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兰陵风流 >

第212节

兰陵风流-第212节

小说: 兰陵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神识会合,那团清气顿时壮大好多倍,在中丹田扩散开去,丹田内磅礴的内气如同被点灵一般,变得空灵,清净。她只觉全身上下都无比畅快,就好像灵魂都被洗涤一般,那种美妙的滋味简直难以言表。

    萧琰唇边不由溢出微笑。

    众宗师观她这神色,便知她叩神成功了,心情又复杂了,虽然预料到她不会失败,但叩神这般快、这般轻松——还是让人无语啊。

    肃王心想:不能让她继续了!如果贯神天心、开辟紫府成功,晋阶就是水到渠成了。但观她的天象、显现出来的度,如果晋阶成功,以后入先天的可能就极大,那时就是大患了。他的神念立即出现在郑王三人的脑海中。

    四王瞬间以神念为箭,从四个方向射出箭雨,只要萧迟四人没挡住其中一箭,萧十七就是神陨结局。

    ……卑鄙!无耻!

    萧迟四人心里大骂,但不敢有半分迟滞,神念立即化成屏障,各挡一面。

    无形的箭,射到无形的屏障上,立即消散为天地元气。

    但神念之箭不停止,四人神念化成的屏障就不能收。

    而射箭的神念是线,竖障的神念是面,显然“线”比“面”消耗的神念要少得多。

    萧迟四人的脸色都有些白,心道糟糕,只盼萧琰的晋阶赶紧完成,他们能撑过去。

    ……

    萧琰对外界危机一无所知,引导着元神贯入眉间天心,进入虚空紫府。

    便觉脑海“嗡”的一声,似乎有什么力量一下爆炸开来,清池猛然窜起波涛,高达十几丈,向四面八方汹涌奔腾开去,无形的池壁越来越远。黑幕般的星空上突然亮起了无数星子,构成一个闪亮的“心”字,有虎啸龙吟之声。一股无形的力量随着这虎啸龙吟飞快的在紫府内纵横,星空、清池都扩大了好几倍,池塘成了湖泊。

    湖中紧闭的莲花蓦然绽开了。

    绽出一声梵唱。

    ……

    郑王四人神念数闪间已射出数百道箭,萧迟四人的脸色越来越苍白,围观的宗师已经觉察出暗战,但对先天宗师的神念之战根本无力插手,申王这方的宗师心中焦急,眼见四人中实力最弱的萧凉脸色已白如纸,而他身后发起攻击的是对方四位先天中实力最强的郑王——显然用的是上驷对下驷的策略——蓦地萧凉的发髻暴散开去,他前方的空气出现一道扭曲,像电蛇闪过一样,击向萧琰。

    其他三人援救不及。

    四人的心跳刹那停止。

    不!

    郑王的眼中已露出笑意。

    蓦然,一声梵唱。

第二O六章 交情() 
那声梵唱不知从何处来——

    仿佛从遥远的天际响起,飘渺不定,隐藏着虚无的玄奥;又仿佛响在耳边,从头顶的金光洒下来,浩大宏音,神圣清静;又仿佛是从净土世界吹来的一缕无垢之音,纯粹洁净,涤荡人心一切欲念杂念。

    慕容绝即将弹出的指风停止了。

    那道扭曲的光消失了。

    一切都静止了。

    仿佛一切都成了虚无。

    ***

    当萧琰的莲台内那声梵唱响起,金色莲花陡然光华大绽,直冲天空,分别耀起了青、红、白、黑、黄五色光芒,如彩虹般斜挂天空,落在星空的最高处,架起了一座五色虹桥。

    萧琰有些呆。

    ……这是什么?

    但她没空猜度下去,体内真气鼓荡,瞬间全数往下丹田涌去,真气化为液,凝成一丝丝水线,就像望不到边的雨林悬垂在湖泊上方。当她的一缕元神落入湖中,湖水轰的燃烧起来,真液雨林在满湖的火焰上方滚蒸腾着,炼化着,最终凝成了一颗夜明珠大小的宝丹,如无色琉璃一般,清净,剔透,可以清晰的看见里面有一颗星辰在闪烁。

    这是……什么?

    萧琰又呆了。

    这是真种,她确定。

    洞真的最后一步就是播“真种”。

    ——她以自身的元精、元神、真气三者合一,淬炼出先天真气种,播下此种,就可以借助其沟通天地,直接吸纳天地中的灵气而不是元气,此即先天真气,这是更凝练、更精纯的内气,最关键的是,它是天地生命之气,可反补自身元精,使体内的元精始终盈满壮大,所以宗师才能有更长的寿命,当能终止其衰竭,就很可能实现长生不灭了。

    萧琰通读三藏,当然清楚真种是什么,道藏的真种是一颗黑白相间的阴阳丹,墨藏的真种是一柄星辉元命剑,佛藏的真种是一颗金光舍利子,但没哪样是她这种……呃,琉璃星辰丹?

    那也是丹吧。

    这算晋阶成功……还是没成功啊?

    应该……是成功了。

    萧琰心想,怎么着她都是种下了真种。

    至于真种好坏,这个以后再想。

    她可记得外面的形势不太好——吴王晋阶成功没有?郑王肃王虎视眈眈,有没有施暗手?夫子他们有没有事?

    尽管心中着急,萧琰却没有立即睁眼,而是沉静了心神,才从容睁开,目光平静,纯净。

    迎面就见自家夫子,二曾伯祖萧迟,风姿如玉、潇洒无比……的望天。

    她扭头看一圈,所有宗师都在望天?……咦,郑王肃王哪去了?

    她目光落回西面。

    因为那里有一个唯一没望天——目光专注的看着她。

    慕容绝穿着武骑署官服立在松树下,玄色的衣黑中带着微红,却仍给萧琰白衣如雪的感觉。

    她的眼神漠然如雪,看着萧琰的目光却很专注,声音平静如冰原,隔着几十丈距离如同平常说话一般,“晋阶后,打一架。”

    萧琰认真道:“好。”心里却在遗憾,这一架恐怕要很久以后了。

    慕容绝转身干脆离去,似乎等在这里,就是为了说这句话。

    周围的宗师已经望过来,看着萧琰的目光带着奇异,惊叹,狐疑等复杂神色。

    萧迟哈哈一笑,向她一招手。

    萧琰身一闪,便落到她身边。萧迟抬手指天,萧琰仰首望去,但见天空蔚蓝如洗,澄净如蓝色宝石,一朵朵白云洁净无瑕,澄透得好像一汪清澈的水,能清晰的看见阳光洒下的金光,给人光明温暖又干净的感觉,还有一种纯粹的气息,那是一种让人心神平静、杂念止息的纯粹。

    “这是你晋阶后的天象哟。”萧迟笑哈哈的拍在她肩上,伸臂亲热的揽着她,“不错啊,小十七,度很好,前途远大,还有,无垢真经修得不错,深得个中三昧。”

    萧琰对自己的度是有自信的,也不作谦虚,嗯声点了下头,心里却在嘀咕:我何时修过《无垢净光经》了?但一转念,又不确定了,昭华以前说过,她的功法可能融合了道墨佛三藏武学,说不准母亲当初就参考了《无垢净光经》呢?……而夫子当着众人这么说肯定有她的道理,便只呵呵一笑,不做肯定也不做否定,由得人想去。

    周遭竖起耳朵听的宗师们心里恍然了,原来修习的是佛门无垢真经,难怪显现的天象气息神圣纯净。不过,《无垢净光经》可不是佛门往外传的大众功法,那是梵音寺的先天秘典,可以从引气境一直修到先天境,一向只传持法僧人,虽然也传红尘中的“有缘人”,但这个“有缘”是轻易就能有的?再想到那声梵唱,宗师们心里笃定,萧家这位十七和梵音寺的关系必定不浅——当时,在他们不知道的遥远地方,一位佛门高僧发出了那声飘渺玄奥、神圣宏大的梵唱,隔空消弭了一场暗斗,化解了萧十七的生死危机,并由此惊走郑王四位皇族先天,这是什么样的高手?难道是度因住持大师亲至?

    萧琰已过去向申王霍王行礼,申王道“好好努力”,霍王道“戒骄戒躁”,二王便带着天策书院的宗师振袂而去。萧琰知道,申王霍王已经尽到了明面上的公义,之后就不会在明面上维护她了,又想起东阳公主、独孤静、李英蓁这些人,恐怕也要成陌路了,不由神情微惘。

    “聚散本是常事。”萧凉沉厚稳重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七曾叔祖。”萧琰向他行了一礼,抬头见他一脸苍白的样子,心中微惊,却不便在此时相问,因为周围的宗师已经过来道贺了。

    这些宗师有萧琰认识的,比如慕容家二长老慕容屹,独孤家的三长老孤独春晖——在独孤静学舍里见过一面,还有两位是她随大伯父萧晀去世家拜访时见礼的,还有十几位宗师是萧琰不认识的,都是各家族的长老,以前她需要行晚辈礼,现在只需行平礼了。

    这些宗师们心里都在感叹:当世最年轻的宗师啊!比秦国公主还年轻四岁,不知第一天才的名头是否会易主。当然后面这句话他们不会说出来。

    毕竟,除了晋王外,谁都没有见到李毓祯晋阶的过程,也不清楚她晋阶前后的天象,没法比较,只能猜测她和萧琰的度谁高,至于相差四岁的年龄,这个年龄差太小,除了争强好胜的年轻人会去认真比计,在宗师眼中不足为道。不过,无论怎么比,第一、第二总归是她两个。

    各家族宗师在惊叹萧琰天才的同时,也隐隐生出忌惮,在晋阶洞真境就已显现出浩大的天象,又有很强的度,如果不能一击必杀此人,最好不要结下仇怨,毕竟谁都不想以后多一个强大的敌人。

    萧迟一边与众宗师谦虚客套,一边观察各人的反应,心里感到满意,她此前与申王霍王商议决定不遮掩萧琰的天象,一是因为鹰嘴岩空旷布阵更困难,但更重要的就是为了显露她的天才——萧琰已经在各个世家的先天宗师那里挂了名,索性证实她是“天意所钟”,省得他们心里猜疑。对武道修行来说,气运是一个缥缈却十分强大的杀器,有无数先例表明,即使有着天赋潜力大意志大毅力,气运不好,也是折戟沉沙的命,虽然武道修行不能过分依赖气运,但完全不依靠是不可能的。因此没有哪个武者愿意和一个“天意所钟”的大气运者作对,因为很可能会削弱自己的气运,甚至作死自己——命和运是天道的玄奥规则,即使大易者也不敢说自己解读了命运,有谁敢真的无视命运呢?提前将萧琰的气运和强大天赋展现出来,肯定会引致郑王一派更强烈的杀意,但十七本就在他们的必杀名单上,展不展现都一样,却可以让其他一些人生出忌惮,至少在没有必杀的仇怨下,不会对十七动心思。

    道贺之后,各家族的宗师也没多留,毕竟吴王身死、皇族的宗师都走了,虽然这是公平的决战,但各家族终究不便在这时对萧琰表现出太亲热,随后个个告辞。不一会,鹰嘴岩下便只余萧迟三人,还有靖安司清扫收尾的人,他们要清理现场,并计算对环境的破坏,账单会派到京都的萧府——赔偿由胜方支付,这是惯例。靖安将军孟可义穿着紫色公服一直立在树林边,身为靖安司长官他向来与皇族和各世家的人都保持适当距离,众人离去才走过来,抱拳向两位先天行了个武者礼,说道:“萧二先生、萧七先生可是要回宗圣观?”

    “不错。”萧迟回复道。

    孟可义向萧琰点头致意,一脸诚恳的说道:“萧骑都刚刚晋阶,近段时间要注意安全。明日起,慕容中郎将会率队驻入宗圣观,希望不会打扰三位宗师。”

    他称萧琰为“萧骑都”,是称呼她的武勋官阶,以此表明了靖安司的态度:保护对帝国有功勋的官员,这是靖安司的职责。当然得到这种待遇的官员必定是对帝国安全有重要意义,萧琰的生死关系到萧氏和皇室刚刚缓和的关系是否会被破坏并向反方向激化,靖安司自是要提高到国家安全的程度。

    萧琰听到慕容绝的名字心里有些高兴,先认真的感谢了孟可义,“有劳孟将军。”却又犹豫了一下,“嗯……其他几个署的宗师不方便么?”

    靖安司的武骑署当然不只一个,慕容绝是武骑第十五署的中郎将,第一至第十四署的中郎将都是晋阶已久的洞真境宗师,听说武骑第一、二署的中郎将还是洞真境大圆满的宗师。萧琰当然不是嫌弃慕容绝才晋阶不久,而是担心这件事会给她带来麻烦,便想换一位宗师带队。

    她心想暂住宗圣观这段时间应该是安全的,有两位曾祖在,只要郑王一派的先天心存顾忌不出手,来多少洞真境都不用担心,靖安司派谁过来都一样,但她不愿意慕容绝涉入其中,毕竟两人在天策书院的交往不是秘密,如果再来保护她的安全,恐怕就会遭到皇族武者的敌视。

    孟可义将她的犹豫看在眼中,神色却不动的说道:“其他署都有职任在身,最近只有慕容中郎将比较有空。”说着揖手向北面皇宫一礼,庄严肃穆道,“一切为了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