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变身香江 >

第47节

变身香江-第47节

小说: 变身香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十八章 发酵好的《明朝》() 
中秋节过后,林静感觉到时间过得越发的快了。

    在富二代楚天阔加入梁音宁所谓的漫画社,并购买了专业的漫画工具,开画《灌篮高手》之后,林静熄灭了自己亲自动手的漫画雄心。

    因为她发现自己虽然有较好的素描功底,但与楚天阔这种狂热的漫画专业人士画出来的《灌篮高手》相比,实在是太业余了。

    虽然她自信,以她的学习能力,只要经过学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画漫画的技巧,但偏偏她缺乏的就是时间。

    所以她决定只剧情文字,并做最后的审核工作。

    具体的漫画工作,由楚天阔自己去做。而这,也是梁音宁将他找来的初衷。

    如果楚天阔实在是画不过来,可以慢慢画,并允许他呼唤志同道合者。

    只是这个富二代似乎是个死宅,而且是内向到看起来很忧郁的死宅。他可以一整天一句话都不说,戴着耳机,顶着一副悲伤逆流成河的面孔,看一天的湖水。他没有朋友,唯一的爱好就是飚车看漫画,兴趣来了就动笔画一画。

    这样一个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的行走着的人,自然找不来什么志同道合者。

    但林静没有jīng力去理会,也不觉得自己有资格去理会,毕竟每一个人都有他活着的方式,你认为是对的对他人来说未必就是对的。慢慢来吧,慢就慢点,反正又不着急。

    将一颗漫画之心放下,她专心投入到《明朝那些事儿》中来,她已经有了计划,想要尽快将这部明史札记完成。

    连载《明朝那些事儿》的新亚书院院刊改月刊为周刊后出得很快,不知不觉的就已经出了八期。

    第一期的销售量为一千六百册,第二期堪堪过两千册,第三期两千五百册,等到第四期,销量却突然一下子剧增,达到六千七百多册……

    原来喜欢这部书的香江中文大学的学生们,很可爱的向自己的外校的旧同学朋友了它。于是连载有《明朝那些事儿》的院刊慢慢的竟然流传到了其它如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学院、香港理工学院等数所高校中去,而且还越传越广。

    《明朝那些事儿》的知名度,有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一开始,其它高校的学生想要读这部明史札记,只能通过在香江中文大学的旧同学借。但总是借,每出一期都要跑一次,实在太麻烦了,于是变借为买。一块五一本的簿册子,只要是有兴趣的,都能买得起。

    以至于新亚书院院刊这边一出,香江中文大学的学生立即“通风报信”,告知其它高校的旧同学,然后那边马上派代表过来团购,而且通常都是一买就几百上千册。

    在出到第六期的时候,其它高校的学生,干脆进行了预订,就像预订市面上的报刊杂志一样。

    而就在第六期,新亚书院院刊的销售量突破两万册,一个令无数人瞠目结舌的惊叹册数,这个册数远远超过了各大高校校办的各种杂志报纸,比起一般的小报小杂志,也不遑多让,甚至尤有过之。

    与此同时,新亚书院院刊的编辑室对院刊进行了一些改变,比如印刷工作,外包给了外面的印刷厂。比起学院自己印刷,印刷厂印刷得更加的jīng美,也更加的、便宜。

    而且在那成千上万的强烈要求下,编辑室对院刊的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除了校园要闻和史话这两个版块,其它的版块通通砍掉。

    原来的院刊,在众多新亚书院的学子眼里就是一个蛋糕,虽然不大也不是太香太好吃,但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尝上一口。但现在,每一期的院刊,除了一些过时的“新闻”,已经不再刊登其它人的文章了,剩下的版块全部被《明朝那些事儿》给霸道的占领了。

    只是这个改动得到了院刊的主编王立民教授的首肯,所以某些人士,虽然羡慕妒忌恨,却只能暗地里酸溜溜的说上一句新亚书院院刊已经不再新亚书院院刊,成了某一个人的专刊,有失公平云云。

    《明朝那些事儿》在各大高校中刮起的一阵“明朝风”,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向校外蔓延的趋势。

    与各大高校有合作的《明报》,得人和之便,注意到了这股“明朝风”,一问之下得知是一部明朝历史读物在各大高校中流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这一步明朝历史得到广大的天之骄子的喜爱,在得知这部明朝历史读物的是林静时,《明报》迅速出动了记者。

    它想要赶在其它报社之前,对林静进行采访。

    和《明报》关系良好的林静没有拒绝采访,何况她确实需要这个采访。

    一是,目前为止林静已经有了六七成的把握,《明朝那些事儿》在这个年代也能成为畅销书。而且就算估计错误,出版后至多也是无法成为畅销书,有良好的基础,能做到不会亏本,还会小赚一笔。二来,因为《英雄志》改编的武侠剧正在引爆收视狂cháo,身为《英雄志》的原著,只要是关于她的新闻,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正好给《明朝》做的宣传。

    于是——

    “天才美少女作家林静yù再挥大笔,描绘明朝三百年兴衰风云史!”

    这是采访稿的标题。

    然后,《明报》对林静就《明朝那些事儿》的采访一见报,立即就在香港引发了广泛的。

    “听说了吗,我们正在看的武侠剧《英雄志》的原著,那个叫林静的,要开始写历史书了。”

    “她不是写的吗,写历史,能靠谱?”

    “应该可以吧,据说她正在香江中文大学上学,选修的就是历史。”

    “哈哈,其实我早就猜到了。你注意到了没有,《英雄志》其实就是假借的明朝的历史背景,说明她对明朝的历史并不陌生。好啊,现在终于不再戏说,要正说了。”

    对于林静要写明朝历史读物,大部分人还是乐观其成的。

    当然,有乐观其成的,也就有不屑一顾的。

    “一部武侠都能将明朝写得不伦不类乱七八糟,一叶知秋,可想而知她写的明朝历史会有多么的荒谬,不看也罢。”

    “我是应该说她勇气可嘉,有志年高呢,还是应该说她野心太大,不自量力啊?”

    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林静开写明朝历史的这一件事,都很快的传进了大多数香港市民的耳朵里。

    ;

第七十九章 踌躇满志() 
《明朝那些事儿》的名声已经打响,林静认为火候已到,可以出版了。

    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写完四卷,第五卷写到了朱载垕篇,字数方面已经足够出版有多了。毕竟就算是出版,也不会说要七卷一起出。

    于是,莫大莫子奇,身为出版社的经理,被梁音宁一个电话“召唤”到了中大来。

    其实在许多人眼里,莫子奇是没必自己亲自来的,因为他最近一段时间太忙了,筹备时空电影公司,收购星造唱片公司,还要打理出版社,事事都要亲力亲为,几乎要焦头烂额脚不沾地。

    如果他不是一向都精力过人,恐怕都已经在忙碌中阵亡了。

    只是他觉得有必要将自己做过的事情要向林静这个“幕后大老板”汇报,所以才没有“偷懒”。

    中大一间名为“岁月静好”的咖啡厅内。

    “想不到中大这里还有环境如此之好的咖啡厅。”莫子奇看着这间三面临湖,架空于湖水之上,能感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意境的咖啡馆,忍不住就感慨了一句。

    能被邀请到这里来,他颇是有些受穷若惊。因为梁音宁对他,从来都没有客气过,俨然一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而且还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很有些大小姐脾气。

    “到哪里还不是一样喝这些黑乎乎的液体。”梁音宁面无表情的说了一句,然后端起咖啡杯。

    咕咚!

    很大的一声吞咽声,却是梁音宁说完话一口喝光了刚被送上来的整一杯咖啡。

    莫子奇顿时在心里汗如雨下。

    林静也是眉头微蹙,音宁自从被她妈妈接去过中秋节,回来后情绪就一直很不正常。有时好像个火药桶一样,一点就炸,无论你说什么,她如果听见了都要反驳讽刺上几句。如果你不说话,她又是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

    那个阳光、开朗、乐观的少女,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比起上次她父母离婚时的状态还要糟糕许多。

    这让林静有些苦恼,百般开解,却没有丝毫的效果。

    “音宁,要不你先回去,剩下的事情我和莫经理说一下就可以了。”林静对梁音宁说道,梁音宁一向不喜欢这些“生意”上的事,只是陪她,才来的。

    梁音宁左右看了一眼,点点头,一言不发站起来,拎着挂包就往外走。

    “林小姐,这是?”看着梁音宁离去,回过头来的莫子奇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一声。

    林静摇摇头,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

    等过了一会,林静才说道:“百忙之中,还要劳烦莫经理赶过来,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

    她是知道莫子奇最近很忙碌的,所以对于《明朝那些事儿》的出版事务,林静的本意是自己到出版社去找莫子奇,快刀斩乱麻的解决的出版事务。但没想到梁音宁知道,先一步把莫子奇叫了过来。

    “林小姐太客气了,出版社依靠出版你的三部,获利颇多,这次你能够再次选择我们的出版社,是我们的荣幸才对。”莫子奇温和一笑道。

    他心里很清楚,以林静出版了《英雄志》、《昆仑》和《那些回不去的时光》三部,每部每一册的销售量都有十多万以上的名气,林静根本就不用愁出版的问题。

    加上这部《明朝那些事儿》仅仅只是在毫无知名度的院刊上连载,就能在几所高校内创下销售量上两万册的记录,而且最近还被香港的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他认为林静只要高呼一声,谁原意帮我出版《明朝那些事儿》?估计会有的出版社为争夺她的这部明史札记的出版权而打破头。

    “那就要再次麻烦你了。”林静答道。

    “按照上次的出版协议计算版税,基础版税上调两个百分点,上限不变,不知林小姐意下如何?”莫子奇略微思考了一下问道。

    “这个没问题。”林静说,她不是贪得无厌之人。

    上次的版税协议是,前十万册15%,上调两个百分点,就是17%,如果能卖到十万册以上,则是20%,这个是上限,不变。这个已经够好了,目前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台湾,除了金庸之外,没有一个作家能够达到她这样的版税高度,所以她无意再做的更改。

    本来做“生意”就是多方的事,讲究的是利益均沾。想要一个人将便宜占尽,“生意”是无法长久做下去的。

    议定了出版的事,莫子奇就时空电影公司、星造唱片公司和筹拍《酒干倘卖无》这部电影的事,和林静谈了一会。

    时空电影公司已经成立,不过包括莫子奇这个所谓的“首席执行官”在内只有四个员工,一个保安一个清洁工一个文员,会计和出纳都由莫子奇自己一个人来做。至于为什么要招一个文员,是莫子奇自己太忙了,实在没有时间来处理一些太过琐碎的文字工作。

    星造唱片公司已经收购完毕,目前有一个跑腿张闰秦,两个音乐制作人安格斯和李振权,还没有签约歌手,名副其实的小作坊。按照林静的意思,正在和陈彗娴、黄佳驹接触。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很快就能与两人完成签、约。

    关于电影《酒干倘卖无》的电影筹拍工作,已经给导演许鞍华发出了邀请,许鞍华那边对剧本和投资金额都很满意,只是因为最近工作太繁忙,还在考虑当中。但莫子奇认为,这个应该没有问题。

    “辛苦了。”林静满意的点头说道。

    电影公司还是个没有一个幕后人员的空壳,这个没关系。只要《酒干倘卖无》这部口碑票房兼备的电影成功拍出,上映,就能将时空电影拉出来,然后招兵买马,实行林静那大电影计划。

    而星造唱片公司,陈彗娴、黄佳驹在后世都是证明过自己的实力派歌手,就算暂时还无法达到后世的那种实力,但只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加上林静脑中数不清的好歌配合,火起来根本不是问题。

    当然,陈彗娴目前还在读中七,要将她推出去,还要等到明年她毕业了。

    的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着,在这一刻,林静有点儿踌躇满志。

    只是在踌躇满志之余,她又不得不为梁音宁而烦恼。

    所以在说完工作的事后,林静告别莫子奇就匆匆离开了“岁月静好”咖啡厅,追赶梁音宁去了。

第八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