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娇娘难养 >

第132节

娇娘难养-第132节

小说: 娇娘难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时候,我更加决心,要好好报答爷爷奶奶,也叫欺负我的外祖父跟大舅舅他们后悔不该那么欺负我们。
  很幸运的是,因为我的嘴巴很会吃,赢得了缘来酒楼掌柜和东家的青睐,他们没有欺负我是孩子,给了我应该给的银子。那次爷爷带着我跟志厚过去,我就靠着会吃挣了他们一百两银子。
  虽然不多,但我也想用他们给的这一百两银子,让二舅舅帮我做点小本生意,挣点钱,改善全家人的生活,让爷爷奶奶再也不用吃杂粮,让爷爷奶奶能安享晚年。
  后面还没有等我准备好做什么生意,就发生了六叔被咬伤的事,幸好六叔给我的两只鸟,被我训练的能说会道,竟然被我卖了六百两银子。
  当时我回去跟爷爷奶奶说的是四百两,余下了两百两,也准备用来做生意,不然光是靠着六百两银子,也无法让六叔恢复如常。
  于是就有了二舅舅的金玉满堂,金玉满堂的月饼就是我吃出来的,卖的极好,缘来酒楼跟我们合作的也极好,第一年就挣了好几千两,但是我知道这个钱,不能让爷爷奶奶还爹你知道,我怕你们对我失望伤心,我知道你们不喜欢做生意的,觉得那是贱商。
  但我知道,没有后续的钱,六叔就不可能恢复,爷爷奶奶他们也不可能吃上白米饭。
  也就是那一次月饼,让我认识了孙谨,当时孙谨正红,省城的不少大官都巴结他,缘来酒楼的毛建立,因为想让他儿子有个官身,就将月饼推荐给了孙谨。
  因为这个,毛建立补偿了我宝庆县的那个金玉满堂的铺子,也因为这个,孙谨见了我,没有想到正红的孙谨会对我这么合缘,出手给的见面礼,就是这个葫芦暖玉。
  那个时候,我不懂这个葫芦暖玉价值连城,而毛建立又曾嘱咐我,贵人如果赏赐的话,一定要收下,这是脸面,我就当是一个好看的石头给收下了。
  也是因为孙谨给的这个,从此毛建立更加对我照顾有加,县令吕良也对我极其照顾,还用五十两银子,将刘大富的那个上千两的农庄贱卖给了我。
  家里吃的精盐,其实也是孙谨托他带给我吃的,因为我将立地成佛托吕良送给了孙谨,感谢他送我的这个葫芦暖玉的。还送了他饼干曲奇的方子。
  这个印章,其实也是孙谨送我的五万两银票,也是他托吕良给我存的嫁妆,我也不知道,那个时候,我才六岁怎么就得了孙谨的眼缘,对我特别好之外,还托付毛建立跟县令照顾我们家。
  县令才会到我们家看望六叔,我们家在吕良的照顾下,过的顺顺当当,没有人欺负。
  吕良前脚才走,于大荣后脚进来,我立即感觉到于大荣的贪污不是一般的贪污,他简直是要撵走我们宝庆县的所有贾商跟士绅,叫人无法置信的是,他如此的肆无忌惮,知府,监察御史都看在眼里,却都听之任之。
  说明睿亲王已经有了一定的势力,让这些人不敢对如此贪官加以惩治,他们这些官员,不仅仅有这个权利,也有这个责任,但他们都做了睁眼瞎,默认了于大荣的无法无天。
  其实我的农庄,被于大荣强占了,他找来一个所谓原主人,还了我原先花的五十两银子,逼的我还了那个农庄。
  我不敢跟他叫板,也不敢回来跟爷爷奶奶说,怕他们生气,跟于大荣对上反而遭了伤害。
  我跟二舅舅的金玉满堂,也被逼的无以为继,只得搬迁去省城,免得没有两个月,就得给于大荣送去两百两,他家人的生日,一个接一个的过,硬生生的逼的宝庆县,迅速颓废清冷,关门的关门,迁移的迁移。
  当时我阻拦爹上书弹劾于大荣,不是怕于大荣,而是怕睿亲王。
  睿亲王掌握大明精盐多年,应该说早已肥的不能再肥,如此多的钱,他还不够,还纵容于大荣这样的官员给他敛财,他到底要什么?是皇上的龙椅吗?
  更可怕的还是,我担心宝庆县将成为睿亲王跟朝堂某些人之间的棋子,整个宝庆县的百姓,也许都会是他们随手可弃的弃子,包括我们全家。
  跟随爹到了上原之后,我才看到孙谨竟然被贬到了上原,那天我跑出去的时候,就见到了孙谨,当时我就拿出这些东西要还给他。
  但是他拒绝了,他说这些都是他留给我的嫁妆,他的语气,好像他不一定能活着完成皇上命令似的,叫我听着心酸。”

☆、116 颠覆

  “我感动之下,将我早就吃出来的烤鸭方子交给了他,帮他早日完成皇上的命令,孙谨因此也执意给了我上原烤鸭店的两成股。王振也不过给了一成股,其余孙谨全部交给皇上。
  爹,你知道皇上一心炼丹是为了什么吗?他是为了敛财。户部的钱,被首辅攥着,皇上一文钱也指望不上。
  内库的钱被睿亲王攥着,加上太后给睿亲王底气,皇上一样弄不到余钱,就只能借炼丹名誉,积攒钱财。
  没有钱财,皇上就指挥不了锦衣卫,更驾驭不了朝臣,特别是守卫边疆的大明军队,全是需要钱才能指挥的,但现在这些人如今眼里,只有首辅一人,早已经没将所谓昏庸皇上看在眼里。
  爹,皇上昏庸不昏庸,全是朝臣说的评的,如今现实的情况就是皇权被架空,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是遮掩,实际上首辅已经是大明真正的掌控者,皇上不过是被他架空的空架子。
  不能说首辅这么做不孝,也不能首辅说这么做等同谋逆,不过是人越爬越高,将权利越看越重罢了,皇上从小亲政以来,一直可以说是傀儡。
  若是首辅真的很有魄力,很有胸怀,以天下为己任,别说他架空了皇上,就是他真的造了反,我也不觉得他不对。
  但从今天他们杀董文杰陷害孙谨的事看来,那些人一样的肮脏,一样的道貌岸然,打着诛杀祸乱百官太监的响亮口号,谋的还不是权钱?
  孙谨奉皇上之命到上原,真实目的是奉命敛财来的。皇上也知道,上原其实是首辅他们安排的跟倭人等海外族人通商的地方,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倭寇在别的临海地方,到处烧杀抢掠,却从不侵犯这里的缘故。
  上原这么一个通海的港口,如今不仅仅有皇上的人,有首辅的人,也有睿亲王的人,甚至也有穿了大明衣服的倭人。
  今天的事,我似乎看出首辅不愿意让皇上的人插手这里,想用一个令世人憎恶的灭门之罪,堵住皇上伸出来的手,我想能挥得动宋县令的人,不外乎是他的上级,那个秦知府,又或者是首辅的人嘱咐他如此做的。
  要不然以宋县令的圆滑,不会卷入这没有好处的争斗的,不过今天没了好处,不知道他会如何自处,爹,我担心他跟他后面的人,会将气撒在你身上。他们能设计你的,应该只有考试泄密事件,爹?”
  亚楠双手捧着这些东西,跪在爹的面前,缓缓说着。第一次跟爹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也暴露自己的全部家产,以及自己背后的人际关系。
  除了精盐,重生之外,亚楠将这些暴露给爹知道,虽然担心爹会接受不了,虽然担心爹从此失望自己,但亚楠更为担心的是爹被蒙在鼓里,失去防范,而遭受伤害。
  赵子诚呆住了,彻底的惊呆了!
  女儿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睿智,还要通透,还要大胆。
  女儿的见微知著,比起朝堂大员,也丝毫不差,这?
  睿亲王有造反之心?
  首辅张东岳也有谋逆之意?
  皇上昏庸不过是朝堂给的评价,而朝臣差不多都以首辅张东岳为首?
  祸乱百官的阉人太监,竟然是忠心耿耿的奴才?
  上原的歌舞升平不过是首辅打造的假象?他们扛着祖制,不准片甲下海,却自己通海敛财?
  一时间,赵子诚混乱不堪,呆呆的看着跪在自己面前女儿的小脸,脑海里面翻腾不已。
  今天女儿所说,早已颠覆自己以往认知,从前首辅张东岳是自己最敬佩的人,以为他为国为民,殚尽竭虑,哪怕大明的皇上昏庸,也能有他支撑大明。
  若是自己不相信女儿的话,那么苏屠户一家灭门,是何人能指使的?好一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能对皇上在意的太监孙谨下手的,不外乎是高堂的那几个人。
  下面的人,譬如宋县令,一个个的圆滑的很,谁愿意在自己领域里加害孙谨这样的太监?若没有人给他胆子,他敢吗?
  今天他见机不对,立马改变风向,似乎要做一个直臣,他惧怕什么?担忧什么?才会在瞬间选择做一个直臣?
  直臣?从来是各个势力都不愿意得罪的,也是各个势力都愿意使用的人才。
  直臣不论生前死后,都拥有响亮的名声,也是所有读书人内心渴望的,尽管每一个直臣选择走这条路的时候,都有各自的原因,但做了直臣,就意味着,从此再不必跟任何官员有情分,再不必管自己生死,甚至不必管全家生死,唯一在意的只有百姓,只有天下大义。
  所以,大明的直臣,不论生死,都是所有读书人的楷模,也是所有执政之人的利器,但凡遇上棘手朝事,政事,军事,皆可用直臣这个利器。
  而天下百姓,天下读书人都会拥护直臣,直臣代表了民意!民意也都会为所有直臣护航。
  宋县令审理董文杰的时候,原本是打算跟他后面的人一起陷害董文杰,结果不成事后,他应该是惧怕了他后面的人,才会不得不选择了做一个公平公正的直臣?
  如此说来,自己从前敬佩的首辅张东岳,他果真有架空皇上的私心?京城富贵异常的睿亲王果真也有造反之心?
  自己一个小小八品县教谕,不问政务,只问教学,若是想做好直臣,应当比宋县令容易多了。
  只要自己继续如此一心扑在这些学生身上,用心栽培出来优秀的学子,这些学生,就会如今天的郑经、姚顾这样,会回护自己,也会回护自己一家人。
  至于女儿对自己的担心,怕他们用考试泄密来陷害自己,根本是不可能的,女儿还不知道,不论是县试,还是县里每一年的岁试,出题的可都是宋县令哪!自己顶多帮他批改试题而已,还轮不上自己顶这样的黑锅。这可是宋县令要操心的问题了。
  不过这个孩子的心思,可真是太深太深了。深到了连自己都汗颜的地步,她哥哥亚青,更是拍马不及。
  赵子诚现在也说不好女儿如此深的心思,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亚楠,你不必担心我,县里的考试,每一次出题全是县令出的,我最多帮县令批改试题。若是出现泄密事件,县令必定首当其冲。
  还有,孙谨给你的这些东西,你最好还是找机会还了他,太监这样的人,从不吃亏,爹就怕他给你这些,将来他会加倍索回,如果实在不能还回去,这些东西在我们家里,也只能深深掩藏,绝不能被任何人知道,包括你爷爷奶奶。将来你嫁人后,将其带走,即使到了婆家,也要深深掩藏,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用孙谨给的东西。
  爹不会管皇上昏庸不昏庸,也不会管首辅如何独揽大权,更是管不了睿亲王的心思,爹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心教导学宫里的每一个学生。
  大明是读书人的大明,天下也是读书人的天下,舆论更是被读书人掌控,爹只有如此,才会得到读书人的回护,才能保护你们。
  而你要做的就是远离孙谨,远离董文杰,上原烤鸭店的两成干股,你绝不能沾,那个上原烤鸭店的生意如此之红火,已经被太多人惦记,一旦暴露有你两成干股,爹所有作为,便成为虚情假意,从此失去读书人的回护,你可明白?”
  赵子诚经过苏屠户全家被灭门一案,经过女儿的全盘托出,颠覆了从前认知,然而赵子诚也非寻常人,也是从大明千千万万读书人当中杀出来的进士,对自身当即有了确切定位。
  亚楠惊愕的抬头,这是自己那个严谨的爹?是那个宁死也要坚持大义的爹?为什么爹不生气?
  “爹,那,我就跟他们说,用他们打算给我的两成干股,成立上原助学资金,让上原更多孩子得到机会,成为爹的学生?”
  赵子诚不得不再次抽搐了!
  有女如此,人生是幸或不幸?
  女儿说是一年两成的干股,对于上原烤鸭店来说至少是上万两,有这么多资金,足以支付上原上千学子读书。
  若是自己的学生从上百人,猛增到上千人,赵子诚都忍不住有心心动,女儿这手实在是太,太,叫人难以抵挡了。
  “爹,或者我跟孙谨达成协议,在董文杰过来感激我的时候,爹可以在我们家大院门口,让他们不必感谢我,若是他们真的有心感激的话,不如好好帮助有心向上的读书人,资助他们读书,资助他们考试,让上原的学生,成为国之栋梁,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