,乃是天下间最高深的一部剑诀,其中蕴含剑道至理,哪怕领悟分毫,也能大有裨益。

    因此张桐在参悟雷音剑诀时,犹如临渊观海,是从上往下看。而甄远道没有这种优势

    。只能管中窥豹,参悟一点,修炼一点,其中一些不解之处。反而不如张桐看得透彻。

    如此一来,指望甄远道来指点张桐,无异于是缘木求鱼,根本就行不通,而这对于张桐,也恰恰是他当前最需要的,他不缺少功法,不缺少机缘。不缺少飞剑,最缺少的就是一位名师的言传身教。

    诸如那些名门大派传承至今,最短的也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他们传承的不仅仅是门派的名号和典籍。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一代一代凝结经验的精华,往往前人经历无数波折,经历过无数次失败,最后得出的结果,只需一句话。就能说明白。

    张桐没有这些便利条件,甚至他连一个能够互相切磋印证的人都没有,也正因如此刚才尹春娘跟孟清斗那一阵,才能使张桐从中受益匪浅。这也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张桐观看之时,脑海之中已经把那两人施展剑法的招数和技巧全部记在心里。然后在脑海中来回推演,如果是这个招式。换做他该怎么办,如果另一种情况,又该怎么应对。

    同时这也让张桐见识到了,真正上乘的剑术应该怎么使,剑术可不仅仅是剑诀加上招式那么简单。看这二人,斗了一阵,突然之间,竟使张桐有一种豁然开朗的觉悟。

    由于这大半年,张桐一直帮着甄远道消磨那个万载石髓,虽然藉此把剑法练得非常熟练,但是不断对着一个死物,使他的剑术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少了几分灵动之气,取而代之的,则是呆板,滞涩,僵化。

    这些都是剑术大忌,如果有人把剑术使成了这个样子,那还倒不如不练,因为这样的剑术,即使练得再纯熟,一旦遇上稍微有些造诣的对手,轻易就会被抓住破绽,杀敌不成,反而自戮。

    这也是张桐遇到孟清之后,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的原因所在,否则孟清的修为和剑术虽然厉害,也不可能轻易击败张桐和五云仙娘联手。

    直到现在,张桐才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令他对剑术的体悟更加深刻,同时再次遇见尹春娘的心情,也与原先,大相径庭。在此之前张桐对尹春娘,更多的还是忌惮和畏惧。毕竟在临死之际,亲眼看见尹春娘,把追得他死去活来的孟清,轻而易举就给打成了齑粉,无论心志多么坚韧,也要震惊当场,心生惊惧之情。

    但是随着尹春娘离开这段时间,张桐独自冷静下来,慢慢体味其中深意,加之伤势痊愈,令他信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