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女儿谋 >

第78节

女儿谋-第78节

小说: 女儿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是一点把握也没有的。而李泰却眼睛亮亮的看着她一脸的烦恼,在自己的面前,她从来都是不掩饰自己的欢喜和忧愁的,眼看着她为了自己的事情而如此的焦急,李泰的心里有着浓浓的暖意,好像,每一次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真心来救他帮他的,只有宁意安一人而已。
  两人相对坐了一会儿,宁意安便告辞了。她这一番来,只是想让李泰能吃一个定心丸,不想让他觉得自己是在孤军奋战,自己就算没有把握能帮他,可是,必定也是会尽全力的。
  经过几日的奔波,宁意安终于来到了江浙,重新踏上昔日的土地,依稀还有熟悉的感觉。她第一站,便是要找到海清。海清再次见到宁意安,十分的激动,待听到她说明了来意,不由地也吃了一惊,清欢的事情,他是知道一些的,可是,并不十分了解,现在听到宁意安这样说起,倒是觉得万万没有想到,只是说起四皇子,他唏嘘不已,说他是个为国为民的好皇子,绝对不可能做出欺男霸女的事情来的,当下,匆匆地用了饭,便要带着宁意安去找清欢。
  清欢的家,所幸住得并不远,在本地也算是一个有名的贫困山村。海清亲自领着宁意安前往,一路上,坐完了马车,又走了很远的一段山路,这才到。村民们见海清领了一位看上去漂亮又有气质的姑娘来,听说是淮安郡主,一个个都表现得十分的热情,簇拥着他们,远远地便往清欢的家里去。
作者有话要说:  

  ☆、112

  宁意安看到那个小小的院落是用篱笆筑成的,养着几只小鸡,房子也是搭了很多年的草屋,看上去就十分破败,摇摇欲坠的样子,没有想到,清欢家里真的是一贫如洗。而这么多人突然造访,让清欢的家人十分惊讶,清欢刚一走出屋子,看到了宁意安,便扔下了手里正扒了一半的苞米,便要往屋里躲。一路跟过来的村民见状,连忙拉住了清欢。
  “人家淮安郡主可是千里迢迢来找你的呢,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就要跑呢?”
  “是啊,海清大人可是亲自陪着郡主来的,说是有事找你呢!”
  “……”
  众人不明就里,七嘴八舌地说着,让清欢一时间躲也不好,逃也不好,被那些人拉住了,只好硬着头皮转过身来,却是看都不敢看一眼宁意安。
  宁意安心里有数,连忙让海清遣散了众人,她想和清欢单独地谈一谈。
  进了屋,宁意安才算明白什么叫“家徒四壁”,而清欢的身上,穿的也只是一般贫苦人家姑娘才会穿的粗布衣裳,秀发用一块花布巾包住了,因为一直在做家活,所以脸上有些脏脏的,头发也凌乱地披了一些在肩头,早已经没有了在赵府初见时,温婉秀丽的模样。面对着宁意安,她有些不知所措,一句话也不说。
  “清欢,你知道我来找你是什么事。我希望你能和我说一句实话,为什么要冤枉四爷?”宁意安有些痛心,虽然清欢看上去是如此的可怜,可是,这并不能成为她迫害别人的理由:“你知道,四爷对你是有恩的,他助你逃离赵利新的魔掌,你怎么可以恩将仇报呢?”
  清欢早已经泣不成声了,她哭泣着,用手紧紧地捂着嘴,却是一句话也不说。
  “我知道你一定有自己的苦衷,是不是有人威胁你?”最直接的猜想,只能是这样了:“是大皇子,对吗?”
  清欢的眼泪不住地往下落:“我知道是我对不起四爷,可是,我也没有办法,郡主,请您不要再逼迫我了,好吗?我只想过平静的日子,别的,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无论宁意安如何劝说,道理讲了一大堆,可是,清欢只知道哭着拒绝,一句话也不肯对她说,这让宁意安意觉得异常的挫败,看着清欢一脸的泪痕,还有站在屋外,她苍老年迈的父母相互扶携着,用担忧害怕的目光不住地向屋子里看过来。宁意安便觉得有些不忍,海清还想说些威胁她的话,可是,最终还是被宁意安拦住了。
  “算了,海大人,好不愿意说就罢了。”宁意安看了看外面的天色也不早了,心里虽然焦急,可是,却也不愿意再逼迫清欢,看她的样子,可能真的宁可死,都不会说出这其中的原委。宁意安决定还是先离开,好让她自己静一静,想一想,只有她自己真的想通了,才会告诉自己。
  海清与宁意安走出清欢的家,没有想到,外面已经聚集了不少的村民,淮安郡主捐嫁妆救灾民,以及募捐善款修筑堤坝的美名早已经在这一带都传遍了,现如今,郡主亲自己降临,十里八乡的百姓听说了,都自发地跑来,想要一睹郡主的芳容。
  人群中,宁间安还看到不少熟悉的身影,长生也从很远的地方赶来了,带着一只竹篮,篮子里装着他自己养的鸡生的蛋,说是要送给郡主感谢她的救命之恩。一时间,百姓们的热情包围,让宁意安和海清挪不开脚步。而当人们听说了宁意安此次来的目的之后,人群之中犹如炸开了锅一般,纷纷地表示相信四皇子的为人,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必定是清欢恩将仇报,反咬一口,诬陷了好人。
  人群中站出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他激动地拄着拐杖,声称自己的儿子是曾经亲眼看过李泰,和他一起修筑堤坝。
  “郡主,你可知道,四皇子是个好人啊,他带着善款,前来修筑堤坝,吃住都和工人们在一起,做起工来的时候,像个泥人一般,老朽活了这么大年纪听都没有听说过会有这样的皇子,所以,他怎么可能会是那种人。”
  老人家这样一说,纷绍介得到了众人的响应,大家都纷纷说起关于四皇子的好处来,无论是道听途说还是亲眼所见,都说得有声有色的,让人动容,宁意安微笑着,看着这些纯朴的乡民们,心里很是感动,没有想到外表那样冷酷的李泰在百姓的眼里,竟然是这样的一个好人。
  “既然皇帝误会了四皇子,不如,我们联名写一封万民表,大家一起为四皇子请命,证实他是一个一心为了百姓办好事的好皇子,如何?”最先发话的老人家跺了跺手中的拐杖:“大楚国有这样的先例,如果有谁得到这封万民请命的书信,便可以得到原谅。我们请郡主将万民表带回,皇帝就会相信四皇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了。”
  “对啊!”人群里的人纷纷同意,都觉得这个主意很好。
  海清与宁意安对看了一眼,都认为这个主意很好,虽然没有直接得到清欢的证明,可是,百姓的证明也很重要。于是,海清当场到附近的小私塾里拿来了纸笔,将众人的陈诉都写在纸上,然后愿意的村民都在上面摁下自己的手印。
  没有想到此举引来了更多支持李泰的人,大家排着队,几近虔诚地摁下手印。没有过多久,便已经满满当当地印满了好几页的纸张。还有别的乡邻听说了这件事之后,都自发地组织人将写好的万民表连夜地送到了海清的府上。
  得到这样一份重要的“证明”,宁意安的心里宽慰不少,她相信,有善因必有善果,这些,都是李泰为民请命,为命着想的褒奖,比任何荣誉都要沉重。
  过了两日,宁意安带着这份沉甸甸的万民表,便要准备离开了,海清将她送到城外,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却看到长生远远地跑了过来,拦住了宁意安的马车。
  看着长生跑得气喘吁吁的模样,宁意安连忙从马车上下来,掏出手帕替他擦了擦额上的汗:“怎么啦?怎么这么远还跑来送我?”
  “郡主,这个是清欢姐姐托我给你的。”长生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来,宁意安连忙打开来看,上面有着娟秀的字体,写得十分清楚,的确是她自己诬陷了四皇子,但是她却是受人胁迫,如果不这样做,一定会牵连全家人的,父母已经老迈,她不忍心看到他们受苦,所以才会违心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如今,她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只好留下这样一封书信来证明四皇子的清白。
  信中并没有提到究竟是谁胁迫了她,但是宁意安自然能猜到会是谁,说到底,好只是一个可怜的人,生得有几分美貌,便成了被赵利新利用的工具,好不容易逃离了苦海,可是没有想到还是沦为了被人利用的棋子。宁意安能够理解她的苦衷,毕竟父母是无辜的,她也只是个无权无势的小女子,为了保全家人,已经没有另一条路可选了。
  长生对宁意安说:“清欢姐姐说她做了很不好的事,所以天不亮,便带着家人离开了,不知道他们会到哪里去,只是走的时候,将这封信给我,让我告诉您,希望能够带句话给四皇子,请求他的原谅。”
  宁意安摸了摸长生的头,和蔼地说:“会的,四皇子是个很善良的人,一定会原谅清欢姐姐的。”
  长生这才安心地点了点头,给宁意安让出了一条路来,有些恋恋不舍地说:“郡主姐姐,你就要走了,以后还会来我们这里吗?”
  “会的。”宁意安抬头看了看四周,拍了拍长生的肩膀:“到时候,你们一定已经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
  “嗯。”长生的小脸因为兴奋和开心而有一些红:“一定会的。”
  宁意安转身上了马车,和长生挥手告别,小小的少年站在路口,一直目送着那辆马车渐渐地消失在自己的视野里,他的手还在不住地挥动着。
  宁意安带着这封清欢的亲笔书信以及万民表回到了京城,这两样有力的证据自然让皇帝笑逐颜开,不仅当众放了李泰,还对他大加褒奖,安抚了一顿。从皇宫里出来的时候,李泰第一件事便去看望了宁意安,她经过这几日的颠簸劳累,精神有些疲惫,可是,看到李泰安危无恙的样子,还是觉得很开心。
  而整件事,最不高兴的人便是李煦安了,本来以为自己终于扳回了一局,可是没有想到竟然坏在了宁意安这个小妮子的手里,竟然让她拿到了万民表,这下子,李泰不仅没有得到教训,反倒是因为此事,因祸得福,人人都知道了他在修筑堤坝时是如何的用心尽力,连皇帝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狠狠地夸奖了他。
作者有话要说:  

  ☆、113

  李煦安的心里极度的不平衡,自然也便将此事添油加醋地告诉了慕容恪。
  宁意安回来之后,立即着手开始准备货运之事,原本就已经十分成熟的方案,又有了南宫绝的帮助,执行起来十分的顺利,不几日,京城货运便已经被宁意安分走了一杯羹。
  春风正好,窗户开着,阳光暖暖地照进书房里来,慕容恪举着饱蘸着浓墨的笔,迟迟没有下笔,李煦安告诉他,宁意安为了救李泰,不仅不在意自己的名节,还亲自跑到刚刚经历了水灾和瘟疫的江浙乡下去呆了几日。
  自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慕容恪整个人都觉得有些木然了,这样的消息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只是,每一次听说,他的心都会痛得很厉害。这一次,他坐在书房里,账本已经摊开半日了,可是,一直到日落西山,他却一页都没有看完。
  傍晚,尚月匆匆地赶回来了,看到慕容恪无精打采的样子,不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上前去帮他将已经干涸的砚台里重新添上水,轻轻地磨着。慕容恪见尚月不声不响的来了,这才将笔放下。
  “有事吗?”他缓缓地问,尚月跟了他这么多年,虽然一向沉默,可是,无论他有什么样的心事自己一眼扫过去,便能看出来了。
  尚月低着头,他知道慕容恪是为了什么而生着闷气,只怕自己的这一消息再说出来,他会觉得更加接受不了。
  “说吧!”慕容恪瞥了他一眼:“是因为宁采意的货运生意非常顺利?”
  尚月没有想到主人已经洞悉这些了,只好说道:“是的,对我们航运的打击非常大,现在京城里的商人,很多货物都委托给了淮安郡主,尤其是她有一条主线是善跑塞外的,可以将那里的珠宝原石运过来,而且价格低廉,听说有不少的珠宝商都已经向她订货了呢!”
  慕容恪一拍桌子,怒道:“她竟然连我的生意也敢抢?”
  尚月被他吓了一跳,没有想到一向温和的主人竟然会大动肝火,不过也是,航运与珠宝原石一向是慕容家的经济命脉,却没有想到让宁意安找到了更加低廉的运货渠道,借此来给了慕容家重重的一击,简直就像是专门对付他们一般,叫慕容恪如何不生气?而且――
  尚月十分犹豫:“还有一个坏消息,是刚刚传来的,不知道少爷您要不要听?”
  慕容恪恼怒地看了他一眼:“什么时候,你变得如此啰嗦了?”连这样的坏消息他都接受了,还有什么会比这更加糟糕的吗?
  “海上有消息传过来,说是有几艘船遭遇了海寇,货物被洗劫一空,我想,慕容家接下来要面对巨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