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兰陵风流 >

第243节

兰陵风流-第243节

小说: 兰陵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箭一雷但成其中之二,这个“杀楚”计划就成功了。

    就在那两枝箭同时出现时,京城中不同地方有人震惊的叫出三字——“神符箭!”

    符,是符纹。

    符纹是人的念力与天地元气沟通的桥梁,符师以神识念力凝天地元气于符纹中,一朝激发,与天地元气产生感应,就能令风起云涌,狂电雷暴,河浪海啸……种种巨大的力量。符纹的道则越深,沟通的天地元气就越庞大。而能在符纹箭之前贯一个“神”字的,便是传说中能一箭毁一城、一箭灭一先天的神级符纹箭。不过,既然是“传说中的”,那就意味着失传了。

    可如今,却同时出现了两枝神符箭!

    神识关注着圜丘和太庙的先天宗师们——不论是哪一家哪一派的,脸色都凝重了。

    这两枝“神符箭”是从哪里来?

    而今道门符箓宗还留有底蕴的唯有“三山派”: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但这三宗的符道也已经没落,自从三百年前龙虎山最后一位神符师过世,世间便再也没有神符师。若是先辈神符师遗留下来的神符箭,那也只可能出自这三宗。但作为镇派之宝,神符箭根本不可能从三宗流失出去。

    如果这两枝神符箭真是出自这三宗,那这事可就麻烦大了:“三山派”中无论哪一派,都是隶属于道门的宗派,而三清宫是道门的领袖。

    这两枝箭一射出,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将三清宫给扯进去了!

    还有天空中的那一道“神雷”,分明就是道门的“引雷术”,而引雷术也是以符纹沟通天地元气而落雷,除了符箓三宗的三山派,还有哪派有这样厉害的引雷术符师?

    道门这回可是陷进泥坑里洗不清了。

    就在“两箭一雷”发的一刻钟前——

    洛水上,头戴檀冠、一袭青色道袍的道真子被一位身材颀长、貌若中年的赭袍人拦住,“祁先生,还请留步。”

    道真子姓祁。

    她的身子悬停在清波河水上,目光淡然的看着赭袍人,眉如春山,气质却如云飘渺,声音也仿佛从云中来,带着不可捉摸的高深莫测,“丰先生,自忖能留住我?”

    赭袍人是丰王,非皇族的先天皆以王号称先生。

    丰王向她拱了拱手,谦虚又诚实道:“祁先生名列道门第二,我自忖不是对手。但全力之下,总能拖住祁先生一时半刻。想必,祁先生也不忍你我在此大战,将这洛水掀起滔天巨浪,毁及两岸良田民宅吧?”

    道真子声音里带着讥诮,“这似乎是你李家江山吧?”

    你李家人主动挑事不心疼,还要我道门中人来体恤?

    丰王道:“正是李家内务事,还请外人不要插手。”

    道真子声音飘渺又漠然,“何必狡辩。与我道门逆道者勾连在一起,早非你李家事。”说着,江面上便起了风。隆冬季节,却是暖如春风熏人醉的风。

    丰王的脸色却变了。

    同一时间,天策书院的北岭、拢翠山和竹海中,申王、霍王、英王、黄王四位先天宗师分别被郑王、肃王、宿王、杜王四位先天截住,双方对峙剑拔弩张,却都顾忌着什么,没有大打出手,只是锁定对方气机,寻找那一瞬间的机会。

    当两箭一雷破空而出时,申王四王的脸色都变了,但他们此时人被牵制着,无法救援。

    ……

    控鹤府令李祉已经迎着那枝神符箭冲了出去,同时凝聚全身真气击出了一掌……但他无法确定,自己能击断、挡住这一箭。

    毕竟,这是可以灭杀先天的神符箭。

    而他晋阶先天的时间不到十年,论实力,距先天中的强者还差得远,不足以抵抗一枝能灭杀先天的神符箭。

    但申王他们一直没有出现,而道门的道真子也没有出现——想必是被人截住了。

    如今,只能靠他自己了。

    这一枝箭,通过符纹撕裂了空间,从空洞中穿行,当它出现时,旁的人只看见一道白色的气流,而李祉那一拳击在白色的气流上,那气流爆开来,仿佛是一个虚空界爆炸的力量,李祉身子瞬间被炸裂开,那枝箭完全无法阻挡的,射向皇帝的心口,而爆炸的气浪也卷向皇帝。

    “陛下!”百官的惊呼卡在嗓子里。

    一个铜钵突然出现在皇帝的面前。

    高速旋转,只见一道黄铜色的光影。

    便听一声沉闷的巨响,祭坛下所有人的口鼻都震出鲜血来。

    一道红色的袈裟如幕帐,将碎钵和碎箭以及爆炸的气浪一并卷走。跟着一道人影落在祭台下,头颅光光九颗戒疤,姜黄色的僧袍已经碎裂,露出血肉模糊的胸膛,而他面相狰恶,看起来不像一位先天级的高僧,倒似一位强盗恶棍。

    空中一道声音传出,听不出男女年龄,只听得出愤怒和冷诮,“佛门是要插手世俗事吗?”

    百官眼色有些晦暗不明。

    祭台上的皇帝仿佛丝毫没有受到生死一瞬的影响,双足依然稳稳的立在祭桌前,持香虔诚的颂祝,声音带着韵律,沉稳而安定人心。

    那僧人抬头向虚空哼一声,“苍空之眷,已非世俗。”说着神色转为肃穆,合什向祭台上的皇帝行了一礼。

    十几里外,一位持弓的玄衣人口喷鲜血倒了下去。顷刻,便有一道人影掠来,带走了他。

    ……

    甘露殿内,阁主看着天空说道:“我说,一切雷法皆是虚妄。”

    随着她一言出,皇城上空轰隆隆声响不绝的炸雷忽然消失,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与此同时,长安城北的渭水上,一艘巨舫矗立在河中间,甲板上正行引雷术的道人突然口喷鲜血,仰面栽倒。

    而那枝射向太上皇手中九旒冠的神符箭……的前面,突然裂开了一道缝,一个绚丽如花的世界出现,那枝箭便射入了花的世界中。跟着,一个高大的人影跃入花的世界,背上大剑劈出,斩向那枝陷入了领域的神符箭。

    在花行知的领域里,他就是主宰,可以发挥倍增的力量,而被他的神魂允许进入的澹台熊,便拥有了相当于主宰的力量。相应的,敌对者陷入领域中,力量就会被成倍的限制。那枝神符箭陷入花行知的领域中,沟通天地元气的渠道就被截断了,不能再有源源不断的力量。但是,如果没有澹台熊及时出剑,花行知也会被那神符箭激发出的力量崩毁领域,落得神魂消陨。

    所以,圜丘祭台上的那位僧人先后掷出铜钵、袈裟,这是构造的两个虚空界,被神符箭的力量崩毁后只会损失他的一部分神识,纵然受伤不轻,但不伤根本,若不是李祉先舍身全力一挡,他构造两个虚空小界也未必挡得住神符箭激发的力量。而这边用整个元神构造领域的花行知也伤得不轻,吐出两口血就神色萎靡了,估计要养好几个月才能养得回来。

    因为那枝神符箭射出花行知的领域中,太上皇的加冠丝毫没受到影响。随着圜丘那边皇帝的颂祝声落,九旒冠也稳稳的戴在李毓祯的头上。

    这一瞬,天地元气浩荡,整座长安城上,只见云气飞舞,渐渐汇成一条巨大的青色云龙。云龙过处,长安城内着火的宅屋上方突然落下了瓢泼大雨,顷刻就浇灭了火。周围救火的人们和被救出的百姓接二连三的跪了下来,高呼“云龙显灵了!”“云龙显灵了!”

    便见那条青色云龙往皇城上空飞去。

    无数的气运和功德念力,磅礴浩荡,此时通过九旒冠,不停灌进李毓祯的紫府中;而亿万百姓的祈福念力,则直接汇入李毓祯的元神中……

    当萧琰的神念点亮自己紫府星空中的青龙,便如一道桥梁,贯通了李毓祯困在虚空小界的元神和失去了元神的紫府,已经如拳头般大小的火焰元神如同灌入了火山喷发的岩浆,奔涌的磅礴力量推动元神瞬间撕裂了虚空小界,“轰”一声与紫府中磅礴浩荡的力量对接!

    李毓祯的整个身体都涤荡着力量,反噬的毁灭,和重建的新生,在肉眼看不见的速度中瞬间交替,短短的一刻钟,便如人生的百年春秋,生与灭在她的元神中演化。

    此时萧琰的元神和她的元神相连通,青龙的光影缠上了金色剔透的莲花,两人神魂相缠,萧琰的元神也领会到了李毓祯演化的生与灭,那种对道境的领悟,美妙到令人沉醉,是什么样的醴酒都比不上的。

    李毓祯身着旒冕服的身体突然冉冉而起,悬立在云龙下,云龙盘绕着她的身体,渐渐没入她体内。

    一声龙吟般的清啸自她口中发出,响彻整座长安城。

    随着这一声长啸,她身上的气机节节攀升,洞真境初期巅峰,洞真境中期,洞真境中期巅峰,洞真境后期,洞真境后期大圆满,直到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才停了下来。

    神识关注这边的先天宗师们个个目瞪口呆。

    只差一步……就先天了!

    这是神符箭一样的速度吗?

第二三六章 宏愿() 
李毓祯睁开眼睛。

    就在这一刻,长安城中每一个人,无论是在屋中,还是屋外,都感受到了一道威严浩荡的目光,仿佛从天空中射下来,威严的注视着自己。

    人们不由肃然,不管是在做什么,都噤声站了起来,抬头望向目光射来的方向。

    便听一道威严浩荡的声音在天空中响了起来:

    “吾,大唐帝国皇太子李昭华,上承苍天眷国之运,中承祖宗之功德,下承黎民之信仰,在此发下宏愿:大唐强盛,千年不堕;子民无饿冻,有温饱,享太平福业,千年不易。”

    这声音在同一时间,响荡在帝国万里之内的任一地方,并且音波再次震荡出去,形成迭次的万里传音,直到响遍大唐帝国境内的每一个角落。

    人们都瞪大了眼,张大了口!

    ……这是太子在说话?

    太子殿下醒了?

    还对他们说话了?

    啊啊太子是在京城吧??为嘛他们能听到??

    小民百姓们想不通,便直接往神明上靠,因为这声音就是从天上来啊!而京城距离他们还那么遥远……太子果然是紫薇下凡,神明在世啊!

    哗啦!各地百姓都跪倒了一大片,纷纷口呼:“太子殿下,神明在上!”又有精明大胆的商人接着念祷:“太子在上,保佑信民,财源滚滚!”让身边的妻妾或子女听了十分无语:太子是紫薇星,又不是财神。商人振振有词,“你们懂什么,神仙之间也是互相认识的,没准太子殿下就认识财神呢!”说着就很虔诚的磕头。别说迷信财神的商人了,就是很多士子也在虔诚的揖拜,心里嘀咕:“太子在上,神明保佑,明年秋闱中举。”各地军中已经沸腾了,醒了,还有了更强的神通手段!各地的武者都狂热了,目中射出奇光,有向往有敬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注视着皇宫的先天们都无语了——万里传音术,这是先天才能达到的境界啊!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可以想通了。

    李毓祯的神识强度必定已经达到先天了——有当世最强的大唐和隆盛国运加身,又有大唐代先皇治世的功德信力加身,还有亿万百姓的祈福念力,这么磅礴浩荡的“信仰力”被她的元神吸怀,足以将她的神识从洞真境冲到先天了。而她的修为境界却卡在洞真境大圆满,则是因为她对道则的领悟只到了洞真境大圆满,距离先天还差一步。

    不一会,喧腾的京畿各军中便响起了整齐的呐喊声:“万岁!万岁!大唐万岁!”“万岁!万岁!上皇万岁!陛下万岁!太子万岁!”

    这些吼声,一浪一浪的传出去,如海啸一般,很快,京畿各地都是一片激荡的万岁声。

    这一刻,大唐帝国的军心无比凝聚,大唐帝国的民心也无比凝聚。

    太庙前已经跪了乌泱泱的一片。

    太上皇立在汉白玉石阶上,仰望天空,眼中泛起了欣慰的泪花——这就是他挑选的继承人啊,皇天不负!

    圜丘祭台上的皇帝也仰望天空,眼眶湿润,合揖一拜,高声道:“苍生庇佑!天佑大唐!”

    祭台下的文武百官都拜了下去,人人心中百感交集,拥护派和中立派都激动的跟着呼道:“苍生庇佑!天佑大唐!上皇万岁!陛下万岁!太子万岁!”

    祭台之下,唯立着那位面相狰恶的高僧,他双手合什道了一声佛:“无量寿佛,发此宏愿,善哉!”

    李毓祯发下的是一个宏愿。

    宏愿是不能乱发的,也不是谁都能发。

    佛门和道门中修功德道的都会发下修道誓言,怀着悲悯苍生之念,以真诚不二之心,许下救渡众生的愿望誓言,称为宏愿。一旦许下宏愿,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