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小牧场 >

第259节

小牧场-第259节

小说: 小牧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别时村长给他们一人送了一份分量不算特别多的树脂。

    跟着袁宁走出树林之后,濮满拿出树脂看了看,又闻了闻,嗅见了一种特别的清香,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袁宁朝他笑了笑:“这可是好东西啊,小心些,别弄丢了,回头教你怎么吃好吃。”

    濮满麻溜地把它收起来:“好。”

    袁宁又转向代替他开车的章修严:“大哥,去李家坳那边看看不?”

    章修严点头。这是袁宁第一次正式自己负责一件事,他也想去看看目前的进度。

    章修严在袁宁的指引之下把车开向李家坳那边。

    研究基地建设进度很快,设备差不多可以送过来了。袁宁让阿尔斯过来负责这边的事,阿尔斯这年轻人很负责,干劲也足,周末都没去县城,而是留在这边继续监督工程进展。

    得知袁宁过来了,阿尔斯急急忙忙地迎出来。看见袁宁身边站着个陌生的青年人,阿尔斯愣了一下,清秀的脸庞上带着疑惑和尊敬:“部长,这边一切顺利。”他看向章修严,“这位是……”

    袁宁坦然地介绍:“这是我大哥,姓章。他周末过来看我,我带他来这边看看。”

    阿尔斯立刻喊:“章先生。”

    章修严朝他点点头,打量了他几眼,礼貌地收回目光。

    不管到了什么地方,袁宁总能迅速找到一些能力不错的人,并且把他们放到最适合的地方去。

    这位阿尔斯显然是袁宁来到这边后看上的人。

    袁宁带着章修严在废矿上绕了一圈,两个人还钻进废矿的废弃巷道里走了一段,直观地体会呆在那黑暗又狭窄的地下空间里是什么感受。

    章修严不像袁宁那样容易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却也觉得这样的地方实在不适合人长时间呆着——长时间停留在这样的地方,不仅身体会出问题,精神可能也会被折磨得不轻。

    一行人齐齐走出外面,重新见到了明亮的日光,空气也变得清新又怡人。

    濮满说:“挖矿的工人真不容易。”

    阿尔斯说:“都是为了生活。”

    袁宁正要说话,村里突然有人叫喊:“又塌了!这回是斧子住的那边塌了!”

    袁宁一愣,反应过来:村民们口里的“斧子”是他那天见过的少年苏赫!

    袁宁和章修严对看一眼,说:“我过去看看。”

    章修严紧跟在袁宁身后往矿山那边走。

    矿山已经被挖掉了一半,剩下的也内里空空,里面都是错综复杂的巷道,有的在山体上,有的在地底下。其他地方袁宁都让人去翻检过,只有苏赫住的这山头他暂时还没动——毕竟这相当于苏赫的家。

    没想到这唯一没动的地方出事了。

    袁宁在矿山外围着的人群里找到了苏赫的身影。

    苏赫脸上没什么表情,听着周围人的议论也不吭声,仿佛觉得他们在讨论不相干的人。

    袁宁让负责工程建设的人过来检查有没有二次塌方的危险。

    确定其他地方都还算稳固之后,袁宁转头和苏赫商量:“我们先把你的东西都挖出来,你暂时搬去和濮满他们一起住。回头我让人给你在你们家原来的地基上起个房子,不过作为代价,接下来你得给濮满他们帮忙干活,没问题吧?”

    苏赫与袁宁对视片刻,刚才那种木然的神色渐渐褪去了。

    刚才他住的洞穴一塌,他脑袋里嗡地一声,觉得自己果然是不祥之人,到哪都会碰到意外。

    其他人赶过来以后也是这样低声议论的,说他连山都能弄塌。

    可是袁宁不一样。

    袁宁没有可怜他、没有同情他,更没有听周围的风言风语,而是和他商量接下来的事。他知道袁宁给其他人的工钱,仔细算了算,如果简单地盖房子的话,他帮个三两年的忙也可以还清。

    苏赫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说:“好。”

    袁宁笑了笑,向人要了工具,捋起裤脚拉苏赫一起去挖塌方的地方,把苏赫的东西给翻出来。

    其他人也如梦初醒,收起了闲言闲语上前帮忙。

    虽然这边又穷又落后,但村民们还是很讲义气的,人家外人都不怕苏赫的“不祥”,他们难道还能干看着不成?

    李村长没有动,他单手拄着拐杖,站在外面看着众人齐心合力帮苏赫挖东西。

    今天孩子们不用上学,平时开拖拉机接送他们的老头也在村里。他走到李村长身边,脸上带上了笑容,夸道:“真是个很好的孩子,你说对吧?”

    李村长说:“对。”

    有的人天生有着过人的凝聚力,不需要太多言语就能让别人跟着他走。

    因为遭遇了太多的不幸就被当成“不祥之人”,对于苏赫来说何其不公平?可惜他能让村里人面对面时不把苏赫当成“不祥之人”来对待,却管不了村里人怎么说怎么想。

    在袁宁的带领下,村里人很快将苏赫的东西搬到新住处,从头到尾都没费多少时间。

    工程专家们还在废矿山那边琢磨,等袁宁安顿好苏赫,就看到濮满满头大汗地跑来,对袁宁说:“师兄,专家们在矿山那边发现了地下暗河,让你过去看看。”

    袁宁微讶,跟着濮满一起过去。

    见袁宁过来了,专家们兴奋地说:“小袁先生,这边的地下暗河空间很大,把入口加固之后可以让人下去参观。而且在这地下暗河周围有很多色彩斑斓的石头,看起来是天然形成的,我们认不全,不过我们认出了其中一种天眼石,非常漂亮。总之有这个地下暗河在,这边又多了一个可以给人游玩的地方。”

    袁宁关心地问:“安全性怎么样?”

    专家们说:“安全性不成问题,我们仔细检查过了,这山能塌的部分都塌完了,剩下的都很安全,绝对不会再出现塌方事故。我们只要把入口稍稍加宽一些,再想办法解决采光问题,绝对能把这地下暗河变成一个很不错的景观。”

    袁宁信任专家们的判断:“那真的太好了,我再往上报告一下,确定开发方案,等上面批复下来就可以招人动工。”

    袁宁把事情都忙完,已经是吃饭时间。袁宁和章修严留下吃了顿饭,然后把濮满留在了李家坳,两个人回县城。

    见章修严专注地开车,袁宁觉得有点对不起特意过来陪自己过周末的章修严:“大哥,本来是带你到处走走的,没想到过来李家坳以后会碰上这么多事。”

    章修严说:“你刚上任,事情自然会多。”他瞟了袁宁一眼,语气十分平静,“而且你从小到大哪回不是走到哪哪就出一堆事?”

    塌方都能塌出个暗河来,这运气也是没谁了。

    袁宁:“……”

    又不是他自己想碰上的_(:з」∠)_

    作者有话要说:

    大哥:有个事故体质的老婆怎么办?

第260章() 
《小牧场》/春溪笛晓

    昌沧卷

    第十二章

    袁宁没闲着; 第二天又和章修严一块去了省城,到昌沧大学挖人。

    毕竟是要发展昌沧的经济; 不能老从首都那边讨人,别人会恨上他的。有些事只要起好了头; 后面会轻松很多。听说首都大学的人在李家坳那边; 不少人立刻意动了; 哪怕只是去结交一下首都大学那群天之骄子也很不错!

    更何况还可以蹭一下国家级的课题。

    袁宁跑了大半天就轻轻松松地捞到一批人,喜滋滋地和章修严、杜建成道别; 回县城等着人才们到位。随着时代发展,信息传递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经济要起来; 三分靠资本,七分却要靠推广!

    袁宁把人才拎过来; 没急着让他们干活; 而是利用自己置办的新设备开始对他们进行培训。都是念了大学的人,学习能力是这个时代最强的; 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自然也比其他人要快。

    袁宁开设的最重要的一门培训,就是信息技术培训。自从大一被老教授扔去搞《陶瓷艺术》的电子排版,袁宁就对电子计算机这新事物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回华中时书协的张会长也再三对他说这东西将来肯定会普及全国——事实上章家已经拿下核心技术,正在攻克。

    现在移动通讯技术已经基本铺展开了,章修严手底下的人也把“大哥大”的体型缩小到可以一手掌握,“大哥大”也就有了个新名字:手机。

    光是去年一年里,手机这一项盈利就令无数人眼热——当然; 目前很少人注意到的通讯收费才是巨额盈利的来源。基站建设完毕之后基本只不需要再多加投入,只要做好日常维护就可以了,这一项收益会随着移动通讯的普及而越来越庞大。

    摊子铺得越大,越发显得人不够用。袁宁到了地方上以后也尝到了捉襟见肘的感觉——现在能用的人基本都是从费校长那边借来的,迟早要还回去!

    所以训练一批用得顺手的人非常重要。

    袁宁需要他们能掌握一些基础技能。

    对于新鲜的知识,新来的毕业生们还是很爱接触的。他们的学习速度比首都大学的学生要差一些,不过袁宁把濮满一行人拎来帮忙教学,训练了一个多月,基本也能让他们满足他的要求。

    这时研究基地也正式落成,濮满开始带人在清整好的坑洞和巷道里试种一些植物。阴暗湿润的巷道适合培养一些喜阴的植物和菌类,坑洞里能选择的植物种类要多一些,设计上也可以玩出新花样。他们每个人都带着两个“助手”,助手除了帮忙就是学习,等着在项目组撤走之后接手项目组的工作,负责去改造其他废矿。

    对于有塌方危险的巷道,他们还需要讨论出适合的回填或者加固方案,免得对外开放后闹出什么以外来。

    总之不管是项目组的成员还是被袁宁挖来的毕业生,这个暑假都过得忙碌又充实。

    袁宁也过得很充实。这段时间里他把县里收拾得停停妥妥,没给任何人作妖的机会。郭劲秋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中对袁宁的所有决定大力支持,只短短两个月,袁宁便给县里带来了几笔投资,给这死气沉沉的穷县注入了无限生机。

    过不了多久,郭劲秋就拿到了调令,可以调到市里去了。这样的调动在他们这种穷县非常罕见,和郭劲秋相熟的人纷纷过来向郭劲秋道贺。

    酒过三巡,醉意正酣,郭劲秋大哭了一场,倒床睡到第二天,才和妻子说了句真话:“这可不是为了提拔我才调我去市里,这是让我给人让位。你让大舅子他们努力些,这人和别人不同,他喜欢能办实事的。跟着他一段日子,以后到哪都吃得开。我啊,是没这机会了,要是我能选,我倒宁愿退到二把手的位置去跟着他干!”

    郭劲秋妻子震惊了一会儿,又温言安慰:“既然他这么有能耐,定然不会止步在我们这小县城里,以后肯定会升到市里去——到时你不一样有机会跟着他?”

    郭劲秋经妻子一提,心中豁然一亮,顿时扫清了刚才的郁闷,朗笑着说:“你说得对!我先去打前站,等着他升上来就好。”

    郭劲秋给了妻子一个离别吻,出门绕去袁宁单位那边,明里暗里地表明“我先去市里等你”的立场。

    袁宁对这位处处支持自己的一把手很有好感,亲自送对方出门。回头一看,老图格德又把假发给摘了,摸着自己的光头说:“想不到啊想不到。”

    想不到以前在县里说一不二的郭家,现在居然会对袁宁马首是瞻。这个年轻人刚过来时,谁知道会有这一天?

    符爱军一直在外面抽闷烟,远远见郭劲秋走了,才带着一身烟味回到办公室。

    袁宁闻见那味儿,又多嘴劝了一句:“烟这东西伤身,还是少抽一点好。”

    符爱军常用来夹烟的那只手抖了抖,仿佛还有支老山烟夹在上头似的。他一屁股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说:“习惯了。”

    习惯了烟的刺激,习惯了麻木和冷漠,习惯了碌碌无为的生活。

    袁宁的到来打破了这一点。

    袁宁像是一颗巨大的石子,而这个贫穷又落后的小县城只是滩浅浅的水潭,当袁宁这颗石子砸下来时,这边没有任何东西能成为他的阻碍。

    太顺利了。

    顺利得让其他人都感觉只要跟着袁宁大步大步地往前走,前面就会有光明的前程在等着自己。

    他也会有前程吗?

    他也会有未来吗?

    符爱军打开桌上一份文件,看了几页,合上,扔到一边。

    这么一个年纪小、想法天真、做事天马行空的家伙,到底是怎么带来现在这一切的?为什么他能轻而易举地取得别人的信任、让人毫不犹豫地迈开脚步朝他靠拢?

    难道真的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