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变身香江 >

第60节

变身香江-第60节

小说: 变身香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来,这个节目本身录制得非常好;二来,自然是林静这个人在青少年学生中有很多的,不少人甚至都把她当作是偶像一样崇拜,只要是她的作品,无论是文字还是影视,都能会去追捧。

    “听说了吗,林静的那个节目就要在今天就播出了?”

    “什么今天,准确告诉你,是下午六点二十五分,我记得清清楚楚。”

    而事实上,也确实有如亚视方面所预料的那样,《历史的天空之知道点三国历史》一播出,就立即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追捧。

    “哇,太漂亮了,没想到林静的真人会如此的漂亮。”有人看到电视里,林静镇定自如的站在讲台上,将三国的历史娓娓道来,立即就花痴了。

    “那强大的气场,那惊艳的风范,这是林静的诱惑,这是汉服的诱惑。”

    “还有,你有没有感觉到,她说起话来的时候会有一种音乐的美感,真想不到她的书写得那么好看,人那么没,连声音也那么好听。”

    “咬字清晰准确,富含韵律感、节奏感和清脆感,单是听她演讲,不用去听,都已经是一种享受。”

    “有研究表明,女声与男声所能刺激的大脑区域是不同的。女声会刺激大脑的听觉区,而男声会刺激大脑的逻辑区。而人在听音乐的时候,也是大脑的听觉区在活跃,因此其实男人听女人说话,感觉是和听音乐相类似的,更容易感到愉悦。”

    “从今天开始,我决定做她的粉丝了。”

    实际上,在《历史的天空之知道点三国历史》播出后,因为林静在讲《品三国》时提到并解释过“粉丝”这个词的意思,导致“粉丝”这个词迅速在香港的青少年中风靡了开来。

    当然,风靡开来的,还有很多。

    今天应该是三更,这是第一更,下午和晚上各有一更

第一百零二章 学术少女() 
《历史的天空之知道点三国历史》的收视率一开始是10,亚视那边的人推测,这个收视率或许大部分都是由林静的贡献出来。

    但10只是第一集的收视率,到播放到第二集时,立即就飞涨到了40。

    等到第八集,同一时段,收视率已经是再无对手,因为已经达到了75。

    没有人能够想到,一个评讲历史的节目,会火爆到这种不可思议的程度。

    似乎是上到七老八十,下到七八岁的孩子,都在收看这个节目。

    每周的星期一才开始,林静的粉丝,三国的粉丝,就在按着手指头计算,周末的到来。

    到了周末,下午六点二十五分,雷打不动的收看,已经是养成了一个具有巨大惯xìng的习惯。

    被压制了太久的亚视,终于是在这个节目上扬眉吐气了。

    虽然这个收视率比起无线的武侠剧《英雄志》的收视率还是要低上许多,但没有人会认为,这个节目失败了,被《英雄志》打败了。

    以至于有些不怀好意的记者,在报纸上这样写。

    “区区一个昔rì无人问津的教育节目,竟助亚视大败无线!”

    “无线是时候检讨了!”

    而更让人以为的是,随着这个节目的热播——

    汉服火了!

    在林静穿着汉服,站在摄像机前、讲台上,呈现了一个知xìng、柔美、自信、大气的形象后,汉服是彻底火了。

    的青少年学生,无论是男还是女,把穿汉服当成了一个cháo流,一个个都以穿汉服为美。

    虽然这个时代汉服已经很难找到,但还是难不倒那些人。而且因为这个cháo流的兴起,到处都是赶制汉服的裁缝或者制衣厂。所以很快的,校园里,大街上,各种综艺节目上,处处可见穿着汉服的身影。

    有人说,还好这个节目是在冬天播出,如果是在夏天播出,很可能要热死一大群人。

    三国火了!

    销量一向很少的《三国演义》卖得脱销,书店在不断向印刷厂追加印数,几乎从来都卖不动的《三国志》也是销量一路看涨。

    校园中、公交车上、甚至是酒里,随处可以听到讨论三国的声音。

    更有香港的各大粤剧团,趁机推出以三国历史为题材的粤剧,如《关公月下释貂蝉》、《华容道水淹七军》、《周瑜归天》、《关云长》等等剧目,一样是观者如cháo。

    至于主讲这个节目的林静,就更火了!

    记者找她,出版社找她,观众找她,亚视找她,无线找她,邵氏找她,嘉禾找她,新艺城也在找她……

    记者找她,是要采访;出版社找她,要节目文稿出版;找她,想要一睹真人的风采;亚视找她,是要续约她,绑牢她;无线找她,是想挖墙脚;电影公司找她,找她拍电影……

    不胜其烦,不堪其扰的林静,终于是充分彻底的体会到了什么叫人怕出名猪怕壮。

    以前她以为自己是不怕的,现在才知道,那是因为她以前还不够出名。

    以前名气虽然也有,但因为她保持低调,很少接受记者采访,在小火了一阵子之后,火力消退得比较快。

    可是因为她这一次,实在是太火了。

    火到那些“做生意的”,以为仿佛只要找上她,就能赚钱,赚大钱一样。

    电话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几乎时时在响,信箱每一天都是满的,神出鬼没的的记者更是似乎无时无刻不守候在她周围,只要一出现在场所,立即就有闪光灯的闪光闪过。

    而各大媒体,因为林静和这个节目的各种火,提出了一个“林静现象”的说法。

    针对“林静现象”,社会上暗cháo涌动,各种推波助澜,各种冷嘲热讽,各种赞美各种称道,很快就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极端。

    “她就是一个浅薄的,谄媚大众的读书人。”

    “满瓶子不响,半瓶子哐当,她只有半桶水。”

    “林静的火是的悲哀,是社会浮躁的标志!”

    “她说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可结果却没说出些什么新鲜事来。”

    “所谓的教育节目,不过是说书而已,充其量就是口才比较好,说得比较动听!而所谓的天才少女作家,也不过是一个评书艺术表演家。”

    “《历史的天空之知道点三国历史》的文稿据说是《品三国》,品读三国,我想我们完全可以把这部《品三国》称之为《林静版三国演义》。”

    “我还以为她在中大读书,经过名师的熏陶,在读书上能够有所进益,没想到她把心思放在了如何讨好讨好观众身上。现在看来,她似乎甘愿只做一个高级说书人,反正从这个节目看出,她的水平还停留在《明朝那些事儿》上。”

    “这个教育节目能够成功,完全是因为主讲人长得足够够漂亮,还用上汉服作为喙头。其实只要细心一点,看看喜欢观看她主讲的这个节目的观众,喜欢她写的书的,再调查一下他们的年龄,我们就知道这完全是荷尔蒙在作怪,使她成功的压根就不是才能。”

    打开一份报纸,一大版充斥着对林静的责骂和贬斥。

    但翻开报纸的另一版,又发现完全不是这回事。

    “如果没有林静,历史知识就只能枯燥乏味的躺在灰尘之下。她用通俗、幽默的语言,一下子引发了我们对历史的兴趣,点燃我们心中对历史的热情。”

    “当不喜欢读书的普罗大众因为林静的《品三国》,从而开始尝试去读、去看、去听历史,无论是附庸风雅还是真心向学,都是以个追寻真相的好的开始。单就这一点看来,林静说得上是功德无量。”

    “本来太阳底下就没有什么新鲜事,但就算她说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说的都是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又怎样,能够说出一番风味来,这就是她的本事她的才能。”

    “给历史人物翻案,也许真的有必要。以前我对曹cāo的印象是,他很激ān诈、yīn狠,反正是蛮,但现在经过林静的这么一分析,我觉得他反而多了几分可爱。是的,我没有说错,是可爱。”

    “口才很好,文笔不错,诙谐幽默,分析也透彻入理,读起来很是爽快,有时候还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林静能将‘历史课’讲得那么的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也许我们大部分的教师都应该向林静学习,学习她这么大范围;广面积;新方式;生动的结合现实来讲课。”

    “那些批评林静的人,根本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都是些羡慕妒忌恨的虚伪的家伙。他们没有写出什么像样的东西,却jīng通躲在别人背后放冷箭的技巧。”

    “林静,我发现她已经成学术少女,正大踏步走在学术路上。从《明朝那些事儿》开始,到《品三国》就是证明。假以时rì,必将成就学术女王之美名!”

    天堂和地狱,仿佛真的是只有一线之隔!rs

    。

第一百零三章 如此的秀色可餐() 
由林静引领的,前所未有的三国风cháo,在香港席卷了个遍。

    在不少喜欢林静的人的眼里,她俨然一颗新近冉冉升起的耀眼的学术明星。

    不过这颗“星星”却在601里,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冷遇。

    “舍得回来了吗?”梁音宁面如寒霜,语气更是能让人感觉到刺骨的冰冷。

    “咦,这是谁呢,这么的艳若桃李,如此的冷如冰霜?”林静心里好笑之余,调侃道,同时将梁音宁拉到自己的面前,说,“来我好好看看,这是哪里来的冰山美人儿?”

    “别拉我,我都不认识你,我从前有个好朋友告诉我,要小心陌生人,别和陌生人说话。”梁音宁使劲的板着脸说,但因为双眼被紧紧盯着,所以说着说着的,脑袋就不由自主的低了下去,姿态上也无法再保持开始的高贵冷艳范了。

    但她才低下脑袋就又被林静用双手捧着,摆正,并用似笑非笑的眼神盯着。

    “好了好了,我虚荣,我依赖,我人,我小气,我妒忌,可以了?”梁音宁终于是被打败了,自暴自弃到不惜自揭其短的说道。

    而且越说,眼神就越幽怨,直逼深闺怨妇的空虚寂寞冷林静不由自主的就打了个冷战,甚至连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

    眼看音宁的眼眶变红,似乎眼泪随时都要掉下来,林静连忙将她拉到沙发上坐下,正sè说道:“轮到我说了吗?”

    “不,别说,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梁音宁却是一把捂住了林静的嘴巴,说道。

    “ok,我不说,但你能放开你的手吗,我想喝点热开水,刚才被冰冷到了。”林静摆摆手。笑着说。

    “暖壶里没水。”

    “没水可以去开水房接嘛,看你的嘴唇有点干,是不是今天都没喝过水啊?”

    “嗯,没心情喝水。”

    “看来你以后一个人生活,可是要出大问题啊。”

    “不是还有你吗!”梁音宁说这话时,似乎有点神不守舍。

    “总不能……哎,算了。不说这个。”林静看音宁的情绪有些低落,于是转移了话题。拿起两个暖壶,说,“你等一等,我去接了开水就上来。”

    “我和你一起去。”梁音宁一下子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说。

    “接两壶开水而已,又不是什么难事,我一个人就行了。何况开水房利温度那么高,我怕某个用晶莹的冰块雕刻而成的人进去会融化掉。”

    “你就喜欢那我开玩笑。”被林静抓住“弱点”一再调侃,梁音宁哪里肯依。张手就要使出绝招。

    “别来,小心打烂了暖壶。”林静将她的手势就知道她的下一步举动,一个侧身一步闪开,掉头就往门外走,边走边叫道,“你要想一起来,就快点。”

    梁音宁顿时转恼为笑。一个箭步就追了上来,伸手就挽住林静的左臂,眉飞sè舞道:“这次就放过你,再有下次,定惩不饶。”

    “谢女王隆恩。”林静接口说。

    两人说说笑笑,从601上一路下来。不时遇上相识或者不相识的女生。

    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叫声好,或者是微笑着点点头。

    “阿静,你这么厉害,站在你身边,我感觉压力好大啊。”

    “你会压力大?”

    “你不相信吗?”

    “你以为我会相信?好,我相信了。”

    ……

    两人说话间。来到了开水房。

    因为冬天到了,天气变得寒冷,接开水的人比夏秋的时候多了很多。一眼看进去,人头汹涌,几乎是达到了摩肩接踵的程度。

    林静眉头微蹙,说:“人太多了,我们稍等一会。”

    “需要帮忙吗?”却是林静和梁音宁才刚站定,就有人走了过来,问道。

    林静看了一眼来人,是一个高大外貌阳光的男生,记忆中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