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兰陵风流 >

第58节

兰陵风流-第58节

小说: 兰陵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谷,发现了道玄子前辈的遗骨。”

    “什……么?”萧蒙差点跳起来,舌头都捋不直了,“你说道,道,道玄子?”

    沈清猗神色哀戚,道:“九叔祖,事情是这样……”将崖下之事细细讲来。

    萧蒙听得脸色数变。

    “阿琰,将道玄子前辈的遗物拿出来。”萧琮道。

    萧琰应了一声,起身从兄嫂床尾的箱子里取出道玄子的云游袋,将遗物一一取出,放在几上。

    有医书三卷,装有金针和刀具的皮匣子一个,砚台一副,笔、墨各一副,可能装有药的红绸木塞子瓷瓶八个,一个长一尺半、高一尺的匣子,乌黑坚硬,非金非石,质地似乎跟那道牌一样,估计刀剑难入,最后拿出的是那把匕首。

    萧蒙的目光紧盯在那只乌黑匣子上,眼神里有着热切,也有着戒慎。

    萧琰道:“阿兄可别拔这匕首,孙先生有可能在里面封了剑气。还有这黑匣子,也很危险。”

    萧琮点头,“你放心,我不动它们。”

    萧琰将医书和装有金针刀具的皮匣子放到一边,道:“这是孙先生留给阿嫂的。”

    另一边的遗物,就是要返给三清宫的了,沈清猗从袖内掏出道牌也放在那一处。

    萧琮的目光落在那个与道牌同样材质、非金非玉的匣子上,那匣子的开启处有锁轮,每一个轮齿上都刻着天干地支的字。

    萧蒙一脸慎重道:“这匣子不能开。”看着这匣子他有种心中发寒的感觉,多年的经验让他知道,这是对危险的敏感。

    萧琮点头道:“这匣子是没法开的,上面的锁是墨门机关锁,只有天干地支的顺序对上了才能开。”

    在皇宫和世家收藏珍贵之物的密室和密匣都安有这种机关锁,由锁主设定开启的天干地支对应顺序,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组合顺序有近千种,猜测开锁是完全不可能的,这种锁最早是出自墨家的设计,人称墨门机关锁,简称墨门锁。

    萧琮道:“这里面应该有孙先生的武学心得。”

    道门的功法秘籍道玄子肯定不会随身带着,但武道的心得和体会很可能随记随带,一位先天宗师的武学心得可以想象是如何的珍贵,尤其是一位道门的先天宗师,论武道传承的底蕴世家是没法和道门相比的。

    萧蒙的眼神带着热切就不难理解了。

    但这匣子,萧氏是没法据为己有的。

    别说这匣子没法正常打开,就算用其他方法强力破开了,谁知道匣子内还有什么布置呢?没准就是匣物两毁,甚至还有更危险的事发生——道玄子令人忌惮的,不仅是先天宗师的手段,还有用药的手段。

    萧蒙长叹了一声,道:“此物必须归回道门。”

    萧琮心里一松,他之前还真有些担心这位叔祖为了晋入先天境不顾一切,好在没有利令智昏,便笑道:“这次道门要欠萧氏一个大人情了。所谓祸兮福所倚,真是此理。”

    萧蒙点了下头,挥了下手,“先将遗物收起来。”眼不见心不动,唉!

    萧琰便将这些遗物收回云游袋内,又将肩带缠好,放进装云游袋的那个大锦袋内,又搁回床尾的皮箱里。

    婢女在外禀报,说周校尉来了。

    萧琮走到门边。

    周全海跪坐在门前禀事,声音激动,“禀世子,夫人,那五名高热的伤兵已经退烧了!”他向屋内磕了三个头,“世子、夫人仁心圣术,卑下等感激不尽。”

    萧琮温声道:“你等护我而伤,某夫妇能救人自当尽力。”

    周全海又叩了一个头,这才离去。

    萧琮回转屋内。

    萧蒙看了一眼沈清猗,眼中有沉思,说道:“孙先生收十七娘为徒,这事极好。”他性子虽然暴烈,想事的头脑却是有的,心想这事对萧氏大有益处,但怎么个用这益处,那是家主父子考虑的事,他只略一提,便不多言。

    萧琮点了点头,道:“这的确是好事。”

    他看了一眼沈清猗,问道:“九叔祖可听说过黑教阿维叶?”

    黑教就是大食教,因为教中信徒都穿黑袍,大唐又称之为黑教,也是讥讽这个教派行事太黑——不信我则亡。

    萧蒙道:“阿维叶这名很陌生。各国的先天宗师不一定都扬名,隐姓埋名的也有。如果是黑教,那应该出自他们称为安拉信士殿之中的武信殿,先天宗师约摸是武信殿的伊玛目,地位大概跟三清宫的掌教和长老差不多。”

    三清宫有太清、玉清、上清三宫,各一位掌教,长老的地位与掌教一致,只是职权上有差别,若长老的武道境界在掌教之上,则地位更尊崇,道玄子在道门就是如此。

    萧琮思索道:“这个阿维叶在武信殿的地位应该是极高的。”一般的先天宗师怎么偷袭得了道玄子?此人没准就是武信殿数一数二的人物。

    “孙师说阿维叶被他击毙,尸骨可能就在那一带。四郎可让人去搜一搜,或许有线索。”沈清猗的声音冷冽,“阿维叶为何会偷袭孙师?此事是预谋是还是偶然?黑教与道门向不对付,若说临时起意,先天宗师应该不会轻易搏命吧?”

    萧蒙听到这点点头。到洞真境这个层次,都很少搏命,别说先天高手了。

    “所以,此事是预谋的可能性更大。”沈清猗道,“孙师遗书上留的日期是八年前。八年前,除了孙师,佛门会不会也有重要人物遇难?或者失踪?”

    萧琮和萧蒙脸色渐渐严肃,如果沈清猗这个推测是真的,那就不仅仅是道门一家的事了。

    大食这个帝国是政教合一,皇帝也是教皇,国家疆土的扩张就是教派的扩张,对于大唐帝国和道佛二门来讲,是共同的敌人。明面上是两个帝国的军事对立,暗地里则有教派的争锋。从朝廷层面来讲,安西都护府的建立既是统一西域,有利于军事防卫,也是为了让道门和佛门能更好的在西域发展,抵御大食教的侵袭。这一百多年来,大食教与道门、佛门在西域明争暗斗,各有高手陨落,但都还控制在一定程度,没让冲突激烈化。

    但是道门没有长老级人物陨落在与大食教的争斗中,而道玄子的陨落,很可能会让事态转化。对长安朝廷的决策,又会有什么影响?

    萧琮心里寻思,这对河西道来讲,可能是个机会。

    如果运作得好,或许能挑起道门与大食教的争斗激烈化。

    安西都护府太稳,对河西道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萧琮心里在思考萧氏如何从道玄子这件事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如果佛门也被牵扯进去,那就更妙了。

    作者有话要说:据说牛的血型有40种~

    ………

    话说明天又要去看牙了,这牙齿什么时候才好啊,惆怅……

第六十五章 事不过二() 
“道玄子前辈的遗书中只说阿维叶偷袭;没有提其他人。而阿维叶死于道玄子前辈之手,可见实力逊于道玄子前辈。如果黑教还有其他人物偷袭;道玄子前辈在遗书中没有必要隐讳。”萧琮道,“这就奇怪了。按道理讲;黑教若要谋算道玄子前辈;必得规划周密,怎会让阿维叶一人去偷袭?毕竟不是随便牺牲的角色。”

    除非用阿维叶的死能换来更大的利益——道玄子的命比阿维叶的价值更高?

    这还是说不通,黑教就能笃定阿维叶一人偷袭能成功?

    萧蒙道:“或许还有另外的先天境;但非黑教中人,出于某种原因;道玄子隐讳了。给道门应该还有一封遗书,封在那只墨门机关锁的匣子里。”

    萧琮和沈清猗都点了点头,道玄子肯定还有一封不便为外人知的遗书留给道门。

    沈清猗沉思片刻,道:“还有一种可能,阿维叶是临时起意。”

    萧琰插了句,“或者孙先生身上有什么让他可图的?”

    萧蒙一震,跟着目光一炽,这不是没可能啊?如果这的确是阿维叶自己的意思,那是什么样的宝物能让先天宗师都眼红,冒着生命危险偷袭?他忽然觉得手痒,有一种将那个匣子据为己有的冲动。他吸了口气,压下了这个冲动。这只是推测而已,当不得真。最主要的是,他们萧氏恐怕拿那只匣子没辙。

    萧琮道:“阿琰说的也是一种可能。如果是这种可能,阿维叶遇上道玄子前辈,要么是偶然撞上,要么就是双方目的一致,但那物被道玄子前辈得了。”

    如果是这样,就更有意思了,没准能让道、佛、黑教,甚至皇室都斗起来。

    萧琮心里忖思着。

    “此事,需及早告诉族里。”他说的“族里”,是指族里那位洞真境大圆满的四叔祖萧勰。

    萧蒙点头,“该当如此。”那匣子还是及早拿回贺州为妙,省得路上出什么变故。

    萧琮便道:“晚时我写封密函,只说遇袭之事,让颂叔带回去。”

    萧颂去过崖下,见过道玄子的道牌,由他回贺州传话是最合适的。

    萧蒙和沈清猗都点头,没有异议。

    便说起白日遇袭的事。

    沈清猗问道:“四郎,红褐山那些人是欧罗顿的?”

    那些人都是高鼻深目,还有两人眼睛是蓝色的,黄发鲜卑和欧罗顿人多是这种长相。大唐境内的黄发鲜卑没有大家族,养不出这么多的登极境,即使有,一次派出十几个登极境也要伤筋动骨了。乌古斯汗国的黄发鲜卑虽多,但乌古斯与河西道不接壤,没有这么大的利益或仇恨出这么多高手刺杀河西道世子。最大的可能还是欧罗顿。

    萧琮沉眸道:“河西和安西的回纥、铁勒、葛禄、突厥人多是高鼻深目这种长相,但蓝色眼睛的人比较少,据说在欧罗顿也只有某些纯种贵族血统才有这种眼睛。”

    大唐与大食、欧罗顿两个帝国对峙多年,兵部职方司的情报做得很不错,毗邻两国边疆的都护府和都督府都有兵部下发的厚厚一部民俗志,其中就有人种分析。萧琮当然是读过的。他道:“那些人,来自欧罗顿的可能性的确比较大。”

    萧蒙哼道:“其他人不能确定,和我动手的那老混蛋肯定是景教的。洞真境后期,应该是红衣大主教了。”

    他说的景教不是大唐境内的景教,而是欧罗顿的国教。

    萧琮确定道:“那就是欧罗顿的无疑了。”

    “那个从沙暴里出来的偷袭者也是吗?”萧琰问道,她对那人印象深刻,皱着眉道,“他的身法和剑法都很诡秘莫测,不太像是山上那些人的武功路数。——山上那些人的招式刚猛,走的是大开大阖的路子,而且招式也不太复杂。那偷袭者的出剑总是带有一种……”她想了想,道,“很像是刺客那种……阴诡。”

    “什么偷袭者?”萧蒙还不知道这一遭。

    萧琰与那人动过手,便将当时的情形细细说了。

    萧蒙嘶了一口气,“十七你看清他面目没?”

    萧琰摇头,“他隐在沙子里,看不清楚……现在想起来,连高矮胖瘦都不清楚了,好像是模糊的。”

    “那就没错了!”萧蒙道,“那是影子刺客。”

    萧琰一惊,“有人雇影子刺客杀阿兄?”

    萧琮和沈清猗对视一眼,如果是影子刺客,那就是第二遭了。

    “事不过二,听说东海刺有这个规矩。”萧琮道,“加上原州那次,这就是第二遭失手了。”

    萧琰又惊,“阿兄在原州遇袭那次,也有影子刺客出手了?”

    萧琮安慰她,“没事,有隐卫在。那刺客受伤遁去了。”

    萧蒙沉声道:“东海刺的刺客从不与任何组织合作,那影子刺客应该与那些欧罗顿人没什么关联。选在那时候出手,应该是一路跟蹑在后,寻机而动。”

    他脸色很难看,身为洞真境后期的后天宗师,居然没有发觉一个登极境小辈的跟踪,这真是大耻了!

    沈清猗立即将话题拉开道:“如果真是影子刺客,四郎以后就不用担心东海刺再出手了。”

    萧蒙脸色微缓,点头道:“不错。东海刺的规矩向来很严,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刺客,因为有需要,这个行当就不会灭绝,能在这个行当里矗立几百年都不倒的刺客组织,有很多的因素存在,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有规则,也叫下限。没有下限的刺客组织任它风光一时,最终也会招来庞大的仇家,覆于众人之手。

    东海刺有三个规则,一是事不过二,一旦刺杀同一目标两次失败,就会对雇主做出双倍的赔偿,终生不会再对这个目标出手;二是不对皇族出手,这个皇族是指大一统天下的皇族,如北周、北齐、南梁这种各占一边的王朝,东海刺不认为是“皇族”,所以当年会接下刺杀北齐皇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