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娱乐之超级大亨 >

第374节

娱乐之超级大亨-第374节

小说: 娱乐之超级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些装备并非西方当前最先进的,他们也不可能把最先进的卖给中国。

    甚至有些装备还是阉割版的。

    这次从苏联搞过来的几件装备都是苏联当前最先进的,即使在全球同类装备中也能排在前列。

    对中国军工而言,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让国防科工委组织人手,好好对这几件东西进行研究,争取早日把人家的技术吃光吃透。”

    “这个我已经吩咐下去了,财政部还拨了转款。”

    邓老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连这种的装备都能买,看来苏联的情况比我们预计的还要复杂得多。”

    “恐怕已经不能用复杂来形容了。”

    “过去半个月里,戈尔巴乔夫先后公布了多…党制、军队非党化等多项非常激进的改革计划。”

    “这肯定使得经济上的矛盾蔓延到政治层面。”

    这时,邓老长长一叹:

    “看不懂啊,依过往的经验看,戈尔巴乔夫不像是如此不智的人,这次怎么接连出如此昏招?”

    “不过这倒也给了我们机会。”

    “让国…安部加强在苏联的行动,有机会的话多搞点先进的装备,最好是能想办法弄到技术资料。”

    “总参情报局这边我也会吩咐下去,两边要密切合作。”

    后面这点才是邓老今天让李总…理过来的原因,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说的就是现在苏联这种情况。

    “的确是浑水摸鱼的好机会。”

    李总…理点了点头,顿了顿,接着说道:“照这样发展下去,苏联国内说不定会发生更大的动乱。”

    “我们是不是要让军队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注意一点是要的,但动作不宜太大,老毛子愿意搞这搞那,就让他们去搞好了,别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我们身上。”

    “不过边境线倒是真要提高警戒,别让难民涌入我们这边。”

    中国的边防部队分两部分,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边防部队。

    边防军为陆军编制,隶属于各省军区。

    武警边防部队则隶属于公…安部边防管理局,因此有关边防的问题一般需要军方和公…安部进行合作。

    “这个我会让公…安部协调好的。”

    “说到军队,我倒是想起一件事了。”李总…理微笑的说道。

    “什么事?”

    “听说卫雄有个堂哥目前就在军队中服役,职位是空军参谋部参谋,去年晋升为少校军衔。”

    “哦,还有这事?”

    邓老面露惊讶之色,随即笑道:“这次这些东西卫雄不要钱,我这心里总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若是他这个堂哥能力不错,倒是可以提拔一下。”

    自上次卫雄到北京访问后,邓老就一直在想该怎么拉近和卫雄的关系,但过去这么久了,依然不得要领。

    而这个所谓堂哥,或许是第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

    “呵呵呵,没想到你写小说也有一手。”金庸笑呵呵的拿起茶壶给卫雄面前空了的茶杯倒上。

    “无聊时写着玩而已。”卫雄淡淡一笑。

    “你这话我可不爱听,无聊写着玩都能有这个水平?幸好我比你早出生了几十年,不然就难说了。”

    “话可不能这样说。”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化潮流,在二三十年前,像我这种披着仙侠外衣的爱情小说不一定会受欢迎。”

    “仙侠?”

    金庸品味了下这两个字,抬头看向卫雄:“这是你给《花千骨》的分类?”

    “没错。”

    卫雄微微一笑:“不同于武侠小说,仙侠小说更加虚幻?飘渺,它所涵盖的世界更加广阔。”

    “它结合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构建出一个完全虚幻的世界。”

    “它包含了仙、神、魔、妖等等虚构出来的东西,然后依靠道家哲学,让一切虚构显得有条有理。”

    在《花千骨》之前其实已经出现仙侠小说了。

    最出名的莫过于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但这些小说的称呼并不是仙侠小说,而是神话武侠小说。

    也就是说依然被归类于武侠小说。

    仙侠这个名称完完全全是卫雄首创的。

    “果然非常贴切。”金庸赞赏的点了点头,说道:“说不得你将成为一个开宗立派的小说大家。”

    “呵呵呵,我可不敢跟你老人家比。”

    “小说对我来说终究只是兴趣爱好,平时写小说的时间也不多,能得到读者的喜欢我已经很高兴了。”

    “开宗立派就别说了。”

    金庸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花千骨》现在成绩如何,不需我多说,因此是否开宗立派也不是你说了算。”

    “当初我也没说我是武侠小说泰斗。”

    自连载第一天开始,《花千骨》也开启了‘刷报’模式,以前读者购买《天天日报》有各种原因。

    但现在大部分都是为了看《花千骨》。

    具体火到什么程度?

    有两个数字能很清晰的反应。

    在《花千骨》连载之前,《天天日报》的日销量在11万份左右,位列香港报纸销量前四。

    除非有独家猛料,不然销量起伏不大。

    但自从《花千骨》连载之后,销量就节节攀升,一个月前突破20万份,前几天更是突破了30万份。

    成为香港销量最大的报纸。

    这样的成长模式与当初的《明报》如出一撤,全赖金庸的一根笔杆,闯下了《明报》现在的江山。

    此外,许多文学名家也公开表达了对《花千骨》的评价。

    比如金庸,

    他曾在《明报》刊登过一篇点评,核心有四局:平白的文字,流畅的记述,奇妙的构思、感人的爱情。

    相比金庸的武侠小说,《花千骨》并没有太强的文学性。

    可它讲了一个好故事。

    恰好这个故事又被读者喜欢和接受,有这些就足够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文学家的。

    “你说的倒也是。”卫雄端起茶喝了一口,笑了笑。

    金庸也端起茶杯,待他把茶杯重新放下时,他突然跳跃性的说道:“有没有兴趣入股《明报》?”

    卫雄楞了下。

    今天是金庸约他的,他也没多想,之前他们一同品茶聊天过几次,没想到金庸突然来了这么一手。

    他当然对《明报》有兴趣,相信金庸也应该很清楚。

    “你知道的,只是我很好奇,你怎么突然改变注意了?”卫雄却是想起了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

    当时他表现出了收购《明报》的想法,但被金庸婉拒了。

    “《明报》是我几十年的心血,当然不能随便交给别人。”金庸一脸笑呵呵的,说得很直接。

    正如他所说的,《明报》是他几十年的心血。

    就算他想找接班人,也一定会找一个他自己觉得合适的,而不是看谁出的价格高,就卖给谁。

    自卫雄流露出收购《明报》的想法,他就一直在观察卫雄。

    既有面对面的观察。

    也有通过媒体的观察,觉得卫雄这个人虽然生性风流,却也有情有义,无论是对女人,还是对朋友。

    最关键的是卫雄的立场既不偏向西方,也不会过于偏向内地。

    符合《明报》客观中立的立场。

    “不知道查老打算出售多少股份?”卫雄直入主题,他当然想一次性拿下《明报》,不过这显然不可能。

    《明报》集团并没有上市,股东也只有两个。

    金庸和沈宝新。

    两人的持股比例分别是80%和20%,金庸占有绝对控股权。

    “30%如何?”

    金庸略一沉吟,说出了答案,看得出来他现阶段还不打算完全退休,卫雄这个接班人只是预备而已。

    “就依你的意思,明天我会派人到《明报》商议具体事宜。”

    卫雄微笑的点了点头。

    如今《天天日报》的日销量已经远超过了《明报》了,看似已经没有必要一定要收购《明报》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明报》以其客观中立的立场和实事求是的风格,在香港社会一直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公信力。

    读者主要是知识分子和商务人士等高端人群。

    而《天天日报》则偏向娱乐性。

    读者以年轻人为主。

    可以说两份报纸无论是板报理念,关注方向,还是覆盖的读者群体,都有较大差异,不能混为一谈。

    因此对于能入股《明报》,卫雄还是很高兴的。

    “前段时间,那个叫加藤什么的日本人跑到你公司楼下去挑战你,被你的保镖几下就打趴下了。”

    聊完股份的事,金庸说起了那个加藤敬一。

    他是写武侠小说的,对这类事件的兴趣倒是不比年轻人小,可惜朝日电视台并没有把拍摄的录像播出来。

    不然他就可以一饱眼福了。

    “呵呵,跳梁小丑而已,以为学了点跆拳道就天下无敌了。”卫雄微微一笑,有种淡淡的不屑。

    他不屑的不止是那个加藤敬一,还有对日本人。

    那天的挑战,香港媒体报道的力度可不小,后来台湾、东南亚等地的一些媒体也都有报道。

    但作为当事方之一的日本,却像没有这件事似的。

    其他媒体就不说了,当时在现场拍摄的朝日电视台不仅没有播放录像,就连一个小标题都没有。

    让人不得不鄙视日本这个民族的心胸之狭窄。

    “如果是你,胜负如何?”

    在金庸的认知中,跆拳道黑带八段可是真正的高手,卫雄那个出身飞虎队的保镖能打赢还能理解,

    但若是换卫雄可就难说了。

    “一航的功夫就是我教的,查老以为呢?”

    闻言,金庸眼睛顿时一亮,随即呵呵笑道:“古人说大隐隐于市,看来你卫家还真是不简单啊。”

    “令尊哪天有空,你引荐一下?”

    “这个没问题,我父亲可是对你这个武侠泰斗仰慕已久。”卫雄当即就答应了,这对他有益无害。

    而且他也没有胡说,

    卫弘道看过的为数不多的电视剧中就包括了金庸武侠剧,对能把武侠小说写得这么精彩的金庸甚是推崇。

    认为金庸以一介普通人,能创造出这样一个武侠世界,已非想象力丰富能够形容。

    而在于其自身深厚的国学修养。

    ……

    与金庸喝完茶,卫雄回到公司,当电梯升到八楼的时候停了下,一个20出头的年轻小伙子走进了电梯。

    “卫先生。”年轻人连忙打招呼。

    “嗯。”

    卫雄淡淡点了点头,随后打量了下这个年轻人一眼,微笑的说道:“你叫黎眀吧,什么时候加入卫氏的?”

    这个看起来很紧张的年轻人就是黎眀。

    虽然公司目前还没有给他出专辑的计划,但却给他安排来了声乐课,每天都要准时来公司上课。

    “回卫先生,还不到一个月。”

    “用不着这么紧张。”卫雄笑了笑:“年轻人形象不错,歌也唱得可以,好好努力,会有机会的。”

    “谢谢卫先生。”

    黎眀兴奋的说道。

    能得到卫雄的肯定,对于他这样的新人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的,而且卫雄这种身份的人会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吗?

    “叮。”

    电梯在卫氏经纪所属的16层停了下来。

    “我到了。”黎眀再次朝卫雄微微躬了下身,就退出了电梯。没错,是倒退着走出电梯的。

    “这个黎眀挺有礼貌的。”

    站在卫雄左后侧的欧阳雅晴开口说了句。

    “是不错。”卫雄微微一笑。

    在96年的那届新秀歌唱大赛时,他就在电视上看到黎眀了,但那时候寰亚唱片的规模还很小。

    无法同时培养那么多歌手,所以只签约了周蕙敏。

    同样被放弃的还有李克勤。

    但现在不同了,作为香港,乃至亚洲最大的唱片公司,寰亚唱片拥有媲美世界级的造星能力。

    回到办公室后,卫雄给罗大右打了个电话,谈的就是黎眀。

    尽管黎眀在另一个世界被认为是香港‘四大天王’中最差的,可这只是相对也其他三王而言。

    在卫雄看来还是相当有培养潜力的。

    “黎眀?好像是新签了一个叫黎眀的歌手,怎么了?”罗大右对卫雄提到黎眀有些莫名其妙。

    “他现在有专辑计划吗?”

    “暂时没有,怎么,你看好他?”罗大右一下子来精神了,要知道现在卫雄已经很少过问寰亚的事了。

    特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