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兰陵风流 >

第228节

兰陵风流-第228节

小说: 兰陵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觉倒像是守门人一般。

    一行人继续前行。

    四名司卫取了火把将沿途地道的两壁火炬点燃,火焰照亮了地道。地道的石壁开凿得很平整,看凿痕已经有些年头。高适观察后判断道:“至少有四十年。”

    李毓祯的眸色更冷。

    又往前行十丈,果然遇到一道石闸。

    最前面的刘郎将真气凝于右拳,一拳击出,“轰!”石门被击出一个大洞,看截面有四尺厚。刘郎将又拍出一掌,击出一个可以单人通行的门洞。

    众人穿过闸门前行。

    才行出三四丈便听一道轻微的机括声,刘郎将的刀光立即卷起,高适和临川郡王的掌风也已经拍出,便见十几道机关□□从前方两边的地道斜射出来,被刀光和掌风嚓嚓断折,掉落在地上。众人继续前行,又破了两道石闸,一路都遇到机关箭,还有从地道顶泼下的硫酸水,以及有着腐臭味不知道什么液体的毒水,几位宗师都转为内呼吸,众司卫罩上了防毒面具。又前行破两道闸门,这时深入地下已达一百丈,离目的地应该不远了。

    李毓祯忽然顿步,她嗅到了一股味道——一股硫磺硝石的味道。这不奇怪,这两味本来就是药,可见他们的确接近地下的炼药基地了。

    但这电光石火间,李毓祯脑海中却闪过一个念头,虽然难以置信,但陡生的强烈危机感让她瞬间做出反应,喝声道:“撤!”人已经转身电射而出。

    但已经晚了。

    “轰!轰!轰!……”

    陡然一起爆发的轰隆声不绝,整座火山岛都地动山摇起来。

    晋王震得一个趔趄。

    转眼见地道口轰隆垮塌,他不由目眦欲裂,大叫一声:“阿祯!”冲到了东边地道口,掌风呼呼拍出去,要将地道冲开。但轰隆巨响还在继续,不断有大块的岩石掉落下来,火山眼看就要塌了。

    “晋王,快走!”梁郎将命令众司卫立即撤出,自己去拉晋王。

    晋王疯了似的呼呼出掌,双目通红,“不行!阿祯还在里面!”

    梁郎将的眼睛也红了,强忍悲痛吼道:“整个岛都要塌了!我们必须立即出去调集兵将!只有调集上万人,才能将垮塌的地道挖出来!晋王,快走!越迟越来不及!”

    晋王拍出的掌一停,猛地转身,呼一掌将掉落到头上的岩石拍飞,怒喝“走!”拍出刚猛的掌风,掠壁上去,如鹰般扑到一艘船上,立即真气催船,箭射一样往岸上去。幸好阿祯将兵符交给了他保管,不用多费力气,就能立即调集整个岭南西道的兵力。

    阿祯,你要撑住啊!

    晋王心里狂呼,用出了平生最快的速度。

    陆地上留守的十名司卫听见海上传来的轰隆声音,都肃然不安,持弩警戒,便见一艘船哗啦破浪过来,跟着一道人影如狂风卷过,一瞬就不见了人影。

    那十名司卫脸色遽然而变,见到自家的船,却没看清掠出的人,不知是不是敌人,立即上弩对准海面。跟着又射过来一艘船,但司卫们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是我,梁济棠。”

    众人眼一花,梁郎将和另一位邱郎将已经掠上岸,来不及说一句话,就分别掠向两个方向:一个去钦州刺史府,一个去靖安司岭南西道分局。

    众司卫面色凝重,一定是出大事了!

    岭南西道的水师军营就在火山岛西去一百里的防安港,晋王如风般掠进了军营,出示身份官告,立即被领入水师统领的将营,出示兵符和身份官告,几句将事情说清。水师统领刷地一下冷汗出来,立即下令全军紧急集合,命令工事营带上军中所有工事器械,吊船出动,水师全体出动。

    晋王已经离了水师军营,往邕州城的岭南西道防御使衙门飞掠而去,调集所有的折冲府兵必须由防御使下令。幸而邕州离钦州不远,只有二百多里。

    两刻钟后,水师军营的紧急先遣船已经到了火山岛,远远便见几十里外的海面上,完全失去了那座黑色火山岛的峻峭耸立。

    指挥楼船的甲板上死一般的沉寂。

    水师统领和副统领的脸色白得像雪一样,如果秦国殿下死在这里……

    两人同时打了一个寒战。

    水师的船很快接近,便见武骑署的十几艘船正停在火山倒塌处的海面外,海水拍打过去,露出下面残破的黑色块垒,那些司卫正搬移着石头,内力劲风下,一块块岩石飞起,落到远处的海水中。

    靖安司一位领队的校尉踏船迎上来,与水师统领在甲板上见了面,没有什么见礼寒暄的,直接道:“要从地道口所在的上方挖。必须尽快!越快越好!”

    水师统领转身就下令,吼道:“挖!将山挖到底!”

    命令立即从楼船传下去。

    水师因为还肩负着修筑和维护海上灯塔的任务,海上工事船是常备的,钻杆,挖掘机,起重机,都在畜力拉动机组下开动起来。还有千名水师官兵,踩着海水用手搬移岩石,或握铁钎撬,大锤等砸,然后再撬,再搬。

    一刻钟后,第二批水师官兵和海上工事船赶到。

    又两刻钟后,钦州折冲府的府兵急行军赶到了。

    之后,不断有府兵从附近州急行军赶过来。

    南部的钦邕廉三州刺史府的官员们都先后飞奔起来了。

    三州刺史府的衙兵开拔,三州武馆的学员紧急征召,三州贵家富家的护院都被临时调集,各家健壮子弟都加入其中,拿着他们不熟悉的铁具,涌向同一个地方。

    晋王一直在飞,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鹰一样,不断的振翅,不断的飞,仅仅半天内他就飞遍了整个岭南西道。

    道门在岭南西道的高手过来了,佛门在岭南西道的高手过来了,剑阁在岭南西道的高手过来了。除了隐居世外的高手外,岭南西道所有的武道世家都出动了,一群群武者都往钦州奔去,一路上遇到武者、镖行护镖队、运茶的马队、运货的商队,闻听事由,立即弃镖的弃镖,弃茶的弃茶,弃货的弃货,掉头加入。

    岭南西道的僮瑶苗侗极多,单是南部钦邕廉三州,就有各族部上千,此时溪峒和平寨的男人女人们都一群群出寨,奔向一个目的地。

    浩浩荡荡的人群涌向南部湾。

    唐人的热血,总是在需要他们的时候,迸发出来。

    ……

    海上轰轰隆隆,响声不停。

    机械船白天黑夜不停,人也白天黑夜不停。

    晋王奔回海上后完全没有休息,不仅仅是他,所有存活下来的武骑署司卫,水师、折冲府融合境以上的武者,以及其他武者,都分列成队,潜下水用内力挥动刀斧,开山劈石,内力耗竭了,就立即上船打坐补充,不眠不休。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在救秦国公主。

    ——殿下和靖安司出任务,被潜伏的国外高手诱入南部湾火山岛,摧毁岛屿同归于尽,殿下如今就被压在了海水下面的火山里!

    武者没有休息,普通人也没有休息,一个个都奋勇争先,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双手被铁钎铁锤磨得血淋淋都没有人停下,有的人因为架撑架遇险受伤,有的人在水中来不及躲避,被滚下的石头砸死,但没有人停下,也没有人退出。不能游水的就代替疲惫的畜力,用人力拉动机械。

    所有人都只有一个想法。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即使付出生命,也要将秦国殿下挖出来。

    因为这是他们大唐的殿下,是他们大唐未来的储君,不能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死在火山下,腐朽在海水中。

    无论如何,他们要将殿下挖出来。

    十二个时辰过去,已经没有人抱有希望,秦国殿下还活着。

    即使晋王,也已经绝望了。

    这样的垮塌,没有可能还活着。

    但是,无论如何,他要把阿祯带回长安去。

    一起出来,就要一起回去。

第二二一章 感应() 
但是,她距离岩石还是有一丈的距离。

    再想往前踏出,就会感到沉如大山般的压力,以及千万道刀锋刺进自己身体的剧痛感。

    萧琰的刀终于刺出一个“无”,但那“念”字的一撇,无论如何也落不下来,刀势强行下落,就感到真气堵塞经脉要爆裂的感觉。

    这是今天第十四次失败了。

    她站在那沉默了一会,精神的极度疲惫让她眉间有些疲倦,收刀回鞘,走到提篮边倒了一杯清水喝下,然后身子一仰躺在石径上,看着树林上方的天空。天空已不复之前的晴朗,有些阴,还飘浮着几团乌云,看来要下雨了。

    她看了一会,胸口有种郁闷不宁的感觉。

    ……或许是太累了。

    她闭上眼睛调息。

    忽地眉毛紧蹙。

    脸上显出十分惊讶的表情。

    因为她神识入紫府,发现紫府的星空中,东方疑似青龙的星宿闪亮的四颗大星,忽然黯淡了下去。

    她心口遽然一缩,猛然睁开眼睛,坐了起来。

    目光里有茫然,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她最近东方气运极差,不宜往东去?

    萧琰直觉不是这样。

    她摸着遽然一悸的心脏,有种心神不宁的感觉,莫名的不安。

    她知道,踏入修行者的门槛后,境界越高,对于一切和自身因果相关的人和事,能有着感应。

    那她这种不安,感应的是什么?

    东边的事?

    还是东边的人?

    ……

    长安,东宫。

    “啪!”

    一滴墨落在御贡的凝玉宣上,毁了即将画成的一幅海天落照图。旁边调墨的侍人好生痛惜,这可是有金碧山水第一家之称的太子殿下的画啊,费时半月眼见将完成,结果被这滴墨给毁了。

    侍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太子本人却并不在意。确切的说,太子殿下心神有些恍惚。他沉默片刻,没看画一眼,将笔搁在砚台上,背着手出了书房。

    他沿着木廊缓缓走着,侍人们抬着步辇,背着圈椅,拿着大氅茶水等,静静的随在身后,落足无声。太子走了一会,坐上步辇,去了太子妃的院子。太子妃正在池边喂鱼,一把接一把的抓洒着,旁边端着鱼食的侍女想提醒她已经喂了三盂了,小心撑死这些鱼,但见太子妃蹙眉的表情,又将这句话咽了下去,心想撑死就撑死吧,再养一池就是。

    “参见殿下。”

    侍女们的行礼声让太子妃回过头,见太子拢着眉头过来。太子妃行了一礼,太子摆了摆手,夫妻俩就站在池边看鱼,都沉默着。

    太子妃开口幽幽道:“我心又跳了。”

    这句话换了别人不懂,但太子懂。

    太子挥了下手,侍从和侍女们都退到廊上廊下站着。一名侍从将圈椅搁在太子身后,也立即退到廊下边侍立。

    “明安,”太子妃叫着丈夫的字,“你老实说,长生是不是又去做危险的事了?每回她一遇险,我这心就要跳。”

    太子沉默了一下,说道:“跳着跳着,就习惯了。”

    太子妃怒了。

    夫妻俩成亲六年后才盼来了第一个孩子,对这个孩子投入了太多的爱,或许正因为如此,血脉牵应感很强烈,每当她遇险,夫妻俩都会觉得心神不宁。但李毓祯遇险多了,且每次都是遇难呈祥,渐渐的,夫妻俩也就习惯了。

    但这回不同,那种不安感,格外强烈。

    她怒视着丈夫,“我昨晚梦见长生浑身都是血,吓得我醒过来,一宿都不敢合眼。”在她脸上精致的妆容下,能看见眼底的青色,她盯着丈夫逼问,“你说,长生现在在哪?”

    太子昨晚歇在裴良娣那边,半夜也醒了过来,上朝都没什么精神,朝会散后圣人就体贴的让他回了东宫,提笔想画完那幅画,舒散下精神,谁知却更加恍惚了。

    他觉得有些累,坐在圈椅上,伸手拍了拍妻子垂握在衣裙边的手,安慰她:“阿蕙,别担心。咱们女儿厉害着呢。再说,还有晋王和临川郡王跟着,不会有事。最多,嗯,受点伤,流点血。嗯,她是剑修嘛,受伤流血是寻常。以前也很受了很多伤,嗯,都没事。”

    太子妃冷冷的盯着他。

    “你越紧张‘嗯’越多。”二十六年夫妻了,她还不知道他?

    太子冰凉的手指握住她,哑声说道:“我昨晚也梦见长生了,一身是血。阿蕙,我很不安。很害怕。”手指冷得像冰一样,微微颤抖。

    太子妃回握住他,这般站着,一低头,就看见丈夫乌发中的白发,和他紧抿的、血色淡薄的嘴唇。她不由心一酸,如果长生出事,恐怕最摧心肝的不是她这个母亲,而是他这个父亲。

    “别担心,”她温柔声气道,“咱们长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