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兰陵风流 >

第300节

兰陵风流-第300节

小说: 兰陵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意来自众人之外。

    她的神识放出去,便见斜前方一本墨紫牡丹下,一位十七八岁的英挺青年看着她的方向,眼中隐隐有着杀意。

    萧琰认出那是吴王的嫡三子李昌绪——在宁寿宫祭拜先皇时她在皇孙辈中见过,也是敌意甚重引起她的注意。

    当初吴王虽然不是死于她手,但是在和她的战斗中突破失败而死,吴王之子仇视她也说得过去。

    萧琰神识扫了一眼就没有放在心上,生死挑战原就是生死自负,若要以她为仇人,有能力来挑战她便是。

    萧琰又感觉到,从她在宁寿宫和诸皇孙辈一起跪拜先皇后,年轻一辈对她的敌意就少了很多,而今日园中再见,那敌意又少了很多,虽然不亲近,却没有抵触了,还隐隐有惊叹的心情。——这大概就是慕强心理?……当她站得足够高时,那些敌意也会变成仰望。当然脸长得好也是因素,又强大又美貌的人,总是更容易得到仰慕。

    萧琰冷静的分析着人们的心理,觉得要保持一颗初心——不受各种因素搅扰,当真是不容易的事。

    所以心要澄静,静才能澄,澄而更静,一颗心要经过红尘不断的洗炼,才能保持初心的澄净。萧琰想到这里,便觉满园的姹紫嫣红都是最纯静的美丽,再无法缭乱她的眼,怒放的牡丹只是人们眼中的感觉,但花只是静静的开放,静静的美丽。她的心思更加澄明,识海中的琉璃莲花又剔透明净了一分。

    李毓祯若有所觉,转眸看了她一眼,唇角微勾,笑了一笑。

    ……这个环境下也能领悟心境。

    她看中的人,果然是最出色的。

    崔清珏虽好,却不是能和她大道同行之人。

第二九五章 姚黄魏紫() 
日薄西山时,这一届芙蓉会才意犹未尽的结束,李毓祯在众侍卫的簇拥下回宫,萧琰仍然伴着两位母亲的车驾回府,队伍中除了参加芙蓉会的萧氏子弟外,同行的还有李梓岚李英蓁独孤静这些旧识以及芙蓉园的新识,因都住在北城,这些骑马的青年男女们便聚行在了一起,边策马而行边说话。李英蓁一路都在叫萧琰“萧大美人”,众人嘻嘻哈哈的打趣,青春洋溢的笑声洒了一路。

    清河崔氏的队伍行在萧氏的队伍之后,崔清珏骑在马上听着前面传来的笑声,俊美和煦的脸上掠过一抹黯然,但旋即就被春风拂去,和煦温雅如故。

    回到崔府,他和同去芙蓉会的几位弟弟妹妹告别,回院中才沐浴更衣出来,崔夫人就遣了侍女叫他过去。

    “母亲。”崔清珏恭敬的行了礼,退身在茵席上坐下。

    崔夫人今年四十五,肤色白皙貌若三十四五,盘膝坐在矮榻上一脸和煦,容貌气质都与崔清珏有六七分相似,微笑看着最俊美的儿子,关心道:“芙蓉会如何?可是姹紫嫣红?”

    崔清珏已经二十五仍然未婚,但参加芙蓉会却是头一次,因往年李毓祯都未参加,崔清珏从年少起就对李毓祯钟情,她不去芙蓉会,崔清珏当然不去——他的眼中除了她,已经看不进任何人。

    自家儿子头回参加芙蓉会,崔夫人当然关心。

    崔清珏看着母亲,笑容和煦温雅,声音也是温柔和煦的,说道:“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上巳节的芙蓉会果然名不虚传。”

    崔夫人笑嗔他,“你知道我问的不是这个。”

    七郎会去今年的芙蓉会,就是因为皇后说,太子今年会去。

    崔清珏敛了下眉,说道:“孩儿见着太子了。太子很好,风采依旧。今年姚黄魏紫榜,太子列了第一。”微微顿了顿,“还有梁国公的嫡长女萧十七,也名列第一。”

    “咦?”崔夫人面现惊讶。

    姚黄魏紫榜崔夫人当然是知道的。

    每年上巳节芙蓉会,入园的未婚男女都会投出写有姓名的牡丹绢花选出最有魅力的十人,称为姚黄魏紫榜,前后评了十五届,但不曾有哪届出现过并列第一——这个“魅力”不仅是容貌,还有气质、吸引力等等因素,园中数百男女,各人喜好不一,又是不记名投花,不会出现忌惮谁的权力地位而投他,投花可以说真实反映了大家的喜好,出现并列第一的情况实在是不可能的事。

    太子收到的花最多这是崔夫人意料之中,毕竟年轻一辈中,太子太耀眼,无论世家还是寒门,无数年轻人仰慕她,被这些未婚男女视为最有魅力的人完全不是意外。——但萧十七竟然能和太子并列?

    崔夫人眸光一闪便了然,毕竟是那位的女儿,论容貌出色恐怕无人能比,再者又是最年轻的洞真境大圆满,论武道天赋能与太子媲美,这么一想,与太子并列榜首也就不奇怪了——年轻人嘛,不就是慕色又慕强么。

    崔夫人心想,好在萧十七是女郎,不然自家儿子的风头就被压下去了。

    她笑呵呵的道:“咱家七郎一定是太子之下第二了。”

    崔清珏微笑道:“母亲猜得极准。”

    他对这种榜名当然不在意,更不在意列在太子之下,但让他心里微梗的是——他在萧十七之下。

    萧琰是女郎不是郎君,但崔清珏心中却感觉到了强烈的威胁。

    太子看萧十七的眼神,偶尔偏头一笑的神情,在旁人看来太子对萧十七很亲切、随和,但崔清珏熟悉李毓祯的每一个神情,因为他曾经揣摩过无数次——太子对萧十七是不同的,那种不同,不仅仅是类似朋友的亲切、平等,还有一种感情,含而不露,却从太子的言行细节中体现出来,尤其她和萧十七说话时,就有一种无形的、契合的氛围,仿佛别的人都插不进去,那是属于她们的世界。

    崔清珏心里沉沉的,在母亲面前却没有表露出来,眸子温和明丽如春光,笑容也依然和煦温雅。

    崔夫人迟疑了一下,又问道:“太子对你……可有不同?”

    崔清珏声音平缓,“太子和以前一样。”

    和以前一样……那就是仍然和七郎疏离了。

    崔夫人暗叹,太子十五岁之前与七郎相处都很好,先皇和公公笑说“青梅竹马”,大约是从太子及笄之后吧,对七郎就渐渐疏远了——不知道是不是从那时起,太子就知道了七郎对她的心思。这般想来,太子对七郎真个无意。

    崔夫人又暗叹一声,以她的心思,太子无意,七郎何苦执着?凭他的才智品行容貌,何愁娶不到好女。要说嫁到皇室,就算成为后君,那也不是自己的儿子,是皇家的人了。崔夫人身为母亲,宁愿儿子娶妻生子,也不想他成为后君。

    但这是公公和丈夫的意思,崔夫人没法反对。

    何况,更是七郎的执念。

    崔夫人心里又叹一声:真是冤孽呀。

    ……

    崔清珏从母亲房中出来,夕阳将落,残阳映着晚霞,有种即将落幕的凄艳感。他缓步走着,微风拂着他宽松的直裰,柔软的丝绸起伏着,就像水面上起了细细的波纹。他的心中也不平静,像水波一般起伏着,想起李毓祯对他的冷淡,想起她在牡丹苑里介绍他和萧悦之的细致,以她的身份和性情,介绍人哪有这么细致过,通常一句“这是崔七郎”“这是萧十七——而她今天表现的不同,那种体贴细致,显然不是为他,而是为萧十七。

    崔清珏油然想起四年前的那段绯闻……

    原以为只是绯闻,以今日观来,却恐怕,有七八成是真的。

    在这春风的傍晚,崔清珏的心里却似被寒冬的冰水浸透,李毓祯待他如何疏离,他都能够坚持,但若是“性别不同不能相爱”这种原因——他要如何跨过性别的藩篱?

    崔清珏从来没想过,李毓祯会喜欢女人。

    暮春的春风吹在他脸上,他一点都感觉不到和煦的暖意,他只感到冷,无边的冷,由心底刮起的痛让他全身都微微颤抖了起来,似乎下一瞬就支撑不住要倒下去,刻在骨子里的端雅却让他没有失态,木屐无声的落在青砖地上,一步一步的走着,仿佛将那痛楚一寸寸度量。

    他抬起头,望着暮色四合的天空。

    天空再广阔,从崔家大宅的朱墙四合中望出去,也只是一口深深的井,而从皇宫望出去是更深的井,但他的心就在那口井的下面,也宁愿沉在那口井的底下,只因为她在。

    ……

    萧氏众子弟回到永兴坊萧府,自是道别后各回各院。

    萧琰沐浴更衣后,便被安平长公主叫过去关问了:“芙蓉会如何?”

    萧琰笑道:“果真姹紫嫣红。”

    安平长公主白她一眼,“见到裴谨之了?”

    “嗯,见到了。”

    萧琰想起那个十四岁的少年,穿着浅绿色的春衫,就像春雨后拔节的翠竹,清新纤细,五官生得秀致,在她面前有些腼腆,放开后笑起来两眼如弯月,左颊上还出现一个细小的梨涡,看起来十分可爱,便笑道:“像春天的嫩竹,清新又可爱。”那孩子投了绢花后,还特意跑过来告诉她,“悦之姊姊,我十朵都投给你了。”一点没避忌太子就在旁边,而他一朵都没投给太子。萧琰觉得这孩子真是大胆又可爱,这会说起时还忍不住带了笑。

    安平长公主拍手道:“看来你对这孩子印象不错。”

    萧琰立即表明,“只是觉得他像弟弟一样,挺可爱。”

    安平长公主挥挥手,“可爱就是可以爱。”

    萧琰瞠目,这个……是这么解的?

    她抚额叹气道:“母亲,真不是这意思。”

    安平长公主不在意的,“好了,我知道。这个是备用人选,等长大了再看。”又兴致勃勃的,“还有其他几位呢?卢氏十九郎,谢氏十一郎,王氏十六郎,独孤氏五郎,纪氏十八郎,沈氏十郎?哦还有元氏二十五郎,这个是媵室庶子,出身是低了点——不过寿春郡公夫人说,此子容貌姣好有卫玠之美,你见了如何?”

    萧琰立即想起那个五官精致妍丽的少年,也才十四岁,面目还没长开,但能想见成人后的殊丽之色,笑着点了点头,“元二十五郎的确生得极好。”

    “哎呀那就好。”安平长公主立即将他列入“备选”。

    萧琰嘴角抽了抽,在母亲兴致勃勃的目光下,又说起其他几位郎君。

    都是些少年郎,九岁到十五岁都有,若非这些家族有意和她议亲,那两个九岁、十一岁的小郎,岂会这么早参加芙蓉会?萧琰心想,相看这么小的孩子能相出什么感情啊,她又不是好吃嫩草的,只能说些“可爱”“活泼”“阳光”之类的话。不过这些孩子教育得都不错,至少没有令她产生恶感的。李毓祯传音【哼哼】了她两声,萧琰就觉得,她以后的议亲恐怕悬得很。但见母亲记得这么欢快,她不好打击她老人家的积极性,反正还有几年,先看着吧。

    ***

    次日,萧琰去亲娘府上。

    李翊浵自然也关心她去芙蓉会的情况,萧琰又将那些小郎说了一遍,还笑说见了这些青葱小郎,感觉自己是在老牛啃嫩草,李翊浵哈哈大笑,却说:“等他们老了,你还青葱着呢。”

    又问她:“见过崔七郎了,如何?”

    萧琰笑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崔七郎却是更胜其名。君子如玉,有五德,我观崔七郎行止谈吐,五德皆俱呀。”

    玉之五德,仁义智勇洁。

    她若喜欢男子,必定喜欢崔清珏这样的。

    李翊浵也知道她的择偶标准,笑问她:“于你如何?”

    萧琰想了一会,说道:“符合标准的,不一定心动。阿娘您不是说过,爱情是最没道理的——它有时甚合道理,有时又最没道理:不一定最好的到了眼前,就会怦然心动;不一定最合适的到了眼前,就会生爱。”

    她觉得崔清珏很美好,但对他完全没有想法。

    如果她和李毓祯之间没有发生感情纠扯,遇上崔清珏这样的男子,对方若对她有情,她或许会心动;但现在,她看见崔清珏这样的男子,就如同看见一块美玉,会欣赏,但不会想去拥有。

    李翊浵笑起来,完全不意外。

    对女儿说道:“这感情,也要讲个缘分时机。没有缘分,相遇也会擦肩而过。时机不对,相遇也绽放不出花火。”

    萧琰深以为然。

    ***

    三月三的芙蓉会结束了,贵族圈里的议论却很热火。

    今年上巳节芙蓉会被评论说特别成功,园会上不仅促成了十几对有意向的青年男女——哦还有两对男男,一对女女——而且深受年轻人仰慕的太子殿下第一次出现在芙蓉会上,让大家近距离目睹了太子的风采,说起来眉飞色舞,深感荣幸,除此之外,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今年芙蓉会姚黄魏紫榜的第一美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