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崔氏玉华 >

第54节

崔氏玉华-第54节

小说: 崔氏玉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爷当场尿湿了裤子。
李纶自从狩猎一半被人抬回府里后,便一直躺在床上水米不进的,顾王妃心急如焚,那李纶却是闭紧了嘴巴什么都不肯说,待到顾王妃找人打探清楚了狩猎那日的情形,顿时又气又怕,心里好似油煎一般,她先顾不得别的,连忙请了御医来给李纶诊病,御医看了后说世子身子并无大碍,只是受了惊吓淤积在心而已,便给开了疏散安神的方子。
那顾王妃又哭又骂又打又求的,就差没有给儿子跪下了,那李纶才肯张口喝药,几服药吃下去了以后,别的都还好,却突然发了便溺的毛病,这边药汁子才刚喝进去,那边已经沥沥啦啦的尿出来了。顾王妃吓的魂飞魄散,忙又要去请御医,李纶却抵死不肯,威胁说顾王妃胆敢叫了御医进来,他就即刻一头撞死。
顾王妃无法,只能日夜陪护在儿子身边,待到她冷静下来,细细思量,便知道李纶这是心病,儿子从下就心高气傲,在李纪回来之前,既有自己庇护,又有圣意眷顾,过的可谓一帆风顺、志得意满,现在却连连受辱,若是自己硬劝他,一定毫无用处,甚至适得其反。
想通了这个,顾王妃便不再劝说,只日日坐在儿子床头垂泪,她本就生的极为楚楚动人,这几天不分昼夜的照看李纶,更是瘦的连风都吹的倒,那李纶见了果然心中不忍,这一日将自己蒙在被子里嚎啕大哭了一通后,又昏睡了一整天,醒来,这便溺的毛病竟然就自行好了,也开始好好吃饭起居,没几日,便可以下床走动了。
可还没等顾王妃一颗心落在地上,那李纶却突然郑重其事的与她商量,要主动上表皇伯父,将世子之位让还于李纪,顾王妃看着他决绝的神情,不敢当面反驳,心中却是叫苦连天,主动把世子之位让还于李纪这招,只能在确保圣上不会同意的情况下,她才敢用,否则圣上一旦准了,难道还要她亲自把那疤脸迎回永兴坊吗?
若说李纪刚回来时,顾王妃还心存侥幸与轻视,时至今日,那李纪在她心中已经仿若活阎王一般,让他与自己儿子同住一府,还不如直接一刀先捅了她。顾王妃脑袋里嗡嗡作响,只疼的要炸裂了一般,直到此时此刻,她心中突然才有了一丝不明的悔意,当年若是没下那般的狠心,今日他们三人也不知道会是何种的情形,她眼前突然浮起李纪少年时的模样,和夫君李华一模一样的眼睛,看着自己时,虽倨傲不驯,却难掩深深的依赖之意,顾王妃抚了抚额头,拼命冷静了下来,她又柔声安抚了李纶一番,便起身离去了。
到了第二日,永兴坊内府管事顾阿福带着几人出门办事,巡视了几间铺子后便打发其他人先回去了,他自己又于城内打了几个圈后,才来到了西市边上的聚贤坊的西角门上,不一会儿便有人接了他进去。
这顾阿福自然不知道,自己虽在满城的里弄街巷里转悠了大半天,却一直也没甩掉后面跟着的一个人,那人直到他进了聚贤坊里,才返身悄悄离去了。
“聚贤坊”,李纪一得了消息,便在纸上提笔写下了这三个字,而后在这三个字后面又添了三个字,却是一个人名,卢彦孝。


  ☆、第73章 卷序

延和十七年三月;太子大婚,其时春耕已毕;正是春暖花开、欣欣向荣的好时候,圣上已于大婚前赐了紧邻东市的平康坊内一座三进院子为车县主的宅邸,那车县主便从安亲王府中搬出,住到了这平康坊里待嫁发嫁。
太子妃车芷兰虽为孤女,但在当朝皇后崔泽芳精心操办之下;这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皆是办的没差一分一毫。连全堂六十四抬的嫁妆,也皆是由崔皇后在背后亲自过问,由那户部直接派人负责采办的;因着时间太仓促;崔皇后还开了金口,请城内各勋贵宗亲府邸都献出了一两件为自己家女儿提早置办的好东西;由皇室原价购买了来;如此这般;这嫁妆自然是里子面子都办的妥妥当当的;丝毫不输于城内任何一个贵女,一直到了太子迎亲,倒已经把崔皇后累的瘦了一圈,让圣上李盛心疼不已。
迎亲这一日,待到太子妃所乘凤轿到了皇城之前。太子李济民上前亲自揭帘,引着车县主车芷兰出来,两人上了东宫的大辂车,前后由侍从组成仪仗队伍,举着十八顶伞盖浩浩荡荡一直到了东宫门外,李济民车芷兰两人由宫人扶着下了辂车又改乘了舆轿,一直抬进东宫内殿门外东面,两人落轿后,太子李济民牵起太子妃车芷兰的手,两人缓缓走进内殿中宫。
待司闺引导着宫人伺奉太子太子妃两人行了合卺礼,喝了交杯酒,又有宫人服侍他二人分头沐浴完毕,换了寝衣后,其他人等便皆退出内殿回避了,只留了四位司闺在内殿门外两侧立着听吩咐。
殿内,车芷兰穿一身大红寝衣端坐在婚床上,虽略微垂了头,不过仍可看出她神情十分镇定,并无一丝的慌乱,李济民见她这样,倒是反而有些不自在起来,不过堂堂太子殿下自然也不是什么没见过世面的毛头小子,他略沉吟了片刻,便上前紧挨着车芷兰坐在了床边,伸手轻轻握住了她放在膝上的纤手,见她并不退缩抗拒,便稍作用力揉搓了两下,却发现车芷兰手掌上覆着一层薄薄的茧子,摸上去略显粗糙,李济民一下子想起了她特别的身世,心中的陌生感倒是瞬时消退了大半,浮起一腔怜惜之情,他探身搂住了车芷兰消瘦的肩头,在她耳边柔声说道:“早些歇息吧。。。。。。”
车芷兰身子乖乖倚在李济民怀里不动,右手却探到被褥下摸出一样东西来,放在了自己膝头,摊了开来,然后仰起脸看着李济民,肃然问道:“殿下看看这册子,不知您喜欢哪一页的样式?”。
李济民先是摸不着头脑,待低头一看,却是唬了一大跳,车芷兰膝上摊着的正是一本宫城内特制的避火图册,共有三十六本,皆为当世名家所绘制,其画工高超、色彩鲜艳、纤毫毕现。现下摊开的一页却是男女二人在园子里花架下石桌上行事的画面,更是花艳人娇、春意绵绵无边,李济民先是哄一下涨红了脸,而后便突然羞恼起来,他一把将那图册从车芷兰的腿上拂到了地上,手上一用劲便将车芷兰整个人拉到了自己怀中,略显粗蛮的将她裹挟到了床帐内,两人滚做一团间,只听见那李济民咬着后槽牙说道:“你以后不用看那些子了,为夫的自会好好教导你的。。。。。。”
殿门外,四位司闺因职责所在,不得不竖着耳朵仔细听着殿内的动静,待听到太子妃让太子殿下看册子挑样式时,顿时一呆,饶是四人都是见识多广的,也不由额上纷纷冒出冷汗来,尤其是那位到平康坊教导太子妃,将那册子交到她手上的女官,忍不住脸上抽动着一咧嘴,也不知道是想哭还是想笑。
延和十九年五月间,永嘉坊上下已经忙碌了好一段时日,不为别的,只因为马上要为元娘办及笄礼了,可待到及笄礼之前五日,宫里却突然来一了一道圣旨,封了安国郡公崔泽厚嫡长女崔玉林为顺华郡郡主,这一下,可谓真真的喜上加喜,虽然只剩了五日,顾氏仍是又重新打起精神,定要将长女的及笄礼办的合上那郡主的身份,一时间,永嘉坊上下顿时忙的没日没夜,连沁芳阁几位小娘子也都是各尽其用,脚不沾地的忙碌了整整五日。
待到了元娘及笄礼那日,长安城内略有头脸的夫人和贵女是尽数到了,待那冠笄盛于盘中由执事捧着出来,上面分别放着笄、簪、凤冠三样,有那年长眼尖,见识多广的夫人便一眼认了出来,这凤冠分明是那崔皇后所用过之物,金丝堆累,翠鸟毛粘贴出的一只彩凤展翅飞翔在珠宝花叶之中,冠上所饰珍珠、宝石、翡翠叶子由金丝穿系镶嵌,竟约有百数,凤口衔一串白南珠与红宝石串饰轻轻晃动着,正阳之下,光耀简直迷花了人眼。
几位夫人的眼神不由于空中无声交汇了一二,就算这崔玉林现如今尊为顺华郡主,品级身份只在皇城内两位公主之下,但以这样一顶凤冠做为及笄的三加之物,也实在是过盛了些,不过以永嘉坊如今的声名走势,这也不过是寻常小事罢了。
虽已及笄,这崔元娘的亲事却还未定下,以她这样的身份才貌自然是不愁嫁的,自三年前那场送猎之后,众所周知那忠义侯府嫡次孙华嘉宇与吏部尚书嫡长孙迟魏两位玉郎皆对崔氏元娘有意,更别说还有不少家暗地里上门试探求娶的。
谁知到了六月间,又一道圣旨进了永嘉坊,将安国郡公府嫡长女顺华郡郡主崔玉林许配与了那安南王世子李守为世子妃,长安城内顿时一片哗然。
这安南王为世袭王位,老王爷最初为开国太宗的王弟,封王后便一直镇守南疆,兼任安南都护府都护,安南与那南诏国紧邻,前朝也累有冲突,到了前代安南王则奉了朝廷旨意,开始与南诏国通婚和亲,如今这安南王世子的母妃,便是南诏国白蛮族的公主。
这安南王世子李守从小在安南生长,却于太子大婚前奉召来了长安城,这下来的便十分微妙了,此代安南王骁勇威猛,且饱读诗书,颇具才干,当年隆庆之乱时,也有百姓报官说看到有南蛮人趁混作乱的,只不过彼时兵荒马乱,又没真凭实据,也实在没精力再去管他们,隆庆之乱后,这安南王竟有两年既不交付税,也不进京面圣,更传出都是李氏血脉,安南王却远比当今圣上更具国君之能的话来,直到郑党余孽逐步剿清,朝政日趋稳固后,安南王才又老实了下来,今年竟然愿意送了自己的世子李守回来参加太子大婚,众人本还疑惑,如今李守竟突然要娶永嘉坊嫡长女崔玉林为世子妃了,实在更是峰回路转,出乎了众人的意料。
而到了今年,这太子李济民与太子妃车芷兰完婚也已有两年多,却一直未有子嗣,太医院脉案写明,是因为太子妃肾阳不足,宫寒所致,此病并非疑难杂症,太医院也早开出药方为太子妃调理身子,所用药材自然是最名贵的,可两年多下来了,太子妃车氏的肚子仍毫无动静。
经太子妃车芷兰几次主动与崔皇后商议后,终于定下于明年,也就是延和二十年大选秀女,主旨为太子遴选城中贵女为侧妃,太子李济民对此并无多言,却在选秀一事定下后,连着几日都宿在东宫议事殿中,未回中宫过夜。
  

  ☆、第74章 会宁郡公府

四月间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候;永嘉坊西苑的园圃里,油菜花开的正好;黄灿灿一片让人看了心情都雀跃起来,园圃外边一高一矮两位小娘子正在赏花,那位身形稍矮的小娘子看着满眼的油菜花,喜滋滋的说道:
“五娘,这油菜花果然好看的很啊;真想不到这种作物居然也能开出如此灿烂的花来,你怎么会想出这么好的主意,你从前是在哪里见过吗?”
站在她身旁;身形修长轻捷的小娘子则是甜甜一笑道:“以前没回安邑坊时;在庄子里见过的,比这一片还要大的多呢。”;这小娘子生的极为明艳清丽;眉目好似由技艺高超的画师精心描绘出来的一样;又正是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好年岁;于这暖阳春花映衬下,整个人仿佛罩着一圈光晕一般。
旁边的小娘子见她巧笑嫣然,美艳不可方物的模样,忍不住探手便在她脸上捏了一把,说道:“五娘,你真是越大越标致了。”
说完,才发现自己如今竟然比五娘矮了小半个头,要捏她的脸都有些不顺手起来,便不由鼓着脸气哼哼的抱怨道:“漂亮也就算了,你这阵子究竟是吃了什么仙丹,怎么窜的这么快,竟然比我都要高了。”
这个子稍为矮胖的,就是四娘崔玉露,她个头其实与同龄的小娘子比并不算矮,不过年初已经来了月事,便长的缓慢了,她旁边站的就是五娘崔玉华,从今年开始她个子便窜的特别快,几个月间嗖嗖的竟然已经超过四娘,简直让四娘怨念不已。
去年大唐南方洪涝、北方干旱,全国农户的收成都颇为惨淡,从大明宫开始,圣上与皇后都自裁了三成的用度,大力倡导起节俭度日、开源节流来,长安城里显贵人家的生活自然不会轻易受天灾的影响,但总也要响应上头号召做出个样子来,永嘉坊也一样,顾氏先是捐了善款和过冬的衣被到城外农庄,也摆过赈灾的粥铺,而后玉华便又给顾氏出了个主意,说永嘉坊地方空阔,又有好几处园子闲置,是否可以试着种些菜蔬,既可以供府上食用,而且有些菜蔬的花也是极为绚烂漂亮的,不比梅兰竹菊差,待到花开时,还可以请贵客来赏玩,正好趁机宣扬一下永嘉坊积极响应圣上号召,节俭持家的好名声。
永嘉坊本也有园圃,由专人看管种一些供自家食用的菜蔬瓜果与药材等,但数量极少,只偶尔给主子们尝尝鲜就好,这主要还是因为菜蔬瓜果与一般花木不同,需要较多肥料,于里坊栽种,实在气味不雅,不过如今是非常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