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兰陵风流 >

第232节

兰陵风流-第232节

小说: 兰陵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佛修怎么修,首先一个前提,他们必须对佛的信仰完全虔诚。甚少有人知道,我们心剑道也能汲取他人对自己的意念之力,不一定是信仰,只要是朝向自己的正意念之力就能汲取,但其艰难就在于自己对自己必须信仰虔诚,不仅是表意识的信仰,潜意识里必须完全信仰自己,无所不能,吾即为神!但是,信仰自己,比信神、信佛更难。”

    众位先天都微微点头,人们信仰外物,总是比信仰自己容易。

    就算强如他们,也不敢说自己完全相信自己,所谓的“坚定的相信自己”,往往只是表意识相信,而不是潜意识的深信。

    这个潜意识,就是第六识和第七识。剑道的一个至高境界是剑心通明,这个“剑心”就是第六识、第七识,而很多剑道先天能达到的,只是第六识的剑心通明。但心剑道修的是第七识,起…点就很高,当然起始也更艰难,凡是能跨入此道门槛的,无不是从小就有大信心者,相信自己一切皆能、相信自己一切都是正确的的狂信者。

    阁主的四个正式弟子都没有修习心剑道,唯有李毓祯这个非正式弟子继承了她的剑道。因为李毓祯就是这样的狂信者。在她的潜意识里,每分每毫都坚信自己“我能!”正是有这样强大的第七识,它才能调动第八识“心识之本”,这是人最深层次的意识,也是最强大的意识,有一心化万法的能力,从而让她发挥出了远超境界的强大力量,撕裂空间造出一个界。

    “但昭华的修为差得太远,虽然发挥出第八识的力量,却不能支持多久。”阁主说道,“但是,南部湾的十万众,他们统一的意愿和渴望,形成了强大的人间念力。正是这些念力,被昭华的第七识汲取,继续支持发挥第八识的力量,让她的界能够支撑下去。不过,我再晚去一刻,她的元神耗尽,再有人间念力,也是灯芯燃尽,点不亮了。”

    澹台熊挺着急,“阁主的意思是,再聚集起十万人的人间念力?让昭华汲取为第七识的力量,意识壮大而清醒?”

    “简单来讲,是如此。不过,十万人的念力远远不够。更多的念力,是用来抵抗意念能量的反噬。”阁主神色严肃道,“意念的境界不是好跨越的,超越自己的境界发挥第八识的力量,必然会带来反噬。如果没有强大的神念抵抗这种反噬,昭华就会在清醒的瞬间被强大的反噬冲溃紫府——轻者,武道修为尽废;重者,前七识的意识都会受到损害。”

    众人脸色一变,前七识的意识都会受到损害,那不是变成无意无识的白痴了?

    阁主说到这里,目光看了一眼塔外,说道:“霍王到了。”回眼对景中书道,“小五,你去山门接一下霍王。”

    “是。”

    景中书瞬移到山门,便见霍王一身火红袍子,出现在铁索桥的另一端。

    “霍王,请。”

    守桥的弟子只觉眼前一花,两道人影已经不见了。

    塔内的先天们已经瞬移离去。

    虽然阁主的话还没说完,但他们不必聚在一起见霍王,阁主说的办法如果能救李毓祯,那就能救;如果不能救,他们留在这里也没用。

    单观阁主的神情,他们也猜测不出阁主到底有多大把握。

    活了三百多年,生生死死都见得多了。

    见得多了,生死悲戚也无法动摇阁主的心神。

    又如何能从神情上揣测?

    剑阁先天们只能期望阁主的把握多几分。

第二二五章 人间之力() 
唐朝的风土人情(综合整理)

    一、唐朝的时尚流行榜

    唐朝最时尚的美食——胡饼、搭纳一类的胡食;

    唐朝最时尚的穿戴——穿的是翻领、对襟、窄袖的胡服;戴的是虚顶、搭耳、浑脱帽等各式胡帽;

    唐朝最时尚的音乐——演奏的是西凉、天竺、高丽、龟兹、安国、疏勒、高昌等西域乐,尤其以龟兹乐为重。

    唐朝最时尚的舞蹈——龟兹舞(快节奏的胡旋、胡腾舞);

    唐朝最时尚的娱乐活动——玩的是“泼寒胡戏”(冬天赤。裸赤脚,相互投泥泼水,以示不怕寒冷)以及马球、双陆等外来娱乐活动;

    唐朝最时尚的主流妆容——从吐蕃传来的“时世妆”,宫廷杨贵妃的“血晕妆”。

    唐朝最时尚的“洋酒”——波斯酿法的三勒浆(哈哈哈)、龙膏酒;高昌酿法的葡萄酒。

    唐朝最风靡的场所——胡姬侍酒的酒肆。

    唐朝最庞大的迁移部落——西安城的西北角聚居着30万波斯族裔,当地人习惯称那里为“回坊”,多是盛唐时波斯人的后代:男子多连腮胡、头发卷曲、英勇剽悍,女子则天生丽质、明眸皓齿、身材高桃。

    唐朝最流行的吉祥话——恭喜你,雁塔题名。

    二、大唐帝国美食榜

    大唐帝国美食养生奖——宰相李林甫的“甘露羹”李林甫天天把何首乌、鹿血、鹿筋熬成“甘露羹”,据说可使头发由白转黑,包治**发、肾虚、夜尿…

    大唐帝国美食野蛮奖——-武则人的男宠张易之,他发明的“鹅鸭炙”,将鹅鸭放入烧着炭火的入铁笼,鹅鸭受火烤而绕笼升跑,渴了就喝放在笼边的调料五味汁-最后鹅鸭会跑到筋疲力尽,烤到羽毛尽光,这时肉色变赤。调味品入味三分。(那些鸭被折磨的时候会泪眼直面张易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啊,虽说此鸭非彼鸭,同是鸭一族,何必对同宗鸭下此毒手?!悲乎?惨乎?)

    大唐帝国美食创意奖——唐玄宗的小姨子虢国夫人,发明“鹿肠酒”。

    她为了解次酒水运送的问题,悬鹿肠于半空,宴客时使人从屋顶注酒经鹿肠于杯中。想象一下澡堂里纵横的水管都变成鹿肠,美酒哗啦啦地流,你可以用杯盛着或者张大口,多爽。

    大唐帝国美食最具震撼效果奖——少数民族将领哥舒翰的“热洛河”一锅鲜鹿血煮鹿肠,又红又腥,视觉与味觉的双重震撼。

    大唐帝国美食奢华奖——中唐宰相李德裕的“李公羹”用珍玉、宝珠、雄黄、朱砂、海贝煎汁,每杯羹费钱3万。

    大唐帝国美食浪费奖——太平公主的大明宫“浑羊殁”鹅填五味肉末放进羊腹中,缝合后烤羊,烤熟后将羊弃掉,仅食鹅肉。

    大唐帝国美食海量奖——《朝野佥载》记录的两位豪侠第一天“烹猪羊等长八尺,薄饼阔丈余”,裹鹿肉如柱子般粗;第二天用大锥子斩肉,马车飞奔着倒酒,快马拖肉。

    大唐帝国美食惊世骇俗奖——《朝野佥载》记录的两位豪侠“烹一奴子十余岁,呈其头颅手足,座客皆攫喉而吐之”。(多戏剧性,等你吃完后才把人头亮出来,哈哈,原来刚才你吃的是人肉!气死你,吓死你,恶心死你,难过死你,就是要惊世骇俗!有诗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古今之悠悠,独我惊世骇俗!)

    大唐帝国美食第一人——中书舍人(相当于中央秘书长)张衡。

    武则天执政时,张衡退朝后忍不住在路边买新蒸熟的蒸饼,骑着马边走边吃,使公务员形象大打折扣,危及国家威严,妨碍了国际外交,终被武则天革职。(为了一街边小吃丢了官,真可谓古今第一傻帽,话说这蒸饼很受欢迎,秘方为以一升面对三合猪油蒸出,必须趁热吃,特别美味,如果你要以此致富,可别忘了付信息费啦!)

    二、唐朝的冰淇淋——酥山

    很早的时候,贵族富豪就会把冬天的冰块藏在地下的冰窖中,夏天拿出来做冰镇饮料。

    唐朝末期,人们为了生产火药,大量开采硝石。偶然间发现硝石溶于水时,大量吸热,可使水温降至结冰,由此人们掌握了夏天制冰的方法。精明的商人把冰块刨成冰屑,加上糖和香料售卖,制成了“第一代”冰淇淋,这种冰淇淋就像现在吃的碎冰。

    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程旭,介绍了这种唐朝的冰淇淋。

    程旭说,在唐章怀太子墓“仕女图”和唐代壁画“野宴图”中,都出现了“酥山”,而章怀太子墓“仕女图”中的6位人物,有两位都捧着“酥山”。之前有专家认为,仕女捧的是盆景,但陕历博专家根据图画中其他仕女捧的物品为食物,以及盛放“盆景”的精美盘子等判断,仕女捧的其实是插着花朵的“酥山”

    “酥山相当于我们今天吃的冰淇淋。”程旭说,根据文献记载,酥山最底层应该是冰,上面覆盖着奶油、酥油,还要插上花朵、彩树等装饰品。

    而所谓“酥”,与我们今天的奶油、黄油大致接近,是一种乳制品,是从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的。在当时,“酥”被认为不仅滋味美妙,而且营养价值极高。除了白色的“酥山”,后来还出现了“贵妃红”或“眉黛青”染出来的红色或绿色的“酥山”。

    那么,唐朝时的冰淇淋是怎么做的?

    有作品曾介绍“酥山”的大致做法:一般是由女性制作,先将“酥”加热到近乎融化、非常柔软的状态,然后,向盘子一类的器皿上滴淋,一边淋一边做出山峦的造型,然后,放到冰窖里冷冻。据资料记载,由奶油制成的“酥山”在唐、宋、元时期特别流行。

    不知道有没有唐宋的诗人喜欢边吃冰淇淋边作诗,那一定很冷,很酷。【想象李白一边吃着冰淇淋,一边作诗“飞流直下三千尺”,哈哈哈】

    三、唐朝的饮料

    除了茶、酒外,隋唐五代对其他饮料也很重视,尤其对羊酪特别喜爱。

    隋唐的饮料注重色、香、味,并按不同季节引饮用不同品种。

    《大业拾遗记》记述隋文帝、隋炀帝时的饮料:“有筹禅师仁寿间在内供养,造五色饮,以扶芳叶为青饮,拔楔根为赤饮,酪浆为白饮,乌梅浆为玄饮,江笙为黄饮。又作五香饮:第一沉香饮,次丁香饮,次檀香饮,次泽兰香饮,次甘香松饮,皆有别法,以香为主。”

    尚食值长谢讽的《食经》有四时饮:“春有扶芳饮、桂饮、江笙饮、荠花饮、桃花饮,夏有酪饮、乌梅饮、加蜜沙塘饮、姜饮、加蜜谷叶饮、李饮、麻饮、麦饮;秋有莲房饮、瓜饮、香茅饮、加沙塘饮、麦门冬饮、葛花饮、槟榔饮;冬有茶饮、白草饮、枸杞饮、人参饮、茗饮、鱼饮、苏子饮、并加朱佩。”这些饮料大多采取植物的花叶或果实的色香味而加工制成。如扶芳饮中的扶芳“其树蔓生,缠绕它树。叶圆而厚,凌冬不凋。夏日取其汁,微火炙使香,煮饮之,碧绿色,香甚美,令人不渴”。从上面所列四时的不同饮料来看,春季饮料多用芳香清爽的,夏季则大多用甜润或有刺激性的,秋季多用瓜果烹制,冬季则饮用补益功效最大的。这都是相当符合人体营养卫生需要的。

    唐时皇室官府的饮料相当高贵,唐高宗有“冰屑麻节饮”,“马酪”等。

    普通的饮料则是羊酪和杏酪。

    诗人们有不少吟咏这两种饮料的诗句。储光羲“杏色满林羊酪熟,麦凉浮垅雉媒低。”韩翃的“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味可人。”杜牧“忍用烹骍酪,从将玩玉盘。”陆龟蒙“鹖冠难适越,羊酪未饶怆。”崔橹“杏酪渐香邻舍粥,榆烟将变僦炉灰”等都是。足见羊酪和杏酪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长安酒徒们香艳的冬日取暖

    长安酒肆林立,酒帘和各色彩旗门前挂,妙龄女子弹吹丝竹,吸引过往食客。歌伎业如此发达,以至于出现一种酥。胸。围的特别服务。长安冬天很冷,酒徒醉后感到全身发冷,为防止呕吐,便需加温,办法是让陪/酒女们围坐一团,用体温刺激酒徒抵抗酒精中毒的能量。按照1:20的比例,当时的歌伎数目可能在十万以上,竞争尤其激烈。

    五、满唐都有龟兹乐

    唐玄宗时代的唐帝国,全民沉浸于龟兹乐的旋律中。

    此时的龟兹,人口有八万之多,全民皆商,国力强盛。7世纪中叶,唐王朝为了便于对西域的统治,将原设在西州(今吐鲁番)的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下辖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指军事重镇),龟兹成为西域的政治中心。中西文化的碰撞造就了龟兹乐的辉煌。

    龟兹善于吸收各方乐器,组成了配置齐全的乐队,乐器有——

    弦鸣乐器:弓形箜篌、竖箜篌、五弦琵琶、曲项琵琶等。

    气鸣乐器:排箫、筚篥、横笛等。

    打击乐器:大鼓、腰鼓、细腰鼓、羯鼓、铃、铜钹等。

    龟兹乐以热烈激昂著称,所谓“铿锵镗镗,洪心骇耳”。龟兹乐中打击乐器占主要地位,《唐书》记载:“鼓舞曲,多用龟兹乐”。生发于龟兹本地的乐器——筚篥是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