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红楼同人)贾环重生复仇记 >

第24节

(红楼同人)贾环重生复仇记-第24节

小说: (红楼同人)贾环重生复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贾家的屋子要动工确实还真是要给些工钱才是,这一次你们不是说要多买上一亩宅基地嘛,还要建瓦房?这样一来,这好些工可不是咱们这些打渔的人能干的,只怕要去隔壁村子请会的人才行了,自家村子的人帮扶着干活,不给好处成,旁人能不给?总要给人家点工钱的,可话又说回来了,给了旁人,自家村子的邻里就能慢待了?那也是不成的,所以啊,还不如就这样,一视同仁都给些,自家村子里的人多做些,让那些外村的手艺人只做咱们不能做的,如此一来他们轻松些,给的不多也能凑合,自家村子里的人劳累些,可也能补贴家用一二,这才是正紧的道理。“
  村长说话那就是有水平,贾环转头看向他的眼神都闪着光了,这话到了他嘴里这么一说,就好像这给些米粮什么的,变成了贾家生怕村人委屈,是为了让干活的人更加公平些这才这样做的,十足的用心良苦,贾环深刻的意识到果然,这语言的艺术自己还是修行的不到家啊,若是一开始就往这个地方引导着说,只怕这会儿大家会更能接受,甚至还会觉得贾家人厚道什么的。
  贾环忍不住想到了以前在贾府的时候,那些个比他这个正紧的贾家子弟还得宠的丫头们,似乎也是这样一个个嘴皮子最是利索,什么话到了她们嘴里,都好像能立马变上一个味道,满嘴皮子的忠心可嘉,一个个都是全心全意为主子着想,可事实上呢?他可是最早从牢里被放出来的,知道的比其他贾家人更多些,那些管事之流在抄家的时候,据说家产可是比他们这些个不得宠的主子们多多了,甚至比琏二哥都多些,那可真是忠心啊,忠心的把主子家的家产都弄到自家去了,可往日那些英明的主子们却从未察觉,这靠的还不就是那一张嘴?果然自己对以前的认识还是不够,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是太多太多了。
  想到这个,贾环微微叹息了起来,果然自己失败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37章

  村中分那廉价粮食的时候,齐氏并不知道自家如今家底已经完全的不一样了,看着众人对自家孩子弄来的半价的粮食一个个感恩戴德的,虽然心里很是舒坦,自觉腰杆子都直了几分,可是只要转头一想,这粮食若是拿出来卖,又会挣多少钱的时候,心下还是多少有些心疼的,只是她更知道,这村子里的人,那都是自己家的依靠,老贾家人丁单薄不说,还没有了掌家的男人,辈分也比村中其他人小,若是和村中的这些人起了隔阂,那更是不妥,更不用说往日这些村中邻里亲戚也多有照顾他们,若是有了好处就见利忘义,就是她自己心里只怕也是过不去这个坎的。所以只能忍下了心中的心疼,满心往好的地方想,好歹如今有了这么一出,这村中的各家人情也算是还上了不少,家里的孩子也得了村中其他人的看重,未来在村里也能说上话了。这对孩子以后成家立业什么的都是好的。
  可当这粮食的事儿都处理干净,一家子人重新回到那山洞中,听到兴哥儿说出那个不起眼的,她寻思最多值上一两银子的东西,居然足足卖了七十两的时候,齐氏真的是直接满脑子昏昏沉沉,已经被吓傻了,好半响才在孩子们的呼喊中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死死地抓住了兴哥儿的手臂,眼睛瞪得就像是要吃人一般,哑声问道:
  “你,你说的是真的?咱们家真的,真的,真有了七十两?“
  “哪里是七十两,娘你也不想想,咱们家存下建房子的银子不是还有二十两嘛,加在一处那可是九十两,娘啊,咱们家这是发了大财了。“
  兴哥儿第一句话出口的时候,齐氏的心那是猛地往下一沉,只觉得整个人都一下子灰心到了极点,只觉得刚才的一切都是自己做梦了,可是下一秒,这心又重新被提溜了上来,那一上一下的,弄得她连喘气似乎都有些要岔气了,这才听清楚了全部,而听清楚之后,她那脸上立马绽开了笑,整个人精神都不对了,就像是猛地吃了什么十全大补药一般,一个劲的点头。
  “是,是,娘糊涂了,家里还有二十两,可不就是九十两了吗,要是在卖上些海货,或许咱们家也能有个百两存银了,这可是往上数几代都没有的家业呢,就是你们爷爷的爷爷,在还没有战乱的年月,也不过是三间瓦屋,五亩坡地的家业,这可真真是光宗耀祖了。若是你爹还在,还不知道怎么高兴呢。“
  话说道后面,齐氏眼泪都下来了,心下忍不住遗憾,若是当家的还在,那如今家里有了这样的局面,他还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呢,他爹怎么就走的这么早呢,如今这房子即使盖得再好,他爹也住不上了,真是个没有福气的。
  死去不到两年的爹,那是全家人心里的痛,那个男人,还没有到四十岁,正是壮年,却永远消失在大海之中,这怎么能不让人心疼,特别是对家人来说,那是怎么样的天倾之祸,可事情已经这样了,没有爹他们也过了将近两年了,再多的悲伤也只能留在心底,而不是拿出来翻检伤口,让大家在痛一次。
  所以兴哥儿在一阵黯淡之后,第一个转头对着齐氏说道:
  “娘,你这梦做的可有点大了,哪有什么百两,您莫不是忘了,咱们建房子就要花出去十五两呢,看看这粮食,足足五百斤,那就已经是二两半没了,想要百两存银,只怕没有那么容易。“
  他这么一说,齐氏也回神了,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嘀咕:
  “是呢,我这是只记得进来的,不记得出去的了,可见天生就是个攒钱的,手紧的很,不怕败家,只是兴哥儿,咱们这多了这么多钱,这怎么花用?白存着只怕我还要担心哪天被偷了去呢。“
  前头还说自己是个会当家的,不怕败家,一个转身,话音都没有落下,这花钱的话又说了出来,这让石洞中的几个孩子一下子真有些不知所措起来,贾环更是直接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就这么傻傻的瞪着齐氏,最后还是兴哥儿,因为惊得忘了呼吸,一下子被呛到了,咳嗽出来,这才打破了这静的有些诡异的气氛。
  “咳咳咳,娘,娘啊,你这不是刚才还想着要有个百两家底,怎么,怎么,咳咳咳,这会儿又想着花钱了?“
  这话问出口,换来的是齐氏的一个白眼,
  “你当我傻啊,不知道什么叫财不露白?家里存着白花花的银子,那就是露白,换了那些个实实在在的家产,什么房子啊,田地啊,这些个不能被偷走的东西,那才是真实在,也不怕人家眼红咱们家有钱,打别的心思了不是。“
  这是齐氏眼里的财不露白?好吧,这个说法确实有道理,谁让银子确实是银白色的呢。只是这解释的实在是有些强大,害的孩子们又是一阵的无力。
  不过不得不说,齐氏说的确实在点子上,银子能偷走,这买了田地,盖了房子,谁能偷走?贾环也忍不住跟着这个思路往下想了起来,而一边的兴哥儿更是直接开始盘算:
  “还真是这样,不过娘,如今这天下承平,地价可是上涨了不少,听舅舅说,如今就是他们家那些坡地,如今也要三两银子一亩了,下田也是三两,中田更是直接要五两银子,咱们家这九十两银子,除了起屋子的,就是再加上您说的买骡子置办骡车,估计要十两,买船还要十五两,这样一算,就去了足足四十两银子了,再加上咱们家中总要留点银子开销,弟弟们读书的钱也要先置办下,您还要养猪,怎么也要留着十两银子,如此一算,只剩下四十两了,能买什么地?难不成咱们去买坡地不成?十亩坡地倒是能够银子买,可舅舅家那五亩坡地是个什么收成您是知道的,还不够他们一家子吃的,就这还是他们自己种的结果,就是咱们有十亩,自己不可能去种地,那只能租给旁人,可这坡地有人佃?就是有人佃了,咱们交了税赋之后,能得手的租子,只怕也还不如舅舅家呢。“
  贾环听着这话也跟着点头,确实是这样,自己种还好些,除了税赋,其他的总能糊口,可是自家是渔民,从来没有种过地,又只有兴哥儿这么一个壮劳力,怎么可能去自己种?如此一来,按照佃户和地主对半分的规矩,自家这十亩地,最多也不过是和舅舅家那五亩的收入持平。而不是自家的地,你能知道人家佃户会全心全意?不会少报产量?或者直接没人佃呢?到那时候这十亩坡地还真是成了鸡肋了。
  “大哥,要是咱们少买些,直接买中田你看可好?四十两,咱们买上八亩,这样总成吧,好歹产量能上去,如此一来,总比十亩坡地好些,而且毕竟是中田,不愁没人佃,按照舅舅家的产量估计,这八亩即使只有五成的租子,估计也能勉强吃饱了,那咱们家可就不用买粮食了?“
  “二子,你不知道,这买地是要交地契税的,坡地什么的,因为价钱低,所以这税几乎是没有,可是中田就不一样了,外头行情好,所以这税赋也高,若是咱们买八亩中田,那最起码还要准备二两银子的地契税,这钱可不低。再有中人的钱,书吏的润笔,怎么也要出去四两。“
  兴哥儿说着这话的时候,眉头皱的紧紧的,往日里不过是替人跑腿知道了这么些事儿,当时也没觉得怎么样,可如今遇到自己身上了才知道这钱真是不经花,这衙门的道道实在是要钱太狠。
  贾环上一辈子做过小厮,做过活计,做过生意,做过货郎,可就是没有在乡间多走动过,就是置办田产也多半是托了人做的,比如在衙门做事儿的贾芸,写契文什么的,更是重来不愁,家中有的是识字写字的,还真是不知道这里头如此多的道道,如今这么一听,第一个反应就是,往日只怕贾芸为了自己的事儿只怕也是补贴了不少的银钱,自己却懵懂无知,真是太亏欠了些。回神又想着自家如今这银子算的紧巴巴的,似乎这八亩中田也有些不妥当了。
  “罢了,罢了,先买六亩中田,这样也不过是三十两,多留下十两存着,这样就是有什么事儿家中手里也宽泛些。“
  齐氏听着兴哥儿这么说,也忍不住心疼银子,可是要她放弃这置办产业的事儿,又有些不甘心,她眼睛扫过了三个儿子,忍不住就想着,这产业以后怎么也要给三个儿子分的,还不如就买六亩,以后一人二亩也好分些,有这些田产做底,家中未来即使在没有旁的家业可以给这三兄弟,也不至于让他们饿死了。留下银子,以后拿出一亩中田的钱给鱼娘做嫁妆,也算是对得起闺女,到了婆家也挺得住腰杆子,这样孩子们都有了依仗。所以狠了狠心,直接做了决定。
  当娘的永远都是为了孩子千万般的算计,可她这样的算计,这会儿孩子们却是不知道的,只是听着这话点着头,
  “也好,好歹咱们家有了田地,也算是有了根本,也是家业兴旺了,至于田地少,不够吃,大不了以后挣了钱再慢慢添置就是。“
  兴哥儿说着这话的时候,难得带了几分的豪气,心下对着那片不断给家中带来银钱的大海充满了期待。

  ☆、第38章

  不用兴哥儿他们自己多嘴,不过是两三天的功夫,这个总体不过是十六个人家,几乎家家都连着亲的渔村,就都知道了这贾家的两兄弟在海底掏上来一个古董,卖了五六十两银子,是的,在这些人嘴里只是五六十两,而不是七十两,可见他们并不知道确切的数字,甚至有可能钱大海在说漏嘴的时候,也下意识的为两个内侄隐瞒了确切的数字,也许只是说了二三十两,也许是三四十两,可是人的这张嘴啊,经过几个周折这么一传,自然而然的就容易被夸大些,等大家都知道的时候,一下子成为了五六十两也是寻常的,这还是口里留德的结果了。
  贾家的人没有去解释什么,也没有招摇,甚至在其他人隐晦的问起的时候,立马说起了房子,说起了作为渔民至今没有船只这些个事儿,让其他人立马从羡慕妒忌好奇,转换了角色,一个个帮着开始商讨这些个事务的花销,甚至有几个精于算计的还忍不住摇头,感慨几句,这再多的外财也填不满贾家这已经空的快要看见棺材的家底,这些银子进去,也不过是能建起房子,让他们有个像样的家,有艘船,好歹补上当初老贾家那海难的损失。
  发现这老贾家就是得了如此一笔巨款,似乎也没有一下子拉开大家的距离,还和村子里其他人家水平差不多之后,很自然的,好像又重新恢复到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状态,甚至有几个原本家中也要修房子的人家还大方的表示,可以先做贾家的活计,自家的再等等。
  事实上呢?这是大家突然对于大海又热情起来了,一个个不自觉的想着,既然老贾家能捞上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